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屋顶免人工除雪、除尘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制作方法

2022-06-29 15:57: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屋顶免人工除雪、除尘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背景技术:

2.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3.在部分欠发达或电网难以连通的区域若存在光照时间长等优势条件,就可以采取家庭式光伏电站辅助供电,同时现在由于中国在太阳能板方面的技术突破,太阳能板性价比极高,为家庭式光伏电站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而光照时间长、经济欠发达的印度拥有广大的市场。
4.在光伏电站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5.一、由于光伏电站放置在屋顶,而一般使用者不会天天上屋顶清扫灰尘,或清理冬天的积雪,使得灰尘和积雪影响太阳能板的受光面积,从而使得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6.二、由于太阳能板需要一定的角度保持太阳直射的总时长,从而在大风或大雨等极端天气下太阳能板由于受力面积较大,存在被大风损坏的可能性,而现有技术中预留通风孔的方法会降低太阳能板接受阳光的面积,从而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屋顶免人工除雪、除尘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包括底座、受光调节装置、除尘清理装置和联排加固装置,所述的底座右端设置有受光调节装置,受光调节装置上端设置有除尘清理装置,底座前后两端设置有联排加固装置;通过联排加固装置使多喝光伏电站使用时更加稳固,受光调节装置调整太阳能板的受光角度,同时降低大风对光伏电站的损坏,除尘清理装置对太阳能板表面进行清洁工作。
8.所述的受光调节装置包括转动架、光伏框、螺纹柱、转动把手、进给转架、支撑板、配合架、太阳能板和防风机构,底座右端前后对称设置有转动架,两转动架之间转动设置有光伏框,底座上端开设有滑动槽,螺纹柱转动设置在滑动槽右端内壁上,螺纹柱左端设置有转动把手,进给转架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螺纹柱相连接,进给转架两侧壁之间转动设置有支撑板,光伏框下端设置有配合架,支撑板通过铰接方式与配合架相连接,光伏框前后两端内壁之间从左往右设置有防风机构,防风机构上端设置有太阳能板;将底座与屋顶固定后,通过人工拧动转动把手,通过螺纹柱的旋转带动进给转架向右进给,从而在支撑板和配合架共同作用下,光伏框向上翻转。防风机构使得太阳能板在受到大风作用下打开通风口,从
而降低光伏电站所受的风力。
9.所述的除尘清理装置包括导向板、辅助电机、旋转丝杠、进给螺母块、清理杆、齿牙块、配合齿条和毛刷清理机构,光伏框上端前后对称设置有导向板,两导向板相对面开设有导向槽,位于后侧的导向槽左端内壁上设置有辅助电机,辅助电机输出端右端设置有旋转丝杠,进给螺母块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旋转丝杠相连接,进给螺母块前端转动设置有清理杆,清理杆外壁前侧均匀设置有齿牙块,位于前侧的导向槽下端内壁上设置有配合齿条,光伏框上端设置有毛刷清理机构。辅助电机通过旋转丝杆带动进给螺母块左右进给,从而通过清理杆带动刷毛将太阳能板上的灰尘进行清理,齿牙块和配合齿条配合作用,使得清理杆左右进给的同时旋转,从而更好的达到扬起灰尘的作用,降低太阳能板表面的灰尘密度,以增加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进给转架通过滑动方式与滑动槽相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防风机构包括旋转柱、限位环、转动板、定位板和绕柱弹簧,光伏框前后两端内壁上从左往右均匀开设有辅助圆槽,相对的两辅助圆槽内端内壁之间转动设置有旋转柱,辅助圆槽右端内壁上设置有限位环,旋转柱下端设置有转动板,转动通过滑动方式与限位环相连接,定位板设置在辅助圆槽上端内壁上,转动板和定位板之间设置有绕柱弹簧。在通常天气下,绕柱弹簧使转动板保持不动,使得太阳能板平行于光伏框达到最大受光面积,而在大风天气作用下,转动板挤压绕柱弹簧转动,从而使太阳能板转动并与光伏框分离,从而使风从打开的通风口处流通,减轻光伏电站所受的风力,防止光伏电站被大风损坏。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旋转柱于太阳能板连接处位于太阳能板中心靠左的位置。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毛刷清理机构包括清理爪板一、清理爪板二、导灰槽和挡雨架,清理爪板一设置在光伏框上端左侧,清理爪板二设置在光伏板上端右侧,导灰槽开设在光伏板上端前后两侧,两导向板之间设置有挡雨架。每当清理杆进给至光伏框左右两侧时,清理爪板一和清理爪板二会将刷毛上粘附的灰尘和积雪清扫下去,从而保持刷毛的清洁效果,被清理爪板一和清理爪板二拦截的灰尘从导灰槽处落下,挡雨架则防止刷毛被雨水侵蚀后粘附在一起,从而降低刷毛清扫效率的问题。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联排加固装置包括滑动板、卡接柱、复位弹簧、旋转按钮筒、辅助扭簧、l型卡接板和拉力弹簧,底座后端开设有对接槽一,滑动板右端设置有卡接柱,卡接柱外壁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底座前端开设有对接槽二,对接槽二下端内壁上转动设置有旋转按钮筒,旋转按钮筒内壁与对接槽下端内壁之间设置有辅助扭簧,l型卡接板左右对称转动设置在对接槽二下端内壁上,l型卡接板相远离的一端与对接槽侧壁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l型卡接板与旋转按钮筒之间连接有钢索,通过人力带动卡接柱相右进给至对接槽二处,卡接柱挤开l型卡接板后被l型卡接板卡住,从而将两光伏电站连接为一体,增强光伏电站的抗风能力。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旋转按钮筒外壁上均匀设置有摩擦条。方便人手转动旋转按钮筒。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齿牙块通过啮合方式与齿牙条相连接。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清理杆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刷毛。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往复进给的刷棍对太阳能板外表面的灰尘进行有效清理,同时本发明还对刷棍的刷毛进行特别清理,从而保持刷毛对太阳能板的清洁效率;本发明通过设置大风天气才会开启的通风口,即保证了平时太阳能板的受光面积,同时也防止大风天气下光伏电站受力过大的问题。
19.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卡接机构使多个光伏电站一同安装时,多个光伏电站连接为一体,增强光伏电站的抗风能力。本发明设置的清理杆进给至光伏框左右两侧时,清理爪板一和清理爪板二会将刷毛上粘附的灰尘和积雪清扫下去,从而保持刷毛的清洁效果,被清理爪板一和清理爪板二拦截的灰尘从导灰槽处落下,挡雨架则防止刷毛被雨水侵蚀后粘附在一起,从而降低刷毛清扫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中受光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毛刷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1的正面剖视示意图。
25.图5是齿牙块和配合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发明中联排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发明中防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底座;2、受光调节装置;21、转动架;22、光伏框;23、螺纹柱;24、转动把手;25、进给转架;26、支撑板;27、配合架;28、太阳能板;29、防风机构;291、旋转柱;292、限位环;293、转动板;294、定位板;295、绕柱弹簧;3、除尘清理装置;31、导向板;32、辅助电机;33、旋转丝杠;34、进给螺母块;35、清理杆;36、齿牙块;37、配合齿条;38、毛刷清理机构;381、清理爪板一;382、清理爪板二;383、导灰槽;384、挡雨架;4、联排加固装置;41、滑动板;42、卡接柱;43、复位弹簧;44、旋转按钮筒;45、辅助扭簧;46、l型卡接板;47、拉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0.一种屋顶免人工除雪、除尘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包括底座1、受光调节装置2、除尘清理装置3和联排加固装置4,所述的底座1右端设置有受光调节装置2,受光调节装置2上端设置有除尘清理装置3,底座1前后两端设置有联排加固装置4;通过联排加固装置4使多个光伏电站使用时更加稳固,受光调节装置2调整太阳能板28的受光角度,同时降低大风对光伏电站的损坏,除尘清理装置3对太阳能板28表面进行清洁工作。
31.所述的受光调节装置2包括转动架21、光伏框22、螺纹柱23、转动把手24、进给转架25、支撑板26、配合架27、太阳能板28和防风机构29,底座1右端前后对称设置有转动架21,两转动架21之间转动设置有光伏框22,底座1上端开设有滑动槽,螺纹柱23转动设置在滑动槽右端内壁上,螺纹柱23左端设置有转动把手24,进给转架25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螺纹柱23相连接,进给转架25两侧壁之间转动设置有支撑板26,光伏框22下端设置有配合架27,支
撑板26通过铰接方式与配合架27相连接,光伏框22前后两端内壁之间从左往右设置有防风机构29,防风机构29上端设置有太阳能板28;进给转架25通过滑动方式与滑动槽相连接。将底座1与屋顶固定后,通过人工拧动转动把手24,通过螺纹柱23的旋转带动进给转架25向右进给,从而在支撑板26和配合架27共同作用下,光伏框22向上翻转至太阳能板28最佳受光角度。防风机构29使得太阳能板28在受到大风作用下打开通风口,从而降低光伏电站所受的风力。
32.所述的除尘清理装置3包括导向板31、辅助电机32、旋转丝杠33、进给螺母块34、清理杆35、齿牙块36、配合齿条37和毛刷清理机构38,光伏框22上端前后对称设置有导向板31,两导向板31相对面开设有导向槽,位于后侧的导向槽左端内壁上设置有辅助电机32,辅助电机32输出端右端设置有旋转丝杠33,进给螺母块34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旋转丝杠33相连接,进给螺母块34前端转动设置有清理杆35,所述的清理杆35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刷毛,清理杆35外壁前侧均匀设置有齿牙块36,位于前侧的导向槽下端内壁上设置有配合齿条37,光伏框22上端设置有毛刷清理机构38。所述的齿牙块36通过啮合方式与配合齿条37相连接。辅助电机32通过旋转丝杆33带动进给螺母块34左右进给,从而通过清理杆35带动刷毛将太阳能板28上的灰尘进行清理,齿牙块36和配合齿条7配合作用,使得清理杆35左右进给的同时旋转,从而更好的达到扬起灰尘的作用,降低太阳能板28表面的灰尘密度,以增加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
33.所述的防风机构29包括旋转柱291、限位环292、转动板293、定位板294和绕柱弹簧295,光伏框22前后两端内壁上从左往右均匀开设有辅助圆槽,相对的两辅助圆槽内端内壁之间转动设置有旋转柱291,辅助圆槽右端内壁上设置有限位环292,旋转柱291下端设置有转动板293,转动通过滑动方式与限位环292相连接,定位板294设置在辅助圆槽上端内壁上,转动板293和定位板294之间设置有绕柱弹簧295。所述的旋转柱291于太阳能板28连接处位于太阳能板28中心靠左的位置。在通常天气下,绕柱弹簧295使转动板293保持不动,使得太阳能板28平行于光伏框22达到最大受光面积,而在大风天气作用下,转动板293挤压绕柱弹簧295转动,从而使太阳能板28转动并与光伏框22分离,从而使风从打开的通风口处流通,减轻光伏电站所受的风力,防止光伏电站被大风损坏。
34.所述的毛刷清理机构38包括清理爪板一381、清理爪板二382、导灰槽383和挡雨架384,清理爪板一381设置在光伏框22上端左侧,清理爪板二382设置在光伏板上端右侧,导灰槽383开设在光伏板上端前后两侧,两导向板31之间设置有挡雨架384。每当清理杆35进给至光伏框22左右两侧时,清理爪板一381和清理爪板二382会将刷毛上粘附的灰尘和积雪清扫下去,从而保持刷毛的清洁效果,被清理爪板一381和清理爪板二382拦截的灰尘从导灰槽383处落下,挡雨架384则防止刷毛被雨水侵蚀后粘附在一起,从而降低刷毛清扫效率的问题。
35.所述的联排加固装置4包括滑动板41、卡接柱42、复位弹簧43、旋转按钮筒44、辅助扭簧45、l型卡接板46和拉力弹簧47,底座1后端开设有对接槽一,滑动板41右端设置有卡接柱42,卡接柱42外壁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3,底座1前端开设有对接槽二,对接槽二下端内壁上转动设置有旋转按钮筒44,旋转按钮筒44内壁与对接槽下端内壁之间设置有辅助扭簧45,l型卡接板46左右对称转动设置在对接槽二下端内壁上,l型卡接板46相远离的一端与对接槽侧壁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47。旋转按钮筒44与l型卡接板46之间设置有钢索,所述的
旋转按钮筒44外壁上均匀设置有摩擦条。通过人力带动卡接柱42相右进给至对接槽二处,卡接柱42挤开l型卡接板46后被l型卡接板46卡住,辅助扭簧45保持l型卡接板46向内转动的状态。从而将两光伏电站连接为一体,增强光伏电站的抗风能力。当需要将两光伏电站分离时,通过转动旋转按钮筒44,使钢索放松,从而使拉力弹簧带动l型卡接板46转动,l型卡接板46与卡接柱42分离,复位弹簧43带动滑动板41和卡接柱42复位,从而使得两光伏电站解锁。
36.工作原理:将底座1与屋顶固定后,通过人工拧动转动把手24带动光伏框22向上翻转至太阳能板28最佳受光角度;防风机构29使得太阳能板28在受到大风作用下打开通风口,从而降低光伏电站所受的风力;辅助电机32通过旋转丝杆33带动清理杆35左右进给,从而带动刷毛将太阳能板28上的灰尘进行清理,齿牙块36和配合齿条37配合作用,使得清理杆35左右进给的同时保持旋转状态,从而更好的达到扬起灰尘的作用,降低太阳能板28表面的灰尘密度,以增加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每当清理杆35进给至光伏框22左右两侧时,清理爪板一381和清理爪板二382会将刷毛上粘附的灰尘和积雪清扫下去,从而保持刷毛的清洁效果;通过人力带动卡接柱42相右进给至对接槽二处,卡接柱42挤开l型卡接板46后被l型卡接板46卡住,从而将两光伏电站连接为一体,增强光伏电站的抗风能力。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