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07:48: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农村居民生活所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农户冲厕和村庄公厕污水及洗涤、洗浴和厨房排水,以及农村旅游接待户、旅馆饭店等排水,不包括乡镇企业工业废水、规模化农副产品加工废水、旅游区营业性集中餐饮废水、畜禽养殖和屠宰废水等。
3.目前,农村的村落和居民分布零散,污水排放具有排放面广且分散的特点,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无法大规模集中处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农村生活污水也逐渐由直接排放升级为经封闭的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化粪池的上端设有用于进液的进口和用于排液和排气的出口,污水在化粪池内厌氧发酵之后直接排放,这样处理后的水质无法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这种不达标的化粪池排水汇聚到村落沟渠、鱼塘和湖泊中,超过了自然水体的承载能力,破坏了水体环境,更加威胁着广大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将农村各化粪池排出的污水进行二次集中处理后再排放,减少了农村生活污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及破环。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站、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污水处理站、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均埋设于地下;所述污水处理站内部分隔为格栅池、调节池、污泥池,格栅池上部设有污水收集管,格栅池与调节池之间设有人工格栅,调节池与污泥池之间设有回流口,调节池内底部设有污水提升泵;所述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缺氧厌氧沉淀罐、第一好氧缺氧沉淀罐、第二好氧缺氧沉淀罐、沉淀澄清罐,污水提升泵将调节池内的污水通过管道提升至前置缺氧厌氧沉淀罐内。
6.进一步地,所述前置缺氧厌氧沉淀罐包括前置外罐体、前置内罐体,前置外罐体、前置内罐体之间设有夹层,前置内罐体内中部设有前置三维螺旋生物绳填料,前置外罐体与前置内罐体之间的夹层中部设有厌氧污泥滤层,污水提升泵将调节池内的污水通过管道提升至前置内罐体内上部,前置外罐体上部设有前置排水管,前置排水管连接第一好氧缺氧沉淀罐。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好氧缺氧沉淀罐包括第一外罐体、第一内罐体,第一外罐体、第一内罐体之间设有夹层,第一内罐体内中部设有第一三维螺旋生物绳填料,第一外罐体、第一内罐体之间的夹层中部设有第一缺氧污泥滤层,前置排水管的排水端伸入第一内罐体内上部,第一外罐体上部设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连接第二好氧缺氧沉淀罐。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好氧缺氧沉淀罐包括第二外罐体、第二内罐体,第二外罐体、第二内罐体之间设有夹层,第二内罐体内中部设有第二三维螺旋生物绳填料,第二外罐体、第二内罐体之间的夹层中部设有第二缺氧污泥滤层,第一排水管的排水端伸入第二内罐体内上部,第二外罐体上部设有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连接沉淀澄清罐。
9.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澄清罐内中心部位设有竖向导流筒,沉淀澄清罐内壁与竖向导流筒之间的夹层中部布设有斜管沉淀器,第二排水管的排水端伸入竖向导流筒内上部,沉淀澄清罐上部还设有第三排水管。
10.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澄清罐内底部设有污泥泵,污泥泵的出泥管路有两个支管,其中一个支管连接污泥池,另一个支管的排泥端伸入前置内罐体内上部。
11.进一步地,所述前置缺氧厌氧沉淀罐、第一好氧缺氧沉淀罐、第二好氧缺氧沉淀罐内底部分别设有前置曝气管、第一曝气管、第二曝气管,前置曝气管、第一曝气管、第二曝气管分别通过管道与设于地上的曝气机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排水管的排水端连接有检查井,检查井上设有净水排放管,净水排放管的排放端置于河流上方。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水管上通过管道连接有设于地上的除磷加药箱。
14.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将来自各化粪池的生活污水收集后送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池,经人工格栅去除较大的悬浮漂浮物及颗粒杂质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的均质和均量,调节池中设置污水提升泵将污水送至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进行多级生化反应处理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再经沉淀后排出澄清的净水;本实用新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有利于减少农村生活污水对河流、环境的污染及破环,节能环保,适于在农村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污水处理站,101-格栅池,102-调节池,103-污泥池,104-污水收集管,105-人工格栅,106-回流口,107-污水提升泵,2-前置缺氧厌氧沉淀罐,201-前置外罐体,202-前置内罐体,203-前置三维螺旋生物绳填料,204-厌氧污泥滤层,205-前置排水管,3-第一好氧缺氧沉淀罐,301-第一外罐体,302-第一内罐体,303-第一三维螺旋生物绳填料,304-第一缺氧污泥滤层,305-第一排水管,4-第二好氧缺氧沉淀罐,401-第二外罐体,402-第二内罐体,403-第二三维螺旋生物绳填料,404-第二缺氧污泥滤层,405-第二排水管,5-沉淀澄清罐,501-竖向导流筒,502-斜管沉淀器,503-污泥泵,504-第三排水管,6-前置曝气管,7-第一曝气管,8-第二曝气管,9-曝气机,10-除磷加药箱,11-检查井,1101-净水排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18.请参阅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站1、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污水处理站1、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均埋设于地下;所述污水处理站1内部分隔为格栅池101、调节池102、污泥池103,格栅池101上部设有污水收集管104,格栅池101与调节池102之间设有人工格栅105,调节池102与污泥池103之间设有回流口106,调节池102内底部设有污水提升泵107;所述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缺氧厌氧沉淀罐2、第一好氧缺氧沉淀罐3、第二好氧缺氧沉淀罐4、沉淀澄清罐5,污水提升泵107将调节池102内的污水通过管道提升至前置缺氧厌氧沉淀罐2内。
19.本实施例中,污水收集管104收集来自化粪池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站1的格栅池101,经人工格栅105去除较大的悬浮漂浮物及颗粒杂质后进入调节池102,进行水质的均质和均量,调节池102中设置污水提升泵107将污水提升至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由人工格栅105截留下的固体杂物定期清掏外运。
20.本实施例中,格栅池101、调节池102、污泥池103的顶部均设有清理口,污泥池103上部还设有排气口。
21.具体地,所述前置缺氧厌氧沉淀罐2包括前置外罐体201、前置内罐体202,前置外罐体201、前置内罐体202之间设有夹层,前置内罐体202内中部设有前置三维螺旋生物绳填料203,前置外罐体201与前置内罐体202之间的夹层中部设有厌氧污泥滤层204,污水提升泵107将调节池102内的污水通过管道提升至前置内罐体202内上部,前置外罐体201上部设有前置排水管205,前置排水管205连接第一好氧缺氧沉淀罐3。所述第一好氧缺氧沉淀罐3包括第一外罐体301、第一内罐体302,第一外罐体301、第一内罐体302之间设有夹层,第一内罐体302内中部设有第一三维螺旋生物绳填料303,第一外罐体301、第一内罐体302之间的夹层中部设有第一缺氧污泥滤层304,前置排水管205的排水端伸入第一内罐体302内上部,第一外罐体301上部设有第一排水管305,第一排水管305连接第二好氧缺氧沉淀罐4。所述第二好氧缺氧沉淀罐4包括第二外罐体401、第二内罐体402,第二外罐体401、第二内罐体402之间设有夹层,第二内罐体402内中部设有第二三维螺旋生物绳填料403,第二外罐体401、第二内罐体402之间的夹层中部设有第二缺氧污泥滤层404,第一排水管305的排水端伸入第二内罐体402内上部,第二外罐体401上部设有第二排水管405,第二排水管405连接沉淀澄清罐5。所述沉淀澄清罐5内中心部位设有竖向导流筒501,沉淀澄清罐5内壁与竖向导流筒501之间的夹层中部布设有斜管沉淀器502,第二排水管405的排水端伸入竖向导流筒501内上部,沉淀澄清罐5上部还设有第三排水管504。所述沉淀澄清罐5内底部设有污泥泵503,污泥泵503的出泥管路有两个支管,其中一个支管连接污泥池103,另一个支管的排泥端伸入前置内罐体202内上部。所述前置缺氧厌氧沉淀罐2、第一好氧缺氧沉淀罐3、第二好氧缺氧沉淀罐4内底部分别设有前置曝气管6、第一曝气管7、第二曝气管8,前置曝气管6、第一曝气管7、第二曝气管8分别通过管道与设于地上的曝气机9连接。
22.本实施例中,污水提升至前置缺氧厌氧沉淀罐2的前置内罐体202中,前置内罐体202内部为缺氧区,前置内罐体202内部充填三维螺旋生物绳填料以及厌氧活性污泥,回流污泥及硝化液进入缺氧区上部,利用原水中较高的有机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同时降解掉一部分有机物;前置外罐体201与前置内罐体202之间的夹层,即厌氧区,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进入第一好氧缺氧沉淀罐3,沉降下来的活性污泥在夹层内形成高浓度厌氧污泥滤层
204,由于没有了硝酸盐的干扰,聚磷菌充分释磷,为后续阶段在好氧区充分吸磷奠定基础,经厌氧反应后,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变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减轻了对后续好氧区生物反应的负荷冲击。污水经前置排水管205进入第一好氧缺氧沉淀罐3的第一内罐体302中,第一内罐体302内部为好氧区,好氧区充填三维螺旋生物绳填料以及好氧活性污泥,罐体底部设置第一曝气管7为悬浮状态的好氧活性污泥和生物绳填料上附着状态的生物膜供氧,污水在好氧区内进一步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氨氮,将氨氮变为亚硝态氮或硝态氮,然后污水进入第一外罐体301与第一内罐体302之间的夹层,即缺氧区,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进入第二好氧缺氧沉淀罐4,沉降下来的活性污泥在夹层中形成高浓度第一缺氧污泥滤层304,硝态氮或亚硝态氮被微生物利用内源呼吸再次反硝化脱氮。污水经第一好氧缺氧沉淀罐3处理后进入第二好氧缺氧沉淀罐4重复第一好氧缺氧沉淀罐3的生化反应过程。经过第二好氧缺氧沉淀罐4之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澄清罐5中心部位的竖向导流筒501,下向流到达罐底后,再上向流经过斜管沉淀器502,沉淀澄清以后的净水达标排放至河流或者回用。
23.所述沉淀澄清罐5底部的沉淀污泥通过污泥泵503部分回流到第一好氧缺氧沉淀罐3的缺氧区,部分输送到污泥池103,污泥池103的上清液经回流口106回流到调节池102,污泥池103浓缩的污泥沉积在池内厌氧消化,定期外运。
24.具体地,所述第二排水管405上通过管道连接有设于地上的除磷加药箱10。本实用新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侧重强化脱氮,由于单靠生物法去除总磷很难实现稳定达标,故还配置了电化学辅助除磷的除磷加药箱10,使总磷实现可控性稳定达标。
25.具体地,所述第三排水管504的排水端连接有检查井11,检查井11上设有净水排放管1101,净水排放管1101的排放端置于河流上方。
26.优选地,如果需要中水回用,另建一座清水池储存一部分净水,多余的净水溢流外排。
27.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作常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