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下置大容量单气泵泡沫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10 13:44: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下置大容量单气泵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补液机构,其包括补液槽(100)、补液瓶(200),所述补液槽(100)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套装口(110),所述补液瓶(200)的下端从所述套装口(110)套设于补液槽(100)内,所述补液槽(100)与外界连通,所述补液瓶(200)的下端设置有瓶口;泡沫发生机构,其包括供气泵单元、混气槽腔(300),设置于混气槽腔(300)上部的气液混合结构、进气口(310)和通气阀结构(320),所述混气槽腔(300)的下部与补液槽(100)的下部连通,在所述混气槽腔(300)与补液槽(100)之间设置有补液单向阀(400),所述补液单向阀(400)的流通方向为从补液槽(100)往混气槽腔(300)的方向,所述供气泵单元与进气口(310)连接,所述通气阀结构(320)将所述混气槽腔(300)与外界连通,所述气液混合结构设置有出液通道(330)、出气通道(340)、混合通道(350),所述出液通道(330)的进口端往下延伸至混气槽腔(300)的底部内,所述出气通道(340)的进口端和进气口(310)均与混气槽腔(300)的上部连通,所述出液通道(330)的出口端和出气通道(340)和出口端分别与混合通道(350)的进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置大容量单气泵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阀结构(320)包括将所述混气槽腔(300)与外界连通的通气腔道(321)、上下活动设置于通气腔道(321)内的配重堵塞体(322),所述通气腔道(321)设置有呈上下设置的通气出气端(323)和通气进气端(324),所述配重堵塞体(322)用于受所述混气槽腔(300)内高压气体的作用力而往上移动至封堵所述通气出气端(323),在所述通气进气端(324)设置有用于承托配重堵塞体(322)的环形承载台阶(325),所述配重堵塞体(322)呈球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置大容量单气泵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阀结构(320)包括设置于所述混气槽腔300上部的外壁的套筒(910),在所述套筒(910)内设置有固定于混气槽腔(300)外壁上的套接柱(920),所述套筒(910)与套接柱(920)之间形成套接间隙(930),在所述套接间隙(930)的底部设置有与混气槽腔(300)连通的通气槽口(940),所述套接间隙(930)套设有倒置桶状的通气套(950),所述通气套(950)的顶部设置有微型通气孔结构(900),所述通气套(950)的外周壁与套筒(910)的内周壁密封抵触,而通气套(950)的内壁与套接柱(920)的外壁之间形成多个通气槽道(960),所述通气槽道(960)的两端分别与微型通气孔结构(900)、通气槽口(940)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置大容量单气泵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混气槽腔(300)顶部内的套接凹槽(360)、套设于套接凹槽(360)内的呈中空的套接件(370),所述混合通道(350)设置于套接凹槽(360)的顶部并与所述套接凹槽(360)连通,所述出气通道(340)设置于套接件(370)的外壁与套接凹槽(360)的内壁之间,所述套接件(370)连接有出液管(371),所述出液通道(330)形成于出液管(371)和套接件(370)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置大容量单气泵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3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气通道(340)呈环形间隔设置于套接件(370)的外壁与套接凹槽(360)的内壁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置大容量单气泵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设置有补液阀结构,所述补液槽(100)设置有用于与补液阀结构抵触而使所述补液阀结构打开的补液顶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下置大容量单气泵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阀结构包括套设于瓶口的补液阀盖(500)、呈上下延伸设置的补液阀芯杆(510),所述补液阀盖(500)设置有补液阀口(520),在所述补液阀芯杆(510)与补液阀盖(500)之间设置有补液弹性件(530),在所述补液阀芯杆(510)的外周壁设置有封堵台阶(511),所述补液弹性件(530)用于给补液阀芯杆(510)提供向下的作用力而使所述封堵台阶(511)封堵所述补液阀口(520),所述补液阀芯杆(510)的下端从补液阀口(520)伸出并与所述补液顶动结构抵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下置大容量单气泵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补液阀盖(500)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架(540),所述导向架(540)设置有与所述补液阀芯杆(510)上端上下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孔(531),所述补液阀芯杆(510)外周设置有抵触台阶(512),所述补液弹性件(530)作用于设置于抵触台阶(512)与第一导向孔(531)底部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置大容量单气泵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发生机构还包括泡沫细化单元(700),所述泡沫细化单元(700)通过管道于混合通道(350)的出口连接,所述供气泵单元包括供气泵(800),所述供气泵(800)通过气管与进气口(310)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置大容量单气泵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单向阀(400)包括呈延伸设置的伞形阀芯、设置于混气槽腔(300)顶部的补液通孔(410)和第二导向孔(420),所述伞形阀芯包括阀帽(430)、阀杆(440),所述阀杆(440)与所述第二导向孔(420)上下滑动配合,所述补液通孔(410)设置于阀帽(430)的下方,所述补液通孔(410)与所述补液槽(100)连通,所述补液通孔(4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补液通孔(410)以阀杆(440)的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间隔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置大容量单气泵泡沫发生装置,其包括:补液机构和泡沫发生机构,补液机构包括补液槽、补液瓶,补液瓶的瓶口套设于补液槽内;泡沫发生机构包括供气泵单元、混气槽腔,气液混合结构、进气口和通气阀结构,混气槽腔的下部与补液槽的下部连通,在混气槽腔与补液槽之间设置有补液单向阀,气液混合结构设置有出液通道、出气通道、混合通道,出液通道的进口端往下延伸至混气槽腔的底部内,出气通道的进口端和进气口均与混气槽腔的上部连通,出液通道的出口端和出气通道和出口端分别与混合通道的进口连通。补液瓶、补液槽与混气槽腔之间通过机械式的结构即可实现自动的供液、补液,实现大容量的使用,无需频繁进行补液。无需频繁进行补液。无需频繁进行补液。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辉 杨森林 冯思莹 叶颂文 黄永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凡而芳香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9
技术公布日:2022/7/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