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旋压式绕线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2 17:50: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旋压式绕线轮。


背景技术:

2.以往的旋压式绕线轮中公开了用于转子的旋转及卷筒轴的移动的驱动体(参照专利文献1)。驱动体具有驱动轴、驱动用的齿轮、滑动用的齿轮。驱动用的齿轮为了使转子旋转而被使用,与驱动轴一体地成形。滑动用的齿轮为了使卷筒轴移动而被使用,被分体地设置于驱动轴。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4397号公报。
4.专利文献1的旋压式绕线轮中,滑动用的齿轮被分体地设置于驱动轴。该情况下,在滑动用的齿轮的内周面及驱动轴的外周面之间,需要用于将滑动用的齿轮安装于驱动轴的外表面的空间。因此,滑动用的齿轮的外径变大。此外,与滑动用的齿轮啮合的联动用的齿轮的外径也变大。即,有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主体大型化的可能。
5.另一方面,有驱动用的齿轮及滑动用的齿轮由于锌模铸等铸造而与驱动轴一体成形的情况。这里,驱动用的齿轮使转子旋转,所以驱动用的齿轮要求既定的强度。但是,驱动用的齿轮通过铸造一体成形于驱动轴的情况下,有无法充分确保驱动用的齿轮的强度的可能。此外,能够以高转矩卷起的手柄被拧入通过铸造形成的驱动轴的情况下,也有驱动轴的内螺纹部被压溃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绕线轮主体的小型化且能够形成高强度的驱动体的旋压式绕线轮。
7.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旋压式绕线轮具备绕线轮主体、转子、卷筒轴、驱动体。转子构成为相对于绕线轮主体能够旋转。卷筒轴构成为相对于绕线轮主体能够进退。驱动体具有轴部、为使转子旋转而设置于轴部的第1齿轮、为了使卷筒轴移动而设置于轴部的第2齿轮。驱动体中,轴部、第1齿轮及第2齿轮通过锻造被一体地成形。
8.第1齿轮具有被在轴部的外周面设置的第1圆板部、在轴向上从第1圆板部向第2齿轮侧突出的第1齿部。第2齿轮具有与第1圆板部隔开间隔地设置于轴部的外周面的第2圆板部、在从轴部的轴心离开的径向上从第2圆板部突出的第2齿部。第2齿部的齿顶径比第1齿部的内周径小。
9.本发明的旋压式绕线轮中,用于使卷筒轴移动的第2齿轮与轴部一体成形,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绕线轮主体小型化。此外,本发明的旋压式绕线轮中,驱动体(轴部、第1齿轮及第2齿轮)通过锻造形成,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形成高强度的驱动体。
10.本发明的其他方案的旋压式绕线轮中,优选地,第1齿部的齿顶及第2齿部的侧面的轴向间隔为第2齿部的齿顶径以下、第1齿部的内周径的20%以上。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将高强度的驱动体通过锻造适合地形成。
11.本发明的其他方案的旋压式绕线轮中,优选地,上述的轴向间隔为5mm以上且12mm以下的范围。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将高强度的驱动体通过锻造更适合地形成。
12.本发明的其他方案的旋压式绕线轮中,优选地,第2齿部的齿顶径相对于第1齿部的内周径为30%以上且50%以下。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将高强度的驱动体通过锻造适合地形成。
13.本发明的其他方案的旋压式绕线轮中,优选地,第1齿部的内周径及第2齿部的齿顶径的差为4mm以上且15mm以下。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将高强度的驱动体通过锻造更适合地形成。
14.本发明的其他方案的旋压式绕线轮中,优选地,轴部的直径相对于第2齿部的齿顶径的比例为50%以上且70%以下。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将高强度的驱动体通过锻造适合地形成。
15.本发明的其他方案的旋压式绕线轮中,优选地,轴部的直径为6mm以上且12mm以下。该情况下,驱动体通过锻造形成,所以能够使轴部的直径比现有技术小。由此,能够使设置于轴部的第2齿轮的外径也变小,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绕线轮主体小型化。
16.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在旋压式绕线轮中能够实现绕线轮主体的小型化且形成高强度的驱动体。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压式绕线轮的侧视图。
18.图2是将侧罩及驱动体从旋压式绕线轮卸下的侧视图。
19.图3是驱动体的立体图。
20.图4是驱动体的剖视图。
21.图5是驱动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采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压式绕线轮1如图1所示,具备绕线轮主体3、转子7、卷筒轴9(参照图2)、驱动体13(参照图2)。详细地说,旋压式绕线轮1具备绕线轮主体3、手柄5、转子7、卷筒轴9(参照图2)、卷筒11、驱动体13(参照图2)。
23.如图1所示,手柄5被能够旋转地支承于绕线轮主体3。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手柄5被配置于绕线轮主体3的左侧的情况的例子,但手柄5也可以配置于绕线轮主体3的右侧。如图2所示,在绕线轮主体3的内部空间配置用于使卷筒11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摆动机构15。摆动机构15与以往的结构实质相同,所以在此省略说明。
24.转子7为了将钓线缠绕于卷筒11而被使用。如图1及图2所示,转子7被配置于绕线轮主体3的前部。转子7构成为相对于绕线轮主体3能够旋转。例如,如图2所示,转子7被与行星齿轮17能够一体旋转地连结。行星齿轮17被能够旋转地支承于绕线轮主体3。转子7与行星齿轮17的旋转联动地旋转。
25.如图2所示,卷筒轴9构成为相对于绕线轮主体3能够进退。例如,卷筒轴9被能够进退地支承于绕线轮主体3。详细地说,卷筒轴9被插通于筒状的行星齿轮17的内周部。卷筒轴
9通过摆动机构15的工作,相对于绕线轮主体3在前后方向上往复移动。前后方向是卷筒轴9的卷筒轴心x1延伸的方向。
26.钓线缠绕于卷筒11。如图2所示,卷筒11构成为能够与卷筒轴9一体地移动。例如,卷筒11被装配于卷筒轴9的末端部。
27.如图3所示,驱动体13具有驱动轴21(轴部的一例)、驱动齿轮23(第1齿轮的一例)、滑动用齿轮25(第2齿轮的一例)。驱动轴21、驱动齿轮23及滑动用齿轮25通过锻造一体地成形。
28.驱动轴21与手柄5的旋转联动地旋转。驱动轴21具有驱动轴心x2(轴部的轴心的一例)。手柄5的手柄轴6(参照图2)被装配于驱动轴21。例如,驱动轴21形成为筒状。手柄轴6被能够装卸地装配于驱动轴21的内周部。
29.驱动齿轮23为了使转子7旋转而被使用。如图3所示,驱动齿轮23被设置于驱动轴21。驱动齿轮23与行星齿轮17(参照图2)啮合。
30.如图3所示,驱动齿轮23具有第1圆板部23a和第1齿部23b。第1圆板部23a被设置于驱动轴21的外周面。例如,第1圆板部23a通过锻造与驱动轴21一体地成形。
31.第1齿部23b在驱动轴方向上从第1圆板部23a向滑动用齿轮25侧突出。第1齿部23b通过锻造与第1圆板部23a的外周部一体地成形。第1齿部23b由多个齿轮齿构成。驱动轴方向是驱动轴心x2延伸的方向。
32.滑动用齿轮25为了使卷筒轴9移动而被使用。如图3所示,滑动用齿轮25被设置于驱动轴21。如图2所示,滑动用齿轮25与摆动机构15的凸轮齿轮22啮合。摆动机构15与滑动用齿轮25的旋转联动地工作。
33.如图3所示,滑动用齿轮25具有第2圆板部25a和第2齿部25b。第2圆板部25a与第1圆板部23a隔开间隔地设置于驱动轴21的外周面。例如,第2圆板部25a通过锻造与驱动轴21一体成形。
34.第2齿部25b在从驱动轴心x2离开的径向上从第2圆板部25a突出。第2齿部25b通过锻造与第2圆板部25a的外周部一体成形。第2齿部25b由多个齿轮齿构成。
35.如图4及图5所示,第2齿部25b的齿顶径r2比第1齿部23b的内周径r1小。第1齿部23b的内周面23c是第1齿部23b的径向内侧的侧面。
36.例如,如图5所示,在驱动轴方向上从外侧观察驱动体13的情况下,第1齿部23b的内周面23c形成为圆形。即,第1齿部23b的内周径r1是由第1齿部23b的内周面23c形成的圆的直径。
37.在具有上述的结构的旋压式绕线轮1中,如上所述,驱动轴21、驱动齿轮23及滑动用齿轮25通过锻造一体成形。该结构中,驱动轴21、驱动齿轮23及滑动用齿轮25优选为被如下所述地形成。
38.如图4所示,第1齿部23b的齿顶23d及第2齿部25b的侧面25c的轴向间隔d1为第2齿部25b的齿顶径r2以下且第1齿部23b的内周径r1的20%以上。该条件下,轴向间隔d1优选为5mm以上且12mm以下的范围。第2齿部25b的侧面25c是在驱动轴方向上形成于第1齿部23b侧的侧面。
39.第2齿部25b的齿顶径r2相对于第1齿部23b的内周径r1为30%以上且50%以下。该条件下,第1齿部23b的内周径r1及第2齿部25b的齿顶径r2的差(=r1-r2)优选为4mm以上且
15mm以下。
40.驱动轴21的直径r3相对于第2齿部25b的齿顶径r2的比例p(=r3/r2)为50%以上且70%以下。该条件下,驱动轴21的直径r3优选为6mm以上且12mm以下。
41.驱动轴21的直径r3优选地在驱动轴21处在最细的部分被定义。例如,图4中驱动轴21的驱动齿轮23及滑动用齿轮25之间的部分为驱动轴21处最细的部分。
42.上述的旋压式绕线轮1具有以下这样的特征。
43.旋压式绕线轮1中,用于使卷筒轴9移动的滑动用齿轮25与驱动轴21一体形成,所以与现有技术比较,能够使绕线轮主体3小型化。此外,旋压式绕线轮1中,驱动体13(驱动轴21、驱动齿轮23及滑动用齿轮25)通过锻造形成,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形成高强度的驱动体13。
44.此外,旋压式绕线轮1中,第1齿部23b的齿顶23d及第2齿部25b的侧面25c的轴向间隔d1为第2齿部25b的齿顶径r2以下,第1齿部23b的内周径r1的20%以上。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将高强度的驱动体13通过锻造适合地形成。
45.此外,旋压式绕线轮1中,轴向间隔d1为5mm以上且12mm以下的范围。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将高强度的驱动体13通过锻造更适合地形成。
46.此外,在旋压式绕线轮1,第2齿部25b的齿顶径r2相对于第1齿部23b的内周径r1为30%以上且50%以下。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将高强度的驱动体13通过锻造适合地形成。
47.此外,旋压式绕线轮1中,第1齿部23b的内周径r1及第2齿部25b的齿顶径r2的差(=r1-r2)为4mm以上且15mm以下。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将高强度的驱动体13通过锻造更适合地形成。
48.此外,旋压式绕线轮1中,驱动轴21的直径r3相对于第2齿部25b的齿顶径r2的比例p(=r3/r2)为50%以上且70%以下。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将高强度的驱动体13通过锻造适合地形成。
49.进而,旋压式绕线轮1中,驱动轴21的直径r3为6mm以上且12mm以下。该情况下,驱动体13通过锻造形成,所以使驱动轴21的直径r比现有技术更小。由此,能够使设置于驱动轴21的滑动用齿轮25的外径也变小,所以与现有技术比较,能够使绕线轮主体3小型化。
50.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具有用于使转子旋转的第1齿轮和用于使卷筒轴移动的第2齿轮的旋压式绕线轮。
51.附图标记说明1旋压式绕线轮3绕线轮主体7转子9卷筒轴13驱动体21驱动轴23驱动齿轮23a第1圆板部23b第1齿部
23c第1齿部的内周面23d第1齿部的齿顶25滑动用齿轮25a第2圆板部25b第2齿部25c第2齿部的侧面d1轴向间隔p比例r1第1齿部的内周径r2第2齿部的齿顶径r3驱动轴的直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