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2022-06-29 05:31: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2.乳腺增生(mammary gland hyperplasia,mgh)是一种乳腺组织异常增生性乳腺疾病,乳腺增生通常为乳腺上皮、纤维组织的增生,不同程度增生及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既非肿瘤,也非炎症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主要病理表现为乳腺主质与间质的典型妊娠样变化和瘤样囊性增生,临床表现为乳房包块,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伴有月经失调,情志改变,部分病人合并乳头溢液等,该病为发病率最高的乳腺疾病之一。
3.传统中医上根据“乳腺增生”的临床症状,将其归为“乳癖”的范畴,最早见于《中藏经》,历代医家认为乳腺增生与肾气亏虚导致的冲任不和、肝气郁结密切相关。《圣济总录》提到“冲任不和,或风邪所客,则气雍不散,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核”。《外科正宗》指出:“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外,医家认为女性“幽居多郁”且“阴性偏拗”,性情方面“慈恋爱憎,嫉妒忧患”,所以“每多怨尤”,女性多易因情志不畅,导致肝郁不舒,而出现气滞血癖。因此,传统医学认为乳腺增生受肾-冲任-胞宫-乳房协调机制的影响,这与现代医学发现乳腺生长发育和分泌功能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相一致,可见乳腺增生病位在肝肾,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进而导致乳腺增生的发生发展。
4.目前,对乳腺增生进行中医药治疗,有柴胡舒肝散、加味逍遥散、乳癖消、桂枝茯苓丸加减化裁方,加味柴胡疏肝散等方剂。西医治疗乳腺增生主要是以激素和外科治疗为主,临床上多采用激素抑制剂,如芳香化酶抑制剂(他莫昔芬);对于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但西医药物治疗通常以激素类药物为主,其不良反应多,易产生恶心、呕吐、闭经及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手术易产生较大的机体创伤,且乳腺增生多为弥漫性,易复发,手术治疗也给患者带来了高经济负担;中药通常以复方为主,但无论是经典古方还是现有发明治疗乳腺增生的复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药材数量较多,如柴胡舒肝散有7味药,加味逍遥散有10味药,乳癖消有>10味药,部分药材为名贵药材,成本高,并且其研究机理复杂,且无法阐明,给后期成果转化增加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
6.威灵仙6~10份,楮实子6~20份,橘核6~12份。
7.进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8.威灵仙6份,楮实子6~18份,橘核6~12份。
9.进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10.威灵仙6份,楮实子12份,橘核12份。
11.进一步地,所述橘核为盐橘核。
12.进一步地,它是由原料药的药粉、或原料药的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13.进一步地,所述制剂为口服制剂,所述口服制剂为颗粒剂、膏剂、散剂、丸剂或溶液剂。
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前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5.(1)按照前述配比称取原料;
16.(2)原料药研为粉末,或原料药的水或有机溶剂提取液,加入药品上常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即得。
17.本发明最后提供了一种前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中的用途。
18.本发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由威灵仙、楮实子和盐橘核组成,其中威灵仙属于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干燥根和根茎,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等功效。李时珍对威灵仙功效做了具体描述:“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滞,心膈痰水,久积瘕,玄癖气块”。楮实子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甘,归肝、肾经。《医宗金鉴》记载楮实子有滋阴补肝肾,助阳气等功效。盐橘核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种子,经中国药典通则盐制后得为盐橘核,其味苦,平,归肝、肾经,具有理气,止痛,散结,散寒等功效。
19.中医认为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为乳腺增生发病之本,而肝郁气滞、痰凝血瘀为乳腺增生发病之标,肝肾不足而致痰饮停留至乳房,最终形成肿块,肿块积聚而不通,不通则导致疼痛。本发明组合物中威灵仙疏通经络、软坚散结、祛痰饮,楮实子补肝益肾、调补冲任、软坚化坚,两者共为君药,盐橘核理气止痛、祛寒散结,增强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为臣药,由此三味药相辅相成,相须为用,标本兼治,共奏补肝益肾、理气祛寒、活血止痛、化坚散结之功,治疗女性肝肾亏虚,冲任不调的乳腺增生。
20.经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针对患者乳房疼痛、肿块随情绪变化消长的特点,把辨证论治改为辨病论治;针对冲任失调形成的乳癖,治疗上遵循郁者达之,结着散之的原则,配伍得到的复方在治疗女性肝肾亏虚,冲任不调的乳腺增生方面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成本低,具备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21.相对现有技术中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方剂,本发明取得了如下显著进步:
22.1.本发明找准了乳腺增生病的基本病机,即肝肾亏虚,冲任失调,针对基本病机施治,切中靶点,真正实现了“将病对药,将药合病”,故起效甚捷。乳房疼痛症状三剂之内减轻,1周之内消失;随着疼痛的消失,乳房痞块4周左右消失。为巩固疗效,一般用药8周。辨病中寓有辨证,针对乳腺增生症的基本病机避免了兼证对证型的干扰。
23.2.方中威灵仙舒经络,祛痰饮,破坚癥,散滞气,软坚化结,软化并消除乳房包块且兼有止痛和抗炎作用,楮实子补肝肾,益精血,化结节,疏泻藏血,调摄冲任,盐橘核疏肝理气、止痛散寒,因此,威灵仙、楮实子和盐橘核合用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此三味药,两相须为用,共同发挥达郁散结之功。本发明在组方时主药切中乳癖之病机,三味药与病机丝丝入扣,相辅相成发挥作用。本发明组方原则严谨明确,治疗效果显著。
24.3.本发明中的三味药材,来源广,易获得,成本较低,有充分的物质保障。
25.基于此,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依托于中医药传统理论,“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是本制剂研发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效的物质来源,同时也是本发明的独特优势。
26.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27.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28.图1为各组大鼠乳腺b超图
29.图2为各组大鼠乳腺he染色图
30.图3为各组大鼠乳腺masson染色图
31.图4为患者治疗前激素水平
32.图5为患者治疗后激素水平
33.图6为患者1治疗前乳腺b超图
34.图7为患者1治疗后乳腺b超图
35.图8为患者2治疗前乳腺b超图
36.图9为患者2治疗后乳腺b超图
37.图10为患者3治疗前乳腺b超图
38.图11患者3治疗后乳腺b超图
39.图12为患者治疗前肝肾功指标图
40.图13为患者治疗后肝肾功指标图
41.图14为患者心电图指标
42.图15为患者治疗前血常规指标
43.图16为患者应用本发明优化方3血常规指标
44.图17为患者尿常规指标
具体实施方式
45.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
46.配方:威灵仙6g,楮实子20g。
47.制备方法:
48.将两种原料用水浸泡1小时,控制煎药时水没过药物2厘米,自水沸腾时开始计时,煎煮30分钟,煎煮结束后,取出煎汁150ml,然后再次向煎锅中加水,控制水没过药物1厘米,进行二煎,自水沸腾时开始计时,二煎再煎20分钟,取出煎汁150ml,将两次的煎汁合并混匀。分两次早晚各服药一次,两次服药间隔8小时。
49.使用方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次服药间隔8小时。
50.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
51.配方:威灵仙6g,楮实子6g,盐橘核6g。
52.制备方法:
53.将三种原料按比例混合用水浸泡1小时,控制煎药时水没过药物2厘米,自水沸腾时开始计时,煎煮30分钟,煎煮结束后,取出煎汁150ml,然后再次向煎锅中加水,控制水没过药物1厘米,进行二煎,自水沸腾时开始计时,二煎再煎20分钟,取出煎汁150ml,将两次的煎汁合并混匀。分两次早晚各服药一次,两次服药间隔8小时。
54.使用方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次服药间隔8小时。
55.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
56.威灵仙6g,楮实子12g,盐橘核6g。
57.制备方法:
58.将三种原料用水浸泡1小时,控制煎药时水没过药物2厘米,自水沸腾时开始计时,煎煮30分钟,煎煮结束后,取出煎汁150ml,然后再次向煎锅中加水,控制水没过药物1厘米,进行二煎,自水沸腾时开始计时,二煎再煎20分钟,取出煎汁150ml,将两次的煎汁合并混匀。分两次早晚各服药一次,两次服药间隔8小时。
59.使用方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次服药间隔8小时。
60.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
61.配方:威灵仙6g,楮实子12g,盐橘核12g。
62.制备方法:
63.将三种原料用水浸泡1小时,控制煎药时水没过药物2厘米,自水沸腾时开始计时,煎煮30分钟,煎煮结束后,取出煎汁150ml,然后再次向煎锅中加水,控制水没过药物1厘米,进行二煎,自水沸腾时开始计时,二煎再煎20分钟,取出煎汁150ml,将两次的煎汁合并混匀。。
64.使用方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次服药间隔8小时。
65.实施例5本发明药物
66.配方:威灵仙6g,楮实子18g,盐橘核6g。
67.制备方法:
68.将三种原料用水浸泡1小时,控制煎药时水没过药物2厘米,自水沸腾时开始计时,煎煮30分钟,煎煮结束后,取出煎汁150ml,然后再次向煎锅中加水,控制水没过药物1厘米,进行二煎,自水沸腾时开始计时,二煎再煎20分钟,取出煎汁150ml,将两次的煎汁合并混匀。
69.使用方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次服药间隔8小时。
70.以下通过试验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71.试验例1动物试验研究
72.本发明借助生化指标、病理组织观察、影像学检测等技术,通过动物模型对威灵仙、楮实子和盐橘核三种药材的不同配比进行药效学考察,以期筛选出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显著的复方。
73.1.动物模型建立与药物干预
74.1.1药物
75.威灵仙(湖南青纯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2001c),楮实子(湖南青纯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908001s),盐橘核(湖南青纯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2001h)。兽用苯甲酸雌二醇(上海全宇科技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10301);黄体酮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
公司,批号:33020828);他莫昔芬(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072191)。
76.1.2动物
77.spf级雌性sd未孕大鼠,9周龄,180-220g,购于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合格证号(scxk(新)2018-0002);以上动物均饲养于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屏障环境动物室,实验期间动物自由饮水、摄食,室温20~25℃,湿度为40%~70%,光照周期明暗各12h,通风良好。
78.1.3方法
79.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制备规范》制备草案,采用大鼠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mg/kg/d,每日1次(qd)连续25d,之后改用黄体酮肌内注射4mg/kg/d,每日1次(qd)连续5d。造模后光镜下观察动物乳腺组织结构及形态,根据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制备规范中病理诊断标准,本实验选择以乳腺腺泡增生为造模成功的主要评判依据。
80.造模成功后,将80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8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基本方(按实施例1制备)干预组、优选方1(按实施例2制备)干预组、优选方2(按实施例3制备)干预组、优选方3(按实施例4制备)干预组和优选方4(按实施例5制备)干预组。优选方和基本方大鼠给药剂量都应该为2.34g/kg/d(此剂量为人和大鼠换算剂量,根据人和大鼠换算系数6.3,以及基本方的临床用生药量26g/70kg/d计算;计算过程:临床人用剂量为26g/70kg/d=371.4mg/kg/d;6.3*371.4mg/kg/d=2340mg/kg/d=2.34g/kg/d)阳性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给药干预,剂量为5mg/kg/d,每日灌胃1次,正常组、模型组每天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30d。大鼠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2h,进行乳腺b超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束后,腹腔内注射10%的水合氯醛麻醉大鼠。血生化检测:腹主动脉取血,12000r/min,离心15min,取血清冻存于-80℃中,用于后续试剂盒检测血生化及elisa检测激素水平,考察各组血生化及激素水平变化。乳腺标本取材与观察指标:取下大鼠第2,3对双侧乳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乳腺纤维化状况。取下大鼠子宫,用游标卡尺对子宫进行直径测量及用电子天平对子宫进行称量,计算子宫指数;并取下大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进行称重。
81.2.指标检测
82.(1)乳房直径和高度
83.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各组大鼠乳房直径和高度,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
84.(2)子宫直径测量
85.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子宫直径,比较各组子宫直径大小。
86.(3)脏器的称量
87.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子宫重量,并计算脏器指数、子宫指数。
88.(4)血生化指标
89.生化试剂盒检测。
90.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
91.elisa检测血清激素水平。
92.雌二醇(e2)、孕酮(pg)、催乳素(prl)、促卵泡生长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检测。
93.(5)乳腺病理学检查
94.he染色:将乳腺放入4%多聚甲醛溶液中,常规95%乙醇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生物显微镜观察大鼠乳腺组织切片he染色后,各组大鼠乳腺导管上皮排列,导管腔、腺泡腔,小叶及小叶中腺泡数。
95.masson染色:将乳腺放入4%多聚甲醛溶液中,常规95%乙醇脱水。石蜡包埋、切片,按照masson染色试剂盒进行染色:采用配制好的weigert铁苏木素染色液染色6min,酸性乙醇分化液分化10s,蒸馏水冲洗1min,masson蓝化液返蓝5min,蒸馏水洗1min,丽春红品红染色液染色6min,1%冰醋酸冲洗1min,磷钼酸溶液洗1-2min,加苯胺蓝染色2min,1%冰醋酸冲洗1min,透明和固封后在室温保存即可,生物显微镜观察大鼠乳腺组织切片masson染色后脂肪垫、腺泡个数、导管排列及纤维化状况。
96.2.3乳腺b超
97.采用佳能超高频超声仪(aplioi800tus),使用探头型号为(i24lx8),大鼠提前备皮,脱毛,将大鼠四肢固定,保持大鼠安静不动,平躺,充分暴露出乳头,探头均匀涂抹超声偶联剂,超声仪显示屏显示大鼠乳腺完整形态,即可采集图像。
98.3.结果
99.3.1各组大鼠乳房直径和高度
100.将大鼠麻醉后,固定,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各组大鼠乳房的高度和直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乳房高度具有统计学差异,而相较于基本方干预组,优化方干预后大鼠的乳房高度和直径显著降低,其中优化方3改善更为明显。
101.(见表1)。
102.表1本发明对各组大鼠乳房高度和直径的影响
[0103][0104]
注:
#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
*
与模型组相比p《0.05,
**
与模型组相比p《0.01,

与基本方相比p《0.05。
[0105]
3.2脏器指数和子宫指数
[0106]
将大鼠脏器慢慢剥离取下,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各脏器的重量,并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子宫直径,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组各脏器指数未见显著差异,子宫指数各组具有统计学差异,而相较于基本方干预组,优化方干预后大鼠的子宫指数得到明显改善。(见表2和表3)。
[0107]
表2本发明对各组大鼠脏器指数影响
[0108][0109][0110]
注:
*
与模型组相比p《0.05。
[0111]
表3本发明对各组大鼠子宫指数及直径影响
[0112][0113]
注:
#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
*
与模型组相比p《0.05,
**
与模型组相比p《0.01,

与基本方相比p《0.05。
[0114]
3.3氧化应激指标检测
[0115]
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后大鼠血清中sod和gsh水平显著上升,mda水平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相较于基本方干预组,优化方干预后大鼠的氧化应激水平失衡得到明显改善,其中优化方3改善最为显著。
[0116]
(见表4)
[0117]
表4本发明对各组大鼠血清氧化因子影响
[0118][0119]
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1,

与基本方相比p《0.05。
[0120]
3.4elisa检测血清激素水平
[0121]
与模型组相较,给予中药干预组大鼠血清中e2、prl和lsh明显下降,pg和lh明显上升,各组大鼠激素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相较于基本方干预组,优化方干预后大鼠
的激素水平失衡得到明显改善,其中优化方3改善最为显著(见表5)。
[0122]
表5本发明对各组大鼠血清中激素水平影响
[0123][0124]
注:
#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
**
与模型组相比p《0.01,

与基本方相比p《0.05。
[0125]
3.5乳腺b超结果观察
[0126]
大鼠乳腺b超结果显示,相较模型组,给予本发明组大鼠乳腺结节明显缩小(详见图1)。
[0127]
3.6乳腺组织病理学观察
[0128]
以4%甲醛固定,固定标本经组织选块、组织脱水机处理后石蜡包埋制成蜡块,然后切成3mm组织切片,he染色后中性树胶封片,光镜下观察动物乳腺组织结构及形态。
[0129]
正常组乳腺无增生、乳腺组织稍有纤维化和脂肪细胞形态正常排列整齐紧密,模型组出现轻微至中度的乳腺腺泡增生,轻度至重度的腺泡腔扩张和轻度至中度的腺泡分泌,乳腺导管内可见分泌液、乳腺组织纤维化严重且脂肪细胞破裂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基本方组、优化方1组、优化方2组、优化方3组、优化方4组乳腺增生情况均有不同程度减轻,表现为乳腺小叶数、腺泡直径及数量、腺腔内分泌物明显减少、纤维化组织减少、脂肪细胞恢复完整形态排列紧密。(见图2和图3)。
[0130]
4.结论
[0131]
综合乳腺b超检查和病理结果显示,中药复方能明显改善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乳腺病变;良好的调节乳腺增生症大鼠乳腺血清中gsh、sod、mda、e2、pg、prl、lsh、lh水平的表达,从而减轻大鼠乳腺组织增生性损伤;对脏器系数、子宫指数及子宫直径统计分析,结果,本发明的复方各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说明中药复方安全无毒。
[0132]
动物实验结果也表明,添加了盐橘核的优化方能够改善模型动物乳腺的病变,其中优化方3(配比为1:2:2)在改善模型动物乳腺病理改变、调控氧化应激水平和激素水平等方面优势明显,因而选用优化方3(配比为1:2:2)进行临床应用实践,为中药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0133]
试验例2临床试验
[0134]
1.临床资料
[0135]
自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中医科门诊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乳腺增生患者30例,治疗患者年龄在24~50岁,平均30.16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9
±
1.2年,治疗患者年龄分布合理,病程跨度范围广,符合本研究要求。服药方法:给
予30例患者本发明中药复方,服用4周。观察指标:治疗前后乳房疼痛和乳腺增生肿块的变化,症状体征总积分、疼痛积分及伴随症状积分以4周为一个观察时相;治疗前后月经黄体期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催乳激素(prl)。同时通过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检测,评价药物安全性。
[0136]
1.1诊断标准
[0137]
参照《外科学》有关乳腺增生症的诊断标准。(陈考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4-255)。
[0138]
1.2纳入标准
[0139]
(1)符合《外科学》乳腺增生症的诊断标准。
[0140]
(2)女性,年龄在18至55岁之间。
[0141]
1.3排除标准
[0142]
(1)妊娠期及哺乳期。(2)乳腺炎、乳腺恶性肿瘤。(3)服用所有激素类药物者。(4)有严重的心肝肾疾患者。(5)精神病患者。
[0143]
1.4中医辨证
[0144]
主症:乳房局部出现疼痛;乳房局部的肿块边界不清楚,质地韧;舌边尖有癖斑,舌质暗红或者发紫,甚者舌下络脉粗胀;
[0145]
次症:乳房局部病灶或肿块与月经周期或者情绪的关系不明显;脉弦滑或涩。胸协胀闷,烦躁易怒,身重倦怠。
[0146]
1.5安全性评价指标及检查
[0147]
一般体格检查: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各检查、记录一次。
[0148]
血、尿常规: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各检查一次。
[0149]
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各检查一次。
[0150]
1.6药效评分
[0151]
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各检查、记录一次。
[0152]
b超检查: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各检查、记录一次。
[0153]
激素水平检查: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各检查、记录一次。
[0154]
2.治疗方法
[0155]
在动物药效实验结果的基础之上,临床试验的治疗组选择本发明中药复方的组成即实施例4(威灵仙:楮实子:盐橘核=1:2:2),分早晚两次温服,对比服药前后的疗效。
[0156]
3.观察指标中医证候积分
[0157]
3.1评分标准:
[0158]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乳房疼痛:乳房疼痛积分采用公认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标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为疼痛并影响睡眠,患者尚能忍受;7~10分为有渐强的疼痛感,患者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及睡眠。由患者本人将疼痛分级圈于相应的数字上。
[0159]
0分:无;
[0160]
2分:疼痛为隐痛或窜痛,时作时止;
[0161]
4分:疼痛伴触痛,胀痛明显;
[0162]
6分:疼痛为坠痛或刺痛,触痛明显。
[0163]
乳房肿块大小评分:
[0164]
0分:无;
[0165]
2分:单侧或双侧乳房肿块,为单一小肿块,或呈颗粒状而范围小,或呈条索物,较软,局限在一个象限;
[0166]
4分:肿块较大,或呈片状、盘状,累及双乳,但范围在两个象限;
[0167]
6分:肿块大,多发囊性结节,累及双乳,范围在两个象限以上。
[0168]
胸肋胀痛:
[0169]
0分:无;
[0170]
1分:轻微胸肋胀痛,时作时止;
[0171]
2分:胸肋胀痛可忍,持续不止;
[0172]
3分:胸肋胀痛难忍。
[0173]
烦躁易怒:
[0174]
0分:无;
[0175]
1分:偶有急躁;
[0176]
2分:烦躁发怒;
[0177]
3分:烦躁易怒难以自我控制。
[0178]
治疗4周后,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乳房疼痛积分,乳房肿块(大小、质地)积分。
[0179]
4.疗效判定
[0180]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指数(n)=[(疗前积分-疗后积分)
÷
疗前积分]
×
100%。
[0181]
(1)临床痊愈:治疗后乳房疼痛消失,乳房肿块消失,证候积分值为0;
[0182]
(2)显效: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减少≥70%,或肿块长径缩小一半以上;
[0183]
(3)有效: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减少≥30%且《70%,或肿块长径缩小三分之一以上;
[0184]
(4)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0185]
总有效率=(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总例数
×
100%。
[0186]
5.临床研究结果
[0187]
本研究对乳腺增生患者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治疗前后乳腺增生患者症状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6),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乳素具有统计学差异,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无差别。(见表7和图4~5),乳腺增生治疗效果见表8~9,部分患者治疗前后的乳腺乳腺b超图见图6~11。
[0188]
表6患者症状情况统计
[0189][0190]
注:
*
与治疗前进行对比p《0.05;
**
与治疗前进行对比p《0.01。
[0191]
表7本发明对患者外周血e2、p、prl、lsh和lh含量影响
[0192][0193]
注:
*
与治疗前进行对比p《0.05。
[0194]
表8本发明对患者疼痛和肿块有效统计
[0195][0196]
表9本发明对患者治疗结果
[0197][0198]
从上述结果可见:本发明的复方对患者乳房胀痛、肿块大小、情绪波动、胸胁胀闷、烦躁易怒、身重倦怠及舌质暗红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对乳房胀痛改善最为明显,经统计学处理,给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本发明的复方对乳腺增生有明显的作用,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199]
本发明的复方应用后证实对人b超检查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说明本发明的复方可以改善乳腺增生患者的乳腺病变。
[0200]
本发明的复方能够改善乳腺组织增生程度,可调节人血清中e2、p、prl、lsh、lh激素水平表达。
[0201]
6.本发明的安全性检测意义及结果
[0202]
6.1肝功能5项指标及其选择意义
[0203]
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各种细胞中,肝细胞中含量最多,在各种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时,alt大量释放入血中,因此它是诊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的重要指标;是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
[0204]
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正常时血清中的ast含量较低,但相应细胞受损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ast释放入血,故其血清浓度可升高,当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大于1时,提示有肝实质的广泛损害,预后不良。
[0205]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中的一种酶,能敏感的反应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当肝细胞膜受损或细胞坏死时,alp的血浓度升高。
[0206]
总胆红素(tbil):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肝细胞对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三个过程,总胆红素值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当患有药物中毒性肝炎时,可以出现tbil升高。
[0207]
白蛋白(alb):白蛋白与肝脏合成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也是反映肝功的一项指标。
[0208]
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见图12和图13)
[0209]
肝功能5项指标,用药4周后,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治疗前后各考察指标无
统计学差异(p》0.05)。
[0210]
6.2肾功能3项指标及其选择意义
[0211]
尿素(ua):作为人体蛋白代谢的终末产物。经肾小球滤过,其中40%经近端小管吸收,远端小管的吸收视尿量而定,最终从尿排出,迎春根据血中ua的浓度肾小球滤过功能。
[0212]
血尿酸(urea):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体内总尿酸的80%由细胞核蛋白分解代谢产生,20%由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分解代谢产生。其中1/3由肠道、2/3由肾脏排出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血清尿酸一部分与蛋白结合,大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大部分血清尿酸经肾小球滤过,在近端肾小管98-100%被重吸收,故正常情况下尿酸的清除率低。
[0213]
血肌酐(crea):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故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0214]
肾功能指标的检测,意在考察用本发明复方后,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管分泌功能及酸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后各考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本发明复方对肾脏功能是安全的。
[0215]
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见图12和图13)
[0216]
6.3心电图
[0217]
本发明检测了患者心电图项(见图14)
[0218]
治疗前后窦性心律、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0219]
6.4血常规
[0220]
表10本发明复方对血常规的影响:
[0221]
本发明检测了患者血常规28项(见图15和16)
[0222]
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0223]
6.5尿常规
[0224]
本发明检测了患者尿常规26项(见图17)
[0225]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0226]
7结论
[0227]
临床研究表明本发明对乳腺增生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中药复方对乳房疼痛总有效率77.6%,肿块总有效率48.9%,疾病总疗效治愈率3%、显效率26.7%、总有效率86.7%。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比较及动物实验研究脏器指数结果表明本药是安全的。
[0228]
本发明的生物效应:该药可以降低患者外周血中雌激素水平及升高孕激素水平且一定程度上缩小乳腺肿块。
[0229]
综上,本发明针对患者乳房疼痛、肿块随情绪变化消长的特点,把辨证论治改为辨病论治;针对冲任失调形成的乳癖,治疗上遵循郁者达之,结着散之的原则,配伍得到的复方在治疗女性肝肾亏虚,冲任不调的乳腺增生方面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成本低,具备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