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仙女蛤大规格苗种的人工繁育方法与流程

2022-07-06 14:31: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贝类繁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仙女蛤大规格苗种的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2.仙女蛤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形目、帘蛤科。中国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海域,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西太平洋等。中国仙女蛤在含有贝壳的软质底最多,主要栖息于潮间带下部至浅海的砂质海底,营埋栖生活。中国仙女蛤作为极具开发前景的海水经济贝类之一,但近几年中国仙女蛤在自然海区遭到掠夺性的采捕,野生资源日趋枯竭,目前市场价格高达80~120元/kg。
3.目前,国内已采用阴干、碘钨灯照射提高亲贝体温、流水刺激相结合的物理综合刺激方法催产中国仙女蛤并培育出小规格稚贝,未见中国仙女蛤大规格苗种人工繁育方法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仙女蛤大规格苗种的人工繁育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繁育方法能够实现仙女蛤大规模苗种的人工得到的仙女蛤的壳生长至2~3cm时,即可移到自然海区养殖。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仙女蛤大规格苗种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对饲养得到的仙女蛤稚贝进行培育,每隔1~2d更换50%新水,当所述稚贝的壳长至1~2mm时进行倒池,去除附着基质,继续培育3~5个月,得到壳长大于1cm的中苗;
8.2)将所述步骤1)中壳长大于1cm的中苗在温度为20~30℃、盐度为28~31的条件下培养4~6个月,得到壳长至2~3cm的仙女蛤。
9.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继续培育的温度为18~32℃,盐度为28~31。
10.优选的,对所述步骤1)培养得到的仙女蛤稚贝进行培育时,饵料包括金藻、角毛藻和扁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饵料的投喂量为8~10
×
104cell/ml,所述培育的密度为20~50万粒/m2;
11.所述培养得到的仙女蛤稚贝培育1~2周后,投喂池塘藻水,当池塘藻水不足时,投喂金藻、角毛藻和扁藻。
12.优选的,所述步骤2)培养中壳长大于1cm的中苗的初始密度为10~30万粒/m2。
13.优选的,所述仙女蛤稚贝的饲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将性腺饱满的仙女蛤亲贝经催产、受精和孵化得到d形幼虫;
15.将所述d形幼虫培育至匍匐幼虫,当所述匍匐幼虫的壳长至180~200μm、无眼点,50%以上的匍匐幼虫将足部伸出体外探索时,附着培养,得到仙女蛤稚贝。
16.优选的,所述催产的方法包括阴干和升温5~10℃;所述阴干的时长为8~10h;
17.所述孵化的时长为18~22h。
18.优选的,所述仙女蛤亲贝的选择标准包括:所述仙女蛤亲贝的体重为34~69g,所述仙女蛤亲贝的壳高为40~51mm。
19.优选的,所述受精包括在水中排放精卵后受精,得到受精卵;
20.所述受精过程中水的温度低于仙女蛤亲贝的体温5~10℃。
21.优选的,所述受精卵在水中的密度为5~10个/ml;所述水的温度为25~30℃,所述水的盐度为25~30。
22.优选的,所述附着培养的基质包括细砂,所述细砂的粒径小于80μm,所述投放基质的厚度小于1mm。
23.有益效果:
2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仙女蛤大规格苗种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仙女蛤稚贝进行培育,每隔1~2d更换50%新水,当所述稚贝的壳长至1~2mm时进行倒池,去除附着基质,继续培育3~5个月,得到壳长大于1cm的中苗;2)将所述步骤1)中壳长大于1cm的中苗在温度为20~30℃、盐度为28~31的条件下培养4~6个月,得到壳长至2~3cm的仙女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仙女蛤的规模养殖,仙女蛤亲贝的催产排放率为60%,受精率为85%,孵化率为90%,幼虫变态率在50%以上;且成活率达30%以上,在仙女蛤的壳生长至2~3cm时,可移至自然海域养殖。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仙女蛤大规格苗种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1)对仙女蛤稚贝进行培育,每隔1~2d更换50%新水,当所述稚贝的壳长至1~2mm时进行倒池,去除附着基质,继续培育3~5个月,得到壳长大于1cm的中苗;
27.2)将所述步骤1)中壳长大于1cm的中苗在温度为20~30℃、盐度为28~31的条件下培养4~6个月,得到壳长至2~3cm的仙女蛤。
28.本发明对仙女蛤稚贝进行培育,每隔1~2d更换50%新水,当所述稚贝的壳长至1~2mm时进行倒池,去除附着基质,继续培育3~5个月,得到壳长大于1cm的中苗。
29.本发明所述仙女蛤稚贝的饲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0.将性腺饱满的仙女蛤亲贝经催产、受精和孵化得到d形幼虫;
31.将所述d形幼虫培育至匍匐幼虫,当所述匍匐幼虫的壳长至180~200μm、无眼点,50%以上的匍匐幼虫将足部伸出体外探索时,附着培养,得到仙女蛤稚贝。
32.本发明优选将性腺饱满的仙女蛤亲贝经催产、受精和孵化得到d形幼虫。
33.在本发明中,所述仙女蛤亲贝在阴干前优选将亲贝洗净。本发明对仙女蛤亲贝的雌贝和雄贝的数量比没有特殊限定。
34.在本发明中,所述仙女蛤亲贝的选择标准优选包括:所述仙女蛤亲贝的体重优选为34~69g,更优选为40~60g;所述仙女蛤亲贝的壳高优选为40~51mm。在本发明中,所述仙女蛤亲贝优选活力好、体质健壮和无损伤的仙女蛤。本发明优选将所述仙女蛤亲贝放在面积为20~30亩的室外土池中进行强化培育,强化培育的目的是使得仙女蛤亲贝的性腺饱满。本发明对所述强化培育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采用常规强化培育方法使得仙女蛤亲贝达到性腺饱满即可。本发明对室外土池中对虾和仙女蛤亲贝的饲养密度和比例没有特殊限
定。在本发明中,所述强化培育的时间优选为1~2个月。
35.本发明所述催产的方法优选包括阴干和升温5~10℃。本发明所述阴干的时长优选为8~10h,更优选为9h。本发明所述升温的温度进一步优选为7~8℃。本发明所述孵化的时长优选为18~22h,更优选为20h。
36.本发明所述受精优选包括排放精卵后受精,所述排放精卵优选在育苗池中进行,所述育苗池中的水的深度优选为1m。在本发明中,所述育苗池中的水的温度优选低于仙女蛤亲贝的体温(贝壳表面温度)5~10℃。在本发明中,所述育苗池中的水的温度优选为25~30℃,更优选为27.5℃;所述育苗池的盐度优选为25~30,更优选为27.2。在本发明中,所述仙女蛤亲贝排放精卵完毕后,将仙女蛤亲贝移除育苗池,并将仙女蛤亲贝留下的排泄物清除掉。
37.得到所述d形幼虫后,本发明优选将所述d形幼虫进行浮游幼虫培育5~7d,得到匍匐幼虫。在本发明中,所述浮游幼虫培育的温度优选为28~29℃,所述浮游幼虫培育的盐度优选为27~29。
38.在本发明中,所述浮游幼虫培育期间优选不换水,所述浮游幼虫培育的的密度优选为5~10个/ml,所述浮游幼虫培育的饵料优选包括金藻、角毛藻和云微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饵料的投喂量优选由1~2
×
104cell/ml逐渐增至5~6
×
104cell/ml。本发明对所述饵料投喂量的增幅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增加速率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饵料的次数优选为早晚各1次。
39.本发明优选在浮游幼虫培育期间添加edta及光合细菌进行调节水质。
40.在本发明中,所述匍匐幼虫的壳长至180~200μm、无眼点,50%以上的匍匐幼虫将足部伸出体外探索时,投放附着基质进行变态附着培养3~5d,得到稚贝。
41.在本发明中,所述附着基质优选包括细砂,所述细砂的粒径优选小于80μm,所述投放基质的厚度优选小于1mm。在本发明中,所述变态附着培养3~5d,能够使得得到的匍匐幼虫全部附着。
42.本发明对饲养得到的仙女蛤稚贝进行培育,每隔1~2d更换50%新水,当所述稚贝的壳长至1~2mm时进行倒池,去除附着基质,在温度为18~32℃、盐度为28~31的条件下无基质培养3~5个月,得到壳长大于1cm的中苗。
43.在本发明中,所述稚贝进行培育时,饵料优选包括金藻、角毛藻和扁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饵料的投喂量优选为8~10
×
104cell/ml;所述培育的密度优选为20~50万粒/m2。本发明优选在培育1~2周后,投喂池塘藻水,当池塘饵料不足时,投喂人工培育的金藻、角毛藻和扁藻。在本发明中,当投喂金藻、角毛藻和扁藻时,投喂任一种或者任意几种混合皆可,每次投喂量优选为8~10
×
104cell/ml,更优选为9
×
104cell/ml,优选早、中、晚各投喂一次。
44.在本发明中,所述池塘藻水是在池塘中养殖对虾,再通过施肥来培育藻水,池塘藻水的藻类丰富、密度大。在本发明中,所述池塘藻水优选采用棉袋过滤后再饲喂。本发明对所述棉袋无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常规选用的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池塘藻水优选24h流水投喂。
45.得到所述壳长大于1cm的中苗后,本发明将得到的中苗在温度为20~30℃、盐度为28~31的条件下培养4~6个月,得到壳长至2~3cm的仙女蛤。
46.在本发明中,所述壳长大于1cm的中苗优选在室外培育池中进行培育。在本发明中,所述室外培育池的制备优选包括:在面积50平方米的室外中苗培育池底部铺设一层塑料筐,然后在塑料筐上铺一层筛绢网(筛绢网底面积50平方米,高20厘米),最后在筛绢网上铺细砂(粒径《80微米,厚度10~15厘米),所述室外培育池可起到反冲砂层作用,从而清除砂层中的排泄物等杂质。室外培育池上方架设黑色遮阳网,可以防止浒苔爆发。室外培育池进水口设在池底,采用反渗方式进水,可以确保沙层松软,从而提高稚贝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47.在本发明中,所述中苗的培养的密度优选为10~30万粒/m2,更优选为20万粒/m2。本发明所述中苗的培养的温度优选为24~26℃,盐度优选为29~30,培养时间优选为5个月。在本发明中,所述培养投喂池塘藻水,当池塘饵料不足时,投喂人工培育的金藻、角毛藻和扁藻。在本发明中,所述池塘藻水和补加藻类的投喂方式和投喂量同稚贝培育,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发明中,所述培养优选每隔1~2周除去中苗的排泄物,优选采用水管对沙子进行冲洗,去除排泄物,确保沙层干净,适宜中苗生长。
4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49.实施例1
50.(1)早期稚贝获得:

2020年5月18日购入中国仙女蛤亲贝150斤,以体重69g和壳高51mm作为亲贝选择指标,挑选活力好、体质健壮、无损伤的个体移到30亩的室外土池进行强化培育。定期取样观察亲贝肥满度,并镜检精、卵发育情况,强化培育2个月后待亲贝性腺饱满即可进行人工育苗。

将经土池促熟后性腺饱满的中国仙女蛤亲贝清洗干净,放置于阴凉处先阴干8小时,待贝壳体表温度升高9℃,将亲贝移入30m2育苗池中(水深1m)排放精卵,此时育苗池水温低于贝壳体表温度9℃,待精卵排放结束后将亲贝移入暂养池中暂养。同时捞出育苗池水体中亲贝排泄物等,控制孵化密度为8个/ml。在水温27.5℃、盐度27.2条件下,亲贝催产排放率60%,受精率85%,受精卵经18小时发育为d形幼虫,孵化率为90%。

整个浮游幼虫期间采用不换水方法进行幼虫培育,严格控制幼虫培育密度(5~10个/毫升)以及饵料(金藻、角毛藻和云微藻为主)早晚各1次,一次投喂量(1~2
×
104cell/ml逐渐增至5~6
×
104cell/ml,根据幼虫采食量确定增加),适量添加edta及光合细菌调节水质。浮游幼虫培育期间水温28~29℃、盐度27~29,从d型幼虫培育至匍匐幼虫约需7天。

当中国仙女蛤浮游幼虫均生长至壳长190微米,50%以上的幼虫将足部伸出体外探索时(无眼点)开始投放小于1毫米厚的细砂(粒径《80微米)作为附着基,3天后幼虫即可全部附着。在水温28~29℃、盐度27~29时,幼虫变态率可达50%以上。
51.(2)早期稚贝培育:早期稚贝以投喂金藻、角毛藻和扁藻为主(早中晚各1次),每次投喂量为8~10
×
104cell/ml,培育密度为50万粒/m2,每隔1~2天更换50%新水(不倒池),培育1~2周后开始投喂(24h流水投喂)经棉袋过滤的池塘藻水。待稚贝生长至壳长1~2mm时开始倒池,筛去室内育苗池中细砂,采用无砂培育方法进行稚贝养殖。此时,稚贝饵料以经棉袋过滤的池塘藻水投喂为主,饵料不足时投喂金藻、角毛藻、扁藻等。在水温18~32℃、盐度28~31条件下,稚贝在室内水泥池经过3~5个月培育,可生长至壳长1cm以上。
52.(3)室外培育池准备:在面积50平方米的室外中苗培育池底部铺设一层塑料筐,然后在塑料筐上铺一层筛绢网(筛绢网底面积50平方米,高20厘米),最后在筛绢网上铺细砂
(粒径《80微米,厚度10~15厘米)。室外培育池上方架设黑色遮阳网,可以防止浒苔爆发。室外培育池进水口设在池底,采用反渗方式进水,可以确保沙层松软,稚贝成活率达30%。(池塘养殖组成活率为20%)。
53.(4)中苗培育:将室内育苗池中培育至壳长1厘米以上的仙女蛤稚贝移至室外培育池培养,培育密度为30万粒/m2,投喂饵料以经棉袋过滤的池塘藻水为主,饵料不足时加投金藻、角毛藻、扁藻等(饲喂量和饲喂方式同稚贝培育)。每隔1~2周,用水管对沙子进行冲洗,去除中苗排泄物,确保沙层干净,适宜中苗生长。在水温20~30℃、盐度28~31时,中苗经6月的培育,壳长生长至3厘米,对比池塘养殖,生长速度提高25%以上。(池塘养殖组:在水温20~30℃、盐度28~31条件下,中苗在池塘经过6个月培育,生长至壳长2.4厘米以上)。
54.实施例2
55.(1)早期稚贝获得:

2020年6月5日购入中国仙女蛤亲贝200斤,以体重34g和壳高40mm作为亲贝选择指标,挑选活力好、体质健壮、无损伤的个体移到20亩的室外土池进行强化培育。定期取样观察亲贝肥满度,并镜检精、卵发育情况,强化培育1个月后待亲贝性腺饱满即可进行人工育苗。

将经土池促熟后性腺饱满的中国仙女蛤亲贝清洗干净,放置于阴凉处先阴干10小时,待贝壳体表温度升高5℃,将亲贝移入30m2育苗池中(水深1m)排放精卵,此时育苗池水温低于贝壳体表温度5℃,待精卵排放结束后将亲贝移入暂养池中暂养。同时捞出育苗池水体中亲贝排泄物等,控制孵化密度为5个/ml。在水温27.5℃、盐度27.2条件下,亲贝催产排放率65%,受精率90%,受精卵经20小时发育为d形幼虫,孵化率为90%。

整个浮游幼虫期间采用不换水方法进行幼虫培育,严格控制幼虫培育密度(5~10个/毫升)以及饵料(金藻、角毛藻和云微藻为主)早晚各1次,一次投喂量(1~2
×
104cell/ml逐渐增至5~6
×
104cell/ml,根据幼虫采食量确定增加),适量添加edta及光合细菌调节水质。浮游幼虫培育期间水温29~30℃、盐度27~29,从d型幼虫培育至匍匐幼虫约需5天。

当中国仙女蛤浮游幼虫均生长至壳长190微米,50%以上的幼虫将足部伸出体外探索时(无眼点)开始投放小于1毫米厚的细砂(粒径《80微米)作为附着基,5天后幼虫即可全部附着。在水温29~30℃、盐度27~29时,幼虫变态率可达45%以上。
56.(2)早期稚贝培育:早期稚贝以投喂金藻、角毛藻和扁藻为主(早中晚各1次),每次投喂量为8~10
×
104cell/ml,培育密度为20万粒/m2,每隔1~2天更换50%新水(不倒池),培育1~2周后开始投喂(24h流水投喂)经棉袋过滤的池塘藻水。待稚贝生长至壳长1~2mm时开始倒池,筛去室内育苗池中细砂,采用无砂培育方法进行稚贝养殖。此时,稚贝饵料以经棉袋过滤的池塘藻水投喂为主,饵料不足时投喂金藻、角毛藻、扁藻等。在水温18~32℃、盐度28~31条件下,稚贝在室内水泥池经过3~5个月培育,可生长至壳长1cm以上。
57.(3)室外培育池准备:在面积50平方米的室外中苗培育池底部铺设一层塑料筐,然后在塑料筐上铺一层筛绢网(筛绢网底面积50平方米,高20厘米),最后在筛绢网上铺细砂(粒径《80微米,厚度10~15厘米)。室外培育池上方架设黑色遮阳网,可以防止浒苔爆发。室外培育池进水口设在池底,采用反渗方式进水,可以确保沙层松软,稚贝成活率达28%(池塘养殖组成活率为21%)。
58.(4)中苗培育:将室内育苗池中培育至壳长1厘米以上的仙女蛤稚贝移至室外培育池培养,培育密度为10万粒/m2,投喂饵料以经棉袋过滤的池塘藻水为主,饵料不足时加投金藻、角毛藻、扁藻等(饲喂量和饲喂方式同稚贝培育)。每隔1~2周,用水管对沙子进行冲
洗,去除中苗排泄物,确保沙层干净,适宜中苗生长。在水温20~30℃、盐度28~31时,中苗经4月的培育,壳长生长至2.5cm,对比池塘养殖,生长速度提高19%以上(池塘养殖组:在水温20~30℃、盐度28~31条件下,中苗在池塘经过4个月培育,生长至壳长2.1厘米以上)。
5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