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关口平衡阈值动态拟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29 14:44: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网关口用电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关口平衡阈值动态拟合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电力领域,关口平衡是指厂站、母线、线路的输入电量和输出电量的平衡,是电网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电网的一面镜子,不但能反映电网结构和运行方面的合理性,同时能反应电力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是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关口平衡的动态阈值计算,是困扰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大难题,也是制约电力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短板。
3.现有的技术中,在进行关口平衡损耗计算过程中,会由于计量失准、计量故障等原因导致计算的关口平衡损耗同实际的关口平衡损耗不一致,从而导致对电网运行监测不及时,无法及时进行问题消缺,从而不利于电网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关口平衡阈值动态拟合系统,能够对电网关口中的用电信息进行及时且合理的补偿,保障电网关口用电计量的稳定性,以解决现有的电网关口用电计量存在缺失偏差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关口平衡阈值动态拟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系统包括关口用电信息获取模块、关口平衡阈值计算模块、异常判断模块以及补偿模块;
6.所述关口用电信息获取模块根据电网结构对应若干损耗模型,每一损耗模型对应有若干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用电量数据,并根据用电量数据生成每一损耗模型的历史数据组,每一历史数据组中实时存储并生成损耗数据,所述损耗数据包括输入电量值以及线损率;
7.所述关口平衡阈值计算模块根据历史数据组中的损耗数据以生成若干该损耗模型的特征分类数据集,每一所述特征分类数据集包括对应的电量范围以及负荷线损范围;电量临界值、第一负荷线损范围和第二负荷线损范围;
8.所述异常判断模块实时监控损耗数据,当生成的损耗数据的输入电量值落入的电量范围获取对应的特征分类数据集,然后根据该特征分类数据集对应的负荷线损范围判断对应的线损率是否异常;
9.所述补偿模块用于监控历史数据组中的损耗数据并对损耗数据进行拟合补偿。
10.进一步的,所述关口平衡阈值计算模块包括第一剔除单元、聚类分析单元、临界值计算单元以及线损范围计算单元,所述第一剔除单元用于剔除历史数据组中的空值以及异常值,所述聚类分析单元通过聚类分析算法对历史数据组进行分组以获得小负荷簇以及正常负荷簇,所述聚类分析单元通过聚类分析算法对历史数据组进行分组以获得若干特征分
类簇,所述临界值计算单元根据特征分类簇的临界线中的输入电量值计算得到所述电量范围,所述线损范围计算单元根据特征分类簇的线损率确定对应的负荷线损范围。
11.进一步地,所述关口用电信息获取模块包括用电计量表、正向计量表和反向计量表,所述用电计量表用于获取用电端的用电量,所述正向计量表用于获取母线和主变线路的输入和输出的正向有功电量,所述反向计量表用于获取母线和主变线路的输入和输出的反向有功电量;
12.所述关口用电信息获取模块配置有用电信息获取策略,所述用电信息获取策略包括:每间隔第一时间设置一次计量点,在每个计量点到达时控制用电计量表、正向计量表和反向计量表获取一次电量数据,再将一天内获取到的若干计量点的电量数据划分为一组;
13.将一天内的用电计量表获取到的用电量依次标记为eyd1至eydi,将一天内的正向计量表获取到的正向有功电量依次标记为ezy1至ezyi,将一天内的反向计量表获取到的反向有功电量依次标记为efy1至efyi;其中,eyd代表用电量,1至i分别代表第一个计量点至第i个计量点的序号,eyd1为第一个计量点获取到的用电量,eydi为第i个计量点获取到的用电量,ezy代表正向有功电量,ezy1为第一个计量点获取到的正向有功电量,ezyi为第i个计量点获取到的正向有功电量,efy代表反向有功电量,efy1为第一个计量点获取到的反向有功电量,efyi为第i个计量点获取到的反向有功电量。
14.进一步地,所述关口平衡阈值计算模块包括用电量筛查单元,所述用电量筛查单元用于筛查用电计量表的用电量数据;
15.所述用电量筛查单元配置有用电量筛查策略,所述用电量筛查策略包括:依次筛查一天内若干计量点测量到的用电量,获取用电量小于第一缺失电量阈值的计量点,并对该计量点标记为缺失数据计量点;
16.获取缺失数据计量点的序号,将连续的缺失数据计量点小于等于两个的依次划分为若干第一类缺失点,将连续的缺失数据计量点大于两个的依次划分为若干第二类缺失点。
17.进一步地,所述关口平衡阈值计算模块还包括正向筛查单元和反向筛查单元,所述正向筛查单元用于筛查第一类缺失点和第二类缺失点的正向有功电量,所述反向筛查单元用于筛查第一类缺失点和第二类缺失点的反向有功电量。
18.进一步地,所述补偿模块包括第一类动态阈值拟合单元,所述第一类动态阈值拟合单元用于补偿第一类缺失点的用电量数据;
19.所述第一类动态阈值拟合单元配置有第一类补偿策略,所述第一类补偿策略包括:选取第一类缺失点的前一个计量点和后一个计量点的输入、输出的用电量、正向有功电量以及反向有功电量,并将前一个计量点和后一个计量点的输入、输出的用电量、正向有功电量以及反向有功电量带入第一类补偿公式中求得第一类电量补偿值,并将第一类电量补偿值依次补入第一类缺失点的用电量数据内。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补偿公式配置为:
21.其中,e1bc为第一类电量补偿值,eydq为第一类缺失点的前一个计量点的用电量,eydh为第一类缺失点的后一个
计量点的用电量,ezyq为第一类缺失点的前一个计量点的正向有功电量,efyq为第一类缺失点的前一个计量点的反向有功电量,ezyh为第一类缺失点的后一个计量点的正向有功电量,efyh为第一类缺失点的后一个计量点的反向有功电量,a1为正反向有功电量的补偿系数。
22.进一步地,所述补偿模块还包括第二类动态阈值拟合单元,所述第二类动态阈值拟合单元用于补偿第二类缺失点的用电量数据;
23.所述第二类动态阈值拟合单元配置有第二类缺失补偿策略,所述第二类缺失补偿策略包括:对获取的电量数据的日期进行分类,分别分类为工作日类型、双休日类型以及节假日类型;
24.当第二类缺失点处于工作日类型的日期内时,选取前四周同期工作日的该计量点的输入、输出的用电量、正向有功电量以及反向有功电量,并带入工作日缺失补偿公式中求得工作日补偿值,将工作日补偿值补充至对应的第二类缺失点的用电数据内;
25.当第二类缺失点处于双休日类型的日期内时,选取前四周双休日的该计量点的输入、输出的用电量、正向有功电量以及反向有功电量,并带入双休日缺失补偿公式中求得双休日补偿值,将双休日补偿值补充至对应的第二类缺失点的用电数据内;
26.当第二类缺失点处于节假日类型的日期内时,选取前一年同期节假日的该计量点的输入、输出的用电量、正向有功电量以及反向有功电量,并带入节假日缺失补偿公式中求得节假日补偿值,将节假日补偿值补充至对应的第二类缺失点的用电数据内。
27.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日缺失补偿公式配置为:
28.所述双休日缺失补偿公式配置为:
29.所述节假日缺失补偿公式配置为:
30.其中,egzb为工作日补偿值,eyd4gz为前四周同期工作日的该计量点的用电量的总值、ezy4gz为前四周同期工作日的该计量点的正向有功电量的总值,efy4gz为前四周同期工作日的该计量点的反向有功电量的总值,a2为工作日正反向有功补偿系数;ebsx为双休日补偿值,eyd4sx为前四周同期双休日的该计量点的用电量的总值、ezy4sx为前四周同期双休日的该计量点的正向有功电量的总值,efy4sx为前四周同期双休日的该计量点的反向有功电量的总值,a3为双休日正反向有功补偿系数;ejjb为节假日补偿值,eydsjj为前一年同期节假日的该计量点的用电量,ezysjj为前一年同期节假日的该计量点的正向有功电量,efysjj为前一年同期节假日的该计量点的反向有功电量,a4为节假日正反向有功补偿系数。
3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类缺失补偿策略还包括:将获取的电量数据增加一个分类类别为新用户类型;
32.获取新用户类型前一周内对应缺失点的用电量、正向有功电量以及反向有功电
量,并带入新用户缺失补偿公式内计算得到新用户补偿值,将新用户补偿值补充至对应的第二类缺失点的用电数据内。
33.进一步地,所述新用户缺失补偿公式配置为:
34.其中,exyb为新用户补偿值,eydxy为新用户类型前一周内对应缺失点的用电量,ezyxy为新用户类型前一周内对应缺失点的正向有功电量,efyxy为新用户类型前一周内对应缺失点的反向有功电量,a5为新用户正反向有功补偿系数。
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关口用电信息获取模块能够对母线和主变线路的输入和输出的用电量、正向有功电量和反向有功电量进行获取,并将获取到的数据传输至关口平衡阈值计算模块;通过关口平衡阈值计算模块获取用电量中的缺失点;再通过补偿模块对阈值进行动态拟合,从而保障电网关口用电量的计量准确性。
36.本发明的补偿模块在对用电缺失数据进行补偿时,通过对缺失点进行分类,并对获取的日期进行分类,从而针对不同日期的不同类型的缺失点采用对应的补偿方法,从而提高用电缺失补偿的针对性,保证补偿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3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38.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
39.图中:1、关口用电信息获取模块;11、用电计量表;12、正向计量表;13、反向计量表;14、用电量筛查单元;15、正向筛查单元;16、反向筛查单元;2、关口平衡阈值计算模块;21、第一剔除单元;22、聚类分析单元;23、临界值计算单元;24、线损范围计算单元;3、异常判断模块;4、补偿模块;41、第一类动态阈值拟合单元;42、第二类动态阈值拟合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41.所述补偿模块(4)用于监控历史数据组中的损耗数据并对损耗数据进行拟合补偿。
42.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一种关口平衡阈值动态拟合系统,所述补偿系统包括关口用电信息获取模块1、关口平衡阈值计算模块2、异常判断模块3以及补偿模块4。
43.所述关口用电信息获取模块1根据电网结构对应若干损耗模型,每一损耗模型对应有若干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用电量数据,并根据用电量数据生成每一损耗模型的历史数据组,每一历史数据组中实时存储并生成损耗数据,所述损耗数据包括输入电量值以及线损率;为了保证关口计量装置失准监测数据完整性,开发对关口计量点采集数据进行96点曲线数据采集监控,准确掌握每日采集情况,对漏点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对从调控云平台、pms系统接口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拓展计量平衡分析维度。
44.根据历史运行情况、理论计算损耗率或不平衡率,构建计算模型,实现“一母线一平衡率、一主变一损耗率、一线路一损耗率”,并以此动态生成阀值,另外还应具备各模型在不同工况的损耗(平衡)率关系曲线输出和导出功能。具体的通过在通过采集单元就可以根据输入输出的用电量就可以计算不同模型下的线损率,线损率等于(输入电量-输出电量)/输入电量,然后再对连续时段下的数据进行连续采集就可以得到(输入电量,线损率)组成的多组二维数据,就可以形成历史数据组。
45.进一步的,通过对采集单元的分类,所述关口用电信息获取模块1用于对母线和主变线路的输入和输出的用电量、正向有功电量和反向有功电量进行获取,并将获取到的数据传输至关口平衡阈值计算模块2;正向,是电网关口向用户传输的电能;反向,就是用户向电网关口传输电能。
46.所述关口用电信息获取模块1包括用电计量表11、正向计量表12和反向计量表13,所述用电计量表11用于获取用电端的用电量,所述正向计量表12用于获取母线和主变线路的输入和输出的正向有功电量,所述反向计量表13用于获取母线和主变线路的输入和输出的反向有功电量;所谓正向、反向计量使用计量表都能计量。
47.所述关口用电信息获取模块1配置有用电信息获取策略,所述用电信息获取策略包括:每间隔第一时间设置一次计量点,在每个计量点到达时控制用电计量表11、正向计量表12和反向计量表13获取一次电量数据,再将一天内获取到的若干计量点的电量数据划分为一组;第一时间设置为15min,按照一天24小时计算,一天内可以平均划分为96个计量点,能够较为精准的测量一天的用电量。
48.将一天内的用电计量表11获取到的用电量依次标记为eyd1至eydi,将一天内的正向计量表12获取到的正向有功电量依次标记为ezy1至ezyi,将一天内的反向计量表13获取到的反向有功电量依次标记为efy1至efyi;其中,eyd代表用电量,1至i分别代表第一个计量点至第i个计量点的序号,eyd1为第一个计量点获取到的用电量,eydi为第i个计量点获取到的用电量,ezy代表正向有功电量,ezy1为第一个计量点获取到的正向有功电量,ezyi为第i个计量点获取到的正向有功电量,efy代表反向有功电量,efy1为第一个计量点获取到的反向有功电量,efyi为第i个计量点获取到的反向有功电量。
49.所述关口用电信息获取模块1包括用电量筛查单元14,所述用电量筛查单元14用于筛查用电计量表11的用电量数据;
50.所述用电量筛查单元14配置有用电量筛查策略,所述用电量筛查策略包括:依次筛查一天内若干计量点测量到的用电量,获取用电量小于第一缺失电量阈值的计量点,并对该计量点标记为缺失数据计量点;
51.获取缺失数据计量点的序号,将连续的缺失数据计量点小于等于两个的依次划分为若干第一类缺失点,将连续的缺失数据计量点大于两个的依次划分为若干第二类缺失点。当缺失点的连续量较少时,可以采用缺失点两侧的计量点的电量数据进行拟合补偿,当缺失点的连续量较长时,需采用历史数据进行拟合补偿。
52.所述关口用电信息获取模块1还包括正向筛查单元15和反向筛查单元16,所述正向筛查单元15用于筛查第一类缺失点和第二类缺失点的正向有功电量,所述反向筛查单元16用于筛查第一类缺失点和第二类缺失点的反向有功电量。
53.以两个划分为例,所述关口用电信息获取模块2根据历史数据组中的损耗数据以
生成该损耗模型的电量临界值、第一负荷线损范围和第二负荷线损范围;所述关口平衡阈值计算模块包括第一剔除单元21、聚类分析单元22、临界值计算单元23以及线损范围计算单元24,所述第一剔除单元21用于剔除历史数据组中的空值以及异常值,所述聚类分析单元22通过聚类分析算法对历史数据组进行分组以获得小负荷簇以及正常负荷簇,所述临界值计算单元23根据聚类分析算法确定的临界线中的输入电量值计算得到所述电量临界值,所述线损范围计算单元24根据小负荷簇中的线损值确定第二负荷线损范围、根据正常负荷簇中的线损值确定第一负荷线损范围。首先由于历史数据组中存在若干个历史用电数据,而这个数据以离散的点状分布,然后通过k-means聚类分析算法,所谓聚类算法是指将一堆没有标签的数据自动划分成几类的方法,属于无监督学习方法,这个方法要保证同一类的数据有相似的特征,根据样本之间的距离或者说是相似性(亲疏性),把越相似、差异越小的样本聚成一类(数据集),最后形成多个数据集,使同一个数据集内部的样本相似度高,不同数据集之间差异性高。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实际系统设置系统中的k值从而对划分的数量进行确定,例如样本情况复杂,就可以划分更多的组别,例如样本较为简单就可以划分更少的组别,例如将k,n_cluster设置为2。假定我们要对n个样本观测做聚类,要求聚为k类,首先选择k个点作为初始中心点;接下来,按照距离初始中心点最小的原则,把所有观测分到各中心点所在的类中;每类中有若干个观测,计算k个类中所有样本点的均值,作为第二次迭代的k个中心点;然后根据这个中心重复第2、3步,直到收敛(中心点不再改变或达到指定的迭代次数),聚类过程结束。k-means算法的本质目标是实现同一个簇中的样本差异小,即最小化sse。在分析中,有两个地方降低了sse(误差项平方和),也就是输入电量和线损率的平方和:把样本点分到最近邻的簇中,这样会降低sse的值;重新优化聚类中心点,进一步的减小了sse。这样的重复迭代、不断优化,会找到局部最优解(局部最小的sse),如果想要找到全局最优解需要找到合理的初始聚类中心。理论上来说,k设置得越大,样本划分得就越细,每个簇的聚合程度就越高,误差平方和sse自然就越小。但是k值如果无限大,会使集团数量过多,分析起来更为复杂,无法进行实际应用,违背了聚类分析的初衷。确定k值的一个主流方法叫“手肘法”。如果我们拿到的样本,客观存在j个“自然小类”,这些真实存在的小类是隐藏于数据中的。三维以下的数据我们还能画图肉眼分辨一下j的大概数目,更高维的就不能直观地看到了,我们只能从一个比较小的k,譬如k=2开始尝试,去逼近这个真实值j。当k小于样本真实簇数j时,k每增大一个单位,就会大幅增加每个簇的聚合程度,这时sse的下降幅度会很大;当k接近j时,再增加k所得到的聚合程度回报会迅速变小,sse的下降幅度也会减小;随着k的继续增大,sse的变化会趋于平缓。当得到若干簇后,就可以根据根据簇中数据的坐标确定对应的电量范围和负荷线损范围,由于数据是反映一个个独立系统的用电情况,并无线性的直接关系,所以可能相邻簇之间会存在输入电量相同的数据,也可能会存在线损率相同的数据,这样在划定范围时就会有交集的部分,而如果再输入电量的范围上存在交集,得到的新的数据就无法确定对应的簇的归属,就无法完成异常判断,所以输入电量范围根据分界线确定,由于簇确定之后,簇之间的分界线也就能够确定(分界线根据簇中数据数量确定分界面积,然后根据分界面积绘制分界线,分界线绘制算法为使簇中的数据距离分界线的距离之和尽可能相近)由于分界线可能是斜线,绘制分界线后,根据分界线中点的横坐标确定电量临界值,将这个电量临界值作为电量范围的分界,大于电量临界值则为a簇的电量范围,小于电量临界值则为b簇的电量范围,这样产生的电量范围之间没
有交集,而负荷线损范围则允许有交集,直接根据对应簇的数据中的线损率实际的范围直接确定,允许簇之间对应的负荷线损范围有交集,例如以两个簇为例,通过聚类分析算法就可以得到两组簇,以及两组簇范围的临界线,根据临界线对应的函数计算选择最优的用电量的值作为临界值,以该临界值和临界线的拟合偏差最小,然后可以通过分别计算第一负荷线损范围和第二负荷线损范围确定对应的第一负荷线损范围和第二负荷线损范围。
54.所述异常判断模块3实时监控损耗数据,当生成的损耗数据的输入电量值大于电量临界值,则通过第一负荷线损范围判断对应的线损率是否异常,当生成的损耗输入的输入电量值小于电量临界值,则通过第二负荷线损范围判断对应的线损率是否异常;当新的损耗数据产生时,就可以根据输入电量快速确定其属于的负荷类型,然后根据对应的线损率范围判断是否异常,例如,取之前12个月(例如今年7.2到8.1,就取去年7月到今年6月的数据)的日损耗数据(去除输入电量为0损耗率大于100%),横坐标作为电量,纵坐标为损耗率绝对值,分为正常负荷与小负荷情况,分别计算理论损耗率(小负荷和正常负荷的阈值选用应予以甄别。正常负荷与小负荷的损耗情况有明显的)1、当模型负荷小于分界点时,考虑为小负荷运行工况,所参考损耗阈值为该负荷区间下的损耗上下限。2、当模型负荷大于分界点时,考虑为正常负荷运行工况,剔除该模型明显异常损耗率及小负荷损耗率后,再剔除1%~10%(可配置)较大的损耗率,取剩余损耗率的浮动范围作为动态阈值的上下限。
55.所述补偿模块4包括第一类动态阈值拟合单元41,所述第一类动态阈值拟合单元41用于补偿第一类缺失点的用电量数据;保证对应的损耗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6.所述第一类动态阈值拟合单元41配置有第一类补偿策略,所述第一类补偿策略包括:选取第一类缺失点的前一个计量点和后一个计量点的输入、输出的用电量、正向有功电量以及反向有功电量,并将前一个计量点和后一个计量点的输入、输出的用电量、正向有功电量以及反向有功电量带入第一类补偿公式中求得第一类电量补偿值,并将第一类电量补偿值依次补入第一类缺失点的用电量数据内。
57.所述第一类补偿公式配置为:
58.其中,e1bc为第一类电量补偿值,eydq为第一类缺失点的前一个计量点的用电量,eydh为第一类缺失点的后一个计量点的用电量,ezyq为第一类缺失点的前一个计量点的正向有功电量,efyq为第一类缺失点的前一个计量点的反向有功电量,ezyh为第一类缺失点的后一个计量点的正向有功电量,efyh为第一类缺失点的后一个计量点的反向有功电量,a1为正反向有功电量的补偿系数。且a1大于零。
59.所述补偿模块4还包括第二类动态阈值拟合单元42,所述第二类动态阈值拟合单元42用于补偿第二类缺失点的用电量数据;
60.所述第二类动态阈值拟合单元42配置有第二类缺失补偿策略,所述第二类缺失补偿策略包括:对获取的电量数据的日期进行分类,分别分类为工作日类型、双休日类型以及节假日类型;
61.当第二类缺失点处于工作日类型的日期内时,选取前四周同期工作日的该计量点的输入、输出的用电量、正向有功电量以及反向有功电量,并带入工作日缺失补偿公式中求
得工作日补偿值,将工作日补偿值补充至对应的第二类缺失点的用电数据内;
62.当第二类缺失点处于双休日类型的日期内时,选取前四周双休日的该计量点的输入、输出的用电量、正向有功电量以及反向有功电量,并带入双休日缺失补偿公式中求得双休日补偿值,将双休日补偿值补充至对应的第二类缺失点的用电数据内;
63.当第二类缺失点处于节假日类型的日期内时,选取前一年同期节假日的该计量点的输入、输出的用电量、正向有功电量以及反向有功电量,并带入节假日缺失补偿公式中求得节假日补偿值,将节假日补偿值补充至对应的第二类缺失点的用电数据内。
64.所述工作日缺失补偿公式配置为:所述双休日缺失补偿公式配置为:所述节假日缺失补偿公式配置为:其中,egzb为工作日补偿值,eyd4gz为前四周同期工作日的该计量点的用电量的总值、ezy4gz为前四周同期工作日的该计量点的正向有功电量的总值,efy4gz为前四周同期工作日的该计量点的反向有功电量的总值,a2为工作日正反向有功补偿系数;ebsx为双休日补偿值,eyd4sx为前四周同期双休日的该计量点的用电量的总值、ezy4sx为前四周同期双休日的该计量点的正向有功电量的总值,efy4sx为前四周同期双休日的该计量点的反向有功电量的总值,a3为双休日正反向有功补偿系数;ejjb为节假日补偿值,eydsjj为前一年同期节假日的该计量点的用电量,ezysjj为前一年同期节假日的该计量点的正向有功电量,efysjj为前一年同期节假日的该计量点的反向有功电量,a4为节假日正反向有功补偿系数。且a2、a3和a4分别大于零。
65.实施例二,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获取电量数据的类别,此类别针对一些新的用电用户进行设计,新的用电用户不具备较长的历史数据,因此不适用实施例中的一些情况,所述第二类缺失补偿策略还包括:将获取的电量数据增加一个分类类别为新用户类型;
66.获取新用户类型前一周内对应缺失点的用电量、正向有功电量以及反向有功电量,并带入新用户缺失补偿公式内计算得到新用户补偿值,将新用户补偿值补充至对应的第二类缺失点的用电数据内。
67.所述新用户缺失补偿公式配置为:其中,exyb为新用户补偿值,eydxy为新用户类型前一周内对应缺失点的用电量,ezyxy为新用户类型前一周内对应缺失点的正向有功电量,efyxy为新用户类型前一周内对应缺失点的反向有功电量,a5为新用户正反向有功补偿系数。且a5大于零。
68.工作原理:通过关口用电信息获取模块1对母线和主变线路的输入和输出的用电量、正向有功电量和反向有功电量进行获取,然后将获取到的用电量、正向有功电量和反向
有功电量传输至关口平衡阈值计算模块2,通过关口平衡阈值计算模块2对用电量中的缺失点进行获取,再通过补偿模块4对阈值进行动态拟合,补偿过程中可以结合正向有功电量和反向有功电量进行拟合补偿,同时针对缺失点的类型和获取电量数据的日期类型进行分别处理补偿,从而保障电网关口用电量的计量准确性。
6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