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控制茶水浓度的茶具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22:14: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控制茶水浓度的茶具。


背景技术:

2.传统的茶具包括茶壶及茶杯,且分别放置,茶壶有长壶嘴,茶具多为陶瓷制品,非常不方便携带,且容易损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手持式的茶具营运而生,但均将茶叶或茶叶袋放置到茶壶中浸泡,导致开始的茶水特别浓,口感差,浸泡三遍后基本上没有味道了,需要重新更换茶叶,体验感差;且茶具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品茶时愉悦感差,因此,急需一种将茶水的浓度逐步浸出以达到完美口感的茶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控制茶水浓度的茶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5.一种便于控制茶水浓度的茶具,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体包括由壶壁在开口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出水嘴、环绕所述壶壁外表面上端部设有的回形纹加强环及对称设置的一对隔热板;所述壶盖位于面向所述壶体的内侧活动安装有用于放置茶叶袋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底部延伸至所述壶体腔内预设位置,所述壶盖外侧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壶盖之间设有隔热板;其中,所述出水嘴中固设有若干个导流挡叶板;所述隔热板为四瓣柿蒂状结构。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若干所述导流挡叶板沿水流方向平行放置。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形纹加强环由所述壶壁向外延伸形成。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壶盖内侧对称设置相对延伸的凸缘,两所述凸缘间形成轨槽,所述轨槽与所述过滤单元设有的外缘匹配。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设有所述外缘的过滤体,所述过滤体设有若干通孔,及用于定位所容纳的茶叶袋的挡板,所述外缘沿所述轨槽推进后所述过滤单元与所述壶盖固定连接。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壶盖安装在所述壶体上时,所述过滤体的底面与所述壶体内腔壁设有的平台平齐,所述平台至所述壶体上端口的距离为所述壶体内腔高度的三分之一。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壶盖向外延伸形成四隔热板及由所述隔热板中部向外延伸形成的所述手柄,所述壶盖、所述隔热板及所述手柄为一体结构。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柄外设有若干防滑纹。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茶具的制造材料为纸质材料。
14.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控制茶水浓度的茶具,通过在所述壶盖位于面向所述
壶体的内侧活动安装有用于放置茶叶袋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底部延伸至所述壶体腔内预设平台,可相对平台自行控制加水量达到控制茶水浓度的技术效果;同时,通过环绕所述壶体壁外表面上端部设有回形纹加强环及对称设置的一对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为四瓣柿蒂状结构,不仅增加了壶体的强度,有效避免了烫手。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9.图3是图1的a-a视图;
20.图4为壶体单元技术方案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4的b向视图;
22.图6是图4的e向视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壶盖1;隔热板11;手柄12;防滑纹13;轨槽14;凸缘15;凸台16;
25.壶体2;隔热板21;壶体壁22;回形纹加强环23;出水嘴24;导流挡叶板25;平台26;壁台27;茶杯3;茶叶袋4;过滤单元5;通孔51;外缘52;挡板53;过滤体54。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若干个”指多于3个。
27.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下列实施例:
29.参见图1-图6:
30.一种便于控制茶水浓度的茶具,包括壶盖1和壶体2,所述壶体2内腔中用于放置茶杯3,所述壶盖1装有过滤单元5,所述过滤单元5设有的过滤体54中放置茶叶袋4。
31.所述壶体2包括由壶壁22在开口端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出水嘴24,环绕所述壶壁22外表面上端部设有的回形纹加强环23,所述回形纹加强环 23与所述壶壁22一体形成,所述壶体2外表面上端部还对称设置的一对隔热板21,所述隔热板21与壶壁22固粘在一起,在用手指捏起壶体2 时起到隔热的作用,所述回形纹加强环23起到加强壶体2开口部的作用;所述隔热板21不仅起到加厚防烫的功能,而且隔热板21的结构为四瓣柿蒂。
32.所述出水嘴24中固设有若干个导流挡叶板25,所述导流挡叶板25沿水流方向平行放置,与所述壶体壁22一体成型。
33.所述壶体2接近开口端的壶壁22上设有壁台27,所述壁台27与所述壶盖1设有的凸台16吻合匹配。
34.所述壶盖1位于面向所述壶体2的内侧延伸形成凸台16,中部对称向外延伸形成相对的两个凸缘15,两所述凸缘15间形成轨槽14,所述轨槽 14与所述过滤单元5设有的外缘52相匹配。
35.所述过滤单元5包括设有容纳的茶叶袋的中部空腔的过滤体54,所述过滤体54的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51,所述过滤体54两端设有挡板53,所述挡板53用于防止所述茶叶袋4的滑出,所述过滤体54向外延伸形成的外缘52,所述外缘52沿所述轨槽14推进后所述过滤单元5固定安装在所述壶盖1上。
36.所述壶盖1安装在所述壶体2上时,所述过滤体54的底面与所述壶体2 内腔壁设有的平台26平齐,所述平台26至所述壶体2上端口的距离为所述壶体2内腔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平台26的设置用于参考喝茶者向所述壶体2内腔倒入热水的量,即通过热水浸泡茶叶的量来控制茶水的浓度。
37.所述壶盖1外侧设有手柄12,所述手柄12与所述壶盖1之间设有隔热板 11,所述壶盖1向外延伸形成隔热板11及手柄12,所述壶盖1、所述隔热板11及所述手柄12为一体结构,所述手柄12外延伸形成若干防滑纹 13。
38.所述壶盖1与所述壶体2均未纸质材料制造。
3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控制茶水浓度的茶具,包括壶体和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包括由壶壁在开口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出水嘴、环绕所述壶壁外表面上端部设有的回形纹加强环及对称设置的一对隔热板;所述壶盖位于面向所述壶体的内侧活动安装有用于放置茶叶袋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底部延伸至所述壶体腔内预设位置,所述壶盖外侧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壶盖之间设有隔热板;其中,所述出水嘴中固设有若干个导流挡叶板;所述隔热板为四瓣柿蒂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控制茶水浓度的茶具,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导流挡叶板沿水流方向平行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控制茶水浓度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纹加强环由所述壶壁向外延伸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便于控制茶水浓度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内侧对称设置相对延伸的凸缘,两所述凸缘间形成轨槽,所述轨槽与所述过滤单元设有的外缘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便于控制茶水浓度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设有所述外缘的过滤体,所述过滤体设有若干通孔,及用于定位所容纳的茶叶袋的挡板,所述外缘沿所述轨槽推进后所述过滤单元与所述壶盖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便于控制茶水浓度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安装在所述壶体上时,所述过滤体的底面与所述壶体内腔壁设有的平台平齐,所述平台至所述壶体上端口的距离为所述壶体内腔高度的三分之一。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便于控制茶水浓度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向外延伸形成四隔热板及由所述隔热板中部向外延伸形成的所述手柄,所述壶盖、所述隔热板及所述手柄为一体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便于控制茶水浓度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外设有若干防滑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控制茶水浓度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具由纸质材料制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于控制茶水浓度的茶具,通过在所述壶盖内侧活动安装有用于放置茶叶袋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底部延伸至所述壶体腔内预设平台,可相对平台自行控制加水量达到控制茶水浓度的技术效果;同时,通过环绕所述壶体壁外表面上端部设有回形纹加强环及对称设置的一对隔热板,在所述壶盖外侧与手柄连接处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为四瓣柿蒂状结构,不仅增加了强度和厚度,有效避免了烫手,而且嵌入事事如意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品茶的同时心情愉悦。在品茶的同时心情愉悦。在品茶的同时心情愉悦。


技术研发人员:何悦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旗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8
技术公布日:2022/7/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