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调式患者康复用训练外骨骼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09:21: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外骨骼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式患者康复用训练外骨骼。


背景技术:

2.高位截瘫的康复患者一般会采用康复用训练外骨骼,通过外骨骼对患者进行支撑以支持其行动,而患者在使用外骨骼时一般需要别人帮助,这极大地打击了患者的自尊心,不利于其恢复,因此,现有的外骨骼一般都配有吊架来进行对患者自我使用的辅助。
3.现有的可调式患者康复用训练外骨骼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外骨骼吊架一般不具有宽度调节功能,用于患者腋下支撑的固定板无法移动,这就造成了无法针对不同腰围患者进行适配,同时,现有的外骨骼无法提供给患者休息使用的座板,这些定制成本很大,不够实用;同时,针对不同身高患者,与外骨骼配合的支架由于高度固定不可更改,使得装置的适用性大大降低,不同身高的患者需要调节自身来进行适配,舒适性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患者康复用训练外骨骼,具有可调节宽度、使用舒适和适用性强的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患者康复用训练外骨骼,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气缸,所述单向阀气缸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靠背,所述底座顶部的后侧固定安装有顶架,所述顶架的顶部活动套接有坐垫,所述支架顶部的后侧开设有二号螺纹孔,所述支架的顶部开设有二号螺纹孔,所述支架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位于固定杆的左右两侧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架顶部的前侧开设有一号螺纹孔,所述支架顶部的前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侧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侧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外骨骼,如图1所示,当需要进行宽度调节时,只需取下螺栓,通过将左右两个支撑板分别向左和向右推动,通过改变两个调节杆之间的间隙,调整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使得一些体型宽胖的使用者也能使用支撑板,从而增加了装置的适用性,通过设置有坐垫并向下翻转,从而可以提供使用者坐持休息,通过设置上固定板、侧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在螺栓的配合进行前后移动,使得外骨骼的前后位置可以自由调节,从而使得不同体型的人都能使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底部的内侧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侧固定板,所述侧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底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侧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架的外表面,通过开设有一号螺纹孔完成前后的方位调节。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适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位于连接筒内部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柱和连接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两个升降机构在前,两个单向阀气缸在后,通过单向阀气缸与支架的配合形成力矩,如图5所示,通过设置有连接筒,配合单向阀气缸向上伸出,带动连接筒向上移动,随着连接筒的逐渐上移,弹簧开始被压缩,待单向阀气缸停止后并停止注气,通过被压缩的弹簧产生的恢复弹力带动支架和单向阀气缸向下移动并复位,不仅使得支架具备了升降的功能,而且通过弹簧的压缩及恢复性解决了单向阀气缸只能单次注气的弊端。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架的外表面,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分布在靠背的左右两侧,如图3所示,两个调节杆通过与二号螺纹孔和螺栓的配合可以自由改变彼此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改变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适配不同体型的使用者。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坐垫的最大转动角度为九十度,所述坐垫的顶部设有硅胶层,如图1所示,坐垫经过向下翻折可以提供使用者坐持休息,硅胶层能够使得使用者更加舒适,符合人体工程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的水平截面形状为“ㄇ”形,所述支架的前端加装有把手,支架作为对称结构,半包围的结构能够给使用者很大的安全感,从而提高了支架的实用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当需要进行宽度调节时,只需取下螺栓,通过将左右两个支撑板分别向左和向右推动,通过改变两个调节杆之间的间隙,调整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使得一些体型宽胖的使用者也能使用支撑板,从而增加了装置的适用性,通过设置有坐垫并向下翻转,从而可以提供使用者坐持休息,通过设置上固定板、侧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在螺栓的配合进行前后移动,使得外骨骼的前后位置可以自由调节,从而使得不同体型的人都能使用。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连接柱固定连接移动板,使得使用者在佩戴外骨骼的同时,通过脚踹脚蹬,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柱下移,通过压缩弹簧,使得移动板与下肢贴板之间的相对距离改变的同时,维持外骨骼下关节的紧密性,通过连接柱在下肢贴板的内部移动,使得外骨骼的下关节能够适配不同腿长的使用者。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面剖切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架、固定杆、靠背、调节杆和支撑板的分离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固定板、侧固定板、下固定板、外骨骼和适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适配机构的正面剖切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架、上固定板、侧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正面剖切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适配机构的分离示意图。
21.图中:1、底座;2、单向阀气缸;3、顶架;4、坐垫;5、支架;6、一号螺纹孔;7、上固定板;8、侧固定板;9、下固定板;10、外骨骼;11、升降机构;111、连接筒;112、连接柱;113、弹簧;12、二号螺纹孔;13、固定杆;14、靠背;15、调节杆;16、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式患者康复用训练外骨骼,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气缸2,单向阀气缸2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支架5,支架5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靠背14,底座1顶部的后侧固定安装有顶架3,顶架3的顶部活动套接有坐垫4,顶架3的外侧还安装有外骨骼控制背包(图中未示出),支架5顶部的后侧开设有二号螺纹孔12,支架5的顶部开设有二号螺纹孔12,支架5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位于固定杆13的左右两侧调节杆15,调节杆1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6,支架5顶部的前侧开设有一号螺纹孔6,支架5顶部的前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7、侧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9,侧固定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外骨骼10,如图1所示,当需要进行宽度调节时,只需取下螺栓,通过将左右两个支撑板16分别向左和向右推动,通过改变两个调节杆15之间的间隙,调整两个支撑板16之间的距离,使得一些体型宽胖的使用者也能使用支撑板16,从而增加了装置的适用性,通过设置有坐垫4并向下翻转,从而可以提供使用者坐持休息,通过设置上固定板7、侧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9在螺栓的配合进行前后移动,使得外骨骼10的前后位置可以自由调节,从而使得不同体型的人都能使用。
24.其中,支架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9,上固定板7底部的内侧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侧固定板8,侧固定板8与下固定板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架5底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11,侧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架5的外表面,通过开设有一号螺纹孔6完成前后的方位调节。
25.其中,所述适配机构升降机构11包括连接筒111,连接筒11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柱112,连接柱112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位于连接筒111内部的弹簧113,弹簧113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柱112和连接筒111固定连接,连接柱112的底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两个升降机构11在前,两个单向阀气缸2在后,通过单向阀气缸2与支架5的配合形成力矩,如图5所示,通过设置有连接筒111,配合单向阀气缸2向上伸出,带动连接筒111向上移动,随着连接筒111的逐渐上移,弹簧113开始被压缩,待单向阀气缸2停止后并停止注气,通过被压缩的弹簧113产生的恢复弹力带动支架5和单向阀气缸2向下移动并复位,不仅使得支架5具备了升降的功能,而且通过弹簧113的压缩及恢复性解决了单向阀气缸2只能单次注气的弊端。
26.其中,调节杆1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架5的外表面,支撑板16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分布在靠背14的左右两侧,如图3所示,两个调节杆15通过与二号螺纹孔12和螺栓的配合可以自由改变彼此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改变两个支撑板16之间的距离,适配不同体型的使用者。
27.其中,坐垫4的最大转动角度为九十度,坐垫4的顶部设有硅胶层,如图1所示,坐垫4经过向下翻折可以提供使用者坐持休息,硅胶层能够使得使用者更加舒适,符合人体工程学。
28.其中,支架5的水平截面形状为“ㄇ”形,支架5的前端加装有把手,支架5作为对称
结构,半包围的结构能够给使用者很大的安全感,从而提高了支架5的实用性。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30.本装置在使用时:启动单向阀气缸2并带动支架5和连接筒111向上移动,使得弹簧113被压缩,从而针对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进行适配,在需要将支架5恢复时,关闭单向阀气缸2,使得弹簧113利用自己的弹力带动连接筒111和支架5向下移动,带动单向阀气缸2的伸缩端复位,然后,通过将脚伸进脚蹬,将外骨骼10的下关节对使用者进行适配,通过调整侧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9在支架5上面的前后位置,最后通过螺栓固定,支撑板16用于对使用者的腋下进行支撑,通过向左向右分别拨动左右两个调节杆15并带动支撑板16移动,从而改变两个支撑板16之间的距离,适配不同体型的使用者,而使用者可以通过翻转坐垫4使其平放,从而可以使得使用者保持坐姿休息。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