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确定网络覆盖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6-16 06:36: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确定网络 覆盖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虽然目前运营商的通信网络正处于多制式混合建网和共存的时期,但 是,在进行实际的网络建站的规划建设时,通常只考虑了单一的网络制式, 且多是凭借自身经验来完成的。然而,采用这种方式的规划建站会导致诸 多问题,比如,无法精确评估网络的真实覆盖现状、没有精准的数据对网 络建站的规划给予支撑,致使仅能凭借经验和感觉来进行网络建站的规划 建设,又比如,无法精确评估多制式下网络建站的必要性,致使存在资源 站点被冗余建设的情况,不仅会造成成本的浪费,还有可能破坏现有网络 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网络覆盖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 算机存储介质,可以解决没有精准的数据对网络建站的规划给予支撑的问 题。技术方案如下: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网络覆盖的方法,该 方法包括:
5.根据覆盖预定区域的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数据信息,确定第一通信网 络的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格,预定区域包括预定大小的多 个栅格;
6.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 覆盖小区,厚度覆盖小区为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 各个小区;
7.基于厚度覆盖小区,生成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多边形域,并根据厚度 覆盖小区和泰森多边形域,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第一通信 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是两种不同的通信网络。
8.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9.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基础 覆盖小区,基础覆盖小区是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 的各个小区。
10.在另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覆盖预定区域的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 数据信息,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格, 包括:
11.针对预定区域中的每个栅格,根据第一数据信息,确定每个栅格中各 个小区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12.根据每个栅格中各个小区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确定每个栅格 所属的小区,最终得到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格。
13.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每个栅格中各个小区各自的有效覆盖 采样点占比,确定每个栅格所属的小区,包括:
14.确定每个栅格中任一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是否大于或等于预 设采样点门限;
15.若任一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或等于预设采样点门限,确定 每个栅格所属的小区是任一小区;
16.若任一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小于预设采样点门限,确定每个栅 格所属的小区不是任一小区。
17.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第一 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包括:
18.确定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网络频段包括gsm900频段、 fdd900频段、f频段、dcs1800频段、a频段、d频段和e频段中的至 少一种;
19.根据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和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 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去重覆盖栅格是指从一个小区覆盖的栅格 中删除的与其他小区覆盖的栅格重复了的栅格;
20.根据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确定各个小区是否为满足预定覆 盖条件的小区,若任一小区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确定任一小区为第一通信 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
21.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第一 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基础覆盖小区,包括:
22.根据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确定各个小区是否为满足预定覆 盖条件的小区,若任一小区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确定任一小区为第一通 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基础覆盖小区。
23.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和各个 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包括:
24.确定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的优先级;
25.确定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的数量;
26.根据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由高到低的优先级顺序以及同一 网络频段下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的数量由多到少的优先级顺序,确定 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
27.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确定 各个小区是否为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小区,包括:
28.确定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
29.根据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与预设数量门限的比较,确 定各个小区是否为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小区;
30.若任一小区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门限,确定任一小区 满足预定覆盖条件;
31.若任一小区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门限,确定任 一小区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
32.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厚度覆盖小区,生成第二通信网络的 泰森多边形域,包括:
33.根据厚度覆盖小区筛选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高负荷小区;
34.确定覆盖高负荷小区的周边区域的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
35.以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为中心,生成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多边形域。
36.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厚度覆盖小区和泰森多边形域,确定 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包括:
37.将第一通信网络的高负荷小区所覆盖的栅格和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 多边形域进行叠加计算;
38.基于叠加计算的结果,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各自在泰森 多边形域的覆盖率;
39.根据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各自在泰森多边形域的覆盖率,确 定第二通信网络在泰森多边形域中的多个弱覆盖区域;
40.基于多个弱覆盖区域,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
41.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多个弱覆盖区域,确定第二通信网络 的覆盖空洞区域,包括:
42.通过密度聚类算法dbscan对多个弱覆盖区域进行密度聚类处理, 得到相应的聚类区域;
43.将聚类区域确定为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
4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网络覆盖的装置, 该装置包括:
45.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覆盖预定区域的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数据信 息,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格,预定区 域包括预定大小的多个栅格;
46.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第一通信网 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厚度覆盖小区为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 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各个小区;
47.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厚度覆盖小区,生成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多 边形域,并根据厚度覆盖小区和泰森多边形域,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 空洞区域,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是两种不同的通信网络。
48.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
49.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第一通信网 络在预定区域的基础覆盖小区,基础覆盖小区是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 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各个小区。
50.在另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在根据覆盖预定区域的第一 通信网络的第一数据信息,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 自覆盖的栅格时,用于:
51.针对预定区域中的每个栅格,根据第一数据信息,确定每个栅格中各 个小区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52.根据每个栅格中各个小区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确定每个栅格 所属的小区,最终得到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格。
53.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在根据每个栅格中各个小区 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确定每个栅格所属的小区时,用于:
54.确定每个栅格中任一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是否大于或等于预 设采样点门
限;
55.若任一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或等于预设采样点门限,确定 每个栅格所属的小区是任一小区;
56.若任一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小于预设采样点门限,确定每个栅 格所属的小区不是任一小区。
57.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在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 栅格,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时,用于:
58.确定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网络频段包括gsm900频段、 fdd900频段、f频段、dcs1800频段、a频段、d频段和e频段中的至 少一种;
59.根据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和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 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去重覆盖栅格是指从一个小区覆盖的栅格 中删除的与其他小区覆盖的栅格重复了的栅格;
60.根据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确定各个小区是否为满足预定覆 盖条件的小区,若任一小区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确定任一小区为第一通信 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
61.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确定模块在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 栅格,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基础覆盖小区时,用于:
62.根据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确定各个小区是否为满足预定覆 盖条件的小区,若任一小区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确定任一小区为第一通 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基础覆盖小区。
63.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在根据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 网络频段和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 时,用于:
64.确定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的优先级;
65.确定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的数量;
66.根据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由高到低的优先级顺序以及同一 网络频段下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的数量由多到少的优先级顺序,确定 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
67.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在根据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 覆盖栅格,确定各个小区是否为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小区时,用于:
68.确定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
69.根据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与预设数量门限的比较,确 定各个小区是否为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小区;
70.若任一小区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门限,确定任一小区 满足预定覆盖条件;
71.若任一小区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门限,确定任 一小区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
72.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确定模块在基于厚度覆盖小区,生成 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多边形域时,用于:
73.根据厚度覆盖小区筛选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高负荷小区;
74.确定覆盖高负荷小区的周边区域的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
75.以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为中心,生成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多边形域。
76.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确定模块在根据厚度覆盖小区和泰森 多边形域,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时,用于:
77.将第一通信网络的高负荷小区所覆盖的栅格和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 多边形域进行叠加计算;
78.基于叠加计算的结果,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各自在泰森 多边形域的覆盖率;
79.根据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各自在泰森多边形域的覆盖率,确 定第二通信网络在泰森多边形域中的多个弱覆盖区域;
80.基于多个弱覆盖区域,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
81.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确定模块在基于多个弱覆盖区域,确 定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时,用于:
82.通过密度聚类算法dbscan对多个弱覆盖区域进行密度聚类处理, 得到相应的聚类区域;
83.将聚类区域确定为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
8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 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 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的确定网络覆盖的方法的步骤。
8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确定网络覆盖的方法的步骤。
8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 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确定网络覆盖的方法的步骤。
8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第一通信 网络的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格,从而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在 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进而找出无线网络的不连续覆盖问题,使得可 以及时发现第一通信网络的厚度覆盖区域的冗余站点和指导无线网络的 结构优化或调整,对覆盖优化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撑;根据厚度覆盖小区 和基于该厚度覆盖小区生成的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多边形域,确定第二通 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使得可以从第一通信网络的厚度覆盖区域中,精 确识别出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不连续问题,从而有效解决网络建设没有数 据和技术手段支撑的问题,进而能够在不破坏现有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对 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和建站提供指导,利于提升第二通信网络的驻留 比,有助于优先保障热点区域的第二通信网络的优化和建设,不仅能够提 升用户上网的感知体验,而且可以极大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8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 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8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网络覆盖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9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出的覆盖率指标的示意图;
9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弱覆盖区域聚类的示意图;
9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5g覆盖空洞区域的示意图;
9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网络覆盖的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9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网络覆盖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9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96.下面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应理解,下面结合附 图所阐述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描 述,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制。
97.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
ꢀ“
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 本技术实施例所使用的术语“包括”以及“包含”是指相应特征可以实现为 所呈现的特征、信息、数据、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实 现为本技术领域所支持其他特征、信息、数据、步骤、操作、元件、组件 和/或它们的组合等。应该理解,当我们称一个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 一元件时,该一个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也可以指该一个 元件和另一元件通过中间元件建立连接关系。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
ꢀ“
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指示该术语 所限定的项目中的至少一个,例如“a和/或b”指示实现为“a”,或者实现 为“a”,或者实现为“a和b”。
9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 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99.先对本技术涉及的几个名词进行介绍和解释:
100.小区:是一个逻辑概念,也称蜂窝小区,是指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 其中的一个基站或基站的一部分(扇形天线)所覆盖的区域,这个区域的 覆盖范围有可能大,也有可能小,在这个区域内移动台可以通过无线信道 可靠地与基站进行通信。
101.随着过去几年对4g(第四代移动通信)基站的大量建设,4g网络已 经基本完成网络的连续覆盖,但是随着手机用户上网业务量的激增,4g 网络面临巨大的负荷压力,热点区域绝大部分的4g流量达到峰值,严重 影响用户上网感知体验。另外,由于5g(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比4g网 络的网络频点高、5g网络的覆盖范围比4g网络的覆盖范围小,且5g网 络的覆盖本身就不连续,致使普遍存在4g网络高负荷和5g网络空载的 现象。
102.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提出一种确定网络覆盖的方案,该方案通过确 定第一通信网络的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格,从而确定第一 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进而找出无线网络的不连续覆盖问 题,使得可以及时发现第一通信网络的厚度覆盖区域的冗余站点和指导无 线网络的结构优化或调整,对覆盖优化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撑;根据厚度 覆盖小区和基于该厚度覆盖小区生成的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多边形域,确 定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使得可以从第一通信网络的厚度覆盖区 域中,精确识别出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不连续问题,从而有效解决网络建 设没有数据和技术手段支撑的问题,进而能够在不破坏现有网络结构的基 础上,对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和建站提供指导,利于提升第二通信网 络的驻留比,有助于优先保障热点区域的第二通信网络的
优化和建设,从 而提升用户上网的感知体验。
103.下面通过对几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以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下述实 施方式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借鉴或结合,对于不同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术语、 相似的特征以及相似的实施步骤等,不再重复描述。
10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网络覆盖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该方法包括:
105.步骤s110,根据覆盖预定区域的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数据信息,确 定第一通信网络的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格,预定区域包括 预定大小的多个栅格。
106.第一通信网络可以是4g移动通信网络,也可以是其他的移动通信网 络,本技术实施例不对其作限制。预定区域可以是第一通信网络覆盖的某 个区域,即第一通信网络为该预定区域提供网络服务,在实际应用中,第 一通信网络在为预定区域提供网络服务时,通常是通通过其包括的多个小 区,例如c1、c2、...、c5共5个小区,又例如c1、c2、...、c10共10 个小区,来为该预定区域提供网络服务的。其中,预定区域可以是某个省、 某个市或某个区等等。
107.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确定网络覆盖情况,可以预先将该预定区域 划分为预定大小的多个栅格,即预定区域包括预定大小的多个栅格。例如, 可以将预定区域划分成50米乘以50米的多个栅格,比如,该多个栅格分 别记为g50_1、g50_2、...、g50_n,其中,n为大于2的整数。又例如, 可以将预定区域划分成20米乘以20米的多个栅格,比如,该多个栅格分 别记为g20_1、g20_2、...、g20_m,其中,m为大于2的整数。当然也 可以将预定区域划分成其他大小的多个栅格,本技术实施例不对其作限 制。
108.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通信网络可以通过其包括的多个小区中的某个或 某几个,来为预定区域中的某个或某个栅格提供网络服务的方式,来实现 第一通信网络为该预定区域提供网络服务。
109.在一个示例中,假定第一通信网络通过小区c1、c2、...、c5共5个 小区为预定区域提供网络服务,且预定区域被划分成50米乘以50米的8 个栅格g50_1、g50_2、...、g50_8,则:在一种情况下,第一通信网络可 以通过小区c1为栅格g50_1和栅格g50_2提供网络服务(即小区c1在 预定区域中覆盖栅格g50_1和栅格g50_2)、通过小区c2为栅格g50_3 提供网络服务、通过小区c3为栅格g50_4、栅格g50_5和栅格g50_6提 供网络服务、通过小区c4为栅格g50_7提供网络服务和通过小区c5为 栅格g50_8提供网络服务,来实现为预定区域提供网络服务;在另一种情 况下,第一通信网络可以通过小区c1为栅格g50_1提供网络服务、通过 小区c2为栅格g50_2和栅格g50_3提供网络服务、通过小区c3为栅格 g50_4和栅格g50_5提供网络服务、通过小区c4为栅格g50_7提供网络 服务和通过小区c5为栅格g50_8提供网络服务,来实现为预定区域提供 网络服务;在又一种情况下,第一通信网络可以通过小区c1为栅格g50_1 和栅格g50_2提供网络服务、通过小区c2为栅格g50_3和栅格g50_4 提供网络服务、通过小区c3为栅格g50_5提供网络服务、通过小区c4 为栅格g50_6和栅格g50_7提供网络服务和通过小区c5为栅格g50_8 提供网络服务,来实现为预定区域提供网络服务。除了上述列出的第一通 信网络为预定区域提供网络服务的可能情况外,还存在与上述情况类似的 其他的第一通信网络为预定区域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形,在此不再一一列 举。
110.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 盖的栅格的过程中,比如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小区c1为预定区域的栅格 g50_1提供网络服务,还是为栅格g50_2提供网络服务,可以根据覆盖预 定区域的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数据信息来进行。其中,第一数据信息可以 包括第一通信网络的mdt(minimization of drive-tests,最小化路测)数 据信息,该mdt数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经纬度、pci(physical cellidentity, 物理小区标识)、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 收功率)、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enb(基站)id、载波频点号earfcn和栅格id,如表1的mdt数据 信息表所示。
111.50米栅格idenbid小区idrsrprsrqearfcnpci101459279675747947254093622710145927967574794625409362271014437006757479602740936227101428121675747971234093622710145927967574795127409362271014592796757479452240936227
112.表1 mdt数据信息表
113.其中,表1中的50米栅格id表示50米乘以50米的栅格的id。
114.除上述的mdt数据信息外,第一数据信息还包括第一通信网络的物 理站点的工参信息,例如cgi(cell global identity,全球小区标识)、经 纬度信息、覆盖频点(即频段类型)、基站标识和网元信息等,如表2的 工参信息表所示。
[0115][0116][0117]
表2工参信息表
[0118]
在获取到第一数据信息之后、根据覆盖预定区域的第一通信网络的第 一数据信息,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格 之前,对上述的第一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处理。其中,数据清洗处理的 过程可以为:(1)关联工参信息表,获取小区所属场景和频段信息,过 滤掉覆盖室内的小区的采样点,使覆盖室内的小区不参与后续运算;(2) 获取小区所属频段,共有a频段、d频段、e频段、f频段、dcs1800频 段、gsm900频段、fdd900频段七种取值,并对mdt数据信息中的错 值和空值(如表3中的黑色线框部分)进
行去除处理。
[0119][0120]
表3 mdt数据信息中的空值
[0121]
在对第一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处理后,可以根据数据清洗处理后的 第一数据信息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 格。
[0122]
步骤s120,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在预 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厚度覆盖小区为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满足预 定覆盖条件的各个小区。
[0123]
在确定出第一通信网络的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后,可以根据各个 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 各个小区,并将该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各个小区确定为第一通信网络在预 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通过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厚度覆盖小区,可以找 出第一通信网络的不连续覆盖问题,便于及时发现第一通信网络的厚度覆 盖区域的冗余站点和指导无线网络的结构优化或调整,并对覆盖优化提供 了良好的数据支撑。
[0124]
基于步骤s110中的示例,假定第一通信网络的小区c1覆盖栅格 g50_1和栅格g50_2、小区c2覆盖栅格g50_3、小区c3覆盖栅格g50_4、 栅格g50_5和栅格g50_6、小区c4覆盖栅格g50_7以及小区c5覆盖栅 格g50_8,则:可以根据小区c1覆盖的栅格g50_1和栅格g50_2,小区 c2覆盖的栅格g50_3,小区c3覆盖的栅格g50_4、栅格g50_5和栅格 g50_6,小区c4覆盖的栅格g50_7以及小区c5覆盖的栅格g50_8,确定 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各个小区。
[0125]
在一个示例中,假定小区c1、小区c3及小区c5满足预定覆盖条件, 则将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小区c1、小区c3及小区c5确定为第一通信网 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在另一示例中,假定小区c2及小区c4 满足预定覆盖条件,则将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小区c2及小区c4确定为 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在又一示例中,假定小区c1、 小区c2及小区c4满足预定覆盖条件,则将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小区c1、 小区c2及小区c4确定为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
[012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给出的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小区只是作为可 能发生的示例而已,不应将其作为限制本技术实施例的其他可能情况的条 件,除了上述示例列出的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各个小区外,还存在与上述 情况类似的其他的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各个小区,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0127]
步骤s130,基于厚度覆盖小区,生成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多边形域, 并根据厚度覆盖小区和泰森多边形域,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 域,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
网络是两种不同的通信网络。
[0128]
在根据步骤s120确定出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 后,可以基于确定出的厚度覆盖小区,生成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多边形, 并以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的中心经纬度作为直角坐标系的中心,同时考虑 方向角,将在同一个象限的、且与该泰森多边形的边相交的区域定义为泰 森多边形域。其中,泰森多边形域是作为研究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情况的 簇单元。通过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可以精确识别出第二通 信网络的覆盖不连续问题,从而有效解决网络建设没有数据和技术手段支 撑的问题,进而能够在不破坏现有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对第二通信网络的 覆盖优化和建站提供指导,利于提升第二通信网络的驻留比,有助于优先 保障热点区域的第二通信网络的优化和建设,从而提升用户上网的感知体 验。
[0129]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通信网络与第二通信网络是两种不同的通 信网络,在通常情况下,第二通信网络是一种比第一通信网络更先进的通 信网络。比如,第一通信网络是4g网络,第二通信网络是5g网络,又 比如,第一通信网络是3g网络,第二通信网络是4g网络,再比如,第 一通信网络是5g网络,第二通信网络是6g网络等等。
[0130]
本技术提供的确定网络覆盖的方法,通过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各个小 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格,从而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 度覆盖小区,进而找出无线网络的不连续覆盖问题,使得可以及时发现第 一通信网络的厚度覆盖区域的冗余站点和指导无线网络的结构优化或调 整,对覆盖优化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撑;根据厚度覆盖小区和基于该厚度 覆盖小区生成的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多边形域,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 空洞区域,使得可以从第一通信网络的厚度覆盖区域中,精确识别出第二 通信网络的覆盖不连续问题,从而有效解决网络建设没有数据和技术手段 支撑的问题,进而能够在不破坏现有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对第二通信网络 的覆盖优化和建站提供指导,利于提升第二通信网络的驻留比,有助于优 先保障热点区域的第二通信网络的优化和建设,不仅能够提升用户上网的 感知体验,而且可以极大节约成本。
[0131]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包括:根据各 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基础覆盖小区, 基础覆盖小区是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各个小 区。
[0132]
在确定出第一通信网络的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后,可以根据各个 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 的各个小区,并将该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各个小区确定为第一通信网络 在预定区域的基础覆盖小区,从而精确识别出保障优先级较高的区域,便 于工作人员对第一通信网络的基础覆盖区域进行重点保障。
[0133]
假定第一通信网络的小区c1覆盖栅格g50_1,小区c2覆盖栅格 g50_2,小区c3覆盖栅格g50_3和栅格g50_4,小区c4覆盖栅格g50_5 和栅格g50_6,小区c5覆盖栅格g50_7和栅格g50_8,则:可以根据小 区c1覆盖的栅格g50_1,小区c2覆盖的栅格g50_2,小区c3覆盖的栅 格g50_3和栅格g50_4,小区c4覆盖的栅格g50_5和栅格g50_6,小区 c5覆盖的栅格g50_7和栅格g50_8,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不满 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各个小区。
[0134]
在一个示例中,假定小区c2及小区c5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则将 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小区c2及小区c5确定为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 域的基础覆盖小区。在另一示例中,
假定小区c1及小区c4不满足预定 覆盖条件,则将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小区c1及小区c4确定为第一通 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基础覆盖小区。
[013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给出的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小区只是作为 可能发生的示例而已,不应将其作为限制本技术实施例的其他可能情况的 条件,除了上述示例列出的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各个小区外,还存在与 上述情况类似的其他的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各个小区,在此不再一一列 举。
[0136]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覆盖预定区域的第 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数据信息,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各个小区在所述预定区 域中各自覆盖的栅格,包括:针对预定区域中的每个栅格,根据第一数据 信息,确定每个栅格中各个小区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根据每个栅 格中各个小区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确定每个栅格所属的小区,最 终得到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格。
[0137]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按照栅格和小区的维度,计算每个栅格内各个小 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即计算覆盖该每个栅格的各个小区各自在该每 个栅格中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假定预定区域包括8个栅格且每栅格的 大小均为50米乘以50米的8个栅格,且将这8个栅格分别记作g50_1、 g50_2、...、g50_8,同时第一通信网络在该预定区域中包括5个小区,分 别记作c1、c2、...、c5,此时,按照栅格和小区的维度,计算每个栅格 内各个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在一个示例中,针对栅格g50_1,确 定栅格g50_1中各个小区(比如c1、c2、...、c5)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 点占比,即计算覆盖栅格g50_1的各个小区(比如c1、c2、...、c5)各 自在该栅格g50_1中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针对栅格g50_2,确定栅格 g50_2中各个小区(比如c1、c2、...、c5)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以此类推,针对栅格g50_8,确定栅格g50_8中各个小区(比如c1、c2、...、 c5)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0138]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每个栅格(例如g50_1)中各个小区(例如 c1、c2、...、c5)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时,当某个小区(例如c1) 在该每个栅格(例如g50_1)没有任何覆盖时,该每个栅格(例如g50_1) 中该某个小区(例如c1)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为零,此时可以将其忽 略。
[0139]
此外,在确定一个栅格(例如g50_1)中各个小区各自的有效覆盖采 样点占比时,可以先确定该一个栅格的总采样点数(例如300),该总采 样点数表示该一个栅格内各个小区(例如c1和c2)的采样点数的总和; 接着,确定覆盖该一个栅格的各个小区(例如c1和c2)各自的采样点数, 比如小区c1的采样点数是100,小区c2的采样点数是200;接着,确定 覆盖该一个栅格的各个小区(例如c1和c2)各自的有效采样点数,比如 小区c1的有效采样点数是65,小区c2的有效采样点数是140;接着, 确定覆盖该一个栅格的各个小区(例如c1和c2)各自的有效采样点占比, 比如,小区c1的有效采样点占比是65%,小区c2的有效采样点占比是 70%。
[0140]
表4作为一个示例,给出了每个栅格中各个小区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 点占比。在表4中,grid-1表示一个栅格,grid-2表示另一个栅格,cell-a 和cell-b表示覆盖栅格grid-1的各个小区。
[0141][0142]
表4每个栅格中各个小区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0143]
在确定出每个栅格中各个小区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之后,可以 进一步根据该确定出的每个栅格中各个小区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确定每个栅格所属的小区,最终得到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 格。在一个示例中,以每个栅格是g50_1例,在确定出g50_1中各个小 区(例如c1、c2及c3)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后,比如,小区c1 的有效采样点占比为x%、小区c2的有效采样点占比为y%、小区c3的 有效采样点占比为z%,可以根据栅格g50_1中小区c1、c2及c3各自 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分别为x%、y%及z%,确定栅格g50_1所属的小 区,比如确定栅格g50_1所属的小区为小区c1和c2,又比如确定栅格 g50_1所属的小区为小区c1和c3,再比如确定栅格g50_1所属的小区 为小区c1、c2及c3。
[0144]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每个栅格中各个小 区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确定每个栅格所属的小区,包括:确定每 个栅格中任一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采样点门 限;若任一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或等于预设采样点门限,确定 每个栅格所属的小区是任一小区(即确定该每个栅格属于该任一小区的覆 盖范围);若任一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小于预设采样点门限,确定 每个栅格所属的小区不是任一小区(即确定该每个栅格不属于该任一小区 的覆盖范围)。
[0145]
其中,预设采样点门限可以是一个百分数(例如p%),也可以是根 据需要设定的非百分数(例如p),在一个示例中,当预设采样点门限为 p%时,p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为相应的数值,比如设定为50、60、65、 70等等。当预设采样点门限为p时,p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为相应的数 值,比如设定为0.5、0.6、0.65、0.7等等。
[0146]
在一个示例中,假定预设采样点门限为p%,且栅格g50_1中小区 c1、c2及c3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分别为x%、y%及z%,则:可 以确定栅格g50_1中任一小区(比如小区c1)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是 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采样点门限;若确定该任一小区c1的有效覆盖采样点 占比大于或等于预设采样点门限p%,可以确定栅格g50_1属于小区c1 的覆盖范围,即确定栅格g50_1所属的小区是小区c1;若确定该任一小 区c1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小于预设采样点门限p%,可以确定栅格 g50_1不属于小区c1的覆盖范围,即确定栅格g50_1所属的小区不是小 区c1。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小区c2和小区c2,其确定过程与上述的小 区c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0147]
此外,本技术实施例在通过上述的预设采样点门限确定每个栅格所属 的小区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采样点数量门限,比如,若一个栅格内某小 区的采样点数量不足f个,则认为该某个小区是零星信号,不参与确定每 个栅格所属的小区的计算过程。其中,f为根据实际需要设定的正整数, 比如f可以为15、20、30等数值。
[0148]
在又一示例中,可以通过聚合分析法识别第一通信网络的各个小区的 覆盖范围。
该聚合分析法可以是:当一个栅格中的某个小区的有效覆盖采 样点占比大于或等于预设采样点门限,可以认为该一个栅格是该某个小区 的有效覆盖范围。以表4中的小区为目标,假定预设采样点门限为60%, 则最终可以汇总得到如表5所示的小区覆盖列表。
[0149]
覆盖小区id覆盖栅格列表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cell-agrid-1,grid-265%,65%cell-bgrid-170%
[0150]
表5小区覆盖列表
[0151]
其中,将表5中的小区覆盖列表在gis上进行绘制时,可以得到每个 小区覆盖范围的图层。
[0152]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 的栅格,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包括:
[0153]
确定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网络频段包括gsm900频段、 fdd900频段、f频段、dcs1800频段、a频段、d频段和e频段中的至 少一种;
[0154]
根据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和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 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去重覆盖栅格是指从一个小区覆盖的栅格 中删除的与其他小区覆盖的栅格重复了的栅格;
[0155]
根据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确定各个小区是否为满足预定覆 盖条件的小区,若任一小区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确定任一小区为第一通信 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若任一小区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确定 任一小区为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基础覆盖小区。
[0156]
在实际应用中,在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第一通信网络 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的过程中,可以先确定覆盖该预定区域的各个 栅格的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其中,网络频段可以是gsm900 频段,也可以是fdd900频段,也可以是f频段,也可以是dcs1800频 段,也可以是a频段,也可以是d频段,还可以是e频段。需要说明的 是,gsm900频段、fdd900频段、f频段、dcs1800频段、a频段、d 频段和e频段均是划分为相应运营商的常用网络频段,表示第一通信网络 (例如4g网络)的工作频段。
[0157]
以上述的小区c1、c2、c3、c4及c5为例,在一个示例中,确定小 区c1、小区c2及小区c3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均为gsm900频段,确定 小区c4及小区c5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均为fdd900频段;在又一示例 中,确定小区c1对应的网络频段为gsm900频段,确定小区c2及小区 c3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均为fdd900频段,确定小区c4对应的网络频段 为f频段,确定小区c5对应的网络频段为dcs1800频段。
[0158]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仅为示例性说明,不应将其作为限制本技术 实施例的其他可能情况的条件,除了上述示例列出的小区可能对应的网络 频段外,还存在与上述情况类似的小区可能对应的网络频段的其他情况, 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0159]
在确定出各自个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后,可以根据各个小区各自对 应的网络频段和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 栅格。在一个示例中,假定确定出小区c1对应的网络频段为gsm900频 段,小区c2对应的网络频段为fdd900频段,且小区c1覆盖的栅格为 栅格g50_1、栅格g50_2和栅格g50_3,小区c1覆盖的栅格为栅格g50_2 和栅格g50_4,则:在一种情况下,可以确定小区c1的去重覆盖栅格为 栅格g50_2,在另一种
情况下,可以确定小区c2的去重复覆盖栅格为栅 格g50_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上述两种情况选择其中之一即可,即要 么确定小区c1的去重覆盖栅格为栅格g50_2,要么确定小区c2的去重 覆盖栅格为栅格g50_2。上述只是示例性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确定各个 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的过程与上述示例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160]
在确定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后,可以进一步确定各个小区是 否为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小区,其中,若某个小区满足预定覆盖条件,则 将该某个小区确定为第一通信网络在该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若某个 小区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则将该某个小区确定为第一通信网络在该预定 区域的基础覆盖小区。在一个示例中,在确定小区c1的去重覆盖栅格为 栅格g50_2后,若根据小区c1的去重覆盖栅格g50_2确定小区c1满足 预定覆盖条件,则可以将小区c1确定为第一通信网络在该预定区域的厚 度覆盖小区;若根据小区c1的去重覆盖栅格g50_2确定小区c1不满足 预定覆盖条件,则可以将小区c1确定为第一通信网络在该预定区域的基 础覆盖小区。
[0161]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各个小区各自对应 的网络频段和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 格,包括:确定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的优先级;确定各个小区各 自覆盖的栅格的数量;根据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由高到低的优先 级顺序以及同一网络频段下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的数量由多到少的 优先级顺序,确定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
[0162]
在根据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确定各个小区是否为满足预定 覆盖条件的小区的过程中,可以执行如下操作:确定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 覆盖栅格的数量;根据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与预设数量门 限的比较,确定各个小区是否为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小区;若任一小区的 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门限,确定任一小区满足预定覆盖条 件;若任一小区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门限,确定任 一小区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
[0163]
在一个示例中,网络频段的优先级可以是gsm900频段的优先级高于 fdd900频段,fdd900频段的优先级高于f频段,f频段的优先级高于 dcs1800频段,dcs1800频段的优先级高于a频段,a频段的优先级高 于d频段,d频段的优先级高于e频段,即网络频段优先级的顺序依次 为:gsm900频段-》fdd900频段-》f频段-》dcs1800频段-》a频段-》d频 段-》e频段。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示例列出的网络频段的优先级形式 外,网络频段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有其他的优先级,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0164]
在一个示例中,确定小区c1覆盖的栅格的数量为100,确定小区c2 覆盖的栅格的数量为90,确定小区c3覆盖的栅格的数量为40,确定小区c4覆盖的栅格的数量为50,确定小区c5覆盖的栅格的数量为35。需要 说明的是,除了上述示例列出的各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的数量外,在实际 应用中,各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的数量可以是其他数值,在此不再一一列 举。
[0165]
在确定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由高到低的优先级顺序和各个 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的数量后,可以进一步确定各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 格。下面以第一通信网络为4g网络,第二通信网络为5g网络,网络频 段优先级的顺序依次为:gsm900频段-》fdd900频段-》f频段-》dcs1800 频段-》a频段-》d频段-》e频段,且c1覆盖的栅格数量为100,小区c2 覆盖的栅格数量为90,小区c3覆盖的栅格数量为40,小区c4覆盖的栅 格数量为50,小区c5
覆盖的栅格数量为35作为示例,对确定各个小区 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进行具体介绍:
[0166]
首先,将所有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数进行排序,并标明小区所属的网 络频段,得到表6。表6中的小区1代表小区c1、小区2代表小区c2、 以此类推,小区5代表小区c5。
[0167]
小区名网络频段覆盖栅格数小区1gsm900100小区2gsm90090小区3gsm90040小区4fdd90050小区5fdd90035
[0168]
表6各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数列表
[0169]
其次,按照网络频段优先级gsm900频段-》fdd900频段-》f频段
ꢀ‑
》dcs1800频段-》a频段-》d频段-》e频段的顺序,从gsm900频段的小 区开始轮询,选择gsm900频段覆盖栅格数最多的小区,其他的小区删除 与之共同覆盖的栅格。如果gsm900频段的各小区之间没有共同覆盖的栅 格了,则开始fdd900频段的小区计算,该计算过程与gsm900频段的各 小区的处理过程类似,也是选择fdd900频段覆盖栅格数最多的小区,其 他的小区删除与之共同覆盖的栅格,如果fdd900频段的各小区之间没有 共同覆盖的栅格了,则开始f频段的小区计算,以此类推。
[0170]
当从gsm900频段开始轮询时,在完成小区1、小区2及小区3的轮 询操作后,可以得到如表7所示的轮询结果(即得到最初覆盖栅格数和去 重覆盖栅格后的栅格数:
[0171][0172]
表7gsm900频段的各小区的去重覆盖栅格表
[0173]
其中,表7中的小区2对应的带删除线的90表示最初小区2覆盖的 栅格的数量,这90个栅格中存在与小区1中的100个栅格重复的栅格, 小区2中的覆盖栅格数80表示从小区2最初覆盖的90个栅格中去除与小 区1中重复覆盖的栅格后的栅格数量。小区3中的覆盖栅格数的情况与小 区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表7中的小区4、小区5还未进行去重覆盖栅 格处理。
[0174]
如果gsm900频段轮询完毕,则将fdd900频段也纳入到轮询范围内, 同样从覆盖栅格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轮询该频段下的各个小区,得 到该频段下各个小区的轮询结果(即最初覆盖栅格数和去重覆盖栅格后的 栅格数),如表8所示。
[0175][0176][0177]
表8gsm900频段和fdd900频段的各小区的去重覆盖栅格表
[0178]
在根据上述示例确定出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后,可以计算出 各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在确定出各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 的数量后,可以根据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与预设数量门限 的比较,确定各个小区是基础覆盖小区还是厚度覆盖小区。
[0179]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采用如下处理过程,确定基础覆盖小区与厚度覆 盖小区:首先,统计各小区各自的覆盖栅格的数量,选择覆盖栅格的数量 最多的小区开始轮询。接着,将覆盖栅格数最多的小区作为“基础覆盖小 区”,将其所有栅格作为“已覆盖栅格”。然后将覆盖栅格数最多的小区 剔除后,继续对剩下的小区进行判断,继续选择其中覆盖栅格的数量最多 的小区,并将剩下的小区中覆盖栅格数量最多的小区所覆盖的栅格纳入到
ꢀ“
已覆盖栅格”,剩余小区继续依次计算。最终所有栅格都会找到一个“主 服小区”,同时,每个小区都会确认自己在轮询中最终覆盖的“去重覆盖 栅格的数量”。
[0180]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制定如下门限值:当剩余小区的覆盖栅格的数量 小于门限值(例如4、5、6等正整数)时,则不再对剩余小区进行轮询。
[0181]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预设数量门限设定为4、5、7等数值。以预设 数量门限是4为例,当确定一个小区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 (即预设数量门限)时,可以认为该一个小区是基础覆盖小区,当一个小 区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小于4(即预设数量门限)时,可以认为该一个 小区是厚度覆盖小区。最终可以得到如表9所示的4g厚度覆盖小区:
[0182]
行标签a频段dcs1800频段d频段f频段gsm900频段总计厚度覆盖小区749227113512463
[0183]
表9 4g厚度覆盖小区
[0184]
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厚度覆盖小区,生成 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多边形域,包括:根据厚度覆盖小区筛选第一通信网 络在预定区域的高负荷小区;确定覆盖高负荷小区的周边区域的第二通信 网络的小区;以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为中心,生成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多 边形域。
[0185]
在确定出第一通信网络(例如4g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 后,可以基于该厚度覆盖小区筛选高负荷的小区,即根据一定的筛选策略 从厚度覆盖小区中筛选高负荷小区,包括但不限于:可以根据小区的prb (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小区的用户数量、通信 数据包的大小、小区所属的频点(例如800mhz频点、2.1ghz频
点、2.6ghz 频点)等,从厚度覆盖小区中筛选高负荷小区。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 prb利用率大于70%的小区筛选为高负荷小区,在又一示例中,可以将用 户数量大于350的小区筛选为高负荷小区。
[0186]
在筛选出高负荷小区后,进一步确定高负荷小区的周边区域中是否存 在第二通信网络(例如5g网络)的小区,若不存在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 则将该周边区域确定为第二通信网络的空洞区域,进行第二通信网络的选 址与建站;若存在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则以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为中心, 生成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多边形域。其中,高负荷小区的周边区域可以是 以高负荷小区为中心,以预定距离为半径的区域,预定距离可以是300米、 500米、600米等,本技术实施例不对其作限制。
[0187]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第一通信网络的高负荷小区、第二通信网络 的mr(measurement report,测量报告)数据、以及第二通信网络的物理 站点的工参信息,确定高负荷小区的周边区域中是否存在第二通信网络的 小区。其中,第二通信网络的mr数据包括但不限于pci、rsrp、rsrq、 enb id、栅格id等,第二通信网络的物理站点的工参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cgi、经纬度信息、覆盖频点、基站标识和网元信息等。
[0188]
在根据厚度覆盖小区和泰森多边形域,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 区域的过程中,可以执行如下处理:将第一通信网络的高负荷小区所覆盖 的栅格和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多边形域进行叠加计算;接着,基于叠加计 算的结果,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各自在泰森多边形域的覆盖 率;接着,根据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各自在泰森多边形域的覆盖 率,确定第二通信网络在泰森多边形域中的多个弱覆盖区域;接着,基于 多个弱覆盖区域,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
[0189]
在实际应用中,首先,可以以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为中心生成泰森多 边形,并以第二通信网络小区的中心经纬度作为直角坐标系的中心,考虑 方向角,将在同一个象限的、且跟该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生成的泰森多边 形的边相交的区域定义为一个泰森多边形域,该泰森多边形域是第二通信 网络覆盖研究的簇单元。接着,输入第一通信网络覆盖的栅格(实际上是 高负荷小区覆盖的栅格),并基于第一通信网络的mdt数据,将第一通 信网络覆盖的栅格(实际上是高负荷小区覆盖的栅格)的图层和第二通信 网络的泰森多边形域的图层进行叠加计算,并以泰森多边形域定位为基 础,在泰森多边形域基础上进行弱覆盖分析,输出预定区域的第一通信网 络的覆盖率指标和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率指标。如图2所示。
[0190]
在图2中,以第一通信网络是4g网络,第二通信网络是5g网络为 例,给出了根据叠加计算得到的在泰森多边形域中的4g覆盖率和5g覆 盖率。其中,图2中第一列代表各个泰森多边形域,比如vor9376391是 一个泰森多边形域的id,第二列是5g覆盖率,0表示没有5g覆盖,1 为满负荷覆盖,第三列是4g覆盖率,最后一列代表覆盖第一列的泰森多 边形域的5g小区(类似于5g的一个基站的id)。
[0191]
接着,通过第二通信网络的mr覆盖率,整理得出第二通信网络的弱 覆盖泰森多边形区域,表10以第二通信网络是5g为例,给出了第二通信 网络的弱覆盖情况。
[0192][0193]
表10 5g网络的弱覆盖情况
[0194]
在基于多个弱覆盖区域,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的过程 中,可以执行如下处理:通过密度聚类算法dbscan对多个弱覆盖区域 进行密度聚类处理,得到相应的聚类区域;接着,将聚类区域确定为第二 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
[0195]
dbsca(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是一种人工智能领域常用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与划分和层次聚类方 法不同,它是将簇定义为密度相连的点的最大集合,能够把具有足够高密 度的区域划分为簇。
[0196]
可以将上面计算得到的第二通信网络的弱覆盖的泰森多边形域列表, 通过dbsca算法进行密度聚类处理,比如以任意一个弱覆盖泰森多边形 域的重心经纬度为core point(中心点),以预定距离(例如300米、500 米及600米等)为半径,对弱覆盖泰森多边形域采取dbscan智能聚类, 找出第二通信网络的不连续覆盖问题。其中,图3是对弱覆盖泰森多边形 域进行dbscan智能聚类的示意图,其中图3左边部分中的core point 是一个弱覆盖泰森多边形域的中心点,图3左边部分中的半径是500米, noise point代表一个噪声点,border point代表一个边界点,图3右边部 分中的黑色区域是通过dbscan密度聚类算法对连续的多个弱覆盖泰森 多边行域进行密度聚类得到的聚类结果,该黑色区域代表第二通信网络的 连续弱覆盖问题簇,即为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
[0197]
以第二通信网络是5g网络为例,通过计算5g网络弱覆盖的泰森多 边形,采用dbscan聚类算法在连续的多个弱覆盖泰森多边行域内进行 密度聚类,输出图像化覆盖空洞渲染,则该区域是5g网络连续弱覆盖问 题簇(即覆盖空洞区域),输出该覆盖空洞区域的顶点经纬度,即为5g 网络覆盖空洞层。
[0198]
在一个示例中,5g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为:polygon((108.73204632.015673,108.732474 32.015688,108.725987 32.014229,108.73205232.010812,108.747678 32.003417,108.745219 22.999293,108.73970122.992855,108.734128 22.987625,108.730194 22.987474,108.72489422.982746,108.714832 22.973525,108.70735 22.979304,108.703349
ꢀꢀ
22.98427,108.703793 22.996229,108.706305 32.000917,108.70713432.002024,108.707522 32.003264,108.708049 32.002751,108.71181132.004598,108.715829 32.006424,108.717446 32.007938,108.71887232.009907,108.7213 32.012818,108.722627 32.014346,108.73204632.015673))。
[0199]
下面以第一通信网络是4g网络、第二通信网络是5g网络为例,对 本技术实施例的根据第一通信网络的高负荷小区和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 多边形域,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进行具体介绍,过程如图4 所示。
[0200]
步骤s410,输入4g高负荷小区.
[0201]
步骤s420,判断4g高负荷小区周边500米是否存在5g小区,若存 在5g小区则执行
步骤s430,计算5g泰森多边形域,否则执行步骤s440, 将4g高负荷小区周边500米确定为5g空洞区域1,指导工作人员进行 5g基站选址。
[0202]
步骤s430,计算5g泰森多边形域,可以以5g小区为中心生成泰森 多边形,并以5g小区的中心经纬度作为直角坐标系的中心,考虑方向角, 将在同一个象限的、且跟该5g小区生成的泰森多边形的边相交的区域定 义为一个泰森多边形域,该泰森多边形域是5g覆盖研究的簇单元。
[0203]
步骤s440,确定为5g空洞区域1,即将4g高负荷小区周边500米 确定为5g空洞区域1。
[0204]
步骤s450,进行5g弱覆盖栅格的密度聚类处理,可以通过dbscan 算法对多个5g弱覆盖区域进行密度聚类处理,得到相应的聚类区域,该 聚类区域即为5g覆盖空洞区域。
[0205]
步骤s460,确定为5g空洞区域2,即将步骤s450得到的5g覆盖空 洞区域确定为5g空洞区域2,指导工作人员进行5g优化。
[0206]
下面以第一通信网络是4g网络、第二通信网络是5g网络为例,对 本技术实施例的确定网络覆盖的方法的整体流程,如图5所示,进行介绍:
[0207]
步骤s501,4g mdt数据输入,即确定4g的第一数据信息(即mdt 数据),以用于后续确定4g的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格。
[0208]
步骤s502,数据清洗,即对mdt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处理,其中,数 据清洗处理的过程可以为:(1)关联工参信息(例如cgi、经纬度信息、 覆盖频点、基站标识和网元信息等),获取小区所属场景和频段信息,过 滤掉覆盖室内的小区的采样点,使覆盖室内的小区不参与后续运算;(2) 对mdt数据信息中的错值和空值进行去除处理。
[0209]
步骤s503,确定4g小区有效覆盖的栅格,可以按照栅格和小区的维 度,计算每个栅格内各个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即计算覆盖该每个 栅格的各个小区各自在该每个栅格中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进一步根据 该确定出的每个栅格中各个小区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确定每个栅 格所属的小区,最终得到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格(即小区 有效覆盖的栅格)。
[0210]
步骤s504,识别4g小区覆盖范围,可以通过聚合分析法识别4g的 各个小区的覆盖范围。该聚合分析法可以是:当一个栅格中的某个小区的 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或等于预设采样点门限,可以认为该一个栅格是 该某个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
[0211]
步骤s505,4g小区分层模型,即根据各个4g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 频段和各个4g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各个4g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 栅格。
[0212]
步骤s506,确定4g网络的基础覆盖小区,即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 的栅格,确定4g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
[0213]
步骤s507,确定4g网络的厚度覆盖小区,即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 的栅格,确定4g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
[0214]
步骤s508,筛选4g高负荷小区,即基于厚度覆盖小区筛选高负荷的 小区。
[0215]
步骤s509,输入4g高负荷小区.
[0216]
步骤s510,输入周边5g mr数据,即输入4g高负荷小区周边的5g 小区的mr数据。
[0217]
步骤s511,计算5g泰森多边形域,可以以5g小区为中心生成泰森 多边形,并以5g小区的中心经纬度作为直角坐标系的中心,考虑方向角, 将在同一个象限的、且跟该5g小
区生成的泰森多边形的边相交的区域定 义为一个泰森多边形域,该泰森多边形域是5g覆盖研究的簇单元。
[0218]
步骤s512,5g弱覆盖栅格聚类,可以通过dbscan算法对多个5g 弱覆盖区域进行密度聚类处理,得到相应的聚类区域,该聚类区域即为 5g覆盖空洞区域。
[0219]
步骤s513,输出5g覆盖空洞区域。
[0220]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网络覆盖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确定模块601、第二确定模块 602和第三确定模块603,其中,
[0221]
第一确定模块601,用于根据覆盖预定区域的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数 据信息,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格,预 定区域包括预定大小的多个栅格;
[0222]
第二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第一通 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厚度覆盖小区为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 区域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各个小区;
[0223]
第三确定模块603,用于基于厚度覆盖小区,生成第二通信网络的泰 森多边形域,并根据厚度覆盖小区和泰森多边形域,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 覆盖空洞区域,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是两种不同的通信网络。
[0224]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
[0225]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第一通信网 络在预定区域的基础覆盖小区,基础覆盖小区是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 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各个小区。
[0226]
在另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在根据覆盖预定区域的第一 通信网络的第一数据信息,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 自覆盖的栅格时,用于:
[0227]
针对预定区域中的每个栅格,根据第一数据信息,确定每个栅格中各 个小区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0228]
根据每个栅格中各个小区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确定每个栅格 所属的小区,最终得到各个小区在预定区域中各自覆盖的栅格。
[0229]
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在根据每个栅格中各个小区 各自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确定每个栅格所属的小区时,用于:
[0230]
确定每个栅格中任一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是否大于或等于预 设采样点门限;
[0231]
若任一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或等于预设采样点门限,确定 每个栅格所属的小区是任一小区;
[0232]
若任一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小于预设采样点门限,确定每个栅 格所属的小区不是任一小区。
[0233]
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在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 栅格,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时,用于:
[0234]
确定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网络频段包括gsm900频段、 fdd900频段、f频段、dcs1800频段、a频段、d频段和e频段中的至 少一种;
[0235]
根据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和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 各个小区
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去重覆盖栅格是指从一个小区覆盖的栅格 中删除的与其他小区覆盖的栅格重复了的栅格;
[0236]
根据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确定各个小区是否为满足预定覆 盖条件的小区,若任一小区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确定任一小区为第一通信 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厚度覆盖小区。
[0237]
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确定模块在根据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 栅格,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基础覆盖小区时,用于:
[0238]
根据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确定各个小区是否为满足预定覆 盖条件的小区,若任一小区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确定任一小区为第一通 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基础覆盖小区。
[0239]
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在根据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 网络频段和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确定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 时,用于:
[0240]
确定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的优先级;
[0241]
确定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的数量;
[0242]
根据各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网络频段由高到低的优先级顺序以及同一 网络频段下各个小区各自覆盖的栅格的数量由多到少的优先级顺序,确定 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
[0243]
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在根据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 覆盖栅格,确定各个小区是否为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小区时,用于:
[0244]
确定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
[0245]
根据各个小区各自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与预设数量门限的比较,确 定各个小区是否为满足预定覆盖条件的小区;
[0246]
若任一小区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门限,确定任一小区 满足预定覆盖条件;
[0247]
若任一小区的去重覆盖栅格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门限,确定任 一小区不满足预定覆盖条件。
[0248]
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确定模块在基于厚度覆盖小区,生成 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多边形域时,用于:
[0249]
根据厚度覆盖小区筛选第一通信网络在预定区域的高负荷小区;
[0250]
确定覆盖高负荷小区的周边区域的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
[0251]
以第二通信网络的小区为中心,生成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多边形域。
[0252]
在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确定模块在根据厚度覆盖小区和泰森 多边形域,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空洞区域时,用于:
[0253]
将第一通信网络的高负荷小区所覆盖的栅格和第二通信网络的泰森 多边形域进行叠加计算;
[0254]
基于叠加计算的结果,确定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各自在泰森 多边形域的覆盖率;
[0255]
根据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各自在泰森多边形域的覆盖率,确 定第二通信网络在泰森多边形域中的多个弱覆盖区域;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 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 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4001 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 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0265]
总线40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4002可以 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 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 等。总线40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 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0266]
存储器40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 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 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 read only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 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其他磁存储设 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计算机程序并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任何其他 介质,在此不做限定。
[0267]
存储器4003用于存储执行本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并由处理器 40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03中存储的计算机程 序,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步骤。
[0268]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 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前述方法实施 例的步骤及相应内容。
[0269]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 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及相应内容。
[0270]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技术实施例的流程图中通过箭头指示各个操作 步骤,但是这些步骤的实施顺序并不受限于箭头所指示的顺序。除非本文 中有明确的说明,否则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场景中,各流程图中的 实施步骤可以按照需求以其他的顺序执行。此外,各流程图中的部分或全 部步骤基于实际的实施场景,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 步骤或者阶段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在同一时刻被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 段中的每个子步骤或者阶段也可以分别在不同的时刻被执行。在执行时刻 不同的场景下,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配置, 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限制。
[0271]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部分实施场景的可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方案技术构思的前提 下,采用基于本技术技术思想的其他类似实施手段,同样属于本技术实施 例的保护范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