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心血管内科病人多功能锻炼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08:20: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心血管内科锻炼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病人多功能锻炼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心血管内科的病人在临床上,需要进行一定的锻炼来保证心肺功能的健康,同时在术后,由于需要卧床进行修养,使其肌肉有所萎缩,而且不运动,导致血液不流通,会使病人术后康复时间较长,导致新的疾病出现。
3.如申请号为cn202111121507.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锻炼装置,该装置通过在主体的一端设置固定块以及踏板,可使患者对腿部进行锻炼,且通过在踏板的前端设置绑带对患者的脚进行固定,防止锻炼时脱离踏板提高使用效果,并在主体的前端开设通槽并在其内部设置旋转柱,使其可以带动固定块旋转收纳于主体的下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然而,传统的锻炼装置在对腿部进行锻炼时,只能通过固定块以及踏板的作用使得病人的腿部发生踩踏式运动,较为单一,无法提高患者护理锻炼的效率,并且无法进行手腿部联合运动,锻炼手法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病人多功能锻炼护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锻炼装置在对腿部进行锻炼时,只能通过固定块以及踏板的作用使得病人的腿部发生踩踏式运动,较为单一,无法提高患者护理锻炼的效率,并且无法进行手腿部联合运动,锻炼手法较为繁琐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病人多功能锻炼护理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心血管内科病人多功能锻炼护理装置,包括承载板与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顶端中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锻炼机构,所述第一锻炼机构包括踏板与钩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安装杆,所述踏板与所述钩板分别套设在所述安装杆的两端,所述安装杆上套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位于所述踏板与所述钩板之间;所述钩板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两组承托板,两组所述承托板通过第二锻炼机构与所述承载板相连接。
6.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锻炼机构包括两组拉绳,所述承载板上对应开设有两组弧形槽以及两组移动槽,两组所述弧形槽内均设置有弧形杆,两组所述承托板的底端均设置有弧形块与移动块,所述弧形块套设在所述弧形杆上,所述移动块卡设在所述移动槽内,两组所述弧形杆上均套设有压力弹簧,两组所述拉绳分别贯穿至两组所述移动槽内,且拉绳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
7.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所述承载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两组限位座,两组所述限位座上均设置有限位轮,所述拉绳设置在两组所述限位轮之间。
8.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两组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内开设有多组凹槽。
9.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环,所述调节环转动连接在所述钩板上,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所述调节环啮合在螺纹上,所述钩板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穿设有齿轮,所述调节环上设置有齿槽,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槽相啮合,所述齿轮设置有调节钮。
10.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置有便捷机构,所述便捷机构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两组支撑柱,两组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底部,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多组自锁万向轮。
11.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l型板,所述l型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底部,所述l型板内设置有两组固定板,所述l型板上螺纹连接有两组挤压螺栓,所述挤压螺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12.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所述钩板上对应设置有两组固定带,所述踏板上对应设置有多组缓冲橡胶,两组所述承托板内均设置有缓冲垫。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换人进行锻炼时,在第一锻炼机构的配合下,可通过将承载板置于病人的病床上,并通过将脚掌分别置于踏板上且使得下肢为弯曲的状态,通过脚部推动踏板,使得脚部带动踏板在安装杆上运动,在踏板以及挤压弹簧的设置下,可使得患者的腿部一直在弯曲以及伸直的状态下切换,完成对腿部伸直的锻炼;并且在锻炼期间可对锻炼的方式进行切换,通过将脚部置于两组钩板上,通过用脚勾住两组钩板进行锻炼,使得钩板在安装杆上运动,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使得钩板带动脚部复位,切换腿部弯曲锻炼的方式。
14.2.在第二锻炼机构的配合下,腿部弯曲锻炼结束后可将双脚分别置于两组承托板上,通过双手分别拿持两组拉环,并拉扯两组拉环,使得拉绳的拉力下带动移动块在移动槽内移动,从而使得承托板在弧形杆上移动,承托板在弧形杆上移动的同时使得压力弹簧压缩,可通过第二锻炼组件对患者的手部进行锻炼,并且在对手部进行锻炼时还同步带动承托板进行运动,可间接的对腿部进行展开运动。
15.3.在调节机构的配合下,可通过转动调节钮,使得调节钮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在齿轮的配合下带动调节环在钩板上转动,从而使得钩板在安装杆上运动,从而使得套设在安装杆上的挤压弹簧发生形变,使得钩板以及踏板受到的初始挤压力变大,从而对病人锻炼的力进行调节,提高了适用性;并在便捷机构与固定机构的配合下,方便对本技术进行移动安装使用,不需要定制锻炼病床,随用随取,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一种心血管内科病人多功能锻炼护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心血管内科病人多功能锻炼护理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种心血管内科病人多功能锻炼护理装置中调节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种心血管内科病人多功能锻炼护理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一种心血管内科病人多功能锻炼护理装置中固定机构的爆炸结构示
意图;图6是本发明一种心血管内科病人多功能锻炼护理装置中挤压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一种心血管内科病人多功能锻炼护理装置中弧形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附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101、承载板;102、安装板;103、支撑柱;104、自锁万向轮;105、移动板;106、踏板;107、拉环;108、弧形槽;109、弧形杆;110、压力弹簧;111、固定带;112、承托板;113、移动槽;114、拉绳;115、安装杆;116、缓冲橡胶;117、钩板;118、齿槽;119、调节环;120、安装座;121、调节钮;122、齿轮;123、固定板;124、l型板;125、挤压螺栓;126、安装槽;127、挤压弹簧;128、移动块;129、弧形块;130、限位轮;131、限位座;132、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8.实施例:参照图1、图2与图6所示:一种心血管内科病人多功能锻炼护理装置,包括承载板101与安装板102,安装板102设置在承载板101的顶端中部,安装板102上设置有第一锻炼机构,第一锻炼机构包括踏板106与钩板117,安装板102上开设有安装槽126,安装槽126内固定设置有安装杆115,踏板106与钩板117分别套设在安装杆115的两端,安装杆115上套设有挤压弹簧127,挤压弹簧127位于踏板106与钩板117之间;承载板101上设置有两组承托板112。
19.设置的第一锻炼机构是用来对患者的腿部进行伸直或者弯曲锻炼的,具体在通过第一锻炼机构进行伸直锻炼时,通过将脚掌分别置于踏板106上且使得下肢为弯曲的状态,通过脚部推动踏板106,使得脚部带动踏板106在安装杆115上运动,在踏板106以及挤压弹簧127的设置下,可使得患者的腿部一直在弯曲以及伸直的状态下切换,完成对腿部伸直的锻炼。并且在锻炼期间可对锻炼的方式进行切换,具体在通过第一锻炼机构进行弯曲锻炼时,通过将脚部置于两组钩板117上,通过用脚勾住两组钩板117进行锻炼,使得钩板117在安装杆115上运动,在挤压弹簧127的作用下使得钩板117带动脚部复位,完成锻炼。
20.其中,请参阅图2,两组承托板112通过第二锻炼机构与承载板101相连接,第二锻炼机构包括两组拉绳114,承载板101上对应开设有两组弧形槽108以及两组移动槽113,两组弧形槽108内均设置有弧形杆109,两组承托板112的底端均设置有弧形块129与移动块128,弧形块129套设在弧形杆109上,移动块128卡设在移动槽113内,两组弧形杆109上均套设有压力弹簧110,两组拉绳114分别贯穿至两组移动槽113内,且拉绳114的一端设置在移动块128上,两组拉绳114的另一端设置有拉环107,拉环107内开设有多组凹槽。
21.设置的第二锻炼机构是用来对手部拉力进行锻炼的,具体在通过第二锻炼机构进行锻炼时,可将双脚分别置于两组承托板112上,通过双手分别拿持两组拉环107,并拉扯两组拉环107,使得在拉绳114的拉力下带动移动块128在移动槽113内移动,从而使得承托板112在弧形杆109上移动,承托板112在弧形杆109上移动的同时使得压力弹簧110压缩,完成
通过第二锻炼组件对患者的手部进行锻炼。并且还可产生联动,在对手部进行锻炼时还同步带动承托板112进行运动,可间接的对腿部进行展开运动,一举两得。
22.在一些实施例当中,请参阅图8,承载板101的两侧均设置有两组限位座131,两组限位座131上均设置有限位轮130,拉绳114设置在两组限位轮130之间。在两组限位轮130的作用下,拉绳114在进行运动时使得限位轮130发生滚动,可将拉绳114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边缘摩擦进行抵消,延长其一定的使用周期。
23.其中,请参阅图3,钩板117上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环119,调节环119转动连接在钩板117上,安装杆115的一端开设有螺纹,调节环119啮合在螺纹上,钩板117上设置有安装座120,安装座120上穿设有齿轮122,调节环119上设置有齿槽118,齿轮122与齿槽118相啮合,齿轮122设置有调节钮121。设置的调节组件是用来调节病人进行腿部锻炼时的锻炼力度的,具体在通过调节机构进行调节时,可通过转动调节钮121,使得调节钮121带动齿轮122转动,由于齿轮122与调节环119上的齿槽118啮合,从而在齿轮122的配合下带动调节环119在钩板117上转动,从而使得钩板117在安装杆115上运动,从而使得套设在安装杆115上的挤压弹簧127发生形变,使得钩板117以及踏板106受到的初始挤压力变大,从而对病人锻炼的力进行调节,提高了适用性。
24.在一些实施例当中,请参阅图1,承载板101的底部设置有便捷机构,便捷机构包括移动板105,移动板105上设置有两组支撑柱103,两组支撑柱103设置在承载板101的底部,移动板105的底部设置有多组自锁万向轮104。设置的便捷机构是用来移动本技术的,不需要定制专一的病床,随用随取,非常方便。
25.其中,请参阅图4与图5,承载板10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l型板124,l型板124固定设置在承载板101的底部,l型板124内设置有两组固定板123,l型板124上螺纹连接有两组挤压螺栓125,挤压螺栓125的一端设置在固定板123上。设置的固定机构是用来固定承载板101的,当本技术通过便捷机构运动至病人的病床尾部时,通过将l型板124卡设在病人的病床上,分别通过拧动两组挤压螺栓125,使得挤压螺栓125的一端挤压固定板123向病床移动,从而对本技术实施夹持固定,方便进行使用。
26.在一些实施例当中,请参阅图2,钩板117上对应设置有两组固定带111,踏板106上对应设置有多组缓冲橡胶116,两组承托板112内均设置有缓冲垫132。在使用到钩板117进行锻炼时,通过将脚部置于钩板117上,在固定带111的作用下可对脚部进行限位,方便进行弯曲训练;在多组缓冲橡胶116的作用下,可避免患者的脚掌直接与踏板106相接触,提高了舒适性,并且在缓冲橡胶116的作用下提高了患者脚掌与踏板106之间的摩擦,避免打滑,在缓冲垫132的作用下,可避免患者的脚后跟之间与承托板112接触,提高了适用性。
27.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当中,可便捷机构的两组支撑柱103更换为液压杆或者伸缩杆,可更改固定机构的高度,在面对不同高度的病床时,通过液压杆或者伸缩杆来调节承载板101的高度,提高一定的适用性。
28.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为:首先通过便捷机构的设置,推动承载板101,使其在自锁万向轮104的配合下移动至指定的病床尾部,通过将l型板124卡设在病人的病床上,分别通过拧动两组挤压螺栓125,使得挤压螺栓125的一端挤压固定板123向病床移动,从而对本技术实施夹持固定。
29.然后可使得患者自主进行锻炼,在对腿部进行伸直、弯曲锻炼运动时,将脚掌分别
置于踏板106上且使得下肢为弯曲的状态,通过脚部推动踏板106,使得脚部带动踏板106在安装杆115上运动,在踏板106以及挤压弹簧127的设置下,可使得患者的腿部一直在弯曲以及伸直的状态下切换,完成对腿部伸直的锻炼。并且在锻炼期间可对锻炼的方式进行切换,具体在通过第一锻炼机构进行弯曲锻炼时,通过将脚部置于两组钩板117上,通过用脚勾住两组钩板117进行锻炼,使得钩板117在安装杆115上运动,在挤压弹簧127的作用下使得钩板117带动脚部复位,完成锻炼。
30.在对手部进行拉力运动时,可将双脚分别置于两组承托板112上,通过双手分别拿持两组拉环107,并拉扯两组拉环107,使得在拉绳114的拉力下带动移动块128在移动槽113内移动,从而使得承托板112在弧形杆109上移动,承托板112在弧形杆109上移动的同时使得压力弹簧110压缩,完成通过第二锻炼组件对患者的手部进行锻炼。并且还可产生联动,在对手部进行锻炼时还同步带动承托板112进行运动,可间接的对腿部进行展开运动。
31.在锻炼期间需要对腿部锻炼的力度进行调节时,通过转动调节钮121,使得调节钮121带动齿轮122转动,由于齿轮122与调节环119上的齿槽118啮合,从而在齿轮122的配合下带动调节环119在钩板117上转动,从而使得钩板117在安装杆115上运动,从而使得套设在安装杆115上的挤压弹簧127发生形变,使得钩板117以及踏板106受到的初始挤压力变大,从而对病人锻炼的力进行调节。
32.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