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分离装置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17:54: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装置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2.在对高油脂食物进行烹饪,例如煲肉汤时,往往会有较多的油脂析出,同时肉中残留的血液也会溶解到汤中,在肉汤表面形成浮沫,这些油脂和浮沫既破坏汤的口感,又影响食欲,同时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在食用时通常需要将这些物质从汤中的分离出来。
3.现有的一种具有滤脂功能的分离装置,其底部中心具有凸台,凸台上罩有沥帽,二者之间的间隙形成过液通道,过液通道一端通过第一过液口与分离装置内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过液口与分离装置外连通,但在使用过程中,第一过液口处易形成紊流和旋涡,从而将漂浮在汤汁上层的油脂和浮沫卷入过液通道并带出分离装置,导致最终的分离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分离装置,具有分离效果好、拆装方便等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分离装置,包括: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包括底壁、周壁、储液腔以及向所述储液腔内凸起的凸台;沥帽,所述沥帽具有顶壁和侧壁,所述侧壁的下端边缘具有延伸部,所述顶壁上具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沥帽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到所述凸台上以形成过液通道;所述凸台上设有第二过液口,所述过液通道的一端与第二过液口连通,另外一端设有连通储液容器内的过液孔,所述过液孔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过液口的高度,所述过液孔的总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过液口的总面积。
7.在上述分离装置中,所述过液孔的有效直径小于第二过液口的有效直径。
8.在上述分离装置中,所述过液孔为设置在沥帽顶壁和延伸部之间侧壁上的第一过液口,所述第一过液口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孔。
9.在上述分离装置中,所述凸台周向边缘设有凹槽,所述沥帽的延伸部可向所述凹槽内延伸设置。
10.在上述分离装置中,所述凹槽的宽度为l,4mm≤l≤8mm。
11.在上述分离装置中,所述凸台上具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凹腔,所述第一连接件可向所述凹腔内延伸设置,所述凹腔内容纳有磁吸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磁吸件相吸以使所述沥帽连接到所述凸台上。
12.在上述分离装置中,所述凹腔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位于所述磁吸件的上方。
13.在上述分离装置中,所述凸台中部具有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台阶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凸台顶壁外侧贴合。
14.在上述分离装置中,所述凸台的顶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第二过液口间隔设置。
15.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分离装置,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锅体和盖设在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体具有内胆,所述分离装置置于所述内胆中。
16.采用上述技术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过液通道的另外一端设置连通储液容器内的过液孔,所述过液孔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过液口的高度,且所述过液孔的总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过液口的总面积,这样,在汤汁流出储液容器时,过液孔不会对汤汁的流出产生阻挡作用,使得过液孔处液体的流速较第二过液口处的液体流速慢,且过液孔处液体的流速与过液孔周围液体的流速相差较小,周围的液体可以及时对过液口处的液体进行补充,从而可以避免在过液孔处形成紊流和旋涡,保证油脂和浮沫不会被带出分离装置,提升油脂、浮沫的分离效果。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过液孔的有效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过液口的有效直径。这样,可以使过液孔起到过滤的作用,经过液孔过滤后,即使有杂质从过液孔进入过液通道,其也可以从第二过液口流出,保证分离过程的顺利进行。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过液孔为设置在沥帽顶壁和延伸部之间侧壁上的第一过液口,所述第一过液口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孔。这样,在分离装置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第一过液口与储液容器底壁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即使有杂质从第二过液口进入过液通道,也可以通过第一过液口和凸台第二过液口的配合保证汤汁和油脂、浮沫的分离效果。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台周向边缘设有凹槽,所述沥帽的延伸部可向所述凹槽内延伸设置。凹槽的设置,可以为沥帽的装配留下干涉空间,避免因制造误差使沥帽连接到凸台上时与储液容器的底壁产生干涉,且凹槽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方便用户安装沥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由于沥帽的延伸部可向凹槽内延伸设置,使得沥帽可以采用更大的高度值,从而达到加大过液孔与凸台第二过液口之间高度差的目的,提升分离的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储液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沥帽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分离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内胆010;凸起011;储液容器100;底壁101;周壁102;储液腔103;凸台110;第二过液口120;凹槽130;安装孔140;加强筋150;支撑边160;把手170;提手180;进液
口190;沥帽200;顶壁201;侧壁202;延伸部203;过液间隙210;第一过液口220;第一连接件300;第二连接件400;凹腔410;磁吸件420;容纳腔430;止挡件440;台阶部450;过液通道500。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使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2.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离装置。
33.参考图1到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离装置,包括:储液容器100,所述储液容器100包括底壁101、周壁102、储液腔103以及向所述储液腔103内凸起的凸台110;沥帽200,所述沥帽200具有顶壁201和侧壁202,所述侧壁202的下端边缘具有延伸部203,所述顶壁201上具有第一连接件300,所述沥帽20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300连接到所述凸台110上以形成过液通道500;所述凸台110上设有第二过液口120,所述过液通道500的一端与第二过液口120连通,另外一端设有连通储液容器内的过液孔,所述过液孔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过液口120的高度,所述过液孔的总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过液口120的总面积。
34.具体的,所述储液容器100包括底壁101以及由底壁101边缘向上延伸的环状周壁102,底壁101和周壁102一起限定出储液腔103,凸台110位于储液容器底壁101的中部并向所述储液腔103内凸起。沥帽200通过第一连接件300罩设到凸台110上,沥帽的顶壁201以及侧壁202与储液容器100之间形成过液通道500。延伸部203可以为侧壁202的下端边缘,也为可以侧壁202下端边缘朝外弯曲的翻边。所述过液孔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过液口120的高度,储液腔103中的液体可以先经过液孔进入过液通道500,再从第二过液口120中流出,或者,储液容器100外的液体可以先经第二过液口120进入过液通道500,再从过液孔中流入储液腔103内。
3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所述过液孔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液孔为沥帽侧壁201上的开孔,储液腔103内的液体通过该开孔流入过液通道500中。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液孔为延伸部203与储液容器的底壁101之间形成的过液间隙,该过液间隙限定出过液孔。当然,所述过液孔也可以是既包括开孔,也包括过液间隙,以及其他可以实现过液的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过液通道500的另外一端设置连通储液容器内的过液孔,过液孔的高度低于第二过液口120的高度,且过液孔的总面积大于第二过液口120的总面积,这样,在汤汁流出储液容器时,过液孔不会对汤汁的流动产生阻挡作用,使得过液孔处液体的流速较第二过液口120处的液体流速慢,且过液孔处液体的流速与过液孔周围液体的流速相差较小,周围的液体可以及时对过液口处的液体进行补充,从而可以避免在过液孔处形成紊流和旋涡,保证油脂和浮沫不会被带出分离装置,提升油脂、浮沫的分离效果。
3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过液孔的有效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过液口120的有效直径。所述有效直径是指过液孔和第二过液口外形轮廓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的颗粒物的直径,例如,当过液孔为沥帽与储液容器底壁之间的间隙时,所述有效直径为该间
隙的高度,或者,当过液孔为沥帽侧壁上的矩形或者腰型孔时,有效直径为孔两条长边之间宽度尺寸。
3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过液孔与第二过液口120均为圆形孔,过液孔的直径小于第二过液口120的直径;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过液孔为腰型孔,第二过液口120为圆形孔,过液孔两条长边之间宽度尺寸小于第二过液口120的直径。
39.在烹饪时,为了便于捞取汤中的食材或者桂皮、生姜等调料,有时需要将食材或者调料放到储液容器100中,而放入的调料以及食材掉落的碎肉、骨渣等杂质容易堵塞过液通道500,将过液孔的有效直径设置成小于第二过液口120的有效直径的形式,可以使过液孔起到一定过滤的作用,经过液孔过滤后,即使有杂质从过液孔进入过液通道500,其也可以从第二过液口120流出,保证分离过程的顺利进行。
4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考图1和图2,所述过液孔为设置在沥帽顶壁和延伸部之间侧壁上的第一过液口220,所述第一过液口220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孔。这样,在分离装置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第一过液口220与储液容器底壁101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即使有杂质从第二过液口120进入过液通道500,也可以通过第一过液口220和第二过液口120的配合保证汤汁和油脂、浮沫的分离效果。
41.进一步的,第一过液口220到延伸部203的距离小于其到沥帽顶壁201的距离,这样可以使第一过液口220与第二过液口120的高度差尽可能的大,进而提升分离装置的分离效果。
4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所述凸台110周向边缘设有凹槽130,所述沥帽的延伸部203可向所述凹槽130内延伸设置。凹槽130的设置,可以为沥帽200的装配留下干涉空间,避免因制造误差使沥帽200连接到凸台100上时与储液容器的底壁101产生干涉。另外,由于第一连接件300设置沥帽的顶壁201内侧,在安装沥帽时,用户看不到第一连接件300的位置,只能凭感觉去将第一连接件300与凸台110对准,往往需要操作多次才能将第一连接件300正确安装到凸台110上,而凹槽130可以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使用户通过延伸部203和凹槽130的配合关系快速推断出沥帽的正确位置,使沥帽的安装更加方便,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由于沥帽的延伸部203可向凹槽130内延伸设置,使得沥帽200可以采用更大的高度值,从而达到加大过液孔与凸台第二过液口120之间高度差的目的,提升分离的效果。除此之外,凹槽130的设置还可以对汤汁中的零碎的杂质起到收集作用,使得汤汁中杂质可以沉入凹槽130中,避免杂质堆积过多而堵塞第一过液口220。
43.更具体的,所述凹槽130的宽度为l,4mm≤l≤8mm。若凹槽130的宽度l小于4mm,则沥帽延伸部203与凹槽130边缘之间的间隙会过小,汤汁中的杂质容易堵塞该间隙,进而使杂质在过液通道内堆积,影响分离效果;若凹槽130的宽度l大于8mm,则会在凹槽130内会留存较多的汤汁,造成浪费。
4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图1和图2、图4和图5,所述凸台110上具有第二连接件400,所述第二连接件400设有凹腔410,所述第一连接件300可向所述凹腔410内延伸设置,所述凹腔410内容纳有磁吸件420,所述第一连接件300和所述磁吸件420相吸以使所述沥帽200连接到所述凸台110上。
45.具体的,第一连接件300优选为导磁金属,例如可被磁吸的不锈钢,这样既能实现与磁吸件420的吸合,保证吸附的可靠性,又便于将第一连接件300做成较为复杂的形状,从
而方便与沥帽200的装配。
46.当需要将沥帽200安装到储液容器100上时,只需将第一连接件300的末端靠近凹腔内的磁吸件420,第一连接件300和磁吸件420就会相互吸引,进而将沥帽200吸附固定到储液容器100上,单手操作即可完成,无需人工施加其他力,安装方便、快捷、省力。同样,在拆卸沥帽200时,只需要克服第一连接件300和磁吸件420之间的磁吸力,将第一连接件300从凹腔410中拉出即可,用户只需单向、一次性施力即可拆卸沥帽200,拆卸方便、快捷、省力。同时,通过将第一连接件300伸入凹腔410内,凹槽410会对第一连接件300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沥帽200和凸台110的固定更加稳定。
4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述凹腔410内设有容纳腔430,所述容纳腔430内设有止挡件440,所述止挡件440位于所述磁吸件420的上方。
48.具体的,所述容纳腔430的内径大于所述凹腔410的内径,止挡件440的形状与容纳腔430的形状相适配,以便止挡件440安装容纳在容纳腔430中。止挡件440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磁吸件420固定的稳定性,避免在拆卸沥帽200时将磁吸件420带出凹腔410。
4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所述凸台110中部具有安装孔140,所述第二连接件400具有台阶部450,所述第二连接件400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孔140,所述台阶部450与所述凸台110顶壁外侧贴合。优选的,第二连接件400通过铆接固定在凸台110上。
50.进一步的,所述凸台110的顶部设有加强筋150,所述加强筋150与所述第二过液口120间隔设置。通过在凸台110上设置加强筋150,可以改善凸台顶部由于冲孔过多导致的强度下降问题,保证在第二连接件400安装的过程中凸台110不会发生变形。
51.下面参考图6和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离装置的工作过程。
5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储液容器100置于内胆010内,当内胆010内液体沸腾时,液面上升,带有油脂、浮沫的汤汁进入储液容器的储液腔103中,由于汤汁的密度比油脂和浮沫的密度大,储液腔103内部的液体会产生分层,油脂、浮沫会上浮到汤汁表面。当内胆010内液面下降时,储液容器100内的液面也会随之下降,储液腔103下层的汤汁会从过液间隙210以及第一过液口220流入过液通道500内,在液面高度达到第二过液口120的高度后从第二过液口120中流出。当储液容器100内的液体高度下降到第二过液口120的高度以下时,汤汁不再流出,位于第二过液口120高度以下的油脂、浮沫和少量汤汁最终留存在储液容器100底部,实现了汤汁和油脂、浮沫的分离。
53.可选的,储液容器的周壁102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间隔布置的进液口190,进液口190的高度不低于第二过液口220的高度。这样便于在内胆010中的液面上升时,液体可以尽可能快、尽可能多的进入储液容器100,提高进液效率,保证油脂、浮沫的分离效果。
54.进一步的,参考图5,储液容器100还包括把手170以及提手180,具体的,把手170可以为两个,相对设置在储液容器100的周壁102上,提手180可以可拆卸的勾连到把手170上,待分离完成后,用户可通过提手180将储液容器100从烹饪器具中取出,单独对储液容器100进行清洗,使用方便。
55.参考图6、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分离装置。具体的,本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或电压力煲中的一种,包括锅体(图中未示出)和锅盖(图中未示出),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体上具有内胆010,储液容器100放置在内胆010中。
56.具体的,储液容器100具有支撑边160,内胆010上具有朝向胆内的凸起011,支撑边160可定位支撑在内胆010的凸起011上,这样有利于提高储液容器100在内胆010中的稳定性,避免储液容器100掉落进内胆010中。可选的,支撑边160可以为储液容器100边缘朝内弯曲、与储液容器100一体成型的翻边,或者通过焊接等方式与储液容器100边缘固定的刚性体。
57.进一步的,储液容器100内设有沥帽200,储液容器100和沥帽200通过第一连接件300和第二连接件400连接,沥帽200和储液容器100二者之间形成过液通道500,在烹饪过程中,大部分汤汁顺着过液通道500流入内胆010,而油脂、浮沫和少量的汤汁则留在储液容器100中,实现了汤汁和油脂的分离,具有分离效果好、拆装方便等优点。
58.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