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电子连接线的柔软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23 07:57: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电子连接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子连接线的柔软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连接线作为电子连接器传输线号的载体,是其必不可少的的配套产品之一,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信号传递的可靠性,而在实际应用中,为方便收纳或者连接器件,还对电子连接线的柔软性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保证弯折的电子连接线不会影响器件之间信号的传递。
3.标准en 3475-704中测试方法更适于电线电缆柔软性的测试,其中对小尺寸线缆的柔软性能检测时,是以其弯曲90
°
所施加的载荷作为表征参数,电子连接线便是小尺寸线缆中的一种,而电子连接线传统的检测方式是利用配重块牵引电子连接线的一端下降,但是配重块在下降的过程中存在重力加速度,从而会产生不可控的动力势能,故而电子连接线本体所承受的拉力实际上是大于配重块本身的重力的,该过程中实际上有可能会超过了连接线的最大承受力,进而导致连接线性能损伤,因此电子连接线的弯折度变化大于实际受力情况下的变化量,以此作为判断依据而得出的结论误差偏大,从而便不能够准确的反映出电子连接线柔软性的表征参数,此外,目前的检测中,配重一端的连接线多使用捆扎式或卡夹式方式来固定连接线,但是在配重下移时,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捆扎点以及卡夹点很容出现断裂或脱落现象,尤其是捆扎式方式需要进行打结,而打结则容易破坏线材的性能,使其韧性低于正常情况,更容易出现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电子连接线的柔软性能检测装置,能够规避配重块不可控的动力势能对连接线本体的影响,在连接线本体进行检测时施加的拉力均能够被准确的测定,从而便可有效的减小连接线本体的测量误差,同时能够在牵引过程中,提高对连接线的紧固效果,降低连接线脱落或断裂的可能。
5.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基于电子连接线的柔软性能检测装置,应用于连接线本体的检测,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连接线本体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操作台的上方;活动座,所述活动座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连接线本体的另一端转配在所述活动座的内部;检测牵引部,所述检测牵引部装配在所述活动座的下方,所述检测牵引部牵引所述活动座沿着竖直方向移动,用于牵引所述连接线本体移位;紧固部,所述紧固部设置在所述活动座的内部,用于加强所述连接线本体与活动座的连接,所述检测牵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挤压紧固部移位的弧形挤压板;
当所述检测牵引部牵引所述活动座下移时,所述连接线本体在自身的回弹力作用下使所述活动座具有向上移位趋势,此时,所述检测牵引部限制所述活动座向上移位的行程,所述紧固部具有挤压连接线本体的趋势。
6.优选的,所述操作台上表面的边角处固定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包覆于所述连接线本体的外表面,且导向块与所述连接线本体之间间隙配合。
7.优选的,所述活动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支撑板面向所述活动座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滑动套设于所述滑槽的内部。
8.优选的,还包括定位部,用于将所述连接线本体装配在活动座的内部,所述定位部包括紧固杆、凸块和对接套筒,所述紧固杆贯穿所述活动座和所述滑杆,所述紧固杆上开设有与连接线本体相适配的引线孔,所述活动座的一侧还设置有与所述紧固杆一端固定连接的旋钮,所述凸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紧固杆的外侧,所述对接套筒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活动座的一侧,且所述对接套筒与所述紧固杆相平齐,所述对接套筒的内部开设有与凸块相对应的限位槽。
9.优选的,所述限位槽设置为两组,且两组所述限位槽之间的夹角不小于九十度;其中,当所述连接线本体穿过引线孔并调整至合适位置之后,所述紧固杆转动能使所述连接线本体弯折。
10.优选的,所述对接套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紧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检测牵引部包括电动伸缩杆、连接板和牵引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于所述活动座的正下方,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拉力传感器,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拉力传感器的顶端,所述牵引杆贯穿所述活动座的下表面,所述牵引杆的底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牵引杆包括联动杆、连接环和挤压杆,所述联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连接环位于所述紧固杆的外侧并与所述联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环内部的顶端,所述挤压杆与所述紧固杆相对应。
13.优选的,所述紧固部包括套环、导向滑块和联动推板,所述套环包覆于所述紧固杆的外表面,所述导向滑块一体成型于所述套环内侧的边缘处,所述紧固杆外表面开设有滑动套接于所述导向滑块外表面的弧形槽,所述联动推板设置有两个,所述联动推板滑动套接于所述紧固杆的外表面,两个所述联动推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其中,当所述联动推板挤压所述套环移位时,所述套环受所述导向滑块和所述弧形槽的限制,能使所述套环具有相对所述紧固杆旋转的趋势和相对所述紧固杆进行横向移位的趋势。
14.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电子连接线的柔软性能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弧形挤压板的一侧与其中一个连接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挤压板包括平直面和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其中一个所述联动推板的一侧相对应,其中另一个所述联动推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座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15.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采用活动座的设计,连接将本体自然状态下能够带动活动座移位,此状态下的连接件本体弯折处远离导向块的侧面,并且后续对连接件本体的拉动时持续进行的,
故而不会产生动力势能,使得连接件本体柔软性测量结果更加准确;本发明采用定位部的设计,定位部能够将插入在活动座内部的连接线本体折弯,从而便可增加连接线本体的紧固性,使得连接线本体在后续被拉动时不会相对活动座移位,进而连接线本体便能够稳定的向导向块的侧面靠近,在其逐渐弯折成九十度记录下此时的拉力数值即可,该过程中,克服了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使连接线本体在测试过程不易出现超过期负载的现象,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本发明采用紧固部的设计,紧固部能够在检测牵引部的作用下自主运行,并且随着检测牵引部的持续下降,紧固部能够逐渐增加对连接线本体的挤压力,从而可使得检测过程中,连接线本体的固定效果越来越好,并且后续在检测完毕后,使活动座上移后,紧固板能够自行解除对连接线本体的挤压,便于取下连接线本体,相较于传统的捆扎或卡夹方式而言,对连接线本体的紧固效果更好,损伤也较小;本发明采用检测牵引部的设计,检测牵引部在运行之初会驱动紧固部挤压连接线本体,进而提高对连接线本体的固定效果,后续在对紧固部的持续牵引下能够带动装配在活动座上的定位部下降,进而便可实现拉动连接线本体移位的目的,并且检测牵引部的下降不会产生不可控的动力势能,使得连接线本体弯折九十度之后的表征参数误差降低。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中连接线本体拉伸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连接线本体初始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活动座内部前视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定位部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中对接套筒内部的爆炸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中限位槽与凸块连接处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中套环内部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中活动座内部侧视剖面示意图。
1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操作台;101、支撑板;2、连接线本体;3、固定座;4、活动座;401、滑杆;5、定位部;501、紧固杆;5011、旋钮;502、凸块;503、对接套筒;5031、限位槽;5032、弹性连接件;6、检测牵引部;601、电动伸缩杆;602、连接板;603、牵引杆;6031、联动杆;6032、连接环;6033、挤压杆;7、紧固部;701、套环;702、导向滑块;703、联动推板;7031、连接杆;8、导向块;9、弧形挤压板;1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子连接线的柔软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操作台1、连接线本体2、固定座3、活动座4、定位部5、检测牵引部6和紧固部7,操作台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1,连接线本体2设置在操作台1的上方,固定座3固定安装于操作
台1的上表面,用于紧固连接线本体2的一端,操作台1上表面的边角处固定安装有导向块8,导向块8包覆于连接线本体2的外表面,用于限制连接线本体2的弯折位置,导向块8的边侧与操作台1的边侧相平齐,进而连接线本体2弯折时不会受其它异物的影响,活动座4滑动安装于支撑板101的一侧,用于牵引连接线本体2移位,活动座4设置为轻型塑料制品,并且活动座4的重力小于连接线本体2弯折后的回弹力,故而在连接线本体2与活动座4固定在一起之后,连接线本体2会牵引活动座4向上运动,结合连接线本体2弯折度越大,回弹力越大的特性(不包括强力作用下,连接线本体2发生不可逆形变的状态),连接线本体2初始会在活动座4重力的作用下小幅度的弯折(如图2所示),且此弯折弧度呈弧形,并且弯折点会远离导向块8的边侧,定位部5设置于活动座4的内部,用于紧固连接线本体2,检测牵引部6设置在活动座4的下方,用于牵引活动座4移位,通过活动座4牵引连接线本体2向靠近导向块8的方向弯折,紧固部7设置在活动座4的内部,紧固部7与检测牵引部6传动连接,用于加强连接线本体2的紧固性,避免连接线本体2从活动座4的内部脱离出去;其中,连接线本体2可通过与活动座4配套的定位部5、检测牵引部6和紧固部7等部件对连接线本体2的一端先行固定,随后再将连接线本体2的另一端装配至活动座4的内部即可,当定位部5将连接线本体2固定在活动座4的内部之后,连接线本体2在自身的回弹力作用下,活动座4具有向上移位的趋势,检测牵引部6限制活动座4向上移位的行程,紧固部7具有挤压连接线本体2的趋势,从而在牵引活动座4移位的过程中,连接线本体2的固定性也相应的增强。
20.本发明在使用时,在需要检验连接线本体2的柔软性时,工作人员首先将待检验连接线本体2样本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座3和活动座4的内部,活动座4会在连接线本体2自身的回弹力作用下向上略微移动,随后运行检测牵引部6,检测牵引部6将牵引活动座4向下移位,进而活动座4便会带动连接线本体2逐渐向靠近导向块8的方向弯折,并且在检测牵引部6牵引活动座4时会带动紧固部7运行,从而便可逐渐加强对连接线本体2的紧固效果,后续在连接线本体2贴合在导向块8的侧面后停止运行检测牵引部6即可。
21.如图3和图4所示,活动座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401,支撑板101面向活动座4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杆401滑动套设于滑槽的内部,滑杆401和滑槽设置成相对应的t形,保证滑杆401不会从滑槽的内部中脱离出去,同时还能够限制活动座4只能够相对支撑板101进行垂直方向上的平移,并且滑杆401与滑槽的接触面设置为光滑面(还可在滑槽的内壁和滑杆401的外壁涂覆一层润滑油),从而可以降低滑杆401与滑槽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其对检测结果的误差。
22.需要说明的是,活动座4的正面开设有开口槽,活动座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开口槽相适配的封堵板,封堵板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方便工作人员移动封堵板,打开封堵板方便工作人员调整连接线本体2位于活动座4内部的位置,关闭封堵板可避免活动座4内部零件断裂而迸溅的现象发生。
23.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定位部5包括紧固杆501、凸块502和对接套筒503,紧固杆501贯穿活动座4和滑杆401,紧固杆501上开设有与连接线本体2相适配的引线孔,打开封堵板之后,工作人员可将连接线本体2的一端调整至经由引线孔穿出,活动座4的一侧还设置有与紧固杆501一端固定连接的旋钮5011,旋钮5011的外表面固定包覆有一层防滑垫,通过拉动或者转动旋钮5011可实现调整紧固杆501的操作,当连接线本体2穿过引线孔并调整至
合适位置之后,紧固杆501转动能使连接线本体2弯折,进而便可增强其紧固性,凸块502固定连接于紧固杆501的外侧,对接套筒503滑动连接于支撑板101远离活动座4的一侧,且对接套筒503与紧固杆501相平齐,对接套筒503的内部开设有与凸块502相对应的限位槽5031,当凸块502初始位于限位槽5031的内部,此状态下的紧固杆501不可相对活动座4进行转动。
24.进一步的,限位槽5031设置为两组,每组限位槽5031至少设置为两个,且两组限位槽5031之间的夹角不小于九十度,以便增强其对连接线本体2紧固效果。
25.更进一步的,对接套筒50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性连接件5032,弹性连接件5032初始为不受力的状态,弹性连接件5032的一端与紧固杆501的一端转动连接,用于带动紧固杆501复位。
26.根据上述结构,在连接线本体2经由引线孔调整好位置之后,工作人员首先向活动座4的外侧拉动旋钮5011,旋钮5011带动紧固杆501向对接套筒503的外侧移动,紧固杆501带动凸块502向限位槽5031的外侧移动,当凸块502从限位槽5031的内部完全移出之后,工作人员旋转旋钮5011,旋钮5011带动紧固杆501转动,紧固杆501带动凸块502同步旋转移位,在凸块502再次对齐限位槽5031之后,工作人员向内推动旋钮5011,此时紧固杆501带动凸块502再次进入到限位槽5031的内部中,进而限制紧固杆501不会在连接线本体2的回弹力作用下反向旋转,保证了连接线本体2的弯折状态不会被破坏。
27.如图2和图3所示,检测牵引部6包括电动伸缩杆601、连接板602和牵引杆603,电动伸缩杆601设置于活动座4的正下方,电动伸缩杆601电性连接有一供电源,电动伸缩杆60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拉力传感器,连接板602固定安装于拉力传感器的顶端,牵引杆603贯穿活动座4的下表面,牵引杆603的底端与连接板6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初始状态下,活动座4贴合在连接板602的上方,并且一同受电动伸缩杆601支撑。
28.进一步的,牵引杆603包括联动杆6031、连接环6032和挤压杆6033,联动杆6031固定连接于连接板602的上表面,连接环6032位于紧固杆501的外侧并与联动杆6031的顶端固定连接,挤压杆6033固定连接于连接环6032内部的顶端,挤压杆6033与紧固杆501相对应,通过挤压杆6033挤压紧固杆501可带动活动座4向下移位。
29.具体的,在电动伸缩杆601运行时会带动拉力传感器同步下降,拉力传感器带动连接板602下降,连接板602带动连接环6032下降,连接环6032带动挤压杆6033下降,挤压杆6033挤压紧固杆501,紧固杆501挤压活动座4下降,同时紧固杆501也会牵引连接线本体2的一端下降,此过程中,连接线本体2便会逐渐靠近导向块8的侧面。
30.需要说明的是,导向块8的内部固定嵌设有接近传感器,在连接线本体2贴合到导向块8的侧面之后,接近传感器感应到连接线本体2的存在,此时接近传感器会向供电源发送信号来停止为电动伸缩杆601供电,此时工作人员可根据拉力传感器上的数值和活动座4及其配套零部件的重量(此为固定值,检测前便可确定,也可先通过调整拉力传感器加上此重量,并且电子连接线直径较小,自身重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来判断连接线本体2柔软性的表征参数。
31.如图5和图7所示,紧固部7包括套环701、导向滑块702和联动推板703,套环701包覆于紧固杆501的外表面,套环701上也开设有与连接线本体2相对应的引线孔,导向滑块702一体成型于套环701内侧的边缘处,紧固杆501外表面开设有滑动套接于导向滑块702外
表面的弧形槽,弧形槽呈单向且连贯的弯曲状,联动推板703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联动推板703与套环701转动连接,联动推板703滑动套接于紧固杆501的外表面,两个联动推板703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031;进一步的,活动座4的内部还固定嵌设有固定板,固定板滑动套接于连接杆7031的外侧,固定板上还开设有行程槽,此行程槽用于限制连接杆7031的旋转角度,进而也可限制紧固杆501的旋转角度,从而紧固杆501旋转行程固定,且此行程槽起始端和结束端分别对应两组限位槽5031的位置,方便紧固杆501带动凸块502对齐限位槽5031。
32.其中,当联动推板703挤压套环701移位时,套环701受导向滑块702和弧形槽的限制,能使套环701具有相对紧固杆501旋转的趋势和相对紧固杆501进行横向移位的趋势。
33.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杆7031上开设有贯穿槽,且在贯穿槽对齐挤压杆6033之前,挤压杆6033不会与连接杆7031相接触,而在挤压杆6033进入到贯穿槽的内部之后,联动推板703受到限制不会逆向旋转,同时还可逐渐的靠近紧固杆501并对其施加一个挤压力,进而提高在检测过程中对导线的固定效果。
34.如图3和图8所示,弧形挤压板9的一侧与其中一个连接环6032的一侧固定连接,弧形挤压板9包括平直面和弧形面,弧形面与其中一个联动推板703的一侧相对应,在弧形挤压板9下降的同时能够对其中一个联动推板703施加一个横向的推力,使得联动推板703能够相对紧固杆501滑动,其中另一个联动推板70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的一端与活动座4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35.具体的,在弧形挤压板9伴随其中一个连接环6032下降的同时会挤压联动推板703,联动推板703挤压套环701,套环701将带动导向滑块702沿着弧形槽的内部滑动,此过程中,导向滑块702不仅相对紧固杆501滑动,还会相对紧固杆501转动,此时套环701上的引线孔将逐渐与紧固杆501上的引线孔交错开,此时连接线本体2将进一步的弯折,从而使得连接线本体2更为稳定的被固定在活动座4的内部;在此基础上,联动推板703移位时会挤压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收缩并蓄力,在连接线本体2的检验工作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可运行电动伸缩杆601上升,电动伸缩杆601带动连接板602逐渐上升,连接板602带通过联动杆6031带动连接环6032上升,连接环6032带动弧形挤压板9逐渐解除对联动推板703的挤压,复位弹簧10回弹并挤压联动推板703逐渐复位,联动推板703便可带动套环701反向运行,最终使得两个引线孔逐渐对齐,最后调节紧固杆501反向转动便可逐渐解除对连接线本体2的紧固,方便工作人员将连接线本体2取出。
3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在需要检验连接线本体2的柔软性时,工作人员首先将待检验连接线本体2样本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座3和活动座4的内部,活动座4会在连接线本体2自身的回弹力作用下向上略微移动,随后运行检测牵引部6,检测牵引部6将牵引活动座4向下移位,进而活动座4便会带动连接线本体2逐渐向靠近导向块8的方向弯折,并且在检测牵引部6牵引活动座4时会带动紧固部7运行,从而便可组件加强对连接线本体2的紧固效果,后续在连接线本体2贴合在导向块8的侧面后,接近传感器感应到其位置传输电信号控制检测牵引部6停止运行即可。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
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