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萤火虫发光吸引的闪光装置及使用方法

2022-07-13 12:27: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萤火虫发光吸引的闪光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顶部转动连接有与箱体(1)顶部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35),所述第一转轴(35)外侧转动连接有套筒(27),所述套筒(27)内部设有顶部与外界连通的环形槽(28),所述环形槽(28)内壁设有连通外界且不均匀阵列分布的闪烁孔(25),所述箱体(1)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套筒(27)上方的第一支撑板(23),所述第一支撑板(23)上阵列滑动连接有能伸入环形槽(28)并与其滑动连接的发光杆(32),所述发光杆(32)上固定安装有能与闪烁孔(25)对应的荧光石(30),所述发光杆(32)顶部固定安装有压板(34),所述压板(34)内部设有第一磁体(22),所述压板(34)与第一支撑板(23)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发光杆(32)的第一弹簧(33),所述第一转轴(35)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压板(34)上方的转板(21),所述转板(21)上固定安装有能够排斥第一磁体(22)的第二磁体(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萤火虫发光吸引的闪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套筒(27)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锥齿轮(26),所述第一转轴(35)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套筒(27)和固定座(5)之间的第二锥齿轮(10)和第三锥齿轮(9),所述箱体(1)右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锥齿轮(26)和第二锥齿轮(10)啮合的第四锥齿轮(29),所述箱体(1)左右两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穿过固定座(5)并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三转轴(8),所述第三转轴(8)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三锥齿轮(9)啮合的第五锥齿轮(12),所述第三转轴(8)外侧固定安装有减速扇叶(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萤火虫发光吸引的闪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转轴(8)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3),所述箱体(1)左右两端转动连有穿固定座(5)并与其转动连接的第四转轴(15),所述第四转轴(15)位于第三转轴(8)下方,所述第四转轴(15)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4)和第三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4)啮合,所述箱体(1)左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穿过固定座(5)和箱体(1)右端内壁并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五转轴(4),所述第五转轴(4)位于第四转轴(15)下方,所述第五转轴(4)外侧固定安装有棘爪套(18),所述棘爪套(18)外侧设有第三齿轮(16)啮合的第四齿轮(19),所述第四齿轮(18)内壁设有与棘爪套(18)配合并使其能够单向旋转的棘齿槽(31),所述固定座(5)右端设有环绕第五转轴(4)的第二环形槽(20),所述第四齿轮(19)上固定安装有伸入第二环形槽(20)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环形支撑套(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萤火虫发光吸引的闪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左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动力箱(2),所述第五转轴(4)穿过动力箱(2),所述动力箱(2)内壁固定安装有与第五转轴(4)外侧固定连接的涡卷弹簧(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萤火虫发光吸引的闪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内壁设有与闪烁孔(25)对应的透明层(2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萤火虫发光吸引的闪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左端内壁和固定座(5)之间固定安装有减速箱(6),所述减速箱 (6)内填充粘稠状液体,所述第三转轴(8)穿过减速箱(6),所述减速扇叶(7)位于减速箱(6)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萤火虫发光吸引的闪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为金属材料制成。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萤火虫发光吸引的闪光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
一、上弦:通过动力装置带动第五转轴(4)旋转,第五转轴(4)旋转带动棘爪套(18)单向旋转,并且带动涡卷弹簧(3)收紧,储存能量;二、释放:当松开第五转轴(4)后,涡卷弹簧(3)带动第五转轴(4)反转,第五转轴(4)反转通过棘爪套(18)带动第四齿轮(19)转动,第四齿轮(19)带动第三齿轮(16)转动, 第三齿轮(16)转动带动第四转轴(15)转动,第四转轴(15)带动第二齿轮(14)转动,第二齿轮(14)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3)转动,第一齿轮(13)带动第三转轴(8)旋转,第一转轴(8)旋转带动第五锥齿轮(12)和减速扇叶(7)转动,多个齿轮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齿数和模数,设置合适的传动比,使得第四齿轮(19)和第一齿轮(13)的传动比在(1):(1000)以上,由于设置了减速扇叶(7)和减速箱(6),能够使得第三转轴(8)缓慢释放涡卷弹簧(3)的能量,进而实现装置长久的运动,第五锥齿轮(12)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9)和第二锥齿轮(10)转动;三、闪烁:第三锥齿轮(9)转动带动第一转轴(35)转动,第一转轴(35)带动转板(21)转动,转板(21)转动带动第二磁体(36)公转,第二磁体(36)在公转时能够轮流排斥第一磁体(22)进而带动压板(34)下降,压板(34)下降后能够通过第一弹簧(33)回弹,压板(34)下降带动发光杆(32)下降,从而使得荧光石(30)间歇性错开闪烁孔(35),从而造成闪烁发光的效果,第二锥齿轮(10)通过第四锥齿轮(29)带动第一锥齿轮(26)转动,从而带动套筒(27)转动,套筒(27)转动能够使得不均匀分布的闪烁孔(25)随机与荧光石(30)对齐,从而实现不同的闪烁频率,进而更加贴近真实的萤火虫发光。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萤火虫发光吸引的闪光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转动连接有与箱体顶部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侧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有顶部与外界连通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壁设有连通外界且不均匀阵列分布的闪烁孔,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用于萤火虫发光吸引的闪光装置,利用荧光粉制成荧光石,在白天吸收光能,到夜间时当做光源,并且配合闪烁装置来间歇性阻挡荧光石从而形成渐变衰弱亮度闪烁的效果,更贴近萤火虫的习性,装置整体无需电源,能够适应各种环境,且不会造成安全隐患和污染,使用起来简单高效,方便快捷。方便快捷。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林植华 俞红芳 樊晓丽 战杜鹃 郑强 王军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丽水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11
技术公布日:2022/7/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