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胳膊康复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16:37: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康复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胳膊康复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2.康复治疗是临床上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而实施的声、光、电、磁、热等综合的治疗手段。包括:一、神经康复,如脑出血、脑外伤、脊髓损伤、小儿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通过康复帮助患者建立坐、站、走、日常生活能力的功能锻炼。二、运动康复,主要是针对骨折术后引起的关节、肌肉功能障碍而实施的康复手段。三、心脏康复,如心肌梗死,心肌功能衰竭后而进行的心脏方面的功能锻炼。四、肺脏康复,如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减弱而实施的康复手段。其他还包括肾脏康复、心理康复、职业功能锻炼康复等,康复治疗是综合的临床学科。
3.现有对于胳膊康复治疗,还没有专业的康复设备,还是需要通过患者本身进行自身的锻炼,这样的康复方式无法达到专业康复装置治疗的效果,另外无法更大程度上更好的帮助患者进行锻炼,以及会因自身锻炼过程中锻炼力度过大或过小从而造成损害和康复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胳膊康复治疗装置,解决了患者本身进行自身的锻炼,这样的康复方式无法达到专业康复装置治疗的效果,另外无法更大程度上更好的帮助患者进行锻炼,以及会因自身锻炼过程中锻炼力度过大或过小从而造成损害和康复速度慢的问题。
6.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胳膊康复治疗装置,s1、首先将病患的胳膊伸出来,并使手掌向上摆放;
8.s2、然后再将康复治疗装置从放置的地方取出来,然后将康复治疗装置打开,并按照胳膊的位置进行安装,最后再将康复治疗装置与胳膊进行紧固即可;
9.在胳膊康复治疗方法s2步骤中,所述康复治疗装置包括上护板和下护板,所述上护板和下护板相对的一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下护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侧板,右边所述侧板的表面固定开设有滑槽,左边所述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上护板表面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弹性束带和魔术贴,所述滑槽的内腔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侧板相对的一面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设置有治疗装置。
10.所述治疗装置包括套筒和多个滚动机构,所述套筒的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气囊,所述套筒的内腔滑动套接有滑动杆,所述套筒和滑动杆相反的一端均转动套接有转动组件,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和套筒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多个所述滚动机构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套筒的底部滑动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
腔转动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条,所述链条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相对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
11.所述滚动机构包括滚筒,所述滚筒的内腔对称通过转动销柱滑动套接有凸块杆,所述转动销柱的表面转动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滚筒的内腔转动套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滚筒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橡胶套。
12.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护板和下护板的表面上,所述连接杆滑动套接在上护板的顶部上,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套接在上护板的内壁上,所述齿轮条与第三齿轮表面之间实现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接在滚筒的端口上。
13.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固定套接在上护板的内壁上,所述凸块杆的顶部延伸至滚筒的表面外,且活动顶在橡胶套的内腔中。
14.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滚筒的夹层中,所述连接板的侧边和凸块杆的底部均为弧形状,且相互接触。
15.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气袋,所述气袋的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充气球阀,所述充气球阀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夹持块。
16.优选的,所述气袋固定连接在侧板相对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管贯穿侧板的内壁,并延伸至侧板的表面外,且第二连接管的表面固定连接在下护板的一端上,所述夹持块固定连接在下护板的顶部上。
17.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弧形板和外壳,所述弧形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弧形板的右端口对称固定连接有绳索,所述外壳的内腔固定套接有涡旋弹簧。
18.优选的,所述弧形板滑动套接在滑槽的内腔中,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在下护板的一侧上,所述绳索的顶部贯穿滑槽内腔的顶部和外壳的表面,且与涡旋弹簧的连接端相互连接。
19.优选的,所述上护板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层,所述弹性束带与魔术贴相互粘黏连接,所述下护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盖。
20.优选的,所述气囊的两端固定套接在侧板相对的一面上,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表面贯穿下护板的顶部,并延伸至下护板的一端外。
21.有益效果
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胳膊康复治疗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3.1、该用于胳膊康复治疗装置,通过病患的手掌握住气囊,并跟随病患自己的力度来挤压气囊,使气囊挤出的气体随着第一连接管进入到套筒的内腔中,并通过气体对活塞进行推动,并通过转动组件使活塞带动滑动杆在套筒的内腔中进行缩进,同时第一弹簧也会跟随挤压,从而通过合页带动上护板和下护板进行折弯,然后当手掌松开气囊后,再第一弹簧的弹力下,通过活塞带动滑动杆复位,其套筒内腔的气体会再次通过第一连接管返回气囊中,其气囊就会自动鼓起,通过上述步骤进行反复操作,从而可以锻炼胳膊中手掌的握力,和小臂、大臂之间的活动训练,解决无法达到专业康复装置治疗的效果,另外无法更大程度上更好的帮助患者进行锻炼,以及自身锻炼过程中锻炼力度过大或过小从而造成损害和康复速度慢的问题。
24.2、该用于胳膊康复治疗装置,通过当套筒和滑动杆缩进时,其套筒和滑动杆整体会向下移动,从而通过滑块在套筒底部的滑动,使滑块带动连接杆在下护板的内腔中进行向下滑动,并通过齿轮条带动第三齿轮进行转动,使第三齿轮再通过第二转动杆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齿轮再通过链条和第一齿轮的啮合传动关系,从而带动多个滚筒对小臂肌肉进行滚动,来对肌肉进行按摩,其中橡胶套的表面设置的若干个凸点,正好套在凸块杆的顶部上,使凸块杆通过橡胶套进行按摩时,可以对小臂肌肉进行保护。
25.3、该用于胳膊康复治疗装置,通过当橡胶套在小臂肌肉上滚动时,其凸块杆会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进行伸缩,会自动张紧在小臂肌肉上进行滚动,可以减少挤压肌肉造成的华恒,另外在滚筒转动时,其凸块杆的底部会撞击在连接板的表面上,并通过套环的转动套接,使凸块杆在伸缩的同时还是进行摆动,实现震动按摩的功能,可以大大的减少锻炼时肌肉带来的酸疼感,且通过按摩的方式还可以提高胳膊康复治疗的效果。
26.4、该用于胳膊康复治疗装置,通过将充气球阀从夹持块的内腔中取出,然后对充气球阀进行挤压,挤压后其产生的气体会随着第二连接管的内腔中进行流动,并进入到气袋的内腔中,使气袋可以膨胀,通过气袋的膨胀可以对病患不同大小的胳膊都可以进行稳定夹持,使其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病患胳膊康复治疗训练。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发明结构拆分图;
29.图3为本发明结构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30.图4为本发明结构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31.图5为本发明结构上护板示意图;
32.图6为本发明结构下护板剖视图;
33.图7为本发明结构调节机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发明结构锁紧机构示意图;
35.图9为本发明结构治疗装置示意图;
36.图10为本发明结构图2中c处局部放大图;
37.图11为本发明结构套筒和滑动杆示意图;
38.图12为本发明结构治疗装置局部示意图;
39.图13为本发明结构滚动机构示意图;
40.图14为本发明结构滚动机构剖视图;
41.图15为本发明结构图2中d处局部放大图;
42.图16为本发明结构滚动机构仰视图。
43.图中:1、上护板;2、下护板;3、弹性束带;4、合页;5、侧盖;6、侧板;7、滑槽;8、锁紧机构;81、弧形板;82、绳索;83、外壳;84、涡旋弹簧;85、第一磁铁;9、治疗装置;91、套筒;92、滑动杆;93、转动组件;94、滑块;95、气囊;96、滚动机构;961、滚筒;962、橡胶套;964、转动销柱;965、第一转动杆;966、连接板;967、凸块杆;968、套环;969、第二弹簧;97、第一齿轮;98、链条;99、第一连接管;910、活塞;911、第一弹簧;912、连接杆;913、齿轮条;914、第二转动杆;915、第二齿轮; 916、第三齿轮;10、调节机构;101、气袋;102、第二连接管;103、充气球
阀;104、夹持块;11、第二磁铁;12、海绵层;13、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44.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5.请参阅图1-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胳膊康复治疗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6.s1、首先将病患的胳膊伸出来,并使手掌向上摆放;
47.s2、然后再将康复治疗装置从放置的地方取出来,然后将康复治疗装置打开,并按照胳膊的位置进行安装,最后再将康复治疗装置与胳膊进行紧固即可;
48.在胳膊康复治疗方法s2步骤中,康复治疗装置包括上护板1和下护板2,上护板1和下护板2相对的一端通过合页4活动连接,下护板2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侧板6,右边侧板6的表面固定开设有滑槽7,左边侧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11,上护板1表面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弹性束带3和魔术贴13,滑槽7的内腔设置有锁紧机构8,侧板6相对的一面设置有调节机构10,上护板1和下护板2之间设置有治疗装置9,上护板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层12,弹性束带3与魔术贴13相互粘黏连接,下护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盖5,其中弹性束带3的表面设置有粘黏毛区,可以与魔术贴 13的表面相互粘黏,以及上护板1和下护板2内腔为弧形状,使其更好安装在胳膊的表面上,另外海绵层12用于保护大臂,使其减少之间的摩擦。
49.请参阅图9-12,治疗装置9包括套筒91和多个滚动机构96,套筒91的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管99,第一连接管99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气囊95,套筒91的内腔滑动套接有滑动杆92,套筒91和滑动杆92相反的一端均转动套接有转动组件93,滑动杆9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910,活塞910和套筒 9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11,多个滚动机构96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齿轮97,第一齿轮97的表面啮合连接有链条98,套筒91的底部滑动套接有滑块94,滑块94的内腔转动套接有连接杆912,连接杆9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条913,链条98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915,第二齿轮915 相对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转动杆914,第二转动杆914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916,转动组件93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护板1和下护板2的表面上,连接杆912滑动套接在上护板1的顶部上,第二转动杆914转动套接在上护板1 的内壁上,齿轮条913与第三齿轮916表面之间实现啮合连接,第一齿轮97 固定套接在滚筒961的端口上,气囊95的两端固定套接在侧板6相对的一面上,第一连接管99的表面贯穿下护板2的顶部,并延伸至下护板2的一端外,其中套筒91的底部开设有条形滑槽,用于滑块94的滑动连接,
50.请参阅图13-16,滚动机构96包括滚筒961,滚筒961的内腔对称通过转动销柱964滑动套接有凸块杆967,转动销柱964的表面转动套接有套环 968,套环96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969,滚筒961的内腔转动套接有第一转动杆965,第一转动杆96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66,滚筒96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橡胶套962,第一转动杆965固定套接在上护板1的内壁上,凸块杆967的顶部延伸至滚筒961的表面外,且活动顶在橡胶套962的内腔中,第二弹簧96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滚筒961的夹层中,连接板966的侧边和凸块杆967的底部均为
弧形状,且相互接触,其中橡胶套962的表面设置与凸块杆967相同的若干个凸点,以及滚筒961的夹层中设置有转动销柱964 滑动套接和第二弹簧969固定连接的安装槽。
51.请参阅图7,调节机构10包括气袋101,气袋101的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02,第二连接管102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充气球阀103,充气球阀103 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夹持块104,气袋101固定连接在侧板6相对的内壁上,第二连接管102贯穿侧板6的内壁,并延伸至侧板6的表面外,且第二连接管 102的表面固定连接在下护板2的一端上,夹持块104固定连接在下护板2的顶部上。
52.请参阅图8,锁紧机构8包括弧形板81和外壳83,弧形板8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85,弧形板81的右端口对称固定连接有绳索82,外壳83 的内腔固定套接有涡旋弹簧84,弧形板81滑动套接在滑槽7的内腔中,外壳 83固定连接在下护板2的一侧上,绳索82的顶部贯穿滑槽7内腔的顶部和外壳83的表面,且与涡旋弹簧84的连接端相互连接。
53.安装使用时,首先将病患的胳膊伸出,然后将上护板1和下护板2分别放在小臂和大臂上,然后拉动弹性束带3,使弹性束带3的一端贴合在魔术贴 13的表面上,使弹性束带3和魔术贴13相互粘黏,然后在推动弧形板81,使弧形板81随着滑槽7的内腔进行滑动,同时绳索82会带动涡旋弹簧84进行伸缩,使弧形板81一端的第一磁铁85与第二磁铁11相互吸合,通过锁紧机构8完成对小臂的固定,另外当取下时,将弹性束带3从魔术贴13表面取下,以及再反方向推动弧形板81,使第一磁铁85与第二磁铁11分离,并在涡旋弹簧84的弹力回转下,通过绳索82自动带动弧形板81在滑槽7的内腔中进行复位滑动,使弧形板81贴合在滑槽7的内腔中,且弧形板81在复位后,其弧形板81的底部与侧板6的底部相互平齐。
54.调节使用时,另外因患病胳膊大小不一的问题,可以将充气球阀103从夹持块104的内腔中取出,然后对充气球阀103进行挤压,挤压后其产生的气体会随着第二连接管102的内腔中进行流动,并进入到气袋101的内腔中,使气袋101可以膨胀,通过气袋101的膨胀可以对病患不同大小的胳膊都可以进行稳定夹持,使其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病患胳膊康复治疗训练,当训练结束后,将充气球阀103一端的单向阀开关打开,使气袋101里面的气体再随着第二连接管102进行排出,就可以使气袋101复位正常。
55.康复治疗使用时,然后使病患的手掌握住气囊95,并跟随病患自己的力度来挤压气囊95,使气囊95挤出的气体随着第一连接管99进入到套筒91的内腔中,并通过气体对活塞910进行推动,并通过转动组件93使活塞910带动滑动杆92在套筒91的内腔中进行缩进,同时第一弹簧911也会跟随挤压,从而通过合页4带动上护板1和下护板2进行折弯,然后当手掌松开气囊95 后,再第一弹簧911的弹力下,通过活塞910带动滑动杆92复位,其套筒91 内腔的气体会再次通过第一连接管99返回气囊95中,其气囊95就会自动鼓起,通过上述步骤进行反复操作,从而可以锻炼胳膊中手掌的握力,和小臂、大臂之间的活动训练。
56.按摩肌肉使用时,当套筒91和滑动杆92缩进时,其套筒91和滑动杆92 整体会向下移动,从而通过滑块94在套筒91底部的滑动,使滑块94带动连接杆912在下护板2的内腔中进行向下滑动,并通过齿轮条913带动第三齿轮916进行转动,使第三齿轮916再通过第二转动杆914带动第二齿轮915 进行转动,第二齿轮915再通过链条98和第一齿轮97的啮合传动关系,从而使多个滚筒961在第一连接杆965的表面上对小臂肌肉进行滚动,来对肌肉进行按摩,其中橡胶套962的表面设置的若干个凸点,正好套在凸块杆967 的顶部上,使凸块杆967通过橡胶套962进行按摩时,可以对小臂肌肉进行保护。
57.张紧按摩使用时,当橡胶套962在小臂肌肉上滚动时,其凸块杆967会通过第二弹簧969的弹力进行伸缩,会自动张紧在小臂肌肉上进行滚动,可以减少对肌肉造成的伤害,另外在滚筒961转动时,其凸块杆967的底部会撞击在连接板966的表面上,并通过套环968的转动套接,使凸块杆967在伸缩的同时还是进行摆动,实现震动按摩的功能,可以大大的减少锻炼时肌肉带来的酸疼感,当随着滚筒961的继续转动,其凸块杆967的底部越过连接板966的表面会再次复位。
58.进一步的,充气球阀103工作原理是靠旋转阀芯来使阀门畅通或闭塞。气动球阀开关轻便,体积小,可以做成很大口径,密封可靠,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密封面与球面常在闭合状态,不易被介质冲蚀,在各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气动球阀和旋塞阀是同属一个类型的阀门,只有它的关闭件是个球体,球体绕阀体中心线作旋转来达到开启、关闭的一种阀门。
59.进一步的,以及连接杆912在向下移动时,其连接杆912底部伸缩的长度不会大于橡胶套962的直径,避免因伸缩长度较长,导致撞击在胳膊上。
60.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6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6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