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计算机用带有风水双冷的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28 20:17: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计算机用带有风水双冷的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2.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3.对于现在的计算机在进行使用时,需要对内部的热量进行散去,传统的散热要么时风冷要么是水冷,使得单种的冷却结构让冷却的效果不佳,同时一体化结构对于安装适应性也是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现在的计算机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用带有风水双冷的冷却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于现在的计算机在进行使用时,需要对内部的热量进行散去,传统的散热要么时风冷要么是水冷,使得单种的冷却结构让冷却的效果不佳,同时一体化结构对于安装适应性也是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现在的计算机使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计算机用带有风水双冷的冷却机构,包括支撑盒体,所述支撑盒体的侧边均匀焊接有固定侧块,所述固定侧块的侧边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撑盒体的两侧边对称设置有透气格栅,所述支撑盒体的顶面对接有冷凝箱体,所述冷凝箱体的顶面插接有进料管,所述冷凝箱体的一侧边开设有插接口,所述支撑盒体的一侧边均匀对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顶面均匀开设有通接孔,所述散热片的内侧边穿插有冷却管道,所述散热片的一侧边水平焊接有侧卡接条,所述侧卡接条的侧边开设有连通孔,所述侧卡接条的两端对称卡接有卡接斜块,所述支撑盒体的顶面垂直向上插接有顶插管,所述支撑盒体的一侧边均匀水平开设有侧卡槽,所述侧卡槽的内侧边固定插接有延伸插管,所述支撑盒体的内侧边水平焊接有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之间端焊接有中传输盘,所述中传输盘的一侧边螺栓连接有风扇电机,所述风扇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风扇叶,所述中传输盘的两侧边对称开设有传输孔,所述中传输盘的内侧边设置有传输螺片,所述冷凝箱体的内侧边螺栓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箱体的底面对称开设有底套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侧块的个数为多块,且多块固定侧块固定设置在支撑盒体的侧边靠近一边缘位置,透气格栅对称设置在支撑盒体的两对称侧边中心位置,且透气格栅的内部与支撑盒体的内部保持通接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料管的底端垂直向下贯穿冷凝箱体的顶面延伸至内部,且相互之间内部保持通接设置,插接口的内部与冷凝器相互之间保持电性连接设置,散热片的个数为多块,且多块散热片相互之间叠加式平行排布设置,多块散
热片的一端对接设置在侧卡槽的开口侧边。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冷却管道呈s形穿插在通接孔之间位置,且冷却管道的两端均固定插接设置在连通孔的一端内部,侧卡接条固定设置在散热片的一端中心位置,且侧卡接条分别一一对应插接设置在侧卡槽的内侧边位置,连通孔对称开设在侧卡接条的侧边靠近两端位置,且连通孔对应套接设置在延伸插管的外侧边位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插管的底端通过支撑盒体的内槽与支撑横杆的内部保持通接设置,且顶插管的顶端对应插接设置在底套孔的内侧边,侧卡槽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侧卡槽相互之间叠加式排布设置,延伸插管分别对称设置在侧卡槽的内侧靠近两端,且延伸插管通过支撑盒体的内槽与支撑横杆的内部保持通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横杆和中传输盘水平设置在支撑盒体的中线位置,传输孔与支撑横杆的内部保持通接设置,传输螺片固定套接设置在风扇电机的输出端。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盒体放置到计算机指定位置通过螺栓插接在固定孔的内部让其固定住,固定完成后将多块散热片水平对应排布在计算机的内侧边,且一端的侧卡接条插接到侧卡槽的内部,在卡接斜块的辅助下使得侧卡接条稳定在侧卡槽的内部,将冷却液通过进料管注入到冷凝箱体的内部,在插头插接到插接口的内部供电后,使得冷凝器对冷却液冷却处理,冷却的液体通过顶插管进入到中传输盘的内部,在粉碎电机的转动下使得传输螺片带动着传输作用,使得液体通过延伸插管进入到冷却管道的内部,对散热片上的热量进行传输散热处理,同时在风扇叶的转动下使得热量通过透气格栅向外排出起到冷却效果,装置设计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采用了水冷和风冷一体化结构使得冷却的效果更佳,同时在卡扣式的安装结构使得安装简便。
附图说明
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5.图1为一种计算机用带有风水双冷的冷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计算机用带有风水双冷的冷却机构的散热片俯视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计算机用带有风水双冷的冷却机构的支撑盒体正视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一种计算机用带有风水双冷的冷却机构的中传输盘侧视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一种计算机用带有风水双冷的冷却机构的冷凝箱体侧视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支撑盒体;2、固定侧块;3、固定孔;4、透气格栅;5、冷凝箱体;6、进料管;7、插接口;8、散热片;9、通接孔;10、冷却管道;11、侧卡接条;12、连通孔;13、卡接斜块;14、顶插管;15、侧卡槽;16、延伸插管;17、支撑横杆;18、中传输盘;19、风扇电机;20、风扇叶;21、传输孔;22、传输螺片;23、冷凝器;24、底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用带有风水双冷的冷却机构,包括支撑盒体1,支撑盒体1的侧边均匀焊接有固定侧块2,固定侧块2的侧边开设有固定孔3,支撑盒体1的两侧边对称设置有透气格栅4,固定侧块2的个数为多块,且多块固定侧块2固定设置在支撑盒体1的侧边靠近一边缘位置,透气格栅4对称设置在支撑盒体1的两对称侧边中心位置,且透气格栅4的内部与支撑盒体1的内部保持通接设置,支撑盒体1的顶面对接有冷凝箱体5,冷凝箱体5的顶面插接有进料管6,冷凝箱体5的一侧边开设有插接口7,支撑盒体1的一侧边均匀对接有散热片8,进料管6的底端垂直向下贯穿冷凝箱体5的顶面延伸至内部,且相互之间内部保持通接设置,插接口7的内部与冷凝器23相互之间保持电性连接设置,散热片8的个数为多块,且多块散热片8相互之间叠加式平行排布设置,多块散热片8的一端对接设置在侧卡槽15的开口侧边,散热片8的顶面均匀开设有通接孔9,散热片8的内侧边穿插有冷却管道10,散热片8的一侧边水平焊接有侧卡接条11,侧卡接条11的侧边开设有连通孔12,冷却管道10呈s形穿插在通接孔9之间位置,且冷却管道10的两端均固定插接设置在连通孔12的一端内部,侧卡接条11固定设置在散热片8的一端中心位置,且侧卡接条11分别一一对应插接设置在侧卡槽15的内侧边位置,连通孔12对称开设在侧卡接条11的侧边靠近两端位置,且连通孔12对应套接设置在延伸插管16的外侧边位置,侧卡接条11的两端对称卡接有卡接斜块13;
22.请参阅图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用带有风水双冷的冷却机构,其中支撑盒体1的顶面垂直向上插接有顶插管14,支撑盒体1的一侧边均匀水平开设有侧卡槽15,侧卡槽15的内侧边固定插接有延伸插管16,顶插管14的底端通过支撑盒体1的内槽与支撑横杆17的内部保持通接设置,且顶插管14的顶端对应插接设置在底套孔24的内侧边,侧卡槽15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侧卡槽15相互之间叠加式排布设置,延伸插管16分别对称设置在侧卡槽15的内侧靠近两端,且延伸插管16通过支撑盒体1的内槽与支撑横杆17的内部保持通接,支撑盒体1的内侧边水平焊接有支撑横杆17,支撑横杆17之间端焊接有中传输盘18,中传输盘18的一侧边螺栓连接有风扇电机19,风扇电机19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风扇叶20,中传输盘18的两侧边对称开设有传输孔21,中传输盘18的内侧边设置有传输螺片22,支撑横杆17和中传输盘18水平设置在支撑盒体1的中线位置,传输孔21与支撑横杆17的内部保持通接设置,传输螺片22固定套接设置在风扇电机19的输出端,冷凝箱体5的内侧边螺栓连接有冷凝器23,冷凝箱体5的底面对称开设有底套孔24。
2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5.将支撑盒体1放置到计算机指定位置通过螺栓插接在固定孔3的内部让其固定住,固定完成后将多块散热片8水平对应排布在计算机的内侧边,且一端的侧卡接条11插接到侧卡槽15的内部,在卡接斜块13的辅助下使得侧卡接条11稳定在侧卡槽15的内部,将冷却液通过进料管6注入到冷凝箱体5的内部,在插头插接到插接口7的内部供电后,使得冷凝器23对冷却液冷却处理,冷却的液体通过顶插管14进入到中传输盘18的内部,在粉碎电机19的转动下使得传输螺片22带动着传输作用,使得液体通过延伸插管16进入到冷却管道10的内部,对散热片8上的热量进行传输散热处理,同时在风扇叶20的转动下使得热量通过透气
格栅4向外排出起到冷却效果。
2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