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吊装斜拉式通信杆塔的制作方法

2022-06-16 06:34: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杆塔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吊装斜拉式通信杆塔。


背景技术:

2.由于我国面积大,地域广,地形地貌各有不同,且地质情况分布不同,在一些土质疏松,环境恶劣的地方,使得通信塔安装时必须考虑当地的土质情况;尤其是在一些西部偏远的山区,通信杆塔通常安装在地质疏导的山坡上,且导了秋冬季节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时常伴随有大风,在这些地区通常安装同行杆塔时通过斜拉索进行辅助固定,在安装杆塔时,杆塔通常预埋的比较深,而斜拉索预埋的比较浅,由于地质疏松可能使得杆塔下沉,而通过雨水的冲刷可能使得斜拉索损坏预埋在土地中被冲走或者是发生断裂,使得杆塔的稳定性变差,且加上伴随有大风,使得通信杆塔容易发生损坏甚至发生倾倒,一旦发生上述问题,由于地区偏远,交通不便,需要维修也变得非常的困难;中国专利公告号,公告日2019年9月27日,发明的名称为一种多样式集束型景观通信塔,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多样式集束型景观通信塔,通信塔体,通信塔体的底部固定有承力柱,承力柱的底部贯穿于地桩的内部,且与地桩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通信塔体的顶部固定有避雷针,且顶部外侧套设有天线支架,天线支架的内部收容有集束天线,通信塔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夹槽盘,夹槽盘的外侧壁对应嵌入有a夹盘和b夹盘;将景观外壳改进为可更换式,在通信塔体上安装了夹槽盘和夹盘,通过夹盘上的预装板辅助景观外壳进行更换安装,使通信塔体的景观外壳可以多样调节,预装板上设置有滑轨和滑竿,安装板可以通过滑竿在滑轨上滑动,根据不同景观外壳的安装需要,调整安装板的位置加以适应,便于景观外壳的安装。它虽然方便安装景观外壳,但是此种通信塔不适用于西部偏远地区,且难以适应恶劣的气候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信塔在土质疏松、环境恶劣的环境下使用容易损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吊装斜拉式通信杆塔,它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调整通信杆塔的高度,以降低通信杆塔的高度,进而降低杆塔的重心,提高杆塔的稳定性,进而减小杆塔在恶劣环境中使用时容易发生损坏的不足。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吊装斜拉式通信杆塔,包括:杆塔本体,包括第一杆塔和第二杆塔,第一杆塔预埋在土地内,第二杆塔的下端套设在第一杆塔内,第二杆塔能够在第一杆塔内滑动;斜拉索,用于提高通信杆塔的稳定性,斜拉索的一端与第二杆塔相连接,斜拉索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接;收线装置,用于收缩斜拉索,使得斜拉索保持紧绷状态,收线装置包括与第二杆塔轴线平行设置的转动轴和设置在转动轴上的收线辊,收线辊外表面与斜拉索连接,收线辊
的端部设置有涡卷弹簧储能器,涡卷弹簧储能器内设置有涡卷弹簧;固定装置,用于连接固定第一杆塔与第二杆塔,使得第一杆塔与第二杆塔之间保持稳定的连接;升降杆,用于连接收线装置和固定装置,第二杆塔上设置有固定台,升降杆穿设在固定台内,转动轴的下端设置有一转孔,升降杆的上端设置在转孔内且升降杆与转孔通过螺纹连接;升降杆的下端设置有传动盘;其中,收线辊收缩转动通过升降杆带动固定装置运动,从而控制固定装置使得第二杆塔在第一杆塔内进行滑动。
5.本杆塔通过设置斜拉索使得杆塔固定设置在地质疏松的地区时更加的稳定,由于在地质疏松偏远的山区,可能由于地质的疏松使得杆塔下沉或者是连接斜拉索的土地下沉,使得杆塔不稳定,甚至使得杆塔发生倾倒的问题;本通信杆塔通过将杆塔本体设置成第一杆塔和第二杆塔,且第二杆塔能够在第一杆塔内进行滑动,当土地下沉的距离比较少时,通过收线自动的收缩斜拉索,使得斜拉索能够保持一个拉紧的状态;当土地下沉的距离比较大时,或者斜拉索被雨水冲出土地中的预埋部分时,甚至时斜拉索断裂时,收线辊收缩斜拉索使得转动轴进行转动,通过升降杆带动固定装置进行运动,使得第二杆塔向下运动,从而减小杆通信塔的高度,进而使得通信杆塔整体的重心进行降低,进而提高本通信杆塔的稳定性;有效的防止了通信杆塔倾倒而造成通信杆塔的损坏。
6.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圆周方向设置在第二杆塔和第一杆塔重叠处的撬动单元,撬动单元包括撬动杆、定位销和弹簧,定位销穿过第二杆塔的塔壁且与第二杆塔上的定位孔相连接;定位销的一端与撬动杆的一端相铰接,撬动杆与设置在第二杆塔内壁的一铰接柱相铰接,弹簧与定位销设置在铰接柱的两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撬动杆与第二杆塔的内壁上;传动盘的外侧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撬动杆的另一端卡接在槽口内。
7.撬动杆通过铰接柱铰接,使得撬动杆形成杠杆结构,铰接柱就是杠杆的支点,定位销是位于撬动杆的一端,撬动杆的另一端与传动盘的槽口相连接,正常工作状态下,由于撬动杆是倾斜的设置,当传动盘通过升降杆的带动向上运动时,传动盘向上的运动会使得撬动杆发生运动,撬动杆通过铰接柱作为支点带动撬动杆另一端连接的定位销运动,使得定位销从第二杆塔上的定位孔中脱离出来,从而使得第二杆塔能够沿着第一杆塔的内壁进行向下滑动,使得通信杆塔的整体的重心向下降,进而提高通信杆塔的稳定性。
8.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第二杆塔和第一杆塔重叠处的固定盘,固定盘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固定单元,固定单元包括滑孔,滑孔内设置有一滑动销,滑动销穿过第二杆塔的塔壁与第一杆塔上的定位孔相连接;滑孔孔底与滑动销之间设置有抵接弹簧,滑索的两端分别与滑动销和传动盘相连接。
9.为了提高第一杆塔与第二杆塔连接时候的稳定性,以及当发生地质下沉或者雨水冲刷使得斜拉索预埋在土地的部分被冲刷出来时,提高第一杆塔和第二杆塔重心调节的敏捷度,设置固定盘,固定盘在圆周方向设置固定单元,使得固定单元能够很好的固定连接第一杆塔和第二杆塔,当升降杆向上运动带动滑索运动时,滑索带动滑动销进行运动,使得滑动销从第一杆塔上的定位孔中脱离出,进而使得第二杆塔能够在第一杆塔内进行滑动,同时,固定盘上的固定单元都是通过滑索带动的,使得滑动销能够同时的从第一杆塔的定位孔中脱离出来,使得第二杆塔在第一杆塔内的滑动更加的容易。
10.作为优选,第二杆塔的内壁上设置有一风动装置,风动装置包括套设在升降杆上的第一升降盘,第一升降盘的外边缘设置有锥螺纹,第一升降盘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与锥螺纹相配合的锥齿轮,锥齿轮通过连接杆连接有风杯;升降杆上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凸台,凸台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滑轨,第一升降盘的下端面在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滑槽,滑轨内设置第一滑珠,滑槽内设置有第二滑珠,第一滑珠与第二滑珠通过连杆相连接。
11.由于在西部偏远的山区之中,海拔高,可能伴随有较大的风,大风可能造成通信杆塔的稳定性降低,甚至可能使得通信杆塔发生倾倒的危险,当风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风吹动风杯进行转动,风杯的转动带动锥齿轮的转动,通过锥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一升降盘的转动,第一升降盘的转动带动滑槽内滑珠的运动,由于滑柱运动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得当第一升降盘转动到一定的速度的时候,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能够使得连杆带动凸台向上运动,进而使得升降杆向上运动,升降杆向上运动带动传动盘向上运动,进而控制固定装置,使得第二杆塔在第一杆塔内进行滑动,使得通信杆塔整体的重心降低,进而提高通信杆塔的稳定性,防止因为大风使得通信杆倾倒。
12.作为优选,传动盘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槽口,第二杆塔内设置有导向筒,导向筒的圆周周壁上设置有与槽口配合的滑条。
13.为了使得传动盘拉动滑索时能够更加的稳定,特此设置导向筒对传动盘起到导向作用,通过导向筒上的滑条与槽口进行配合,使得传动盘带动滑索向上运动时更加的稳定。
14.作为优选,第二杆塔的塔壁上设置有穿孔,斜拉索通过穿孔与收线辊相连接;与穿孔对应在第二杆塔的内壁上设置有单向自锁装置,单向自锁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穿孔两侧的自锁单元,自锁单元包括转动轮和自锁轮,转动轮固定设置在第二杆塔的内壁上,自锁轮设置在转动轮与第二杆塔内壁形成的开口内。
15.为了使得斜拉索能够稳定的对通信杆塔起到辅助稳定的作用,设置自锁单元,当斜拉索收缩时,由于转动轮向着自锁轮相反的转动方向进行转动,转动轮能够进行转动,使得斜拉索能够进行收缩;当斜拉索拉长时,转动轮与自锁轮的转动方向相同,使得自锁轮会向着第二杆塔和自锁轮形成的缝隙内进行运动,使得自锁轮卡在第二杆塔与自锁轮的缝隙之中,使得转动轮停止运转;使得斜拉索只能进行收缩,不能拉长,有效的保证了斜拉索的稳定性。
16.作为优选,升降杆分为上升降杆和下升降杆,上升降杆的下端设置有滑头,下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滑筒,滑头可在滑筒内进行滑动,滑筒开口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定位块,上升降杆的周壁上设置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滑槽。
17.升降杆设置成上升降杆和下升降杆,且上升降杆与下升降杆通过滑头与滑筒的方式进行连接,上升降杆只有运动到一定距离的时候才能带动下升降杆向上运动,防止因为小幅度的地质下沉造成升降杆向上运动,进而造成第二杆塔向第一杆塔下方进行运动。
18.作为优选,第一杆塔的内壁沿轴向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
19.设置多个定位孔使得第二杆塔沿着第一杆塔向下运动时能够慢慢的向下运动,使得能够风力的大小自动的调整通信杆塔的高度。
20.作为优选,第一杆塔的底壁设置有缓冲坐垫。
21.设置缓冲坐垫,可以防止第二杆塔向下运动到第一杆塔的底部时,减小第二杆塔的振动,起到对第二杆塔的保护作用。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减小因地质疏松而造成地质下沉或者是雨水的冲刷使得斜拉索不稳定进而使得通信杆塔的重心不稳,而造成通信杆塔倾倒的危险;(2)能够根据风力的的作用力的大小来调整通信杆塔的高度。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2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图6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6中e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发明升降杆的剖视图;图10是本发明传动盘的结构图;图11是本发明缓冲坐垫的结构图;图中:1、杆塔本体,11、第一杆塔,111、定位孔,12、第二杆塔,121、固定台,122、穿孔,13、单向自锁装置,131、自锁单元,132、转动轮,133、自锁轮,134、弹性条;2、斜拉索;3、收线装置,31、转动轴,311、转孔,32、收线辊,33、涡卷弹簧储能器;41、撬动单元,411、撬动杆,412、定位销,413、弹簧,414、铰接柱,42、固定盘,421、固定单元,422、滑孔,423、滑销,424、抵接弹簧,425、滑索;5、升降杆,51、上升降杆,511、滑头,52、下升降杆,521、滑筒,53、传动盘,531、槽口,54、凸台,541、滑轨,542、第一滑珠,55、导向筒,551、滑条;6、风动装置,61、第一升降盘,611、滑槽,612、第二滑珠,62、锥齿轮,63、风杯,64、连杆;7、缓冲坐垫,71、环形台,711、环形槽,72、环形坐垫,721、密封环,73、缓冲弹簧,74、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1:.一种吊装斜拉式通信杆塔,包括:杆塔本体1,包括第一杆塔11和第二杆塔12,第一杆塔11预埋在土地内,第二杆塔12的下端套设在第一杆塔11内,第二杆塔12能够在第一杆塔11内滑动,第一杆塔11内壁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滑轨,第二杆塔1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条;斜拉索2,用于提高通信杆塔的稳定性,斜拉索2的一端与第二杆塔12相连接,斜拉索2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接;收线装置3,用于收缩斜拉索2,使得斜拉索2保持紧绷状态,收线装置3包括与第二杆塔12轴线平行设置的转动轴31和设置在转动轴上的收线辊32,收线辊32外表面与斜拉索
2连接,收线辊32的端部设置有涡卷弹簧储能器33,涡卷弹簧储能器33内设置有涡卷弹簧;涡卷弹簧储备一定的弹性势能,能够使得斜拉索疏松时对斜拉索进行收紧,涡卷弹簧的一端与转动轴连接,另一段固定在安装收线装置3的安装架上;固定装置,用于连接固定第一杆塔11与第二杆塔12,使得第一杆塔11与第二杆塔12之间保持稳定的连接;升降杆5,用于连接收线装置3和固定装置,第二杆塔12上设置有固定台121,升降杆5穿设在固定台121内,转动轴31的下端设置有一转孔311,升降杆5的上端设置在转孔311内且升降杆5与转孔311通过螺纹连接;升降杆5的下端设置有传动盘53;固定台121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滑条,升降杆5的周壁上与滑条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滑槽;其中,收线辊32收缩转动通过升降杆5带动固定装置运动,从而控制固定装置使得第二杆塔12在第一杆塔11内进行滑动。
25.本通信杆塔通过设置斜拉索2使得通信杆塔固定设置在地质疏松的地区时更加的稳定,由于在地质疏松偏远的山区,可能由于地质的疏松使得杆塔下沉或者是连接斜拉索的土地下沉,使得杆塔不稳定,甚至使得杆塔发生倾倒的问题;本通信杆塔通过将杆塔本体1设置成第一杆塔11和第二杆塔12,且第二杆塔12能够在第一杆塔11内进行滑动,当土地下沉的距离比较少时,通过收线辊32自动的收缩斜拉索2,使得斜拉索2能够保持一个拉紧的状态;当土地下沉的距离比较大时,或者斜拉索2被雨水冲出土地中的预埋部分时,甚至得使斜拉索2断裂时,收线辊32收缩斜拉索2使得转动轴31进行转动,通过升降杆5带动固定装置进行运动,使得第二杆塔12向下运动,从而减小杆通信塔的高度,进而使得通信杆塔整体的重心进行降低,进而提高本通信杆塔的稳定性;有效的防止了通信杆塔倾倒而造成通信杆塔的损坏;升降杆5与转孔311通过螺纹连接,当转动轴31转动时,转动轴31的转动带动升降杆5的转动,进行带动升降杆5向上运动,升降杆5的运动带动固定装置进行运动,进而控制第二杆塔12在第一杆塔11内的滑动。
26.固定装置包括圆周方向设置在第二杆塔12和第一杆塔11重叠处的撬动单元41,撬动单元41包括撬动杆411、定位销412和弹簧413,定位销412穿过第二杆塔12的塔壁且与第二杆塔12上的定位孔121相连接;定位销412的一端与撬动杆411的一端相铰接,撬动杆411与设置在第二杆塔12内壁的一铰接柱414相铰接,弹簧413与定位销412设置在铰接柱414的两侧,弹簧413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撬动杆411与第二杆塔12的内壁上;传动盘53的外侧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槽口531,撬动杆411的另一端卡接在槽口531内。
27.撬动杆411通过铰接柱414铰接,使得撬动杆411形成杠杆结构,铰接柱414就是杠杆的支点,定位销412是位于撬动杆411的一端,撬动杆411的另一端与传动盘53的槽口相连接,正常工作状态下,由于撬动杆411是倾斜的设置,当传动盘53通过升降杆5的带动向上运动时,传动盘53向上的运动会使得撬动杆411发生运动,撬动杆411通过铰接柱414作为支点带动撬动杆411的另一端连接的定位销412运动,使得定位销412从第二杆塔12上的定位孔中脱离出来,从而使得第二杆塔12能够沿着第一杆塔11的内壁进行向下滑动,使得通信杆塔的整体的重心向下降,进而提高通信杆塔的稳定性。
28.第二杆塔12的内壁上设置有一风动装置6,风动装置6包括套设在升降杆5上的第一升降盘61,第一升降盘61的外边缘设置有锥螺纹,第一升降盘61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与锥螺纹相配合的锥齿轮62,锥齿轮62通过连接杆连接有风杯63;升降杆5上的圆周方向上设
置有凸台54,凸台54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滑轨541,第一升降盘61的下端面在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滑槽611,滑轨541内设置第一滑珠542,滑槽611内设置有第二滑珠612,第一滑珠542与第二滑珠612通过连杆64相连接。
29.由于在西部偏远的山区之中,海拔高,可能伴随有较大的风,大风可能造成通信杆塔的稳定性降低,甚至可能使得通信杆塔发生倾倒的危险,当风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风吹动风杯进行转动,风杯的转动带动锥齿轮62的转动,通过锥齿轮62的转动带动第一升降盘61的转动,第一升降盘61的转动带动滑槽611内滑珠542的运动,由于滑珠542运动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得当第一升降盘61转动到一定的速度的时候,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能够使得连杆带动凸台54向上运动,进而使得升降杆5向上运动,升降杆5向上运动带动传动盘53向上运动,进而控制固定装置,使得第二杆塔12在第一杆塔11内壁进行滑动,使得通信杆塔整体的重心降低,进而提高通信杆塔的稳定性,防止因为大风使得通信杆倾倒。
30.第二杆塔12的塔壁上设置有穿孔122,斜拉索2通过穿孔122与收线辊32相连接;与穿孔122对应在第二杆塔12的内壁上设置有单向自锁装置13,单向自锁装置13包括分别设置在穿孔122两侧的自锁单元131,自锁单元131包括转动轮132和自锁轮133,转动轮132固定设置在第二杆塔12的内壁上,自锁轮133通过弹性条134与转动轮132设置在转动轮132与第二杆塔12内壁形成的开口内。
31.为了使得斜拉索2能够稳定的对通信杆塔起到辅助稳定的作用,设置自锁单元131,当斜拉索2收缩时,由于转动轮132向着自锁轮133相反的转动方向进行转动,转动轮132能够进行转动,使得斜拉索2能够进行收缩;当斜拉索2拉长时,转动轮132与自锁轮133的转动方向相同,使得自锁轮133会向着第二杆塔12和自锁轮133形成的缝隙内进行运动,使得自锁轮133卡在第二杆塔12与自锁轮133的缝隙之中,使得转动轮132停止运转;使得斜拉索2只能进行收缩,不能拉长,有效的保证了斜拉索2的稳定性。
32.升降杆5分为上升降杆51和下升降杆52,上升降杆51的下端设置有滑头511,下升降杆52的上端设置有滑筒521,滑头511可在滑筒521内进行滑动,滑筒521开口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定位块,上升降杆51的周壁上设置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滑槽,初始位置时,滑头511设置在滑筒521的中间位置处,使得滑头511在滑筒521内有向上和向下滑动的余量。
33.升降杆5设置成上升降杆51和下升降杆52,且上升降杆51与下升降杆52通过滑头511与滑筒521的方式进行连接,上升降杆52只有运动到一定距离的时候才能带动下升降杆52向上运动,防止因为小幅度的地质下沉造成升降杆5向上运动,进而造成第二杆塔12向第一杆塔11下方进行运动。
34.第一杆塔11的内壁沿轴向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21。
35.设置多个定位孔121使得第二杆塔12沿着第一杆塔11向下运动时能够慢慢的向下运动,使得能够风力的大小自动的调整通信杆塔的高度。
36.第一杆塔11的底壁设置有缓冲坐垫7。
37.设置缓冲坐垫7,可以防止第二杆塔12向下运动到第一杆塔11的底部时,减小第二杆塔12的振动,起到对第二杆塔12的保护作用。
38.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上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固定装置为设置在第二杆塔12和第一杆塔11重叠处的固定盘42,固定盘42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固定单元421,固定单元421包括滑孔422,滑孔422内设置有一滑动销423,滑动销423穿过第二杆塔12的塔壁
与第一杆塔11上的定位孔111相连接;滑孔22孔底与滑动销423之间设置有抵接弹簧424,滑索425的两端分别与滑动销423和传动盘53相连接。
39.为了提高第一杆塔11与第二杆塔12连接时候的稳定性,以及当发生地质下沉或者雨水冲刷使得斜拉索预埋在土地的部分被冲刷出来时,提高第一杆塔11和第二杆塔12重心调节的敏捷度,设置固定盘42,固定盘42在圆周方向设置固定单元,使得固定单元421能够很好的固定连接第一杆塔11和第二杆塔12,当升降杆5向上运动带动滑索425运动时,滑索425带动滑动销423进行运动,使得滑动销423从第一杆塔11上的定位孔111中脱离出,进而使得第二杆塔12能够在第一杆塔11内进行滑动,同时,固定盘42上的固定单元421都是通过滑索425带动的,使得滑动销423能够同时的从第一杆塔11的定位孔111中脱离出来,使得第二杆塔12在第一杆塔11内的滑动更加的容易。
40.传动盘53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槽口531,第二杆塔12内设置有导向筒55,导向筒55的圆周周壁上设置有与槽口531配合的滑条551。
41.为了使得传动盘53拉动滑索425时能够更加的稳定,特此设置导向筒55对传动盘53起到导向作用,通过导向筒55上的滑条551与槽口531进行配合,使得传动盘带动滑索向上运动时更加的稳定。
42.实施例3:缓冲坐垫7包括固定在第一杆塔11内壁上的环形台71和环形坐垫72,环形台71内设置有环形槽711,环形坐垫72可滑动的设置在环形槽711内,环形槽711内设置有缓冲弹簧73,缓冲弹簧7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环形槽711和环形坐垫72相抵接。
43.环形坐垫72与环形槽711内壁接触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密封环721,环形坐垫72和环形台71之间形成密闭空腔,环形台71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单向阀74,单向阀74连通外界空气与密闭空腔;密闭空腔的形成类似与空气垫的作用,当第二杆塔12向下运动与缓冲坐垫接触时,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单向阀74的并没有完全的打开或者关闭,使得第二杆塔12压在缓冲坐垫7上时,单向阀74能够缓慢的泄气,以起到缓冲第二杆塔12的作用。
44.本发明在使用时,当地质向下下沉时,使得斜拉索2变得疏松,此时收线辊32通过涡卷弹簧33储能器能够对疏松的斜拉索2进行锁紧,使得斜拉索2保持一个紧绷的状态;当地质向下沉到一定的程度时,收缩辊32继续收缩斜拉索2,收缩辊32的转动带动转动轴31进行转动,转动轴31的转动带动升降杆5的转动,由于升降杆5与转孔311内是通过螺纹连接,进而使得升降杆5向上进行运动,升降杆5的向上运动带动传动盘53进行运动,通过传动盘53的向上运动使得固定装置运动,进而使得第二杆塔12在第一杆塔11内进行滑动,使得通信杆塔的整体高度进行降低,从而使得通信杆塔的重心降低;且通过风动组件6的作用也可使得升降杆5向上进行运动,进而能够通过风力进行调节通信杆塔的高度;由于升降杆5设置成上升降杆51和下升降杆52,使得风动组件6带动升降杆5向上运动时,并不会因为升降杆5的上端与转孔311通过螺纹连接而停止向上运动。
45.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