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轻钢龙骨系统楼板板缝构造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2022-06-17 22:48: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钢龙骨系统楼板板缝构造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楼板与轻钢龙骨隔墙紧密连接时,由于楼板与轻钢隔墙没留伸缩量,楼板与轻钢隔墙之间未做控制变形缝,在温度和湿度影响下,楼面材料的热胀冷缩材料收缩等,挤压墙体,造成墙面变形和裂缝。在特殊极端情况下,由于隔墙两侧变形不一致,亦有可能造成隔墙位置移位,造成墙体定位偏移,影响墙体整体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钢龙骨系统楼板板缝构造及其安装方法,解决楼板与墙板之间伸缩变形的问题,提高轻钢龙骨体系整体施工质量,而且,制造、安装快捷、稳定。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轻钢龙骨系统楼板板缝构造,其包括:轻钢楼板;楼面底部衬板,铺设于所述轻钢楼板顶面;隔墙,竖直设置于所述楼面底部衬板上;所述隔墙包括轻钢龙骨及其两侧面的封板;两柔性伸缩块,分别设置于所述隔墙下部两侧;柔性伸缩块采用防火憎水性柔性材料;浇筑楼板,分别浇筑形成于所述隔墙底部两侧的轻钢楼板顶面楼面底部衬板上,所述柔性伸缩块的厚度等于浇筑楼板厚度;所述浇筑楼板表面设置楼面系统;踢脚,设置于所述隔墙下部两侧面。
6.优选的,所述柔性伸缩块的材质为xps挤塑板、eps泡沫板、酚醛树脂或玻璃棉卷毡。
7.优选的,所述楼面底部衬板为欧松板(osb板)、水泥纤维组合板、或楼承板。
8.本发明所述的轻钢龙骨系统楼板板缝构造的安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9.1)安装轻钢楼板,并在轻钢楼板顶面铺设楼面底部衬板;
10.2)在楼面底部衬板上安装固定所述隔墙的轻钢龙骨;
11.3)隔墙的轻钢龙骨固定后,隔墙的轻钢龙骨下部两侧粘贴柔性伸缩块,所述柔性伸缩块的厚度等于设计的浇筑楼板厚度;
12.4)在楼面底部衬板上浇筑楼板,其厚度等于柔性伸缩块的厚度;
13.5)浇筑楼板稳定后,安装所述隔墙轻钢龙骨两侧的封板,以及完成楼面系统安装;
14.6)在所述隔墙封板下部两侧面安装踢脚,完成内墙部分节点。
15.优选的,所述柔性伸缩块安装方法包括:
16.a)预制柔性伸缩块,由防火憎水性柔性材料切割成高度等于楼板浇筑厚度的柔性伸缩块,其厚度≥20mm,其靠近隔墙轻钢龙骨方向一侧面可预制铝模覆盖;
17.b)隔墙轻钢龙骨安装就位复核后,现场干法粘贴预制柔性伸缩块,粘接牢固后检
查柔性伸缩块的安装位置及接缝处理措施是否可靠;
18.c)检验完毕后,方可浇筑楼面,形成整体楼面受力系统。
19.优选的,所述柔性伸缩块采用a类或b类燃烧性能(国标gb50222-2017)的憎水性柔性材料制作。
20.在本发明所述轻钢龙骨系统楼板板缝构造中:
21.所述柔性伸缩块在整个构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浇筑楼板的过程中,既可以做为侧面模板,又可以吸收掉楼板材料在温度,湿度环境下引起变形所产生的变形,减少对内隔墙龙骨及封面板的影响,保证墙体的施工精度。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3.目前装配式轻钢龙骨系统建筑中,施工阶段常见问题诸多,如浇筑楼面产生对墙体的影响。但楼板系统中最重要的问题,往往都发生于现浇层的处理不当。
24.第一种情况,施工过程中为减少楼板浇筑隔墙处的模具的使用量与成本,往往楼板浇筑时满铺,内隔墙处现浇楼面连续作业,在浇筑楼面上再安装上层隔墙龙骨,造成轻钢结构传力路径中断,受力构件传力受阻,影响结构安全性。
25.第二种情况,轻钢龙骨体系建筑楼板浇筑时,为减少磨具使用量,节省磨具拆装的时间与人工,直接以内墙龙骨为施工侧模浇筑楼面,这就造成龙骨因现浇楼面的伸缩变形和材料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造成墙体定位偏移,柔性结构体系被刚性面层包裹,阻碍了轻钢龙骨建筑的柔性抗震的优势。
26.因此,本发明所设计的柔性伸缩块在整个构造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7.柔性伸缩块根据设计需求预制成型,在安装过程,保证了结构体系的受力连续,不影响上下层轻钢结构的直接传力;
28.且,柔性伸缩块在内隔墙受力龙骨安装完毕后,作为预制成型的模块化产品,无需现场加工可以直接安装到位,亦承担了楼板浇筑侧模板的作用,无需支模、拆模的繁琐工序,大量节约了人力成本;
29.另外,在浇筑楼板的过程中,柔性伸缩块在做为侧面模板同时,又可以吸收掉楼板材料在温度、湿度环境下引起变化所产生的变形,减少对内隔墙龙骨及封面板的影响,保证墙体的施工精度。
30.本发明所设计的柔性伸缩块填补了轻钢龙骨体系中细节点处理的空白,完善了整套体系的精细化安装流程;且柔性伸缩块材料丰富,价格较模板更经济,更适应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优势,必将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及客观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参见图1,本发明所述的轻钢龙骨系统楼板板缝构造,其包括:
33.轻钢楼板1;
34.楼面底部衬板2,铺设于所述轻钢楼板1顶面;
35.隔墙3,竖直设置于所述楼面底部衬板2上;所述隔墙3包括轻钢龙骨31及其两侧面
的封板32;
36.两柔性伸缩块4、4’,分别设置于所述隔墙3下部两侧;柔性伸缩块4、4’采用防火憎水性柔性材料;
37.浇筑楼板5,分别浇筑形成于所述隔墙3底部两侧的轻钢楼板顶面osb板上,所述柔性伸缩块4、4’的厚度等于浇筑楼板5厚度;所述浇筑楼板5表面设置楼面系统6;
38.踢脚7、7’,设置于所述隔墙3下部两侧面。
39.优选的,所述柔性伸缩块4、4’的材质为xps挤塑板、eps泡沫板、酚醛树脂或玻璃棉卷毡。
40.优选的,所述楼面底部衬板2为欧松板(osb板)、水泥纤维组合板或楼承板。
41.本发明所述的轻钢龙骨系统楼板板缝构造的安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42.1)安装轻钢楼板,并在轻钢楼板顶面铺设楼面底部衬板;
43.2)在楼面底部衬板上安装固定所述隔墙的轻钢龙骨;
44.3)隔墙的轻钢龙骨固定后,隔墙的轻钢龙骨下部两侧粘贴柔性伸缩块,所述柔性伸缩块的厚度等于设计的浇筑楼板厚度;
45.4)在楼面底部衬板上浇筑楼板,其厚度等于柔性伸缩块的厚度;
46.5)浇筑楼板稳定后,安装所述隔墙轻钢龙骨两侧的封板,以及完成楼面系统安装;
47.6)在所述隔墙封板下部两侧面安装踢脚,完成内墙部分节点。
48.优选的,本发明所述柔性伸缩块的安装方法,包括,
49.a)预制柔性伸缩块,由a类或b类燃烧性能的憎水性柔性材料切割成高度等于楼板浇筑厚度的柔性伸缩块,其厚度≥20mm,其靠近隔墙龙骨方向一侧面可预制铝模覆盖;
50.b)隔墙龙骨安装就位复核后,现场干法粘贴预制柔性块,粘接牢固后检查柔性伸缩块的安装位置及接缝处理措施是否可靠;
51.c)检验完毕后,方可浇筑楼面,形成整体楼面受力系统。


技术特征:
1.一种轻钢龙骨系统楼板板缝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轻钢楼板;楼面底部衬板,铺设于所述轻钢楼板顶面;隔墙,竖直设置于所述楼面底部衬板上;所述隔墙包括轻钢龙骨及其两侧面的封板;两柔性伸缩块,分别设置于所述隔墙下部两侧;柔性伸缩块采用防火憎水性柔性材料;浇筑楼板,分别浇筑形成于所述隔墙底部两侧的轻钢楼板顶面楼面底部衬板上,所述柔性伸缩块的厚度等于浇筑楼板厚度;所述浇筑楼板表面设置楼面系统;踢脚,设置于所述隔墙下部两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钢龙骨系统楼板板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伸缩块的材质为xps挤塑板、eps泡沫板、酚醛树脂或玻璃棉卷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钢龙骨系统楼板板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楼面底部衬板为欧松板osb、水泥纤维组合板或楼承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钢龙骨系统楼板板缝构造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安装轻钢楼板,并在轻钢楼板顶面铺设楼面底部衬板;2)在楼面底部衬板上安装固定所述隔墙的轻钢龙骨;3)隔墙的轻钢龙骨固定后,隔墙的轻钢龙骨下部两侧粘贴柔性伸缩块,所述柔性伸缩块的厚度等于设计的浇筑楼板厚度;4)在楼面底部衬板上浇筑楼板,其厚度等于柔性伸缩块的厚度;5)浇筑楼板稳定后,安装所述隔墙轻钢龙骨两侧的封板,以及完成楼面系统安装;6)在所述隔墙封板下部两侧面安装踢脚,完成内墙部分节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钢龙骨系统楼板板缝构造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柔性伸缩块安装方法包括:a)预制柔性伸缩块,由防火憎水性柔性材料切割成高度等于楼板浇筑厚度的柔性伸缩块,其厚度≥20mm,其靠近隔墙轻钢龙骨方向一侧面可预制铝模覆盖;b)隔墙轻钢龙骨安装就位复核后,现场干法粘贴预制柔性伸缩块,粘接牢固后检查柔性伸缩块的安装位置及接缝处理措施是否可靠;c)检验完毕后,方可浇筑楼面,形成整体楼面受力系统。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钢龙骨系统楼板板缝构造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柔性伸缩块采用a类或b类燃烧性能的憎水性柔性材料制作。

技术总结
一种轻钢龙骨系统楼板板缝构造及其安装方法,所述板缝构造包括:轻钢楼板;楼面底部衬板,铺设于所述轻钢楼板顶面;隔墙,竖直设置于所述楼面底部衬板上;所述隔墙包括轻钢龙骨及其两侧面的封板;两柔性伸缩块,分别设置于所述隔墙下部两侧;柔性伸缩块采用防火憎水性柔性材料;浇筑楼板,分别浇筑形成于所述隔墙底部两侧的轻钢楼板顶面楼面底部衬板上,所述柔性伸缩块的厚度等于浇筑楼板厚度;所述浇筑楼板表面设置楼面系统;踢脚,设置于所述隔墙下部两侧面。本发明解决了楼板与墙板之间伸缩变形的问题,提高轻钢龙骨体系整体施工质量,而且,制造、安装快捷、稳定。稳定。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吴姗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宝钢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5
技术公布日:2022/6/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