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4D毫米波雷达的自动泊车车位搜索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2022-07-06 04:52: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4d毫米波雷达的自动泊车车位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分为:s1、使用滤波算法滤除雷达点云数据的地杂波和噪声点;s2、使用dbscan算法对雷达点云数据进行点云聚类,表征出真实场景中的实际物体的大致形状;s3、根据聚类结果对每类的物体采用最小外接矩形进行标记;s4、对每个矩形框中的物体边缘进行拟合,得出物体的长度和宽度;s5、在检测区域范围内,以检测到的环境物体的位置位作为参考,计算物体之间闲置空间范围,结合本车的车身尺寸大小,判断是否构成一个空车位的条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车位搜索之前,需要获取雷达点云数据和车身数据,并将雷达点云数据和车身数据实时同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雷达点云数据和车身数据的具体方法为:(1)4d毫米波雷达对环境实时发出电磁波信号,并根据环境感知的情况,通过车辆的主控制器接收毫米波雷达返回的雷达点云数据;利用车辆的非驱动轮的轮速计实时记录轮速脉冲数;利用车身的can总线返回轮速脉冲数据以及车辆的方向盘转角信息、车速信息;根据can总线实时接收的轮速脉冲数、方向盘转角以及车速信息,实时计算出车辆实时行驶的位移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雷达点云数据和车身数据实时同步的具体方法为:对毫米波雷达与车辆行驶的位移分别配置时间戳,根据时间戳信息,将毫米波雷达的每帧点云数据与车辆的行驶位移数据进行同步关联;数据同步关联后,将每个雷达点所携带的空间物体的位置信息,由基于雷达的球面坐标系转换成笛卡尔坐标系,并根据关联的车辆行驶位移数据,将雷达点的直角坐标信息转换到当前的车辆坐标系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滤波算法滤除雷达点云数据的地杂波、噪声点的具体方法为:s1-1、针对毫米波雷达地杂波的特性,设定毫米波雷达点的rcs的阈值为t1,径向距离的阈值为t2以及高度阈值为t3,当雷达点的三个分量均在阈值以内,则判定该雷达点为地杂波并将该地杂波剔除掉;s1-2、采用贝叶斯方法对雷达点云数据进行滤波,通过计算每个雷达点的置信度信息,置信度越高代表该区域的存在概率越高,雷达点信息越有效;置信度越低代表该区域的存在概率越低,极有可能是噪声点;以此标准将噪声点删除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dbscan算法对雷达点云数据进行点云聚类的具体方法为:s2-1、通过对点云滤波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多帧数据累计;s2-2、根据多帧数据的累计情况,采用dbscan聚类算法对点云进行聚类;s2-3、将毫米波雷达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情况进行区域划分,表征出真实场景中的实际物体的大致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根据实时车速设定dbscan的邻域参数(ε,minpts)。8.一种基于4d毫米波雷达的自动泊车车位搜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泊车搜车位请求;点云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接收到所述泊车搜车位请求时周围环境的点云数据集,所述点云数据集由4d毫米波雷达监测采集得到;车身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轮速脉冲数、方向盘转角以及车速信息,以此计算出车辆的实时位移信息;数据同步模块,用于将雷达点的直角坐标信息转换到当前的车辆坐标系下;滤波模块,采用半径滤波将毫米波雷达的地杂波剔除,并采用贝叶斯方法将毫米波雷达的噪声点删除;聚类模块,采用dbscan聚类算法对点云进行聚类,将毫米波雷达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情况进行区域划分,表征出真实场景中的实际物体的大致形状;边缘拟合模块,用于对每个矩形框中的物体边缘进行拟合,得出物体的长度和宽度;车位判断模块,用于在检测区域范围内,以检测到的环境物体的位置位参考,计算物体之间闲置空间范围,结合本车的尺寸大小,判断是否构成一个空车位的条件;坐标储存模块,用于保存车位类型以及车位坐标,传输至车辆的主控制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雷达通过can总线与车辆的主控制器进行电性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雷达为77ghz的角雷达。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4D毫米波雷达的自动泊车车位搜索方法和系统,根据车载的4D毫米波雷达对自动泊车场景进行环境感知,主控制器通过接收毫米波雷达的4D点云数据,通过点云数据对环境的物体进行成像,本发明不仅借助了4D毫米波雷达的点云模式来实现四个维度的环境感知,还将4D毫米波雷达与车辆自身的轮速脉冲数据、车辆的方向盘转角信息、车速信息进行同步关联,也就是将4D毫米波雷达与实际的车辆位移信息相配合,从而形成与车速相适应的环境测绘,更加适应实际的泊车情况,减少了因车辆自身运动所导致的误检情况。身运动所导致的误检情况。身运动所导致的误检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胡娜 陈君立 黄能基 谢朋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2
技术公布日:2022/7/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