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模块化手提箱框架的制作方法

2022-07-16 17:54: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模块化手提箱框架
1.本技术是2016年6月29日提交的国际申请号pct/us2016/040207、发明名称为“模块化手提箱框架”进入国家阶段、申请号201680039294.6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2.相关专利申请
3.本技术要求于2015年6月30日提交的名称为“modular suitcase frame(模块化手提箱框架)”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186,822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本技术还要求于2016年4月18日提交的名称为“modular suitcase frame(模块化手提箱框架)”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323,943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4.本公开涉及用于行李件的模块化高强度行李箱框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5.行李箱通常可以分为两类:软行李箱和硬壳体行李箱。软行李箱通常用诸如布、帆布、皮革、织物和/或乙烯树脂的软材料包裹。软行李箱通常通过由金属和塑料材料形成内部框架来构造,所述金属和塑料材料可以被紧固在一起以限定用于存储物品的内部隔室。然后,在将柔软的布料通过拼接(缝合)和/或粘合到行李箱框架并加衬垫而施加到行李箱的外部和内部之前,可以将填料施加到塑料和金属框架的外部和内部。软行李箱对于行李箱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择,因为它使设计师能够在柔软的布料材料上创造出更复杂的细节和美学特征,这种布料材料很容易剪裁、拼接和布置,以创造视觉上吸引人的行李箱设计。然而,软行李箱通常没有硬壳体行李箱耐用,并且在行李箱的正常使用期间容易撕裂、扯破和染色。
6.另一方面,硬壳体行李箱由诸如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碳纤维或的硬塑料材料形成。硬壳体行李箱具有抗外力变形的优点,可以更好地保护内装物免受损坏,同时保持行李箱的整体形状和外观。然而,硬壳体行李箱可能比软行李箱更重,并且考虑到硬壳体行李箱的典型制造方法,设计师往往在改变硬壳体行李箱的美学外观方面选择较少。
7.硬壳体行李箱通常还需要更复杂的制造工艺,例如注塑成型或真空成形。这些工艺包括使用昂贵而复杂的模制设备、多个加热和冷却步骤、修剪步骤和清洁步骤来生产行李箱箱体。一旦行李箱的前部和后部硬壳体部件形成,它们通常被粘附到放置在硬壳体的面向中心的边缘上的金属框架。然后可以将锁、铰链和其他硬件连接到该金属框架。然后可以安装衬里和其他内部部件。与软包的制造工艺相比,这种制造工艺可能是昂贵且耗时的。
8.在授予fenton等人的美国专利第6,936,127号和授予davis等人的美国专利第6,604,617号中描述了试图结合硬包和软包的某些特征的行李箱物品,这两份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授予scicluna的美国专利第8,752,683号也教导了一种用于形成硬壳体行李箱的相对简单且便宜的制造技术,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全文并
入本文中。然而,仍然需要一种模块化行李箱框架,其部件可以用相对简单和廉价的制造技术批量生产,然后该部件可以针对各种手提箱设计调整和组装,并且成本和工作量少于用于制造硬壳体行李箱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9.在一个示例中,可以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行李箱制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多个硬行李箱壳体,所述多个硬行李箱壳体包括具有基本上相似的宽度和高度的一个或多个前硬壳体和一个或多个后硬壳体;形成一段前边缘框架材料,所述一段前边缘框架材料具有突出部分和前边缘联接部分,所述前边缘联接部分沿着所述一段前边缘框架材料延伸;形成一段后边缘框架材料,所述一段后边框架材料具有突出部分和后边缘联接部分,所述后边缘联接部分沿着所述一段后边缘框架材料延伸,其中所述前边缘联接部分和所述后边缘联接部分能够匹配地联接;将所述前边缘框架材料和所述后边缘框架材料切割成长度基本上类似于所述硬行李箱壳体的宽度的两件或更多件,并且切割成长度基本上类似于所述硬行李箱壳体的高度的两件或更多件;形成多个加强角部件;形成多个前边缘接合件;形成多个后边缘接合件;构造前边框框架,该前边框框架包括至少四件前边框框架材料、至少八个前边缘接合件和至少四个加强角部件;构成后边缘框架,该后边缘框架包括至少四件后边缘框架材料、至少八个后边缘接合件和至少四个加强角部件;将所述前边缘框架附连到所述前硬壳体;将所述后边缘框架附连到所述后硬壳体;以及利用铰链将所述前硬壳体附连到所述后硬壳体。在一些示例中,前边缘框架材料和后边缘框架材料可以通过使一段金属增强材料穿过硬塑料挤出机而形成,从而在前边缘框架材料和后边缘框架材料的整个长度上嵌入一段金属增强材料。在其他示例中,形成多个加强角部件的步骤还可以包括形成多个外部加强角部件和形成多个内部加强角部件。在一些示例中,前外部加强角部件可以与后外部加强角部件匹配地联接。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形成前内部加强角部件和后内部加强角部件,前内部加强角部件和后内部加强角部件可能能够彼此匹配地联接。
10.在另一示例中,可以提供一件硬壳体行李箱,其包括:至少两个硬行李箱壳体,其包括具有基本上相似的宽度和高度的一个或多个前硬壳体和一个或多个后硬壳体;至少四件前边缘框架材料,其具有突出部分和沿着所述一段前边缘框架材料延伸的前边缘联接部分;至少四件后边缘框架材料,其具有突出部分和沿着所述一段前边缘框架材料延伸的后边缘联接部分,其中所述前边缘联接部分和所述后边缘联接部分能够匹配地联接;至少八个加强角部件;至少八个前边缘接合件;至少八个后边缘接合件,前边缘框架包括所述至少四件前边缘框架材料、所述至少八个前边缘接合件和所述至少四个加强角部件,后边缘框架包括所述至少四件后边缘框架材料、所述至少八个后边缘接合件和所述至少四个加强角部件,其中所述前边缘框架附连到所述前硬壳体,并且所述后边缘框架附连到所述后硬壳体;以及铰链。在一些示例中,该件行李箱还包括至少四个前外部加强角部件、至少四个前内部加强角部件、至少四个后外部加强角部件和至少四个后内部加强角部件,其中,所述至少四个前外部加强角部件与所述至少四个后外部加强角部件匹配地联接,并且所述至少四个前内部加强角部件与所述至少四个后内部加强角部件匹配地联接。在一些示例中,前边缘框架沿着前边缘框架材料的突出部分附连到前硬壳体,并且后边缘框架沿着后边缘框架材料的突出部分附连到后硬壳体。
11.在本公开的其他示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行李箱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多个行李箱壳体,所述行李箱壳体包括具有基本上相似的宽度和高度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形成一段边缘框架材料,该边缘框架材料具有突出部分和沿着所述一段边缘框架材料延伸的边缘联接部分;将边缘框架材料切割成长度基本上类似于前和后行李箱壳体的宽度的两件或更多件,并且切割成长度基本上类似于前和后行李箱壳体的高度的两件或更多件;形成多个加强角部件;形成多个前边缘接合件;形成多个后边缘接合件;构成包括至少四件前边缘框架材料、至少八个前边缘接合件和至少四个加强角部件的前边缘框架;构成包括至少四件后边缘框架材料、至少八个后边缘接合件和至少四个加强角部件的后边缘框架;将前边缘框架附连到前壳体;将后边缘框架附连到后壳体;以及利用铰链将前壳体附连到后壳体。
12.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使一段金属增强材料穿过硬塑料挤出机而形成前边缘框架材料和后边缘框架材料,从而在前边缘框架材料和后边缘框架材料的整个长度上嵌入一段金属增强材料。其他示例包括形成多个加强角部件还包括形成多个外部加强角部件和形成多个内部加强角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形成多个外部加强角部件还包括形成前外部加强角部件和后外部加强角部件。前外部加强角部件可以形成为与后外部加强角部件匹配地联接。形成多个内部加强角部件还可以包括形成前内部加强角部件和后内部加强角部件。前内部加强角部件也可以形成为与后内部加强角部件匹配地联接。
13.在一些示例中,前外部加强角部件中的至少四个附连到前内部加强角部件中的至少四个。在其他示例中,后外部加强角部件中的至少四个附连到后内部加强角部件中的至少四个。前边缘框架也可以沿前边缘框架材料的突出部分附连到前壳体。后边缘框架可以沿着后边缘框架材料的突出部分附连到后壳体。在一些示例中,该件行李箱包括一件硬壳体行李箱,并且前壳体和后壳体构成硬壳体。在其他示例中,前壳体和后壳体是软面壳体。
14.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软面行李箱,该行李箱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每个壳体包括用于接纳内容物的内部隔室;至少四件前边缘框架材料,其具有突出部分和沿着所述一段前边缘框架材料延伸的前边缘联接部分;至少四件后边缘框架材料,其具有突出部分和沿着所述一段后边缘框架材料延伸的后边缘联接部分,其中前边缘联接部分和后边缘联接部分能够匹配地联接;至少八个加强角部件;至少八个前边缘接合件;至少八个后边缘接合件;前边缘框架,其包括所述至少四件前边缘框架材料、至少八个前边缘接合件和所述至少四个加强角部件;后边缘框架,其包括所述至少四件后边缘框架材料、至少八个后边缘接合件和所述至少四个加强角部件,其中前边缘框架附连到前壳体,并且后边缘框架附连到后壳体;以及将前边缘框架接合到后边缘框架的铰链。
15.在该件行李箱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至少八个角部件还包括至少四个前外部加强角部件、至少四个前内部加强角部件、至少四个后外部加强角部件和至少四个后内部加强角部件。所述至少四个前外部加强角部件还可以与所述至少四个后外部加强角部件匹配地联接,并且所述至少四个前内部加强角部件与所述至少四个后内部加强角部件匹配地联接。在其他示例中,前边缘框架沿着前边缘框架材料的突出部分附连到前壳体,并且后边缘框架沿着后边缘框架材料的突出部分附连到后壳体。该件行李箱还可以包括附连到前壳体或后壳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闩锁(闭锁件)或锁。在一些示例中,前壳体和后壳体构成硬壳体。在其他示例中,前壳体和后壳体是软面壳体。
16.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行李箱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多个行李箱壳体,所述行李箱壳体包括具有基本上相似的宽度和高度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形成一段边缘框架材料,该边缘框架材料具有突出部分和沿着所述一段边缘框架材料延伸的边缘联接部分;将边缘框架材料切割成长度基本上类似于前和后行李箱壳体的宽度的两件或更多件,并且切割成长度基本上类似于前和后行李箱壳体的高度的两件或更多件;形成多个加强角部件;形成多个前边缘接合件;形成多个后边缘接合件;构成包括至少四件前边缘框架材料、至少八个前边缘接合件和至少四个加强角部件的前边缘框架;构成包括至少四件后边缘框架材料、至少八个后边缘接合件和至少四个加强角部件的后边缘框架;将前边缘框架附连到前壳体;将后边缘框架附连到后壳体;以及利用铰链将前壳体接合到后壳体。
17.在一些示例中,形成前边缘框架材料和后边缘框架材料的步骤通过使一段金属增强材料穿过硬塑料挤出机而进行,从而在前边缘框架材料和后边缘框架材料的整个长度上嵌入一段金属增强材料。在其他示例中,形成多个加强角部件的步骤还包括形成多个外部加强角部件和形成多个内部加强角部件。形成多个外部加强角部件还可以包括形成前外部加强角部件和后外部加强角部件。在一些示例中,前外部加强角部件形成为与后外部加强角部件匹配地联接。在其他示例中,形成多个内部加强角部件还包括形成前内部加强角部件和后内部加强角部件。
18.在该方法的其他示例中,前内部加强角部件形成为与后内部加强角部件匹配地联接。在这样的示例中,至少四个前外部加强角部件可以附连到至少四个前内部加强角部件。在其他示例中,至少四个后外部加强角部件附连到至少四个后内部加强角部件。前边缘框架也可以沿前边缘框架材料的突出部分附连到前壳体。后边缘框架也可以沿着后边缘框架材料的突出部分附连到后壳体。在一些示例中,由该方法制造的行李箱制品包括硬壳体行李箱,并且前壳体和后壳体构成硬壳体。在其他示例中,该件行李箱包括软壳体行李箱,并且前壳体和后壳体是软面壳体。在其他示例中,将前壳体接合到后壳体的步骤通过将所述至少一个铰链附连到前壳体和用至少一个铰链附连到后壳体来完成。将前壳体接合到后壳体还可以通过利用所述至少一个铰链附连前边缘框架和后边缘框架来完成。
19.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中,可以提供一件行李箱,该行李箱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每个壳体包括用于接纳内容物的内部隔室;至少四件前边缘框架材料,其具有突出部分和沿着所述一段前边缘框架材料延伸的前边缘联接部分;至少四件后边缘框架材料,其具有突出部分和沿着所述一段后边缘框架材料延伸的后边缘联接部分,其中前边缘联接部分和后边缘联接部分能够匹配地联接;至少八个加强角部件;至少八个前边缘接合件;至少八个后边缘接合件;前边缘框架,其包括所述至少四件前边缘框架材料、至少八个前边缘接合件和所述至少四个加强角部件;后边缘框架,其包括所述至少四件后边缘框架材料、至少八个后边缘接合件和所述至少四个加强角部件,其中前边缘框架附连到前壳体,并且后边缘框架附连到后壳体;以及将前壳体接合到后壳体的至少一个铰链。
20.在一些示例中,至少八个角部件还包括至少四个前外部加强角部件、至少四个前内部加强角部件、至少四个后外部加强角部件和至少四个后内部加强角部件。在其他示例中,所述至少四个前外部加强角部件与所述至少四个后外部加强角部件匹配地联接,并且所述至少四个前内部加强角部件与所述至少四个后内部加强角部件匹配地联接。前边缘框
架也可以沿着前边缘框架材料的突出部分附连到前壳体,并且后边缘框架沿着后边缘框架材料的突出部分附连到后壳体。该件行李箱还可以包括附连到前壳体或后壳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闩锁或锁。前壳体和后壳体可以包括硬壳体或软面壳体。所述至少一个铰链也可以附连到前壳体和后壳体。
附图说明
21.以下参照附图讨论至少一个示例的各个方面。在附图中的技术特征或详细描述后附有附图标记的情况下,包括附图标记仅仅是为了增加附图或详细描述的可理解性的目的。因此,附图标记和它们的缺失都不意图对任何权利要求元素的范围具有任何限制作用。在附图中,各个附图中示出的每一相同或几乎相同的部件由同样的标号来表示。出于简明的目的,不是每个部件在每张附图均被标号。提供附图是为了说明和解释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公开的限制的定义。在附图中:
22.图1a是本公开的一个示例中的模块化手提箱的前视图;
23.图1b是本公开的一个示例中的模块化手提箱的侧视图;
24.图2是本公开的模块化手提箱的示例的分解透视图,其中模块化手提箱的细节被放大;
25.图3a是模块化手提箱的前框架构件的示例的透视图,其中部分以剖视图示出;
26.图3b是后框架构件的示例的透视图,其中各部分以剖视图示出;
27.图4a是模块化手提箱的示例的前角构件、前内角构件和前框架构件之间的相交部分的外部透视图;
28.图4b是模块化手提箱的示例的前角构件、前内角构件和前框架构件之间的相交部分的内部透视图;
29.图5a是模块化手提箱的示例的后角构件、后内角构件和后框架构件之间的相交部分的外部透视图;
30.图5b是模块化手提箱的示例的后角构件、后内角构件和后框架构件之间的相交部分的内部透视图;
31.图6是模块化手提箱的示例的两侧之间的接头的剖视图;
32.图7a是本公开的一个示例的铰链的俯视平面图;
33.图7b是本公开的示例的铰链的前视图;
34.图7c是本公开的示例的铰链的侧视图;
35.图7d是本公开的示例的铰链的仰视图;
36.图7e是本公开的示例的铰链的分解透视图;
37.图7f是具有设置在其上的多个铰链的模块化行李箱的示例的透视图;
38.图8a是模块化手提箱的闩锁的示例的端视图;
39.图8b是闩锁的侧视图;
40.图8c是闩锁的俯视平面图;
41.图8d是处于打开位置的闩锁的侧视图;
42.图8e是处于打开位置的闩锁的透视图;
43.图9a是模块化手提箱的锁的示例的侧视图;
44.图9b是锁的端视图;
45.图9c是锁的平面图;
46.图9d是处于打开位置的锁的侧视图;
47.图9e是锁的透视图;
48.图9f是处于打开位置的锁的透视图;
49.图10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的具有模块化框架的软面手提箱的侧视图;
50.图10b是软面手提箱的透视图;
51.图10c是软面手提箱的仰视图;
52.图10d是处于打开位置的软面手提箱的内部视图;和
53.图10e是软面手提箱的后视图。
54.附图中使用的附图标记的列表
55.附图标记1是指前硬壳体;
56.附图标记2是指后硬壳体;
57.附图标记3是指前框架构件;
58.附图标记4是指后框架构件;
59.附图标记5是指前角构件;
60.附图标记6是指后角构件;
61.附图标记7是指前杆部分;
62.附图标记8是指前端接头;
63.附图标记9是指前内角构件上的两个或更多个凹陷部分;
64.附图标记10是指前端接头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口;
65.附图标记11是指前端接头中的一个或多个突起;
66.附图标记12是指前内角构件;
67.附图标记13是指前角构件上的突起;
68.附图标记14是指前角构件上的突起中的开口;
69.附图标记15是指前内角构件上的两个或更多个开口;
70.附图标记16是指后杆部分;
71.附图标记17是指后端接头;
72.附图标记18是指后内角构件上的两个或更多个凹陷部分;
73.附图标记19是指后端接头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口;
74.附图标记20是指后端接头中的一个或多个突起;
75.附图标记21是指后内角构件;
76.附图标记22是指后角构件上的突起;
77.附图标记23是指后角构件上的突起中的开口;
78.附图标记24是指后内角构件上的两个或更多个开口;
79.附图标记25是指前和/或后框架构件内的一段金属加强件;
80.附图标记26是指铰链;
81.附图标记27是指铰链的前页;
82.附图标记28是指铰链的后页;
83.附图标记29是指铰链上的一个或多个圆柱形突起;
84.附图标记30是指用于铰链的销;
85.附图标记31是指用于将销保持在铰链上的o形环;
86.附图标记32是指在铰链的底面上的脚;
87.附图标记33是指闩锁;
88.附图标记34是指闩锁的扣件部分;
89.附图标记35是指闩锁的杆件部分;
90.附图标记36是指闩锁的杆件部分上的弹簧加载的铰接臂;
91.附图标记37是指闩锁的杆件部分上的一个或多个孔眼;
92.附图标记38是指闩锁的扣件部分上的一个或多个凹进狭槽;
93.附图标记40是指用于释放闩锁上的弹簧加载锁的按钮;
94.附图标记41是指闩锁的底面上的一个或多个脚;
95.附图标记42是指锁闩上组合锁的轮子;
96.附图标记43是指软面行李箱物品的正面;和
97.附图标记45是指软面行李箱物品的背面。
具体实施方式
98.现在将详细参照附图中示出的代表性示例。应该理解,以下描述并不意图将示例限制为本公开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相反,意图覆盖可以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所描述的示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替代形式、修改和等同物。
99.图1a和图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的完全构造的模块化手提箱。图1a示出了模块化行李箱的前视图或后视图,图1b示出了模块化行李箱的侧视图。通常,模块化行李箱可以包括凹形前硬壳体1和凹形后硬壳体2。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可以由硬塑料材料制成,例如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碳纤维或由milliken(美里肯公司)制造的聚丙烯可模压织物(可在http://www.milliken.com/mft获得)。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以使用具有高的刚度重量比和高抗冲击性的任何合适的织物、塑料、金属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也可以通过用于形成行李箱的硬壳体的任何合适的手段形成,包括将硬塑料材料的片材热成形到行李箱壳体的模具上、真空成形、压缩模制、注塑成型或吹塑。
100.在优选示例中,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可以由包括具有多个层的织造聚丙烯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材料形成,例如聚丙烯可模压织物。例如,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可以包括六层编织的聚丙烯热塑性复合材料,或者任何其他合适数量的层。在一些示例中,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可以涂覆有表面涂层,并且表面涂层可以是例如聚酯薄膜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在一些示例中,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可以根据授予scicluna的美国专利第8752683号中描述的工艺形成,该专利描述了一种制造行李箱用硬壳体的方法,其中从刚性壳体材料的片材切出一系列凹口,然后将该片材折叠,以在各种紧固件和角部件被附连以将壳体保持在一起之前限定行李箱的正面、顶面、底面、左面和右面。
101.只要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的尺寸匹配或基本匹配,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也可以以任何期望的尺寸构造,使得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可以接合以形成单件硬壳体行李
箱,如例如图1a和图1b所示。由于本公开的目的是使用易于适用于各种大小和尺寸的硬壳体行李箱的单组部件来提供一种用于不同尺寸和大小的硬壳体行李箱的容易适应的制造工艺,所以不要求特定的尺寸。然而,在一些示例中,前硬壳体1的深度可以小于后硬壳体2的深度。在其他示例中,前硬壳体1的尺寸可以与后硬壳体2的尺寸相同或基本上相同。
102.如图1b进一步所示,可以通过将前框架构件3中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到前硬壳体1的开口边缘并且将后框架构件4中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到后硬壳体2的开口边缘而接合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前角构件5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以附连到硬壳体1的开口边缘的角部,而后角构件6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附连到后硬壳体2的开口边缘的角部。一旦前框架构件3、后框架构件4、前角构件5和后角构件6已经附连到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的开口面就可以被闭合,从而限定内部行李箱隔室。
103.图2示出了硬壳体手提箱的模块化部件的分解图。如例如图2所示,每个前框架构件3包括连接到前端接头8的前杆部分7。前杆部分7可以包括杆,该杆具有用于将前杆部分7附连到前硬壳体1的内壁或外壁的竖直唇缘(唇部)、和水平接合部分,该水平接合部分用于在水平部分的顶侧上邻接前硬壳体1的开口边缘并且在水平部分的底侧上与对应的后框架构件4接合。如例如图3a所示,水平部分的底侧可以是凸形的或凹形的或不规则形状的,只要其被设计和构造成匹配地联接到对应的后框架构件4的水平部分的顶侧。前框架构件3的竖直唇缘可以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附连的任何合适的技术(包括胶合、缝合、紧固、螺纹连接、焊接和/或通过使用锁定机构)附连到前硬壳体1的内表面或外表面。
104.图3a示出了前框架构件3的分解图。前杆部分7的每一端可以连接到前端接头8。如图2所示,前端接头8可以在其近端处、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附连的任何合适的技术(包括胶合、缝合、紧固、螺纹连接、焊接和/或锁定机构)附连到前杆部分7的端部。在其近端处,前端接头8可以具有与前杆部分7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横截面形状,其包括用于附连到前硬壳体1的竖直唇缘和用于匹配地联接到对应的后端接头17的水平部分的顶侧的水平部分。在其远端处,前端接头8可以被设计和构造成与前角构件5联接。前端接头8可以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附连的任何合适的手段(包括胶合、缝合、紧固、螺纹连接、焊接和/或通过使用锁定机构)附连到前角构件5。在优选示例中,前端接头8的远端包括沿着其竖直唇缘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开口10,螺钉或螺栓或其他紧固件可以穿过开口,以将前端接头8附连到前角构件5。前端接头8的远端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11,用于引导前端接头8与前角构件5和/或前内角构件12适当对准,如下所述。
105.再次参考图2,前角构件5的每一端可以连接到两个前框架构件3,以实现两个前框架构件3之间的90度角。前角构件5可以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包括木材、金属或硬塑料,例如pvc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前角构件5可以采取任何合适的形状,只要它能够与两个前框架构件形成直角即可。在优选示例中,前角部5是基本上倒圆的,以避免任何可能尖锐的边缘并提供有吸引力的外观。如前所述,前角构件5可以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附连的任何合适的手段附连到前端接头8。然而,在优选示例中,前角构件5包括两个突起13,用于延伸穿过前端接头8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口10,如例如图4a和图4b所示。突起13包括用于接纳螺钉或螺栓或其他紧固件的一个或多个开口14。
106.图4a和图4b从外部(图4a)和内部(图4b)视角示出了前角构件5、前内角构件12和
前框架部件3的分解图。在一些示例中,前角构件5和前端接头8也连接到前内角构件12,以增加稳定性。前内角构件12可以由与前角构件5相同的材料构成,并且可以大体成形为与前角构件5匹配地联接,同时基本上封闭前端接头8和在一些示例中封闭前框构件3的一部分。前内角构件12可以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附连的任何合适的手段附连到前端接头8和前角构件5。然而,在优选示例中,前内角构件12包括用于接纳螺钉或螺栓或其他紧固件的两个开口15,螺钉或螺栓或其他紧固件可以穿过前端接头8中的开口10,并拧入前角构件5中的开口14中。如图2所示,前角构件5和/或前内角构件12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用于接纳突起11的两个或更多个凹陷部分9(参见图4b),突起11用于引导前端接头8与前角构件5和/或前内角构件12适当对准。
107.框架可以以与上面结合前硬壳体1描述的框架类似的方式构造用于后硬壳体2。如例如图3b所示,每个后框架构件4包括在每个端部处连接到后端接头17的后杆部分16。在一些示例中,后杆部分16包括大体l形的杆,该杆包括用于附连到后硬壳体2的内壁或外壁的竖直唇缘、和水平接合部分,该水平接合部分用于在底侧上邻接后硬壳体2的开口边缘,并且在顶侧上与对应的前框架构件3接合。后框架构件4的水平部分的顶侧可以是凸形的或凹形的或不规则形状的,只要其被设计和构造成匹配地联接到对应的前框架构件3的水平部分的底侧。后框架构件4的竖直唇缘可以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附连的任何合适的技术(包括胶合、缝合、紧固、螺纹连接、焊接和/或通过使用锁定机构)附连到后硬壳体2的内部或外部。
108.后杆部分16的每一端可以连接到后端接头17。如图3b所示,后端接头17可以在其近端处、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附连的任何合适的技术(包括胶合、缝合、紧固、螺纹连接、焊接和/或锁定机构)附连到后杆部分16的端部。在其近端处,后端接头17可以具有与后杆部分16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横截面形状,包括用于附连到后硬壳体2的竖直唇缘和用于配合地联接到对应的前框架构件3的水平部分的底侧的水平部分。在其远端处,后端接头17可以被设计和构造成与后角构件6联接。后端接头17可以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附连的任何合适的手段(包括胶合、缝合、紧固、螺纹连接、焊接和/或通过使用锁定机构)附连到后角构件6。在优选示例中,后端接头17的远端包括沿着其竖直唇缘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开口19,螺钉或螺栓或其他紧固件可以穿过该开口,以将后端接头17附连到后角构件6。后端接头17的远端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20,用于引导后端接头17与后角构件6和/或后内角构件21适当对准(参见图2),如下所述。
109.再次参考图2,后角构件6的每一端可以连接到两个后框架构件4,以实现两个后框架构件4之间的90度角。后角构件6可以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包括木材、金属或硬塑料,例如pvc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后角构件6可以采取任何合适的形状,只要它能够与两个后框架构件4形成直角即可。在优选示例中,后角构件6是基本上倒圆的,以避免任何可能尖锐的边缘并提供美观的外观。如前所述,后角构件6可以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附连的任何合适的手段而附连到后端接头17。然而,在优选示例中,后角构件6包括两个突起22,用于延伸穿过后端接头17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口19,如例如图5a和图5b所示。突起2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23,用于接纳螺钉或螺栓或其他紧固件。
110.图5a和图5b从外部(图5a)和内部(图5b)视角示出了后角构件6、后内角构件21和
后框架构件14的分解图。在一些示例中,后角构件6和后端接头17也连接到后内角构件21,以增加稳定性。后内角构件21可以由与后角构件6相同的材料构成,并且可以大体成形为与后角构件6匹配地联接,同时基本上封闭后端接头17并且在一些示例中封闭后框架构件4的一部分。后内角构件21可以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附连的任何合适的手段附连到后端接头17和后角构件6。然而,在优选示例中,后内角构件21包括用于接纳螺钉或螺栓或其他紧固件的两个开口24,螺钉或螺栓或其他紧固件可以穿过后端接头17中的开口19,并拧入后角构件6中的开口23中。如图2所示,后角构件6和/或后内角构件21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用于接纳突起21的两个或更多个凹陷部分18,突起21用于引导后端接头17与后角构件6和/或后内角构件21适当对准。
111.图6是当手提箱处于关闭位置时前框架构件3和后框架构件4的剖视图。更具体地,该视图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示例中的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的横截面。如例如图6所示,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的唇缘部分分别沿着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的开口边缘附连到内壁。此外,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的开口边缘可以邻接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的水平部分。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也可以被成形为允许前框架构件3和后框架构件4在手提箱处于关闭位置时匹配地联接。例如,如图6所示,前杆部分7的水平部分的下表面可以是凹形的,并包括大体上m形的表面,而后杆部分16的水平部分的顶部表面可以是凸形的,并包括基本上类似的m形表面。因此,前框架构件3的水平部分的底部表面和后框架构件4的水平部分的顶部表面成形为当一件硬壳体处于闭合位置时匹配地联接。
112.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都可以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形成加强塑料部件的任何合适的手段形成,包括注塑成型或挤出工艺。在一个示例中,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可以使用挤出工艺形成。如图6所示,例如,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都可以在框架构件的内部包括一段金属加强件25。金属加强件25可以包括一段细的金属,其可以被折叠或者本身被挤出成期望的框架构件的形状。例如,金属加强件25可以被折叠或者本身被挤出成沿其长度的m形横截面,如例如图6所示。一旦金属加强件25被形成为期望的形状,其就可以穿过塑料挤出机,并由此嵌入前杆部分7或后杆部分16的长度内。挤出模具应该被构造成为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产生合适的横截面形状,使得它们在硬壳体行李箱物品处于关闭位置时可以匹配地联接,如上所述。在一些示例中,挤出机可以被构造成采用双硬度挤出,其中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的唇缘部分可以用适于将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拼接(缝合)和/或胶合到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的软塑料材料挤出。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也可以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合适的硬塑料材料形成,包括pvc或abs塑料。
113.在其他示例中,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形成为期望的大小,而不需要切割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8的挤出段。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采用双硬度注塑工艺,由此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的唇缘部分可以用适于将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拼接(缝合)和/或胶合到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的软塑料材料形成。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也可以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合适的硬塑料材料形成,包括pvc或abs塑料。在一些示例中,金属加强条也可以螺纹连接或夹到前杆部分7和/或后杆部分16以增加强度。在其他示例中,可以使用金属或硬塑料肋在前杆部分7和/或后杆部分16上采用间隔开的肋。肋可以以之字形方式、“v”形或“m”形或以构架的形式沿着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的长度放置。在一些示例中,手提箱太短以至于可能不需要附加的加强件,并且前杆部分7和后杆
部分16可以被切割或形成为期望的长度而没有附加的加强件。
114.通过利用容易批量生产的一些模块化部件,本公开的手提箱利用高效且成本有效的制造工艺。例如,根据本公开的手提箱可以通过根据用于形成行李箱的硬壳体的上述一种或多种工艺形成多个硬壳体来制造。多个硬壳体可以至少包括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在一些示例中,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可以是相同的或者基本相同的。在优选示例中,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宽度和长度。一段前杆部分7和单独的一段后杆部分16也可以通过上述任何工艺形成。如果需要,然后可以切割前杆部分7的至少四个部段和后杆部分16的四个部段,以提供所需的框架材料。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的至少两个部段可以设置为对应于硬壳体的宽度。前杆部分7和后杆部分16的至少两个部段可以设置为对应于硬壳体的高度。也可以形成八个或更多个前端接头8和后端接头17。也可以形成和提供八个或更多个前角构件5、后角构件6、前内角构件12和后内角构件21。
115.使用上面列举的模块化部件,可以通过将八个前端接头8接合到前杆部分7的四个部段的各端部来形成手提箱框架,由此形成四个前框架构件3。八个后端接头17还可以接合到后杆部分16的四个部段的各端部,由此形成四个后框架构件4。然后,如上所述,通过将第一前框架构件3附连到第一前角构件5、将第二前框架构件3附连到第一前角构件5并且将第一前内角构件12附连到第一前角构件5以便在第一和第二前框架构件3之间形成直角,可以构造前框架。在优选示例中,通过将前角构件5上的突起14插入穿过前端接头8中的开口10并穿过前内角构件12中的开口15,每个前框架构件3附连到前角构件5和前内角构件。然后,螺钉、螺栓或其它紧固件可以将前框架构件3附连到前角构件5和前内角构件12。
116.以类似的方式,第二前框架构件3可以连接到第二前角构件5、第二前内角构件12和第三前框架构件3,以便在第二和第三前框架构件3之间形成第二直角。同样,第三前框架构件3可以连接到第三前角构件5、第三前内角构件12和第四前框架构件3,以便在第三和第四前框架构件3之间形成第三直角。最后,第四前框架构件3可以连接到第四前角构件5、第四前内角构件12和第一前框架构件3,以便在第四和第一前框架构件3之间形成第四直角。
117.通过将每个后端接头17接合到其相应的后杆部分16的端部从而形成四个后框架构件4,也可以构成后框架。以上面结合前框架的方式,通过将四个后框架构件4与四个后角构件6和四个后内角构件21接合,四个后框架构件4可以进一步形成为后框架。
118.一旦被构造,可以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技术(包括胶合、缝合、焊接、螺纹连接、压接和/或锁定机构),前框架可以被紧固到前硬壳体1,并且后框架紧固到后硬壳体2。在优选示例中,通过将它们胶合和缝合(拼接)在一起,前框架构件3和后框架构件4的唇缘部分分别沿着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的开口边缘附连到内壁,如例如图6所示。在该示例性构型中,前框架构件3和后框架构件4的唇缘部分可以沿着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的开口边缘胶合和/或缝合(拼接)到内壁。
119.如例如图10a-10e所示,本公开的模块化框架不限于与硬壳体行李箱一起使用,并且在一些示例中,模块化框架可以通过与可以安装在硬面行李箱上类似的方式安装在软面行李箱上。在软面行李箱上,根据本公开的模块化框架可以消除对拉链开口的需要并提供更安全的锁定机构。
120.根据本公开在一件软面行李箱上安装模块化框架可以以类似于安装在一件硬行李箱上的方式来完成。一旦以适当的尺寸构造,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附连
的任何合适的手段(包括胶合、缝合、焊接、螺纹连接和/或锁定机构),可以将前框架紧固到一件软面行李箱的正面43上,并且可以将后框架紧固到背面45。在优选示例中,通过将它们胶合和缝合在一起,前框架构件3和后框架构件4的唇缘部分分别沿着正面43和背面45的开口边缘附连到内壁,如例如图10d所示。在该示例性构型中,前框架构件3和后框架构件4的唇缘部分可以沿着正面43和背面45的开口边缘胶合和/或缝合到内壁。前框架构件3和后框架构件4的唇缘部分可以直接附连到软面行李箱的软外部材料,该材料可以是布料、帆布、防弹尼龙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软面行李箱的外表面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当期望额外的结构支撑或更强的连接时,前框架构件3和后框架构件4的唇缘部分也可以附连到支撑材料,该支撑材料可以设置在诸如纸板、木材或聚丙烯板的软面包的外部材料下方。
121.通过将本公开的模块化框架附连到软面行李箱,可以提供更抵抗擅动和盗窃的一件行李箱。例如,将模块化的刚性框架包含在软面行李箱上可以允许设计者避免使用拉链闭合件作为手提箱的主要打开装置。拉链闭合件可能被视为不太安全,因为在企图盗窃保持在手提箱内的物品的情况下它们更容易被扯破或切割。另一方面,刚性框架不太容易被切割和/或扯破。刚性的模块化框架还允许提供更强的锁定机构,如下面关于图8和图9所描述的,其可以进一步保护通常仅由一个或多个拉链拉锁保护的可能不太安全的软面行李箱。
122.在前框架附连到前硬壳体1并且后框架附连到后硬壳体2的情况下,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可以沿着它们的敞开面接合,由此前框架将匹配地联接,从而封闭由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的内部限定的空的空间。然后,可以将附加的行李箱硬件部件添加到手提箱。例如,如图7a-7f所示,一个或多个铰链26可以被添加到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之间的接缝处。图7a-7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的示例性铰链的俯视图、端视图和侧视图。如例如图7d所示,铰链26可以包括前页27和后页28。前页27和后页28都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圆柱形突起29,用于接纳销30(参见图7e)。销30可以穿过圆柱形突起29,从而将前页27连接到后页28,并因此允许前页27和后页28相对于彼此摆动。o形环31(参见图7e)也可以装到销30的凹陷部分上,以将销30保持在一个或多个中空的突起29内而不会滑出。
123.铰链26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使用用于紧固的任何合适的手段(包括胶合、焊接、缝合、紧固或锁定机构)附连到手提箱。在优选示例中,通过使螺钉或其他合适的紧固件穿过前硬壳体1和/或后硬壳体2的内侧壁并且拧入铰链26的下侧上的一个或多个中空脚32中,铰链26可以被附连,如例如图7d中所示。如例如图7e所示,前页27可以附连到前硬壳体1,并且后页28可以附连到后硬壳体2,从而允许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相对于彼此摆动打开和关闭。
124.本公开的示例还可以包括闩锁33,如例如图8a-8e所示。图8a-8c示出了可以在本公开的示例中使用的闩锁33的端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如图8d和图8e所示,闩锁33可以包括扣件部分34和杆件部分35。在一些示例中,扣件部分34可以附连到后硬壳体2,并且杆件部分35可以附连到前硬壳体1。在一些示例中,杆件部分35可以包括弹簧加载(弹性加载)的铰接臂36,其被持续地偏置在打开位置。弹簧加载的铰接臂36的一部分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孔眼37,用于将弹簧加载的铰接臂36锁定在关闭位置。扣件部分34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凹进狭槽38,用于接纳孔眼37和弹簧加载的锁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合适的锁
定机构,该锁或锁定机构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凹进狭槽38内,并且当闩锁处于关闭位置时可以与孔眼37可释放地接合。扣件部分34还可以包括按钮40,用于释放锁,从而脱开杆件部分35,以允许其摆动到打开位置。
125.闩锁33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使用用于紧固的任何合适的手段(包括胶合、焊接、缝合、紧固或锁定机构)附连到手提箱。在优选示例中,通过使螺钉或其他合适的紧固件穿过前硬壳体1和/或后硬壳体2的内侧壁并且拧入闩锁33的下侧上的一个或多个脚41中,闩锁33可以被附连,如例如图8a、图8b和图8d所示。在优选示例中,扣件部分34可以附连到后硬壳体2,并且杆件部分35可以附连到前硬壳体1,从而允许闩锁33将前硬壳体1相对于后硬壳体2保持在关闭位置。
126.图9a-9f示出了还包括组合锁的闩锁的替代示例,组合锁的每个轮以42标示。在该示例中,闩锁33可以包括两个孔眼37和两个对应的狭槽38,狭槽用于接纳和锁定孔眼37。此外,在该示例中,按钮40和/或内锁可以通过使用组合锁42进一步保持在位。组合锁轮42可以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技术来锁定按钮40和/或内锁。在一个示例中,组合锁包括一系列编号的锁定轮42,其可以包括一系列内部突起(未示出),内部突起防止按钮39被压下和/或锁40被释放,除非使用正确的一系列数字将一系列内部突起适当对准。
127.由于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大多数旅行箱是可拖拉的轮式的,实际上对于这种行李箱来说,前硬壳体1和/或后硬壳体2的底部或行李箱的任何其他合适部分可以被构造成接受轮子。例如,前硬壳体1和/或后硬壳体2的一部分或行李箱的任何其他合适部分可以包括接合特征,以使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熟悉的技术来接合轮子。该接合特征可以是承窝、钻孔、孔或用于接合轮子组件的其他合适的机构。另外,在任何构型中,轮子可以是旋转轮子或者可以是固定的轮子,或者可以是用于轮式行李箱的任何其他合适类型的轮子。此外,前硬壳体1和/或后硬壳体2的任何合适表面或行李箱的任何其他合适的部分可以被构造成接纳承载手柄、可缩回手柄或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合适的承载硬件。
128.因此,本公开的模块化行李箱可以使用用于制造具有变化的设计和尺寸的行李箱的新颖且高效的方法来构造。本公开的示例可以使用模块化部件来构造,所述模块化部件可以容易地批量生产,易于适应不同大小的行李箱,并且可以仅由几个简单部件快速组装。因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制造行李箱的方法以及可以使用相同的批量生产零件容易地修理的行李箱制品。此外,本公开的部件也可以容易地适用于不同大小和尺寸的手提箱。例如,简单地通过将前杆部分6和后杆部分17的批量生产的坯料切割成任何给定的一件行李箱所需的长度,关于所公开的示例描述的手提箱部件将适用于各种各样的手提箱大小和尺寸。除了前硬壳体1和后硬壳体2之外,本文所述的所有其他模块化部件可以与几乎任何大小或尺寸的硬壳体行李箱一起使用,而不需要为单独的硬壳体行李箱设计制造独特的硬件部件。
129.虽然本文结合某些示例描述了所公开的主题,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其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公开的主题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因此,下面要求保护和上面公开的特定特征可以在所公开的主题的范围内以其他方式相互组合,使得所公开的主题也应该被认为是也具体针对具有任何其他可能的排列和组合的其他示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所公开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所公
开的主题的系统和方法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所公开的主题旨在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修改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