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扫描舱及扫描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14:16: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科学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描舱及扫描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动物ct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众多领域研究中,它的研究对象也更加复杂,小到细胞和离体组织,大到昆虫、小鼠、大鼠等。复杂的研究对象,对动物舱的要求也变高,其中,动物舱内载物平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而由于实验对象大小不一,需要针对不同的实验对象更换不同的扫描舱,实验过程中也经常需要调节扫描舱和待扫描对象的位置,来确保待扫描对象处于合适的扫描位置。
3.现有的技术仅仅通过手动摆放,使待扫描对象处于合适的扫描位置,但手动摆放难以控制调整程度,尤其对于微小扫描对象,控制调整程度的难度更大,这些都会占用大量的实验时间,降低了研究人员的实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扫描舱及扫描成像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待扫描对象位置调整困难导致实验效率低下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位移平台,设置在舱体内,包括:
6.舱体,所述舱体用于放置待扫描对象,
7.微位移平台;所述微位移平台设置在所述舱体内,所述微位移平台包括:载物台以及驱动装置,所述载物台具有承载面;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舱体内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载物台连接并用于驱使所述承载面至少沿两个方向移动。
8.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转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载物台绕平行于第三方向的轴线转动;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舱体的纵向。
9.可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用于驱使所述承载面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移动件包括底座以及能够沿第一方向伸缩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具有活动端及固定端,所述活动端与所述载物台连接,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底座在第一方向上限位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方向。
10.可选的,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移动件用于驱使所述承载面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移动件包括丝杆,所述丝杆一端与所述扫描舱的壳体在第二方向上限位连接,所述丝杆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舱体的横向。
11.可选的,所述微位移平台还包括中间承载台,所述转动部与所述载物台和所述中间承载台连接;
12.所述转动部包括基座以及转动轴,所述基座与所述中间承载台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一端与所述载物台连接,另一端形成转动操作端。
13.可选的,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一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嵌设有一转动轴承,所述转动
轴承具有可相对转动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转动孔内壁固定,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转动轴固定。
14.可选的,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三移动件,所述第三移动件用于驱使所述承载面沿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三移动件包括涡轮蜗杆及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涡轮蜗杆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且一端为驱动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载物台,所述涡轮蜗杆一端为驱动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载物台。
15.可选的,所述舱体具有一床面,所述床面用于放置第一扫描对象。
16.可选的,所述床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微位移平台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微位移平台的承载面用于放置第二扫描对象,所述第二扫描对象体积小于所述第一扫描对象。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扫描成像设备,其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扫描舱。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设置在舱体内并与载物台连接,能够驱动载物台相对舱体移动,从而实现调整载物台上的实验物体的位置,将实验物体移动到合适的扫描位置;其利用移动机构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手动摆放,便于控制调整的程度,大幅度缩减了调整位置所需的时间,提升了研究人员的实验效率。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扫描舱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中载物台及移动机构处的放大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载物台及移动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24.其中:1-舱体,11-床面,12-凹槽,2-微移动平台,21-载物台,211-承载台本体,211a-承载面,211b-固定通孔,22-驱动装置,23-移动机构,231-第一移动件,231a-底座,231b-伸缩件,232-第二移动件,232a-丝杆,233-第三移动件,233a-涡轮蜗杆,233b-移动座,24-中间承载台,25-转动部,251-基座,252-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扫描舱,其包括:舱体1和微位移平台2,舱体1用于放置待扫描对象;微位移平台2设置在舱体1内,微位移平台2包括:载物台21以及驱动装置22,载物台21具有承载面211a;驱动装置22包括设置在舱体1内的移动机构23,移动机构23与载物台21连接并用于驱使承载面211a至少沿两个方向移动。
27.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当需要调整待扫描对象和舱体1的相对位置时,可利用移动机构23驱动载物台21相对舱体1移动,从而实现调整载物台21上的待扫描对象的位置,将待
扫描对象移动到扫描位置。
28.在一些实施例中,舱体1具有一床面11,床面11用于放置第一扫描对象。第一扫描对象一般为小鼠、大鼠、小兔等活体动物。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床面上开设有凹槽12,微位移平台2位于凹槽12内,微位移平台2的承载面211a用于放置第二扫描对象。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扫描对象的体积小于第一扫描对象,第二扫描对象可以为生物组织、微小标本等。
30.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2还包括转动部25,用于驱动载物台21绕平行于第三方向的轴线方向转动。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载物台21包括承载台本体211以及固定件(图未示),承载台本体211上设置有若干个能够与固定件形成可拆卸连接的装配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将固定件与合适位置处的装配体可拆卸连接。承载台本体211表面形成承载面211a。
32.可以理解的是,装配体在承载台本体211上分布的越密集,固定件在承载台本体211的可供安装的位置也越多。
33.对于装配体来说,其只需要能够可拆卸连接固定件即可。无需限制其具体结构,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装配体为夹子,夹子能够夹住固定件。
34.于本实施例中,装配体为承载台本体211上设置的固定通孔211b,固定件上具有与固定通孔211b相匹配的固定凸起,当承载台本体211上的固定通孔211b足够多时,固定件能够通过固定凸起与固定通孔211b的配合实现设置在承载台本体211的任意位置处。
35.对于固定件来说,其只需要能够将限制实验物体即可,无需限定固定件的具体结构;于本实施例中,固定件为弧形片,弧形片的两端设有与固定通孔211b配合的固定凸起,当弧形片的两端通过固定凸起与承载台本体211形成固定后,弧形片与承载台本体211之间形成一限制实验物体的限制区域,达到限制实验物体的目的。
36.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为固定杆,固定杆两端设有与固定通孔211b配合的固定凸起,当固定杆穿设于实验物体并将两端通过固定凸起与承载台本体211形成固定,从而将实验物体固定在承载台本体211上。
37.具体的,移动机构23包括第一移动件231以及第二移动件232,第一移动件231与载物台21连接并用于驱使承载面211a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移动件232与载物台21连接,且用于驱使承载面211a沿第二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承载面211a的方向,第二方向为舱体的横向。
38.具体的,对于第一移动件231来说,设置第一移动件231的目的在于驱使承载面211a沿第一方向移动。
39.如图2、图3所示,第一移动件231包括伸缩件231b、底座231a,伸缩件231b具有活动端及固定端,伸缩件231b的活动端与载物台21连接,伸缩件231b的固定端与底座231a在第一方向上限位连接,伸缩件231b的活动端沿第一方向伸缩,达到带动载物台21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目的。其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承载面211a的方向。
40.具体的,对于第二移动件232来说,设置第二移动件232的目的在于驱动载物台21沿第二方向运动。
41.具体而言,第二移动件232包括丝杆232a、螺母以及转动器,丝杆232a可转动的连接于转动器,螺母套设在丝杆上,转动器能够驱动丝杆转动,螺母与第一移动件231连接,丝
杆232a沿第二方向设置,转动器驱动丝杆转动,使螺母沿丝杆232a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移动件231以及载物台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二方向为舱体的横向。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微位移平台2还包括中间承载台24,载物台21和中间承载台24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移动件231的伸缩件231b的活动端与中间承载台24连接,伸缩件231b的固定端与底座231a在第一方向上限位连接。具体的,伸缩件231b包括丝杆,丝杆具有螺纹的一端与中间承载台24连接,丝杆的固定端与底座231a在第一方向上限位连接。
43.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部25与载物台21和中间承载台24连接。转动部25能够驱动中间承载台24绕平行于第三方向的轴线转动一定角度。
44.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部25包括基座251以及转动轴252,基座251与中间承载台24连接,转动轴252与基座251转动连接且一端与载物台21连接,另一端形成转动操作端。操作转动操作端,驱动转动轴252转动,进而带动基座251绕平行于第三方向的轴线转动一定角度。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251上开设有一转动孔,转动孔内嵌设有一转动轴承,转动轴承具有可相对转动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转动孔内壁固定,第二部分与转动轴252固定。
46.载物台21相对基座251可转动的角度并不局限某一特定数值,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为较小角度,例如在0-20度范围内调节。
47.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部25还包括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固定端与基座固定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转动轴。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从而带动载物台相对基座转动一定角度。
48.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机构23还包括第三移动件233,第三移动件233用于驱使承载面211a沿第三方向移动,其中,第三方向为舱体的纵向。可以理解的是,舱体的纵向指的是在扫描时,舱体整体进入扫描腔的移动方向。舱体的纵向与舱体的横向垂直。
49.具体的,第三移动件233包括涡轮蜗杆233a以及移动座233b,移动座233b与转动轴252连接,涡轮蜗杆233a设置在移动座233b上且一端为驱动端,另一端连接载物台21,涡轮蜗杆233a的驱动端能够驱动载物台21沿第三方向移动。移动座233b与转动轴252远离基座251的一端固定,转动轴252能够带动第三移动件233绕平行于第三方向的轴线转动,从而带动载物台21转动。载物台21可在涡轮蜗杆233a的驱动下相对移动座233b沿第三方向移动。
5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扫描成像设备,其包括;上述的扫描舱。具体的,扫描成像设备具有扫描腔,扫描舱可进入扫描腔对扫描舱内的第一扫描对象或第二扫描对象进行扫描成像。在一些实施例中,扫描成像设备为显微ct(micro ct)设备。
51.实际操作流程如下:当使用时,可根据经验选择一合适位置的固定通孔211b,将固定件与固定通孔211b装配,将实验物体固定在载物台21的承载台本体211上,将舱体沿第三方向送入扫描腔,实现实验物体位置的初步调节;再通过第一移动件231、第二移动件232以及第三移动件233驱动载物台21相对舱体1移动,从而实现实验物体相对舱体1的位置的精细调节;另外还可以通过转动轴252带动载物台21相对基座251转动,对实验物体相对舱体1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实验物体处于合适的扫描位置。
5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5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设置在舱体内并与载物台连接,能够驱动
载物台相对舱体移动或转动,从而实现调整载物台上的实验物体的位置,将实验物体移动到合适的扫描位置;其利用移动机构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手动摆放,便于控制调整的程度,大幅度缩减了调整位置所需的时间,提升了研究人员的实验效率。
5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