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板型制冷剂配管以及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6 13:09: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板型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21);以及第二板(22),所述第二板(22)与所述第一板(21)接合且与所述第一板(21)一起形成制冷剂流路(f),所述第一板(21)具有第一连接部(25a),所述第一连接部(25a)与第一制冷剂配管(100a)连接且使所述制冷剂流路(f)与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100a)连通,所述第二板(22)具有第二连接部(25b),所述第二连接部(25b)与第二制冷剂配管(100b)连接且使所述制冷剂流路(f)与所述第二制冷剂配管(100b)连通,所述第一板(21)及/或所述第二板(22)具有第三连接部(25c),所述第三连接部(25c)与第三制冷剂配管(100c)连接且使所述制冷剂流路(f)与所述第三制冷剂配管(100c)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部(25a)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5b)在第一方向上重叠,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板(21)与所述第二板(22)的接合面(13)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型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5a)及所述第二连接部(25b)设置于所述制冷剂流路(f)的一端部,所述第三连接部(25c)设置于所述制冷剂流路(f)的另一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型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5a)具有与第一制冷剂配管(100a)连接的第一开口(43a1),所述第二连接部(25b)具有与第二制冷剂配管(100b)连接的第二开口(43a2),所述第一开口(43a1)与所述第二开口(43a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型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43a1)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开口(43a2)的直径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板型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5a)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配置的第一筒部(43),所述第二连接部(25b)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配置的第二筒部(43),所述第一筒部(43)的内周壁对所述第一开口(43a1)进行定义,所述第二筒部(43)的内周壁对所述第二开口(43a2)进行定义。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型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5a)的外周缘的形状与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的所述第二连接部(25b)的外周缘的形状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型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1)及所述第二板(22)具有配管主体(24),所述配管主体(24)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5a)及所述第二连接部(25b)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5c)之间,且形成所述制冷剂流路(f),所述配管主体(24)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呈直线状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型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1)及所述第二板(22)具有配管主体(24),所述配管主体(24)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5a)及所述第二连接部(25b)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5c)之间,且形成所述制冷剂流路(f),
所述配管主体(24)内的制冷剂流路(f)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100a)、所述第二制冷剂配管(100b)和所述第三制冷剂配管(100c)的制冷剂流路的横截面积中的最大的横截面积相同,或是大于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100a)、所述第二制冷剂配管(100b)和所述第三制冷剂配管(100c)的制冷剂流路的横截面积中的最大的横截面积。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型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1)及所述第二板(22)具有配管主体(24),所述配管主体(24)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5a)及所述第二连接部(25b)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5c)之间,且形成所述制冷剂流路(f),所述配管主体(24)内的制冷剂流路(f)的横截面积比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100a)、所述第二制冷剂配管(100b)和所述第三制冷剂配管(100c)的制冷剂流路的横截面积中的最小的横截面积大。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型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1)及所述第二板(22)具有配管主体(24),所述配管主体(24)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5a)及所述第二连接部(25b)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5c)之间,且形成所述制冷剂流路(f),所述第一连接部(25a)具有与所述接合面(13)相比朝第一板(21)侧膨出的第一膨出部(41、42),所述第二连接部(25b)具有与所述接合面(13)相比朝第二板(22)侧膨出的第二膨出部(41、42),所述第三连接部(25c)具有与所述接合面(13)相比朝形成有该第三连接部(25c)的第一板(21)侧及/或第二板(22)侧膨出的第三膨出部(41、42),在与所述配管主体(24)连接的连接部分,所述第一膨出部(41、42)、所述第二膨出部(41、42)和所述第三膨出部(41、42)中的至少一者的距离所述接合面(m)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h3)与所述配管主体(24)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处的距离所述接合面(m)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h1)不同,在所述配管主体(24)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朝向所述高度不同的膨出部(41、4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倾斜的倾斜部(24a)。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型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1)及所述第二板(22)具有配管主体(24),所述配管主体(24)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5a)及所述第二连接部(25b)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5c)之间,且形成所述制冷剂流路(f),所述配管主体(24)具有凹槽(34、36),所述凹槽(34、36)形成于所述第一板(21)及/或所述第二板(22)且在所述制冷剂流路(f)的横截面中的形状为圆弧,所述凹槽(34、36)的所述圆弧的中心(o1、o2)位于比所述接合面(m)靠所述凹槽(34、36)侧的位置。12.一种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型制冷剂配管(20)。

技术总结
板型制冷剂配管(20)包括:第一板(21);以及第二板(22),其与第一板(21)接合且与第一板(21)一起形成制冷剂流路(F),第一板(21)具有第一连接部(25A),其与第一制冷剂配管(100A)连接且使制冷剂流路(F)与第一制冷剂配管(100A)连通,第二板(22)具有第二连接部(25B),其与第二制冷剂配管(100B)连接且使制冷剂流路(F)与第二制冷剂配管(100B)连通,第一板(21)及/或第二板(22)具有第三连接部(25C),其与第三制冷剂配管(100C)连接且使制冷剂流路(F)与第三制冷剂配管(100C)连通,第一连接部(25A)与第二连接部(25B)在第一方向上重叠,该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的接合面(M)垂直。合面(M)垂直。合面(M)垂直。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旭 小池史朗 神藤正宪 小牧亚由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0.09.14
技术公布日:2022/6/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