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

2022-07-02 06:39: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


背景技术:

2.口腔颌面部肿瘤在临床较为常见,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口腔颌面部肿瘤占全身肿瘤的8%~10%,其中恶性肿瘤发病率(1~4)/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6%,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及颈淋巴清扫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重要方法,由于术后口腔颌面部广泛缺损,需予以游离组织瓣重建修复,在术后修复的过程中,常需要用到头枕为患者的头部提供支撑,同时,将患者的头部抬高,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修复工作。
3.在修复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左右偏转,为了配合患者的头部偏转,同时给予患者舒适的承托,头枕常常需要配合左右调控一定的角度,但是传统的头枕一般不能进行角度调控,常需要医护人员临时找寻垫物对头枕的一侧进行垫高,使得头枕倾斜一定的角度达到所需,整个过程较为繁琐,且传统的头枕不能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有效固定,使得在进行术后修复时,常需要人工扶持患者的头部,较为费时费力。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和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连接有调控座,且调控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头枕本体转动设置于支撑架上,且基座和调控座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丝杠,两个丝杠上均螺纹连接有l形支撑杆,所述头枕本体的下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滑轨,且导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l形支撑杆的上端均贯穿调控座并与对应的滑块铰接,所述基座中设置有与两个丝杠相配合的驱动机构,所述调控座中设置有与驱动机构相配合的散热机构,所述头枕本体上开设有头部放置槽,且头部放置槽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夹持固定机构,所述头枕本体上设置有伸缩调控机构,且伸缩调控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脖颈支撑垫,所述脖颈支撑垫上开设有半弧形承托槽。
7.在上述的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中,所述驱动机构由蜗杆、两个蜗轮和微型步进电机组成,所述蜗杆转动设置于基座中,且蜗杆的一端与微型步进电机传动连接,两个所述蜗轮分别固定套接于对应的丝杠上,且两个蜗轮均与蜗杆相啮合。
8.在上述的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中,所述蜗杆上设置有两段螺纹,且两段螺纹旋向相反。
9.在上述的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中,所述散热机构由风轴、两个导风扇、主动轮和从动轮组成,所述风轴转动设置于调控座中,且两个导风扇分别固定设置于风轴的两端,所述主动轮固定套接于蜗杆上,所述从动轮固定套接于风轴上,且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调控座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散热孔。
10.在上述的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中,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尺寸比为2:1。
11.在上述的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中,所述夹持固定机构由滑座、抵杆、海绵球、电磁块和永磁块组成,所述滑座固定嵌设于头部放置槽的一侧内壁上,且电磁块嵌设于滑座中,所述电磁块通过多个复位弹簧与永磁块固定连接,所述永磁块与滑座滑动连接,所述抵杆固定设置于永磁块上,且抵杆的一端贯穿滑座并与海绵球固定连接。
12.在上述的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中,所述伸缩调控机构由导向座、螺纹套和螺纹支撑杆组成,所述导向座固定设置于头枕本体的一侧,且螺纹套与导向座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支撑杆与螺纹套螺纹连接,且螺纹支撑杆的一端与脖颈支撑垫固定连接。
13.在上述的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中,所述螺纹套上固定套接有旋钮,所述头枕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且限位套中滑动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均与脖颈支撑垫固定连接。
14.在上述的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中,所述头枕本体上开设有气口,且气口上螺纹连接有堵头,所述调控座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块,且连接块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头枕本体的外侧套设有弹性材料。
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可以调控两个丝杠同步动作,并使得两个丝杠在转动的过程中,转动方向相反,进而使得两个l形支撑杆可以实现一升一降的效果,使得头枕本体可以实现自动偏转,便于工作人员调控头枕的使用角度,避免了人工通过垫高实现角度调控的繁琐,便捷了头枕的使用性,同时驱动机构的驱动设备采用微型步进电机,可以保证角度调节的精准性,通过设置的散热机构可以配合驱动机构同步动作,以加快丝杠部件和l形支撑杆周围空气的流动,使得丝杠部件和l形支撑杆相互配合动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及时导出,以提高散热效果,通过设置的各个夹持固定机构,可以在使用头枕本体时,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快速夹持固定,以避免人工扶持的繁琐,通过设置的伸缩调控机构,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调节脖颈支撑垫和头枕本体间的间距,且脖颈支撑垫上的半弧形承托槽的设置,可以给予患者脖颈很好的承托,且半弧形承托槽的结构设计不会完全遮盖整个脖颈,以保证皮瓣修复术后医护对脖颈部术区情况的监测,同时避免完全覆盖给患者的脖颈带来不适。
16.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设计,使得头枕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且可以保证患者头部放置的稳固性,避免了人工扶持的繁琐,另外,本发明的脖颈支撑垫和头枕间的间距可调,以便于适应不同脖颈长度的患者,另外设置的散热机构,可以配合角度调控过程对丝杠部件进行自动散热,以延长丝杠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的正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的头枕本体和脖颈支撑垫相互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的夹持固定机构的正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的伸缩调控机构的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头枕本体、2基座、3调控座、4支撑架、5丝杠、6l形支撑杆、7导向滑轨、8滑块、9驱动机构、91蜗杆、92蜗轮、93微型步进电机、10散热机构、101风轴、102导风扇、103主动轮、104从动轮、11头部放置槽、12夹持固定机构、121滑座、122抵杆、123海绵球、124电磁块、125永磁块、13伸缩调控机构、131导向座、132螺纹套、133螺纹支撑杆、14脖颈支撑垫、15半弧形承托槽、16同步带、17散热孔、18复位弹簧、19旋钮、20限位套、21限位杆、22气口、23堵头、24连接块、25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3.如图1-4所示,一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皮瓣修补术后患者的可调头枕,包括头枕本体1和基座2,基座2上固定连接有调控座3,且调控座3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头枕本体1上开设有气口22,且气口22上螺纹连接有堵头23,调控座3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块24,且连接块24上开设有安装孔25,头枕本体1的外侧套设有弹性材料,气口22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向头枕本体1进行充气,连接块24和安装孔25的设置,便于使用者通过固定螺栓将基座2和调控座3固定于床体上,弹性材料的设置,可以给予患者舒适的承托。
24.头枕本体1转动设置于支撑架4上,且基座2和调控座3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丝杠5,两个丝杠5上均螺纹连接有l形支撑杆6,头枕本体1的下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滑轨7,且导向滑轨7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8,两个l形支撑杆6的上端均贯穿调控座3并与对应的滑块8铰接,基座2中设置有与两个丝杠5相配合的驱动机构9。
25.驱动机构9由蜗杆91、两个蜗轮92和微型步进电机93组成,蜗杆91转动设置于基座2中,且蜗杆91的一端与微型步进电机93传动连接,两个蜗轮92分别固定套接于对应的丝杠5上,且两个蜗轮92均与蜗杆91相啮合,通过设置的蜗杆91和蜗轮92的传动配合,便于微型步进电机93控制两个丝杠5同步转动,便捷了装置的使用性,蜗杆91上设置有两段螺纹,且两段螺纹旋向相反,蜗杆91上的螺纹设计,可以使得在传动过程中,控制两个丝杠5相反转动。
26.调控座3中设置有与驱动机构9相配合的散热机构10,散热机构10由风轴101、两个导风扇102、主动轮103和从动轮104组成,风轴101转动设置于调控座3中,且两个导风扇102分别固定设置于风轴101的两端,主动轮103固定套接于蜗杆91上,从动轮104固定套接于风轴101上,且从动轮104和主动轮103之间通过同步带16传动连接,调控座3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散热孔17,通过设置的主动轮103、从动轮104和同步带16的传动配合,可以使得风轴
101配合蜗杆91同步转动,进而在进行头枕本体1角度调控的过程中,导风扇102会自动转动,加快丝杠5和l形支撑杆6周围的空气流动,达到加快散热的目的,主动轮103和从动轮104的尺寸比为2:1,从动轮104的尺寸设计,可以提高导风扇102的转速。
27.头枕本体1上开设有头部放置槽11,且头部放置槽11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夹持固定机构12,夹持固定机构12由滑座121、抵杆122、海绵球123、电磁块124和永磁块125组成,滑座121固定嵌设于头部放置槽11的一侧内壁上,且电磁块124嵌设于滑座121中,电磁块124通过多个复位弹簧18与永磁块125固定连接,永磁块125与滑座121滑动连接,抵杆122固定设置于永磁块125上,且抵杆122的一端贯穿滑座121并与海绵球12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电磁块124,可以利用电磁块124的磁性变化配合永磁块125和复位弹簧18,控制海绵球123的自动伸缩,进而可以实现患者头部的快速夹持固定或解锁。
28.头枕本体1上设置有伸缩调控机构13,且伸缩调控机构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脖颈支撑垫14,伸缩调控机构13由导向座131、螺纹套132和螺纹支撑杆133组成,导向座131固定设置于头枕本体1的一侧,且螺纹套132与导向座131转动连接,螺纹支撑杆133与螺纹套132螺纹连接,且螺纹支撑杆133的一端与脖颈支撑垫14固定连接,螺纹套132和螺纹支撑杆133的配合,便于使用者调控脖颈支撑垫14进行移动,实现脖颈支撑垫14的间距调节,螺纹套132上固定套接有旋钮19,头枕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20,且限位套20中滑动连接有限位杆21,两个限位杆21的一端均与脖颈支撑垫14固定连接,旋钮19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操控螺纹套132转动,限位套20和限位杆21的配合,可以给予螺纹支撑杆133限位,避免螺纹支撑杆133跟随螺纹套132转动,脖颈支撑垫14上开设有半弧形承托槽15。
29.现对本发明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使用本头枕本体1时,配合的床体上可以开设开口槽,用以隐藏收纳基座2和调控座3,待基座2和调控座3放入开口槽后,通过各个连接块24上的安装孔25,配合固定螺栓,将连接块24固定设置于床体上,实现基座2和调控座3的固定,接着,转动旋钮19,旋钮19会带动螺纹套132转动,在限位杆21的限位作用下,螺纹支撑杆133会带动脖颈支撑垫14移动,待脖颈支撑垫14达到所需间距时,停止转动旋钮19,本发明中使用的螺纹支撑杆133的螺纹升角小于当量摩擦角,使得螺纹支撑杆133可以和螺纹套132自锁,以避免人工锁定的繁琐。
30.当需要调节头枕本体1的偏转角度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微型步进电机93启动,微型步进电机93会控制蜗杆91转动,蜗杆91会通过两个蜗轮92带动两个丝杠5同步转动,且由于蜗杆91上的螺纹设计,使得两个丝杠5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两个l形支撑杆6会一升一降,进而使得头枕本体1的一侧自动升高,实现角度的偏转,待达到所需角度后,关闭微型电机1。
31.蜗杆91转动的同时,会通过主动轮103和从动轮104的传动配合,带动风轴101转动,风轴101会带动两个导风扇102同步转动,两个导风扇102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加快丝杠5和l形支撑杆6周围的空气流动,使得丝杠5和l形支撑杆6因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可以得到及时处理,使得产生的热气流可以快速从散热孔17吹出。
32.当患者的头部放置于头枕本体1上,且患者的脖颈被脖颈支撑垫14承托时,通过控制开关启动各个电磁块124,使得电磁块124通电生磁排斥永磁块125,在斥力的作用下,两侧的各个抵杆122会带动各个海绵球123靠近患者的头部,直至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夹持稳固。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