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材加工用蒸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9 05:00: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材加工用蒸压装置。


背景技术:

2.与传统的黏土砖相比, 装配式建筑加气混凝土板材砌块可以节约土地资源, 改善建筑墙体的保温隔热效应, 提高建筑节能效果,是一种新型墙体材料。装配式建筑加气混凝土板材砌块是装配式建筑中以大理石砂、水泥、石灰、矿渣、砂、发气剂、气泡稳定剂和调节剂等物质为主要原料, 经磨细、计量配料、搅拌浇注、插钎、发气膨胀、静停、拔钎、切割、蒸压养护、成品加工等工序制造而成的多孔混凝土制品。主要适用于装配式建筑中的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外墙填充、内墙隔断、屋面板和楼板等, 也可应用于抗震圈梁构造多层建筑的外墙或保温隔热复合墙体, 还可用于建筑屋面的保温和隔热。在装配式建筑加气混凝土板材砌块的在工艺,蒸压养护装置是制造装配式建筑加气混凝土板材砌块的关键设备,目前,常用的蒸压养护装置结构包括釜体、釜盖以及安装在釜体和釜盖之间的开盖机构,使用时,先将装有混凝土砌块的模板推送到釜体底部的导轨处,之后利用推送机构将其推送到釜体内,然后向釜体内通入蒸汽对混凝土砌块进行蒸压养护,蒸压养护完成后,将蒸汽混凝土砌块从釜体内拉出即可,该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对混凝土砌块的自动进料、养护和出料,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直接向釜体内通入蒸汽,由于釜体内的空间较大,蒸汽进入到釜体内后不能均匀的扩散在釜体内的空腔内,出现釜体内的蒸汽分布不均匀的现场,导致砌块养护效果不理想;二是由于结构布置的合理,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釜体内压力、温度和湿度不稳定的情况,不仅影响蒸压养护的效率,也增加了蒸压养护的成本。因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合理、实用性强、既能提高养护效果、又能降低运行成本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材加工用蒸压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实用性强、既能提高养护效果、又能降低运行成本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材加工用蒸压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底座、釜体、釜盖、导轨以及安装在釜体和釜盖之间的开盖机构,在导轨上方的釜体内两侧对称安装有加热隔板,加热隔板的两端与釜体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封板,所述封板、加热隔板与釜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的加热腔,加热隔板上沿着加热隔板的轴向方向安装有多组扰流机构,釜体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蒸汽输送管,每根蒸汽输送管上等间距的布置有多根伸入到对应加热腔内的蒸汽支管,釜体的顶部均布设置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在加热腔上方的釜体内安装有导气板,导气板上均布安装有多个导气孔,釜体的顶部在沿着釜体的轴向方向设置有多根排气支管,多根排气支管连接有一根排气总管,排气总管上安装有真空泵。
5.进一步的,每组扰流组件包括导流筒和轴流风机,加热隔板上设置有进气通孔,导
流筒安装在靠近釜体内壁一侧的进气通孔上,轴流风机安装在导流筒内。
6.进一步的,每组扰流组件的数量至少为2个,且在相邻两组扰流组件之间的加热隔板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孔,进气孔为矩形结构。
7.进一步的,釜体的顶部安装有延伸至导气板下方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上安装有充气泵。
8.进一步的,釜体底部安装有排污管,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
9.进一步的,釜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10.进一步的,在与釜盖连接处的釜体端部设置有密封垫。
11.进一步的,加热腔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器。
12.进一步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数量至少为2个。
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装置产生的优点是:一是本装置在釜体内的两侧设置了加热腔,加热腔上相对设置的扰流组件同时向釜体内输送蒸汽气流,蒸汽气流在釜体内呈对流流动,这样能够使釜体内的蒸汽排布更加均匀,可有效地的提高混凝土砌块的蒸养效果;二是在蒸汽对混凝土砌块蒸养的过程中,在真空泵的作用下,能够将及时的将蒸压养护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及时的从排气支管排出,这样有利于维持釜体内湿度恒定,让釜体内的蒸汽更加干燥,有助于提高养护的效果,同时,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的监测釜体内的温度和压力,这样能够便于实时的调节釜体内的温度和压力,解决了釜体内因温度、压力和湿度波动大造成养护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的提升了混凝土砌块的蒸养质量,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养护效果效果显著、运行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优点,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的a-a视图;
16.图中:1-底座,2-釜体,3-釜盖,4-导轨,5-开盖机构,6-加热隔板,7-封板,8-蒸汽输送管,9-蒸汽支管,10-温度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2-导气板,13-排气支管,14-排气总管,15-真空泵,16-导流筒,17-轴流风机,18-进气孔,19-充气管,20-充气泵,21-排污管,22-保温层,23-密封垫,24-电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8.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釜体2、釜盖3、导轨4以及安装在釜体2和釜盖3之间的开盖机构5,釜体2和釜盖3之间的开盖机构5为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结构,导轨4为两根,导轨4沿着釜体2的轴向方向设置,在导轨4上方的釜体2内两侧对称安装有加热隔板6,加热隔板6沿着釜体2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加热隔板6的两端与釜体2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封板7,所述封板7、加热隔板6与釜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的加热腔,所述加热隔板6上沿着加热隔板6的轴向方向安装有多组扰流机构,所述釜体2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蒸汽输送管8,蒸汽输送管8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每根蒸汽输送管8上等间距的布置有多根伸入到对应加
热腔内的蒸汽支管9,所述釜体2的顶部均布设置温度传感器10和压力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0和压力传感器11为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结构,可以在市场上直接采购成品,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10和压力传感器11的数量至少为2个,在加热腔上方的釜体2内安装有导气板12,所述导气板12上均布安装有多个导气孔,所述釜体2的顶部在沿着釜体2的轴向方向设置有多根排气支管13,多根排气支管13连接有一根排气总管14,所述排气总管14上安装有真空泵15。
19.本装置的工作过程是:打开釜体2一端的釜盖3,将装有混凝土砌块的底板通过导轨4推送到釜体2内,关闭釜盖3,打开蒸汽输送管8上的流量控制阀,利用蒸汽输送管8向各根蒸汽支管9输送蒸汽,蒸汽通过蒸汽支管9进入到加热腔内,此时,进入到加热腔内的蒸汽在扰流组件的吹送作用下,同时向釜体2的内腔相向流动,蒸汽气流进入到釜体2内后就能够对混凝土砌块进行养护,蒸汽气流在釜体2内呈对流流动,这样能够使釜体2内的蒸汽排布更加均匀,可有效地的提高混凝土砌块的蒸养效果,在扰流组件连续向釜体2内输送蒸汽气流的过程中,打开真空泵15,在真空泵15的作用下,通过排气支管13和排气总管14能够将及时的将蒸压养护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及时的从釜体2内排出,这样有利于维持釜体2内湿度恒定,让釜体2内的蒸汽更加干燥,有助于提高蒸养的效果,且在进气和排气的过程中,设置的温度传感器10和压力传感器11能够实时的监测釜体2内的温度和压力,这样能够便于实时的调节釜体2内的温度和压力,解决了釜体2内因温度、压力和湿度波动大造成养护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当混凝土砌块蒸养完成后,打开釜体2另一端的釜盖3,将混凝土砌块从釜体2内拉出再次装入新的混凝土即可。
20.进一步的,每组扰流组件包括导流筒16和轴流风机17,所述加热隔板6上设置有进气通孔,所述导流筒16安装在靠近釜体2内壁一侧的进气通孔上,所述轴流风机17安装在导流筒16内,两个加热腔上相对设置的多组轴流风机17同时工作,能够产生对流,使得釜体2内的蒸汽气流排布更均匀,可有效的提升蒸养的效果,优选地,每组扰流组件的数量至少为2个,且在相邻两组扰流组件之间的加热隔板6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孔18,所述进气孔18为矩形结构,进气孔18与轴流风机17配合使用,能够让釜体2内的蒸汽气流分布更加均匀。
21.进一步的,所述釜体2的顶部安装有延伸至导气板12下方的充气管19,所述充气管19上安装有充气泵20,利用充气管19能够向釜体2内填充有稀有气体,以提高釜体内的真空度,从而提高对混凝土砌块的蒸养效果。
22.进一步的,所述釜体2底部安装有排污管21,所述排污管21上安装有排污阀,蒸汽在对混凝土砌块蒸养的过程中,会有部分的蒸汽被冷凝成液体汇聚到釜体2的底部,这时,利用排污管21可以将釜体2底部的液体及时排出。
23.进一步的,为了降低釜体2内的热量损失,所述釜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22,优选地,所述保温层102有限采用高铝纤维复合保温层。
24.进一步的,在与釜盖3连接处的釜体2端部设置有密封垫23,密封垫23能够防止热量从釜体2和覆盖3之间逸出,这样能够保证釜体2具有预设温度以使蒸养效果更好。
25.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腔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器24,当釜体2内的工作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利用电加热器24可以对加热腔内的蒸汽进行加热,这样有利于提高蒸养的效果。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