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污水管理系统用统一污水管控的污水管理云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16:23: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管理系统用统一污水管控的污水管理云平台。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污水处理过程中,人的工作量较大,且处理精确度、稳定性不高,容易造成能耗物耗与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在污水处理中解放人力,节能降耗,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一直是水务全行业面临的难题。近几年,随着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自动化甚至智能化的污水处理系统,虽然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但是在每一个污水处理点(主要是污水处理厂)还是各自独立管控,无法实现统一的、高效的管理,人力成本较高,管理成本大大增加,并且也未有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污水进行统一的管控,以提高管理效率,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污水管理云平台,包括云服务器、管理终端以及本地监管系统,本地监管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和测控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各环节中的污水处理设备;测控系统用于检测污水的水质信息并将水质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测控系统还用于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调控,管理终端用于供管理人员远程查看各个污水处理点的水质总信息,管理终端还用于供管理人员对各个污水处理点的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手动调节。本发明提供的污水管理云平台,能够对各个种类的污水以及污水处理点统一进行污水管控,并且可根据实时采集的各污水处理环节的水质监测数据动态调整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参数。
3.但是,上述结构中还存在不足之处,目前污水处理厂管控平台系统缺乏整体性,各业务系统相互隔离,纵向上未形成稳固的信息根基,横向上未构筑互补的信息桥梁,沟通存在障碍,信息孤岛问题突出,形成信息堵塞,各数据之间总体上呈现出松散的弱相关关系,没有进行数据广泛互联与更深层次地挖掘,从而导致不合理生产调度、过高能源和资源消耗、运维,成本高昂现象,加剧了落后的生产管理方式与日益增长的污水处理需求之间的矛盾。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污水管理系统用统一污水管控的污水管理云平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信息堵塞的问题,致使可以全面提升生产运维方式,进而可以避免出现调度不合理、能源消耗过高和浪费资金成本的现象的污水管理系统用统一污水管控的污水管理云平台。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污水管理系统用统一污水管控的污水管理云平台包括:污水管控平台,所述污水管控平台由管控平台系统和信息融合系统组成;
7.所述管控平台系统由c/s结构的客户端系统和微信小程序的移动端两部分组成;
8.所述c/s结构的客户端系统是污水管控平台的核心层,所述核心层由工作站、服务
器、上位机、下位机和通讯网络组成;
9.所述工作站包括有一个工程师站、两个操作员站和工作站客户端,所述工程师站和两个操作员站分别设有不同的控制权限,使其可以满足不同权限工作人员的使用需要,所述工作站客户端内的软件采用java语言开发,使其能够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显示,从而可以实现对其智慧化管控;
10.所述服务器包括主数据库服务器和副数据库服务器,使其可以实现双机备份存储各类数据信息,所述存储各类数据信息均采用可扩展的hbase集群,并通过其构建大数据中心体系,致使可以实现分布式结构,使其可以来确保可靠性和高性能的存储,所述分布式结构的上层采用opentsdb结构,使其可以保证时序数据查询的高效性。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位机包括有scada服务器和视频服务器,所述scada服务器和视频服务器分别安装有kingscada和客户端(网络视频监控软件),并通过kingscada和客户端来存储相关数据信息。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下位机包括有多个plc、多个摄像头、各类设备传感器和采集器,所述kingscada与多个plc通过交换机实现数据交换,所述客户端与多个摄像头通过视频解码器实现数据交换,所述各类设备传感器、采集器和多个plc通过数据总线实现数据交换。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通讯网络使用tcp/ip协议,使其可以构建成一个内部局域网,致使可以保证各个单元之间的通讯便利、安全和稳定。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微信小程序的移动端支持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所述微信小程序的前端采用mpvue框架搭建,使用html、javascript和css语言进行开发,所述微信小程序的后台数据库与c/s结构的客户端系统共用一个数据库,所述微信小程序的移动端通过4g或5g网络并经过防火墙与主数据库服务器和副数据库服务器连接,使其可以实现各类数据的上传与下载。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信息融合系统是基于bim模型、实时运行信息和日常管理信息构成,所述bim模型包括有厂区建设模型和平台系统模块,所述厂区建设模型包括有厂区设计信息和厂区施工信息,所述平台系统模块包括有生产运行数据信息和设备信息。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实时运行信息和日常管理信息分别包含有设备运行参数开关量,设备仪表运行指标模拟量,化验指标数据,巡检消缺数据,设备台账、养护、维修数据,视频监控安防数据,备品备件和药剂库存数据。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实时运行信息和日常管理信息均通过数据格式化和冗余数据处理后保存到hbase数据库内,并提供统一标准的外接查询接口,所述厂区建设模型和平台系统模块数据均存储到大数据中心,同时各阶段的数据进行冗余处理后传递到下一阶段继续使用,使其可以实现数据的传递性和流动性。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实时运行信息和日常管理信息经过数据采集与整合处理后均存储到大数据中心内,使其为后续的数据查询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1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污水管理系统用统一污水管控的污水管理云平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可以将污水处理厂的实时运行信息、bim模型信息、日常管理信息进行多
源信息融合,使其可以将原本分散、意义薄弱的数据个体进行有效集合处理,从而可以解决信息堵塞的问题,致使可以全面提升生产运维方式,进而可以避免出现调度不合理、能源消耗过高和浪费资金成本的现象。
附图说明
2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c/s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请结合参阅图1,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c/s结构示意图。污水管理系统用统一污水管控的污水管理云平台包括:污水管控平台,所述污水管控平台由管控平台系统和信息融合系统组成;
24.所述管控平台系统由c/s结构的客户端系统和微信小程序的移动端两部分组成;
25.所述c/s结构的客户端系统是污水管控平台的核心层,所述核心层由工作站、服务器、上位机、下位机和通讯网络组成;
26.所述工作站包括有一个工程师站、两个操作员站和工作站客户端,所述工程师站和两个操作员站分别设有不同的控制权限,使其可以满足不同权限工作人员的使用需要,所述工作站客户端内的软件采用java语言开发,使其能够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显示,从而可以实现对其智慧化管控;
27.所述服务器包括主数据库服务器和副数据库服务器,使其可以实现双机备份存储各类数据信息,所述存储各类数据信息均采用可扩展的hbase集群,并通过其构建大数据中心体系,致使可以实现分布式结构,使其可以来确保可靠性和高性能的存储,所述分布式结构的上层采用opentsdb结构,使其可以保证时序数据查询的高效性。
28.所述上位机包括有scada服务器和视频服务器,所述scada服务器和视频服务器分别安装有kingscada和客户端(网络视频监控软件),并通过kingscada和客户端来存储相关数据信息。
29.所述下位机包括有多个plc、多个摄像头、各类设备传感器和采集器,所述kingscada与多个plc通过交换机实现数据交换,所述客户端与多个摄像头通过视频解码器实现数据交换,所述各类设备传感器、采集器和多个plc通过数据总线实现数据交换。
30.所述通讯网络使用tcp/ip协议,使其可以构建成一个内部局域网,致使可以保证各个单元之间的通讯便利、安全和稳定。
31.所述微信小程序的移动端支持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所述微信小程序的前端采用mpvue框架搭建,使用html、javascript和css语言进行开发,所述微信小程序的后台数据库与c/s结构的客户端系统共用一个数据库,所述微信小程序的移动端通过4g或5g网络并经过防火墙与主数据库服务器和副数据库服务器连接,使其可以实现各类数据的上传与下载。
32.通过采用mpvue框架搭建,使用html、javascript和css语言进行开发的微信小程序可以支持显示经过冗余数据清洗处理后的bim模型。
33.所述信息融合系统是基于bim模型、实时运行信息和日常管理信息构成,所述bim
模型包括有厂区建设模型和平台系统模块,所述厂区建设模型包括有厂区设计信息和厂区施工信息,所述平台系统模块包括有生产运行数据信息和设备信息。
34.所述实时运行信息和日常管理信息分别包含有设备运行参数开关量,设备仪表运行指标模拟量,化验指标数据,巡检消缺数据,设备台账、养护、维修数据,视频监控安防数据,备品备件和药剂库存数据。
35.所述实时运行信息和日常管理信息均通过数据格式化和冗余数据处理后保存到hbase数据库内,并提供统一标准的外接查询接口,所述厂区建设模型和平台系统模块数据均存储到大数据中心,同时各阶段的数据进行冗余处理后传递到下一阶段继续使用,使其可以实现数据的传递性和流动性。
36.所述实时运行信息和日常管理信息经过数据采集与整合处理后均存储到大数据中心内,使其为后续的数据查询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37.通过信息融合系统可以实现各系统间信息的整合和流动,使得可以打通各个系统间的数据信息壁垒,致使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高效使用,从而可以提升信息的利用水平。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