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益生菌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得的美白保湿化妆水与流程

2022-06-16 07:32: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益生菌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得的美白保湿化妆水。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皮肤表观审美水平的提高,美白类化妆品受到越来越多东方女性的青睐。在西方国家,美白产品还被应用于无规律色素过度沉着的预防和治疗中,如老年斑和雀斑等。因此,众多化妆品公司在改变皮肤色素沉着方面开展大量的研究,进行高效美白产品的开发工作。
3.正常的皮肤表面存在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群体,形成相互制约平衡的微生物群。正常情况下,微生物群能够有序地存在于皮肤表面,不仅能够保持皮肤表面微生态环境的稳定,还能够分泌产生为皮肤所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4.cn 107233295a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美白保湿作用的丝瓜酵素液及其面膜产品,发明以酵素与丝瓜相结合,通过微生物作用,将丝瓜原料的营养与功效成分充分释放,激活人体细胞相应的酶的基因表达,提高肌肤代谢活力。
5.cn 104586737a公开了一种益生菌美白修复面膜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以酵母菌溶胞物、明串球菌/萝卜跟发酵产物滤液、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和嗜酸菌/葡萄发酵产物五种天然益生菌为原料制备出具有美白修复面膜精华液。
6.目前,市场上含有益生菌代谢产物的护肤品众多,但是多数商品的效果仅仅停留在宣传层面上。有的商品中还加入了天然提取物,如cn108478459a中还添加了茶叶提取物和石榴皮提取物,然而这些商品也只是将益生菌代谢产物溶液与其他的提取物进行了简单的混合,很难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提取物和益生菌代谢产物中各组分和元素的特性。因此,提供一种美白效果明显、使用安全、保湿性能优良的护肤物质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益生菌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得的美白保湿化妆水,得到的益生菌发酵液中富含茯苓多糖、茯苓三萜皂苷、薯蓣皂以及珍珠肽等营养物质,能有效淡化色斑、抑制黑色素生成,抗氧化效果明显,加入美白保湿化妆水中起到很好的保湿、抗氧化、美白之功效。
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9.本发明提供一种益生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s1.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制备:将溶有正硅酸乙酯的有机溶液与溶有表面活性剂和致孔剂的水溶液混合,乳化,调节ph值为8-9,加热反应,离心,洗涤,干燥,得到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
11.s2.磁性微球的制备:将步骤s1制得的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均匀分散在水中,加
入六水氯化铁和四水氯化亚铁,滴加氨水,加热反应,磁铁分离,洗涤,干燥,得到磁性微球;
12.s3.载菌磁性微球的制备:将步骤s2制得的磁性微球均匀分散在益生菌菌种种子液中,浸泡载菌,磁铁分离,洗涤,干燥,得到载菌磁性微球;
13.s4.中药培养基的制备:将碳源、氮源、维生素和无机盐用无菌水溶解,混合均匀后,加入中药组合物,用pbs溶液调节培养基ph值,紫外线灭菌备用;
14.s5.益生菌发酵液的制备:将步骤s3制得的载菌磁性微球接种于步骤s4制得的中药培养基中,发酵,磁铁分离,发酵液低温浓缩,得到益生菌发酵液,磁铁分离的载菌磁性微球可重复使用。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中所述有机溶液选自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石油醚、二氯甲烷、氯仿、二甲苯、甲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硫酸钠、十八烷基磺酸钠、十八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致孔剂选自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氧乙烯-氧丙烯三嵌段共聚物 peo20-ppo70-peo20、peo106-ppo70-peo106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正硅酸乙酯、表面活性剂和致孔剂的质量比为100:(2-5):(1-4);所述加热至温度为60-70℃,反应3-5h。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所述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六水氯化铁、四水氯化亚铁、氨水的质量比为100:(5-10):(1-3):(5-12);所述氨水的浓度为15-25wt%;所述加热至温度为40-60℃,反应1-2h。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中所述益生菌菌种种子液的含菌量为 108cfu/ml,包括植物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质量比为5:(1-2): (1-3);所述浸泡时间为2-3h。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中所述碳源选自蜂蜜、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果糖、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氮源选自氨水、尿素、铵盐、硝酸盐、氨基酸;所述维生素选自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k、维生素b12、维生素d、维生素e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无机盐选自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硫酸镁、氯化铁、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氯化锌、氯化铜、氯化锰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氨基酸选自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亮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甲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碳源、氮源、维生素、无机盐、中药组合物和无菌水的质量比为(5-15):(7-12):(0.1-0.5):(0.2-0.7):(10-20):100;所述调节ph值为6.8-7.2。
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淮山和白茯苓洗净,干燥,粉碎,与珍珠粉混合均匀后,过200目筛,得到中药组合物。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5中所述载菌磁性微球和中药培养基的质量比为(5-12):100;所述发酵条件为35-42℃发酵18-36h;所述低温浓缩为 40-50℃,压强为0.05-0.1mpa下蒸发溶剂至发酵液的密度为2-3g/cm3。
21.本发明进一步保护一种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益生菌发酵液。
22.本发明进一步保护一种美白保湿化妆水,由以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制备而成:上述的益生菌发酵液2-4%、玉米低聚肽1-3%、霍霍巴油2-5%、玻尿酸0.5-2%、 edta-二钠0.5-5%、甘油2-4%、卡波姆0.5-2%、维生素c 0.1-0.5%、角鲨烷0.1-1%、 2-氨基丁醇0.1-1%、丁二醇1-3%、燕麦β-葡聚糖0.5-1.5%、去离子水余量。
23.本发明进一步保护一种上述的美白保湿化妆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1)将权利要求8所述的益生菌发酵液、玉米低聚肽、玻尿酸、维生素c、燕麦β-葡聚糖、氨基丁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到物料a;
25.(2)将霍霍巴油、甘油、角鲨烷、丁二醇混合均匀,得到物料b;
26.(3)将物料a和物料b混合后,加入edta-二钠、卡波姆,10000-12000r/min 乳化3-5min,得到美白保湿化妆水。
27.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了一种磁性纳米多孔中空微球,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微球可以磁铁分离,进一步将植物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复合益生菌固载在磁性纳米多孔中空微球中,得到的载菌磁性微球便于分离和重复使用,降低成本,同时,微球的中空结构以及多孔结构提供了较大的比表面积,便于负载较多的益生菌,从而提高了中药培养基的发酵效率;
28.本发明中药培养基中添加了富含美白成分的中药淮山、白茯苓以及珍珠粉,能有效地将中药淮山、白茯苓以及珍珠粉中的不溶性物质转化成处于游离状态的可溶性物质,水解程度高,营养成分损失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药有效成分利用率低、破坏程度大等问题;得到的益生菌发酵液中富含茯苓多糖、茯苓三萜皂苷、薯蓣皂以及珍珠肽等营养物质,能有效淡化色斑、抑制黑色素生成,抗氧化效果明显,加入美白保湿化妆水中起到很好的保湿、抗氧化、美白之功效。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测试例3体外抑制酪氨酸酶实验的测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1
3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益生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s1.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制备:将溶有100g正硅酸乙酯的二甲苯溶液 200ml与溶有2g十八烷基苯磺酸钠和1gpeo20-ppo70-peo20的水溶液100ml 混合,10000r/min乳化5min,调节ph值为8,加热至60℃,反应3h,3000r/min 离心15min,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2h,得到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
35.s2.磁性微球的制备:将100g步骤s1制得的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加入 200ml水中,1000w超声分散10min,加入5g六水氯化铁和1g四水氯化亚铁,滴加5g 15wt%的氨水,加热至40℃,反应1h,磁铁分离,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2h,得到磁性微球;
36.s3.载菌磁性微球的制备:将步骤s2制得的磁性微球均匀分散在益生菌菌种种子液中,益生菌菌种种子液含菌量为108cfu/ml,包括植物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质量比为5:1:1,浸泡2h载菌,磁铁分离,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2h,得到载菌磁性微球;
37.s4.中药培养基的制备:将5g果糖、5g尿素、1g缬氨酸、1g色氨酸、0.1g 维生素c和0.1g氯化钾、0.1g硫酸镁用100g无菌水溶解,混合均匀后,加入10g 中药组合物,用pbs溶液调节培养基ph值为6.8,紫外线灭菌备用;
38.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5g淮山和4g白茯苓洗净,干燥,粉碎,与 1g珍珠粉混合均匀后,过200目筛,得到中药组合物;
39.s5.益生菌发酵液的制备:将5g步骤s3制得的载菌磁性微球接种于100g步骤s4制得的中药培养基中,35℃发酵18h,磁铁分离,在40℃,压强为0.05mpa 下蒸发溶剂至发酵液的密度为2g/cm3,得到益生菌发酵液,磁铁分离的载菌磁性微球可重复使用。
40.实施例2
4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益生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s1.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制备:将溶有100g正硅酸乙酯的二氯甲烷溶液 200ml与溶有5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4gpeo106-ppo70-peo106的水溶液100ml 混合,10000r/min乳化5min,调节ph值为9,加热至70℃,反应5h,3000r/min 离心15min,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2h,得到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
43.s2.磁性微球的制备:将100g步骤s1制得的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加入 200ml水中,1000w超声分散10min,加入10g六水氯化铁和3g四水氯化亚铁,滴加12g 25wt%的氨水,加热至60℃,反应2h,磁铁分离,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2h,得到磁性微球;
44.s3.载菌磁性微球的制备:将步骤s2制得的磁性微球均匀分散在益生菌菌种种子液中,益生菌菌种种子液含菌量为108cfu/ml,包括植物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质量比为5:2:3,浸泡3h载菌,磁铁分离,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2h,得到载菌磁性微球;
45.s4.中药培养基的制备:将5g蜂蜜、10g葡萄糖、9g尿素、1g色氨酸、1g 亮氨酸、1g丙氨酸、0.3g维生素c、0.1g维生素a、0.1g维生素k和0.3g氯化钠、0.1g氯化钙、0.2g硫酸镁、0.1g氯化铁用100g无菌水溶解,混合均匀后,加入20g中药组合物,用pbs溶液调节培养基ph值为7.2,紫外线灭菌备用;
46.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10g淮山和8g白茯苓洗净,干燥,粉碎,与2g珍珠粉混合均匀后,过200目筛,得到中药组合物;
47.s5.益生菌发酵液的制备:将12g步骤s3制得的载菌磁性微球接种于100g 步骤s4制得的中药培养基中,42℃发酵36h,磁铁分离,在50℃,压强为0.1mpa 下蒸发溶剂至发酵液的密度为3g/cm3,得到益生菌发酵液,磁铁分离的载菌磁性微球可重复使用。
48.实施例3
4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益生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0.s1.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制备:将溶有100g正硅酸乙酯的乙酸甲酯溶液 200ml与溶有3g十八烷基磺酸钠和2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水溶液100ml 混合,10000r/min乳化5min,调节ph值为8.5,加热至65℃,反应4h,3000r/min 离心15min,去离子水洗涤,
70℃干燥2h,得到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
51.s2.磁性微球的制备:将100g步骤s1制得的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加入 200ml水中,1000w超声分散10min,加入7g六水氯化铁和2g四水氯化亚铁,滴加8g 20wt%的氨水,加热至50℃,反应1.5h,磁铁分离,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2h,得到磁性微球;
52.s3.载菌磁性微球的制备:将步骤s2制得的磁性微球均匀分散在益生菌菌种种子液中,益生菌菌种种子液含菌量为108cfu/ml,包括植物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质量比为5:1.5:2,浸泡2.5h载菌,磁铁分离,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2h,得到载菌磁性微球;
53.s4.中药培养基的制备:将8g葡萄糖、2g淀粉、10g尿素、0.2g维生素c、 0.1g维生素b1和0.2g硫酸镁、0.3g氯化铁用100g无菌水溶解,混合均匀后,加入15g中药组合物,用pbs溶液调节培养基ph值为7,紫外线灭菌备用;
54.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7g淮山和6g白茯苓洗净,干燥,粉碎,与 1.5g珍珠粉混合均匀后,过200目筛,得到中药组合物;
55.s5.益生菌发酵液的制备:将8g步骤s3制得的载菌磁性微球接种于100g步骤s4制得的中药培养基中,37℃发酵24h,磁铁分离,在45℃,压强为0.07mpa 下蒸发溶剂至发酵液的密度为2.5g/cm3,得到益生菌发酵液,磁铁分离的载菌磁性微球可重复使用。
56.实施例4
57.与实施例3相比,中药组合物中未添加白茯苓,其他条件均不改变。
58.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13g淮山洗净,干燥,粉碎,与1.5g珍珠粉混合均匀后,过200目筛,得到中药组合物。
59.实施例5
60.与实施例3相比,中药组合物中未添加淮山,其他条件均不改变。
61.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13g白茯苓洗净,干燥,粉碎,与1.5g珍珠粉混合均匀后,过200目筛,得到中药组合物。
62.对比例1
63.与实施例3相比,未添加中药组合物,其他条件均不改变。
64.包括以下步骤:
65.s1.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制备:将溶有100g正硅酸乙酯的乙酸甲酯溶液 200ml与溶有3g十八烷基磺酸钠和2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水溶液100ml 混合,10000r/min乳化5min,调节ph值为8.5,加热至65℃,反应4h,3000r/min 离心15min,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2h,得到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
66.s2.磁性微球的制备:将100g步骤s1制得的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加入 200ml水中,1000w超声分散10min,加入7g六水氯化铁和2g四水氯化亚铁,滴加8g 20wt%的氨水,加热至50℃,反应1.5h,磁铁分离,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2h,得到磁性微球;
67.s3.载菌磁性微球的制备:将步骤s2制得的磁性微球均匀分散在益生菌菌种种子液中,益生菌菌种种子液含菌量为108cfu/ml,包括植物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质量比为5:1.5:2,浸泡2.5h载菌,磁铁分离,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2h,得到载菌磁性微球;
68.s4.培养基的制备:将23g葡萄糖、2g淀粉、10g尿素、0.2g维生素c、0.1g 维生素b1
和0.2g硫酸镁、0.3g氯化铁用100g无菌水溶解,混合均匀后,用pbs 溶液调节培养基ph值为7,紫外线灭菌备用;
69.s5.益生菌发酵液的制备:将8g步骤s3制得的载菌磁性微球接种于100g步骤s4制得的培养基中,37℃发酵24h,磁铁分离,在45℃,压强为0.07mpa下蒸发溶剂至发酵液的密度为2.5g/cm3,得到益生菌发酵液,磁铁分离的载菌磁性微球可重复使用。
70.对比例2
71.与实施例3相比,未添加植物乳杆菌,其他条件均不改变。
72.包括以下步骤:
73.s1.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制备:将溶有100g正硅酸乙酯的乙酸甲酯溶液 200ml与溶有3g十八烷基磺酸钠和2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水溶液100ml 混合,10000r/min乳化5min,调节ph值为8.5,加热至65℃,反应4h,3000r/min 离心15min,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2h,得到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
74.s2.磁性微球的制备:将100g步骤s1制得的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加入 200ml水中,1000w超声分散10min,加入7g六水氯化铁和2g四水氯化亚铁,滴加8g 20wt%的氨水,加热至50℃,反应1.5h,磁铁分离,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2h,得到磁性微球;
75.s3.载菌磁性微球的制备:将步骤s2制得的磁性微球均匀分散在益生菌菌种种子液中,益生菌菌种种子液含菌量为108cfu/ml,包括青春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质量比为6.5:2,浸泡2.5h载菌,磁铁分离,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 2h,得到载菌磁性微球;
76.s4.中药培养基的制备:将8g葡萄糖、2g淀粉、10g尿素、0.2g维生素c、 0.1g维生素b1和0.2g硫酸镁、0.3g氯化铁用100g无菌水溶解,混合均匀后,加入15g中药组合物,用pbs溶液调节培养基ph值为7,紫外线灭菌备用;
77.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7g淮山和6g白茯苓洗净,干燥,粉碎,与 1.5g珍珠粉混合均匀后,过200目筛,得到中药组合物;
78.s5.益生菌发酵液的制备:将8g步骤s3制得的载菌磁性微球接种于100g步骤s4制得的中药培养基中,37℃发酵24h,磁铁分离,在45℃,压强为0.07mpa 下蒸发溶剂至发酵液的密度为2.5g/cm3,得到益生菌发酵液,磁铁分离的载菌磁性微球可重复使用。
79.对比例3
80.与实施例3相比,未添加青春双歧杆菌,其他条件均不改变。
81.包括以下步骤:
82.s1.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制备:将溶有100g正硅酸乙酯的乙酸甲酯溶液 200ml与溶有3g十八烷基磺酸钠和2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水溶液100ml 混合,10000r/min乳化5min,调节ph值为8.5,加热至65℃,反应4h,3000r/min 离心15min,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2h,得到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
83.s2.磁性微球的制备:将100g步骤s1制得的多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加入 200ml水中,1000w超声分散10min,加入7g六水氯化铁和2g四水氯化亚铁,滴加8g 20wt%的氨水,加热至50℃,反应1.5h,磁铁分离,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2h,得到磁性微球;
84.s3.载菌磁性微球的制备:将步骤s2制得的磁性微球均匀分散在益生菌菌种种子液中,益生菌菌种种子液含菌量为108cfu/ml,包括植物乳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质量比为6.5:2,浸泡2.5h载菌,磁铁分离,去离子水洗涤,70℃干燥 2h,得到载菌磁性微球;
85.s4.中药培养基的制备:将8g葡萄糖、2g淀粉、10g尿素、0.2g维生素c、 0.1g维生素b1和0.2g硫酸镁、0.3g氯化铁用100g无菌水溶解,混合均匀后,加入15g中药组合物,用pbs溶液调节培养基ph值为7,紫外线灭菌备用;
86.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7g淮山和6g白茯苓洗净,干燥,粉碎,与 1.5g珍珠粉混合均匀后,过200目筛,得到中药组合物;
87.s5.益生菌发酵液的制备:将8g步骤s3制得的载菌磁性微球接种于100g步骤s4制得的中药培养基中,37℃发酵24h,磁铁分离,在45℃,压强为0.07mpa 下蒸发溶剂至发酵液的密度为2.5g/cm3,得到益生菌发酵液,磁铁分离的载菌磁性微球可重复使用。
88.测试例1
89.将本发明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制得的益生菌发酵液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90.表1
[0091][0092]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制得的益生菌发酵液含有丰富的活性多糖和多肽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0093]
实施例4、5与实施例3相比,中药组合物中未添加白茯苓或淮山,得到的益生菌发酵液的多糖含量或肽含量下降,抗氧化效果也下降。对比例1与实施例3相比,未添加中药组合物,得到的益生菌发酵液的多糖含量和肽含量明显下降,抗氧化效果也明显下降。本发明中药培养基中添加了富含美白成分的中药淮山、白茯苓以及珍珠粉,能有效地将中药淮山、白茯苓以及珍珠粉中的不溶性物质转化成处于游离状态的可溶性物质,水解程度高,营养成分损失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药有效成分利用率低、破坏程度大等问题;得到的益生菌发酵液中富含茯苓多糖、茯苓三萜皂苷、薯蓣皂以及珍珠肽等营养物质,能有效淡化色斑、抑制黑色素生成,抗氧化效果明显,加入美白保湿化妆水中起到很好的保湿、抗氧化、美白之功效。
[0094]
对比例2、3与实施例3相比,未添加植物乳杆菌或青春双歧杆菌,其多糖含量和肽含量下降,抗氧化效果也下降。本发明制备了一种磁性纳米多孔中空微球,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微球可以磁铁分离,进一步将植物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复合益生菌固载在磁性纳米多孔中空微球中,得到的载菌磁性微球便于分离和重复使用,降低成本,同时,微球的中空结构以及多孔结构提供了较大的比表面积,便于负载较多的益生菌,从而提高了中药培养基的发酵效率,同时,植物乳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的添加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0095]
实施例6
[009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美白保湿化妆水,由以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制备而成:实施例1制得的益生菌发酵液3%、玉米低聚肽2%、霍霍巴油3.5%、玻尿酸1%、 edta-二钠3%、甘油3%、卡波姆1%、维生素c 0.3%、角鲨烷0.5%、2-氨基丁醇0.5%、丁二醇2%、燕麦β-葡聚糖1%、去离子水余量。
[0097]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8]
(1)将实施例1制得的益生菌发酵液、玉米低聚肽、玻尿酸、维生素c、燕麦β-葡聚糖、氨基丁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到物料a;
[0099]
(2)将霍霍巴油、甘油、角鲨烷、丁二醇混合均匀,得到物料b;
[0100]
(3)将物料a和物料b混合后,加入edta-二钠、卡波姆,12000r/min乳化5min,得到美白保湿化妆水。
[0101]
实施例7
[0102]
与实施例6相比,实施例1制得的益生菌发酵液由实施例2制得的替代,其他条件均不改变。
[0103]
实施例8
[0104]
与实施例6相比,实施例1制得的益生菌发酵液由实施例3制得的替代,其他条件均不改变。
[0105]
实施例9
[0106]
与实施例6相比,实施例1制得的益生菌发酵液由实施例4制得的替代,其他条件均不改变。
[0107]
实施例10
[0108]
与实施例6相比,实施例1制得的益生菌发酵液由实施例5制得的替代,其他条件均不改变。
[0109]
对比例4
[0110]
与实施例6相比,实施例1制得的益生菌发酵液由对比例1制得的替代,其他条件均不改变。
[0111]
对比例5
[0112]
与实施例6相比,实施例1制得的益生菌发酵液由对比例2制得的替代,其他条件均不改变。
[0113]
对比例6
[0114]
与实施例6相比,实施例1制得的益生菌发酵液由对比例3制得的替代,其他条件均不改变。
[0115]
试验例2人体皮肤斑贴试验
[0116]
受试物:实施例6制备的美白保湿化妆水;
[0117]
阴性对照:去离子水;
[0118]
受试者:共30人,男0人,女30人,年龄18-35岁,符合受试者志愿入选标准。
[0119]
斑贴方法:选用合格的斑试器,以封闭式斑贴试验方法,将受试物和阴性对照约0.020ml滴于斑试器内,外用专用胶带贴敷于受试者背部,24小时后去除受试物,分别去除后0.5、24、48小时观察皮肤反应,按《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 年版)中皮肤反应分级标准记录其结果。试验结果见表2:
[0120]
表2人体皮肤斑贴试验结果
[0121][0122]
人体皮肤斑贴试验结果显示:30人中0例出现皮肤不良反应;说明本发明制得的美白保湿化妆水使用安全。
[0123]
测试例3体外抑制酪氨酸酶实验
[0124]
溶液配制:配制包含0.025mol/l na2hpo4和0.02mol/l kh2po4的pbs溶液 (ph=6.8);用pbs配制1mg/ml的酪氨酸溶液和200u/ml的酪氨酸酶溶液。
[0125]
分组设置:将实施例6-10、对比例4-6做为处理组,维生素c乙基醚溶液为阳性对照组。
[0126]
溶液配制:
[0127]
pbs配制维生素c乙基醚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0.50%;
[0128]
pbs配制实施例6-10、对比例4-6组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0.50%。
[0129]
酶活检测:使用微量移液器分别按照表3移取a、b、c、d四组样液置于1.5mlep 管(配制反应体系为1000ul),35℃水浴10min;加入酪氨酸酶溶液200ul,35℃水浴30min,各反应管分别取150ul加入96孔板,酶标仪测定475nm吸光度a值。每组重复试验3次。
[0130]
表3各组反应液的组成
[0131][0132]
注:a组:无底物,不含抑制剂;b组:有底物,不含抑制剂;c组:无底物,含抑制剂;d组:有底物,含络氨酸酶抑制剂。
[0133]
计算各处理组的酪氨酸酶抑制率(i),i=[1-(a
d-ac)/(a
b-aa)]*100%。
[0134]
结果如图1所示。
[0135]
图中,*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p《0.05。由图可知,在相同浓度下,实施例 6-8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实施例8组的酪氨酸酶抑制率最好,为84%。
[01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