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车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2022-07-16 13:17: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车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车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适用于城市地铁隧道的病害检测,属于土木工程物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随着大量城市地铁隧道的兴建与运营,受施工期质量缺陷、材料性能劣化、列车振动、周边工程活动等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众多地铁隧道出现了一系列缺陷或病害问题,尤其是隧道结构内部病害。
4.在以往的地铁线路检测中,地铁隧道病害检测只能在维修天窗时间内,且往往采用人工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对运输干扰非常大。同时,在有限的地铁线路维护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完成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检测这一道工序,而后续诊断、治理与复查等检测工序就更无法开展。因此,地铁隧道的维护要求和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再采用人海战术的人工维护难以满足地铁线路快速维修的要求和技术标准。
5.车载瞬变电磁法是一种适用于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快速探测的新方法与技术,不仅能提高车检速度,节省检测时间,而且能有效地探测地铁隧道的内部病害特征。同时运用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对车载瞬变电磁法所得的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归纳、筛选、分析等功能,相较于传统人工处理更加快速、便捷、精准。此技术满足城市地铁隧道病害快速检测的发展要求,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6.目前,对于隧道结构病害检测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表面病害进行的检测,仅有的一些对于内部病害的检测方法还未达到地铁线路的检测要求:(1)论文《基于yolov4的隧道表面病害检测算法》(2021)与《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衬砌表观病害模拟检测系统》(2022)都是对隧道结构表面病害进行检测,而地铁隧道结构中还存在内部病害,因此这些检测方法无法有效地探测衬砌背后隐藏水体以及空洞填充水,探测结果具有一定的误差。
7.(2)专利权人为石家庄铁道大学,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10420628.7,介绍了一种地铁隧道表面病害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用于特征提取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包含主干网络、第一分支网络和第二分支网络。此发明仅仅适用于隧道表面病害检测,对于实际地质体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8.(3)专利权人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617959.5,介绍了一种地铁隧道内部环境三维重建和病害智能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以16线旋转式激光雷达z轴作为运动方向,沿着隧道的中心线进行旋转式扫描,得到完整的隧道内部点云数据集,再按照激光雷达udp数据包提取方法提取出隧道原始数据中的各个激光点的xyz值和折射率信息,并进行三维重建可视化,然后将xyzi数据和label文件一起封装成batch文件,送进点云
深度学习网络pointnet进行训练和预测,从而得出针对隧道内壁的点云分割模型。此发明仅提高了隧道内部病害检测的精确度,但是没有满足地铁线路快速检测的要求。
9.(4)专利权人为西南交通大学,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065360.0,介绍了一种铁路隧道衬砌全断面车载检测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含六通道高速扫描探地雷达部分、定位部分、激光测距部分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此发明用探地雷达探测铁路隧道内部病害,但是也只是探测的铁路隧道,同时无法有效地探测衬砌背后隐藏水体以及空洞填充水,对于地铁隧道内部病害的检测具有一定局限性。
10.(5)论文《高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车载瞬变电磁响应特征研究》(2020)中提出将瞬变电磁法应用于高铁隧道日常维修与养护中,进而实现对高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的快速检测,但是该方法中设备的具体布置数量、形式及探测范围均没有具体介绍和描述。同时,城市地铁隧道不管是断面形式还是断面尺寸,与高铁隧道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应用于高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的检测方法及形式不适用于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的检测。
11.目前,城市地铁隧道结构表面病害的探测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是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的探测技术在研发与应用方面要落后于表面病害探测技术,仅有的一些内部病害检测方法也是探测的高铁隧道,不适用于地铁隧道的探测,并且探测速度相对较慢,不能满足地铁线路快速维护的要求。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而且快速的探测方法来实现对地铁隧道结构背后隐藏水体以及空洞填充水的探测,进而补充并完善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的探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12.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车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可以对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进行探测,进而得到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的空间分布,为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的后续诊断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3.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车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车,其设置在地铁轨道板的铁轨上,在检测车上安装检测装置本体,所述的检测装置本体包括控制箱、接收线圈系统以及发射线圈系统,控制箱内设置总控制系统,接收线圈系统以及发射线圈系统均与总控制系统连通;控制箱相对地铁隧道地铁管片的顶部安装多个接收线圈系统,多个接收线圈系统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与总控制系统连通;在控制箱的外侧,沿着控制箱的两侧壁以及顶部顺次布设若干发射线圈系统,布设发射线圈系统的两个侧壁与检测车的行驶方向平行,其中在控制箱的顶部安装两个发射线圈系统,控制箱的两个侧壁分别安装两个发射线圈系统;每个接收线圈系统包括电联的接收线圈与瞬变电磁仪,每个发射线圈系统包括电联的发射线圈与瞬变电磁仪;每个发射线圈发射的脉冲电磁信号在发射线圈顶点处形成顶角为90度的扇形探测范围;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定义位于控制箱两个侧壁上的四个发射线圈分别为第一发射线圈、第二发射线圈、第五发射线圈以及第六发射线圈,位于控制箱顶部的两个发射
圈分别为第三发射线圈以及第四发射线圈;以控制箱底部中心为原点,垂直于检测车行驶方向为x轴,建立二维坐标系,每个发射线圈形成的扇形探测范围的两个扇形边,靠近x轴正方向的扇形边与x轴正方向形成的夹角为初始限定夹角,远离x轴正方向的扇形边与x轴正方向形成的夹角为末端限定夹角,初始限定夹角与末端限定夹角之间的夹角变化构成发射线圈相对x轴的安装角度范围;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第一发射线圈的安装角度范围为150
°‑ꢀ
180
°
,第二发射线圈的安装角度范围为120
°‑ꢀ
150
°
,第三发射线圈的安装角度范围为90
°‑ꢀ
120
°
,第四发射线圈的安装角度范围为60
°‑ꢀ
90
°
,第五发射线圈的安装角度范围为30
°‑ꢀ
60
°
,第六发射线圈的安装角度范围为0
°‑ꢀ
30
°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对单洞进行单线检测时,在检测车上布置一个检测装置本体,检测装置本体上安装的六个发射线圈系统覆盖整个地铁隧道的圆形内腔;在对单洞进行双线检测时,在检测车上布置一个检测装置本体,检测装置本体上安装的第一发射线圈至第四发射线圈覆盖靠近发射信号一侧地铁隧道的腔壁;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地铁隧道的地面安装地铁轨道板,地铁轨道板上安装铁轨,检测车在铁轨上行驶;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检测车上安装激光测距仪;一种基于所述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车载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在对单洞进行单线检测的具体步骤为:步骤s11:检测车由车站a出发,沿着铁轨行驶;步骤s12:启动激光测距仪,检测车继续沿着铁轨行驶,进入地铁隧道待检测区;步骤s13:当激光测距仪检测到检测车由车站a进入地铁隧道待检测区的交界面时,第一发射线圈至第六发射线圈依次启动,发射线圈向地铁隧道地铁管片以及围岩地层发射瞬变的脉冲电磁信号且瞬时关断此信号,并利用接收线圈依次接收由此瞬变脉冲电磁信号引起的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的瞬变电磁感应信号;步骤s14:检测车继续在铁轨上行驶,当激光测距仪检测到检测车行驶至车站b与地铁隧道待检测区的交界面时,关闭第一发射线圈至第六发射线圈;步骤s15:总控制系统收集接收线圈传输的瞬变电磁感应信号,并对瞬变电磁感应信号进行处理,识别出地铁隧道结构的病害特征;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步骤s13中,第一发射线圈至第六发射线圈在发射瞬变的脉冲电磁信号时,第一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左拱脚,第二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左边墙、左拱肩,第三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左拱顶,第四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右拱顶,第五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右边墙、右拱肩,第六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右拱脚;一种基于所述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车载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在对单洞进行双线检测的具体步骤为:步骤s21:检测车由车站a出发,沿着铁轨行驶;步骤s22:启动激光测距仪,检测车继续沿着铁轨行驶,进入地铁隧道待检测区;步骤s23:当激光测距仪检测到检测车由车站a进入地铁隧道待检测区的交界面
时,第一发射线圈至第四发射线圈依次启动,发射线圈向地铁隧道地铁管片以及围岩地层发射瞬变的脉冲电磁信号且瞬时关断此信号,并利用接收线圈依次接收由此瞬变脉冲电磁信号引起的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的瞬变电磁感应信号;步骤s24:检测车继续在铁轨上行驶,当激光测距仪检测到检测车行驶至车站b与地铁隧道待检测区的交界面时,关闭第一发射线圈至第四发射线圈,完成在检测车行驶方向一侧的地铁隧道结构检测;步骤s25:重复步骤s24,完成检测车行驶方向另一侧的地铁隧道结构检测;步骤s26:总控制系统收集接收线圈传输的瞬变电磁感应信号,并对瞬变电磁感应信号进行处理,识别出地铁隧道结构的病害特征;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步骤s23中,第一发射线圈至第四发射线圈在发射瞬变的脉冲电磁信号时,位于检测车行驶方向左侧的第一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左拱脚,第二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左边墙、左拱肩,第三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左拱顶,第四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右拱顶。
14.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车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可以解决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探测难的问题;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车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采用车载设备多点线圈系统的布置方式,可以实现对单洞单线与单洞双线地铁隧道全断面病害的精确探测;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车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可以调整发射线圈系统的角度,让发射线圈扩散范围与隧道壁平面相对平行,更加灵活精准地探测内部病害,可以得到全断面不同部位病害的探测;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车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通过总控制系统、线圈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的协调分工与配合,可以避免线圈系统之间的干扰,并实时得到探测信号的相关数据,减少后期数据处理工作量;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车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地提高城市地铁隧道全断面的检测速度,减少了人力成本,满足地铁线路快速维修的要求和技术标准。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车载检测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发射线圈多点布置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发射线圈发射的脉冲电磁信号在发射线圈顶点处形成顶角为90度的扇形探测范围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发射线圈相对x轴的安装角度范围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单洞单线全断面多点布置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单洞双线全断面多点布置图;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侧”、“右侧”、“上部”、“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第一”、“第二”等并不表示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具体尺寸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技术方案,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8.如背景技术中阐述的,目前,在隧道结构表面病害探测上,主要的探测技术有数字照相、激光扫描与红外线探测技术。隧道结构内部病害的探测大多采用大功率雷达进行,此法要求近距离检测且探测速度慢,不能满足快速维护的要求。因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车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对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进行探测,同时可以实现快速精准维护。
19.本技术是通过将线圈系统(天线和瞬变电磁仪的组合)布置在快速行驶的车载设备上,结合分块采集和定位等方法与技术,可以对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进行探测,进而得到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的空间分布,为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的后续诊断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0.具体的,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城市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车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车,在地铁隧道的地面安装地铁轨道板,地铁轨道板上安装铁轨,检测车在铁轨上行驶,在检测车上安装检测装置本体,所述的检测装置本体包括控制箱、接收线圈系统以及发射线圈系统,控制箱内设置总控制系统,接收线圈系统以及发射线圈系统均与总控制系统连通;控制箱相对地铁隧道地铁管片的顶部安装多个接收线圈系统,多个接收线圈系统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与总控制系统连通;在控制箱的外侧,沿着控制箱的两侧壁以及顶部顺次布设若干发射线圈系统,布设发射线圈系统的两个侧壁与检测车的行驶方向平行,其中在控制箱的顶部安装两个发射线圈系统,控制箱的两个侧壁分别安装两个发射线圈系统;发射线圈系统发射的脉冲电磁信号可以穿过地铁隧道的地铁管片深入到围岩地层,及时获取地铁隧道的表面以及内部病害。
21.这里需要重点阐述的是,多个发射线圈系统为何要围绕控制箱的外侧分布,这也是本技术的一个重要创新点,现有的很多适合测量内部病害的仪器是针对高铁隧道制作的,高铁隧道的断面是马蹄形,因此仪器的设置显然是要适应马蹄形断面的测量,但是城市地铁的断面是圆形的,其线圈的布设、形状以及数量等,都是要满足圆形断面,因此需要线圈在设置时其辐射范围相互之间有少量的重叠,同时形成圆形包围圈,将整个地铁隧道覆盖。
22.每个接收线圈系统包括电联的接收线圈与瞬变电磁仪,每个发射线圈系统包括电联的发射线圈与瞬变电磁仪;每个发射线圈发射的脉冲电磁信号在发射线圈顶点处形成顶角为90度的扇形探测范围(图3所示);一般的脉冲电磁信号在发射线圈顶点处形成的扇形探测范围的顶角在70
°‑
120
°
,这个在经过多次试验后,发现取90度后结合布设的六个发射
线圈系统,可以满足相邻线圈重叠区域最小的前提下,全覆盖整个地铁隧道整个圆形断面的测量。
23.图2所示,是控制箱周围发射线圈的布置图,为了方便描述,定义位于控制箱两个侧壁上的四个发射线圈分别为第一发射线圈(no.1)、第二发射线圈(no.2)、第五发射线圈(no.5)以及第六发射线圈(no.6),位于控制箱顶部的两个发射圈分别为第三发射线圈(no.3)以及第四发射线圈(no.4)。
24.图4所示,以控制箱底部中心为原点,垂直于检测车行驶方向为x轴,建立二维坐标系,每个发射线圈形成的扇形探测范围的两个扇形边,靠近x轴正方向的扇形边与x轴正方向形成的夹角为初始限定夹角,远离x轴正方向的扇形边与x轴正方向形成的夹角为末端限定夹角,初始限定夹角与末端限定夹角之间的夹角变化构成发射线圈相对x轴的安装角度范围。
25.在经过多次测试后发现,第一发射线圈的安装角度范围为150
°‑ꢀ
180
°
,第二发射线圈的安装角度范围为120
°‑ꢀ
150
°
,第三发射线圈的安装角度范围为90
°‑ꢀ
120
°
,第四发射线圈的安装角度范围为60
°‑ꢀ
90
°
,第五发射线圈的安装角度范围为30
°‑ꢀ
60
°
,第六发射线圈的安装角度范围为0
°‑ꢀ
30
°
;在上述安装角度范围内,发射线圈的探测范围可以形成完整的圆形辐射圈,匹配地铁隧道的内轮廓。
26.本技术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其提供的检测装置本体,既可以满足单洞单线的测量,也可以满足单洞双线的测量,图5给出的就是单洞单线的测量,在检测车上布置一个检测装置本体,检测装置本体上安装的六个发射线圈系统覆盖整个地铁隧道的圆形内腔;车载检测系统在运营隧道中以特定的行驶速度运行,沿隧道断面布置所有发射线圈系统,即no.1-no.6这6个线圈系统。总控制系统依次启动no.1-no.6这6个线圈系统,设置特定的时间控制间隔,6个线圈系统相互之间不干扰彼此工作。同时,时刻记录车载设备在地铁隧道里程位置,实现车载设备的实时定位功能。然后,通过发射线圈依次向地铁隧道结构断面发射瞬变的脉冲电磁信号且瞬时关断此信号,并利用接收线圈依次接收由此瞬变脉冲电磁信号引起的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的瞬变电磁感应信号,完成地铁隧道结构断面的检测。在此基础上,沿着隧道轴向方向对整个隧道结构内部进行探测,即可获得沿隧道轴线方向的整个隧道结构空间瞬变电磁感应信号。最后,通过对地铁全线获取的瞬变电磁感应信号的后处理,可以识别出地铁隧道结构的病害特征,进而确定整个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的分布图,为地铁隧道结构的病害诊断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此过程中,对于单洞单线全断面隧道,线圈系统只需要进行一次探测就可将隧道轮廓图像采集完成。
27.图6所示,在对单洞进行双线检测时,检测装置本体上安装的第一发射线圈至第四发射线圈覆盖靠近发射信号一侧地铁隧道的腔壁;车载检测系统在运营隧道中以特定的行驶速度运行,沿隧道断面布置靠近隧道围岩的发射线圈系统,即no.1-no.4这4个发射线圈系统。总控制系统依次启动no.1-no.4这4个发射线圈系统,设置特定的时间控制间隔,4个发射线圈系统相互之间不干扰彼此工作。同时,时刻记录车载设备在地铁隧道里程位置,实现车载设备的实时定位功能。然后,通过发射线圈依次向地铁隧道结构断面发射瞬变的脉冲电磁信号且瞬时关断此信号,并利用接收线圈依次接收由此瞬变脉冲电磁信号引起的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的瞬变电磁感应信号,完成地铁隧道结构断面的检测。在此基础上,沿着隧道轴向方向对整个隧道结构内部进行探测,即可获得沿隧道轴线方向的整个隧道结构空间
瞬变电磁感应信号。最后,通过对地铁全线获取的瞬变电磁感应信号的后处理,可以识别出地铁隧道结构的病害特征,进而确定整个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的分布图,为地铁隧道结构的病害诊断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此过程中,对于单洞双线全断面隧道,由于其轨道位于隧道两侧而检测车只能在轨道上运动,因此无法一次将整个隧道采集完成,线圈系统需要进行两次探测才能将隧道轮廓采集完成,单次只采集靠近检测车一侧的隧道轮廓。
28.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定位检测车相对地铁隧道的位置,因此在检测车上安装激光测距仪。本技术中涉及到的发射线圈、接收线圈、激光测距仪以及瞬变电磁仪均为常见的现有部件,因此这里不做赘述,同时发射线圈匹配的发射机,接收线圈匹配的接收机,均为公知常识。
29.最后本技术给出相关实施例的检测方法(如图7所示),为了较为准确的描述检测方法,这里分为单洞单线以及单洞双线的检测方法。
30.第一、在对单洞进行单线检测的具体步骤为:步骤s11:检测车由车站a出发,沿着铁轨行驶;步骤s12:启动激光测距仪,检测车继续沿着铁轨行驶,进入地铁隧道待检测区;步骤s13:当激光测距仪检测到检测车由车站a进入地铁隧道待检测区的交界面时,第一发射线圈至第六发射线圈依次启动,发射线圈向地铁隧道地铁管片以及围岩地层发射瞬变的脉冲电磁信号且瞬时关断此信号,并利用接收线圈依次接收由此瞬变脉冲电磁信号引起的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的瞬变电磁感应信号;第一发射线圈至第六发射线圈在发射瞬变的脉冲电磁信号时,第一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左拱脚,第二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左边墙、左拱肩,第三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左拱顶,第四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右拱顶,第五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右边墙、右拱肩,第六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右拱脚;步骤s14:检测车继续在铁轨上行驶,当激光测距仪检测到检测车行驶至车站b与地铁隧道待检测区的交界面时,关闭第一发射线圈至第六发射线圈;步骤s15:总控制系统收集接收线圈传输的瞬变电磁感应信号,并对瞬变电磁感应信号进行处理,识别出地铁隧道结构的病害特征。
31.第二、在对单洞进行双线检测的具体步骤为:步骤s21:检测车由车站a出发,沿着铁轨行驶;步骤s22:启动激光测距仪,检测车继续沿着铁轨行驶,进入地铁隧道待检测区;步骤s23:当激光测距仪检测到检测车由车站a进入地铁隧道待检测区的交界面时,第一发射线圈至第四发射线圈依次启动,发射线圈向地铁隧道地铁管片以及围岩地层发射瞬变的脉冲电磁信号且瞬时关断此信号,并利用接收线圈依次接收由此瞬变脉冲电磁信号引起的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的瞬变电磁感应信号;第一发射线圈至第四发射线圈在发射瞬变的脉冲电磁信号时,位于检测车行驶方向左侧的第一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左拱脚,第二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左边墙、左拱肩,第三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左拱顶,第四发射线圈检测范围为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右拱顶;步骤s24:检测车继续在铁轨上行驶,当激光测距仪检测到检测车行驶至车站b与
地铁隧道待检测区的交界面时,关闭第一发射线圈至第四发射线圈,完成在检测车行驶方向一侧的地铁隧道结构检测;步骤s25:重复步骤s24,完成检测车行驶方向另一侧的地铁隧道结构检测;步骤s26:总控制系统收集接收线圈传输的瞬变电磁感应信号,并对瞬变电磁感应信号进行处理,识别出地铁隧道结构的病害特征。
32.综上可知,本技术可以获得地铁隧道结构内部病害的相关参数,实现对病害的精准检测。该方法大大减少了结构内部病害全断面检测的时间,提高了病害现场发现的效率,减少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33.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34.本技术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35.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36.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