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蟾蜍规格分级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01:00: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蟾蜍饲养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蟾蜍规格分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饲养蟾蜍亚成体和幼体的规格分级装置。


背景技术:

2.蟾酥是《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中药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近年来,由于两栖环境破坏严重,蟾蜍栖息地减少,蟾蜍种群资源日益减少。为了增加蟾蜍种群资源,必须依靠蟾蜍人工养殖。人工养殖蟾蜍过程中,由于蟾蜍个体差异,同一批次蟾蜍经过一定时间的人工养殖后容易出现规格差异,即蟾蜍体重出现分化,有些蟾蜍个体大,有些蟾蜍个体小,而蟾蜍具有大吃小的习性,大个体的蟾蜍会将其能吞下的小个体蟾蜍捕食残杀。为了减少蟾蜍的自相残食,需要在养殖过程中将不同规格蟾蜍分级管理,使同一养殖池中的蟾蜍保持规格统一。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蟾蜍规格分级装置,用于避免蟾蜍人工养殖中同一批蟾蜍由于规格差异从而出现的蟾蜍大吃小的现象。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蟾蜍规格分级装置,包括有成体分级单元和幼体分级单元;所述成体分级单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接的若干成体分离桶,相邻所述成体分离桶之间保持相间隔;所述幼体分级单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接的若干幼体分离桶,相邻所述幼体分离桶之间保持相间隔;所述成体分离桶和幼体分离桶的桶壁上设有若干分离孔,所述分离孔的孔径分别沿成体分离桶或幼体分离桶由内至外方向逐渐变小。
5.优选地,所述成体分离桶和幼体分离桶中空且顶端开口。
6.优选地,所述成体分离桶由内至外依次设有成体一级分离桶、成体二级分离桶、成体三级分离桶、成体四级分离桶。
7.更优选地,所述成体分离桶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成体一级分离桶的桶底面直径为580-620mm;所述成体二级分离桶的桶底面直径为820-870mm;所述成体三级分离桶的桶底面直径为1000-1100mm;所述成体四级分离桶的桶底面直径为1150-1250mm。
8.更优选地,所述成体分离桶由上至下横截面保持不变。
9.更优选地,所述成体一级分离桶、成体二级分离桶、成体三级分离桶、成体四级分离桶的桶高相等。
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成体一级分离桶、成体二级分离桶、成体三级分离桶、成体四级分离桶的桶高为300-400mm。
11.优选地,在同一所述成体分离桶的桶壁上,相邻所述分离孔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
12.更优选地,所述成体一级分离桶的桶壁上分离孔的孔径为29-31mm;所述成体二级
分离桶的桶壁上分离孔的孔径为26.5-28.5mm;所述成体三级分离桶的桶壁上分离孔的孔径为24-26mm;所述成体四级分离桶的桶壁上分离孔的孔径为17-19mm。
13.优选地,所述幼体分离桶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幼体一级分离桶、幼体二级分离桶、幼体三级分离桶、幼体四级分离桶、幼体五级分离桶、幼体六级分离桶。
14.更优选地,所述幼体分离桶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幼体一级分离桶的桶底面直径为280-320mm;所述幼体二级分离桶的桶底面直径为400-450mm;所述幼体三级分离桶的桶底面直径为500-540mm;所述幼体四级分离桶的桶底面直径为580-620mm;所述幼体五级分离桶的桶底面直径为650-690mm;所述幼体六级分离桶的桶底面直径为715-755mm。
15.更优选地,所述幼体分离桶由上至下横截面保持不变。
16.更优选地,所述幼体一级分离桶、幼体二级分离桶、幼体三级分离桶、幼体四级分离桶、幼体五级分离桶、幼体六级分离桶的桶高相等。
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幼体一级分离桶、幼体二级分离桶、幼体三级分离桶、幼体四级分离桶、幼体五级分离桶、幼体六级分离桶的桶高为100-200mm。
18.优选地,在同一所述幼体分离桶的桶壁上,相邻所述分离孔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
19.更优选地,所述幼体一级分离桶的桶壁上分离孔的孔径为10.6-11.4mm;所述幼体二级分离桶的桶壁上分离孔的孔径为8.6-9.4mm;所述幼体三级分离桶的桶壁上分离孔的孔径为7.6-8.4mm;所述幼体四级分离桶的桶壁上分离孔的孔径为6.6-7.4mm;所述幼体五级分离桶的桶壁上分离孔的孔径为5.6-6.4mm;所述幼体六级分离桶的桶壁上分离孔的孔径为4.6-5.4mm。
20.优选地,所述成体分离桶和幼体分离桶的桶底面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下沿。
21.更优选地,所述下沿的垂直距离为4-6cm。
22.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蟾蜍规格分级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由于不同规格的蟾蜍具有不同的头宽,聚集的蟾蜍往往四散逃走,并喜欢钻入孔隙,根据这一原理设计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蟾蜍规格分级装置,可以通过具有不同孔径的分离孔的分离桶,将头宽不同的蟾蜍区分开,从而实现将不同规格的蟾蜍区分开,将不同规格蟾蜍分级管理。
2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蟾蜍规格分级装置,具有适用于幼蟾和成蟾的两套分离装置,使该装置的使用更有针对性,分离效率高。
2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蟾蜍规格分级装置,通过蟾蜍四散逃跑钻孔使不同规格蟾蜍分离,操作简便,大大缩短了人为捕捉后再单个分离的时间,降低了对蟾蜍的干扰。
26.(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蟾蜍规格分级装置,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方便管理,经过实践验证,有效解决了蟾蜍规格分级问题,有利于蟾蜍的成活,有利于大规模养殖推广,避免蟾蜍人工养殖中同一批蟾蜍由于规格差异从而出现的蟾蜍大吃小的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27.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蟾蜍规格分级装置中成体分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蟾蜍规格分级装置中幼体分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蟾蜍规格分级装置中成体分离桶和幼体分离桶的结构示
意图。
30.附图标记
[0031]1ꢀꢀꢀꢀꢀꢀꢀꢀꢀꢀꢀꢀꢀꢀꢀꢀꢀꢀꢀꢀꢀꢀꢀ
成体分级单元
[0032]2ꢀꢀꢀꢀꢀꢀꢀꢀꢀꢀꢀꢀꢀꢀꢀꢀꢀꢀꢀꢀꢀꢀꢀ
幼体分级单元
[0033]3ꢀꢀꢀꢀꢀꢀꢀꢀꢀꢀꢀꢀꢀꢀꢀꢀꢀꢀꢀꢀꢀꢀꢀ
成体分离桶
[0034]
31
ꢀꢀꢀꢀꢀꢀꢀꢀꢀꢀꢀꢀꢀꢀꢀꢀꢀꢀꢀꢀꢀꢀ
成体一级分离桶
[0035]
32
ꢀꢀꢀꢀꢀꢀꢀꢀꢀꢀꢀꢀꢀꢀꢀꢀꢀꢀꢀꢀꢀꢀ
成体二级分离桶
[0036]
33
ꢀꢀꢀꢀꢀꢀꢀꢀꢀꢀꢀꢀꢀꢀꢀꢀꢀꢀꢀꢀꢀꢀ
成体三级分离桶
[0037]
34
ꢀꢀꢀꢀꢀꢀꢀꢀꢀꢀꢀꢀꢀꢀꢀꢀꢀꢀꢀꢀꢀꢀ
成体四级分离桶
[0038]4ꢀꢀꢀꢀꢀꢀꢀꢀꢀꢀꢀꢀꢀꢀꢀꢀꢀꢀꢀꢀꢀꢀꢀ
幼体分离桶
[0039]
41
ꢀꢀꢀꢀꢀꢀꢀꢀꢀꢀꢀꢀꢀꢀꢀꢀꢀꢀꢀꢀꢀꢀ
幼体一级分离桶
[0040]
42
ꢀꢀꢀꢀꢀꢀꢀꢀꢀꢀꢀꢀꢀꢀꢀꢀꢀꢀꢀꢀꢀꢀ
幼体二级分离桶
[0041]
43
ꢀꢀꢀꢀꢀꢀꢀꢀꢀꢀꢀꢀꢀꢀꢀꢀꢀꢀꢀꢀꢀꢀ
幼体三级分离桶
[0042]
44
ꢀꢀꢀꢀꢀꢀꢀꢀꢀꢀꢀꢀꢀꢀꢀꢀꢀꢀꢀꢀꢀꢀ
幼体四级分离桶
[0043]
45
ꢀꢀꢀꢀꢀꢀꢀꢀꢀꢀꢀꢀꢀꢀꢀꢀꢀꢀꢀꢀꢀꢀ
幼体五级分离桶
[0044]
46
ꢀꢀꢀꢀꢀꢀꢀꢀꢀꢀꢀꢀꢀꢀꢀꢀꢀꢀꢀꢀꢀꢀ
幼体六级分离桶
[0045]5ꢀꢀꢀꢀꢀꢀꢀꢀꢀꢀꢀꢀꢀꢀꢀꢀꢀꢀꢀꢀꢀꢀꢀ
分离孔
[0046]6ꢀꢀꢀꢀꢀꢀꢀꢀꢀꢀꢀꢀꢀꢀꢀꢀꢀꢀꢀꢀꢀꢀꢀ
桶底面
[0047]7ꢀꢀꢀꢀꢀꢀꢀꢀꢀꢀꢀꢀꢀꢀꢀꢀꢀꢀꢀꢀꢀꢀꢀ
下沿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49]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50]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蟾蜍规格分级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成体分级单元1和幼体分级单元2;所述成体分级单元1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接的若干成体分离桶3,相邻所述成体分离桶3之间保持相间隔;所述幼体分级单元2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接的若干幼体分离桶4,相邻所述幼体分离桶4之间保持相间隔;所述成体分离桶3和幼体分离桶4的桶壁上设有若干分离孔5,所述分离孔5的孔径分别沿成体分离桶3或幼体分离桶4由内至外方向逐渐变小。
[0051]
在上述装置中,如图3所示,所述成体分离桶3和幼体分离桶4中空且顶端开口。便于装入成体蟾蜍和幼体蟾蜍。
[0052]
在上述装置中,如图1所示,所述成体分离桶3由内至外依次设有成体一级分离桶31、成体二级分离桶32、成体三级分离桶33、成体四级分离桶34。
[005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成体分离桶3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成体一级分离桶31的桶底面6直径为580-620mm,优选为600mm;所述成体二级分离桶32的桶底面6直径为820-870mm,优选为848mm;所述成体三级分离桶33的桶底面6直径为1000-1100mm,优选为1040mm;所述成体四级分离桶34的桶底面6直径为1150-1250mm,优选为1200mm。使套接的若干成体分离桶3之间保持相间隔,便于成体蟾蜍从分离孔5钻进不同尺寸规格的成体分离桶3中进行分级。
[0054]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成体分离桶3由上至下横截面保持不变。使成体分离桶3呈直线圆桶状。
[005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成体一级分离桶31、成体二级分离桶32、成体三级分离桶33、成体四级分离桶34的桶高相等。便于成体蟾蜍能够从分离孔5钻进不同尺寸规格的成体分离桶3中,无法逃离。
[0056]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成体一级分离桶31、成体二级分离桶32、成体三级分离桶33、成体四级分离桶34的桶高为300-400mm。
[0057]
在上述装置中,如图1所示,在同一所述成体分离桶3的桶壁上,相邻所述分离孔5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
[0058]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成体一级分离桶31的桶壁上分离孔5的孔径为29-31mm,优选为30mm;所述成体二级分离桶32的桶壁上分离孔5的孔径为26.5-28.5mm,优选为27.5mm;所述成体三级分离桶33的桶壁上分离孔5的孔径为24-26mm,优选为25mm;所述成体四级分离桶34的桶壁上分离孔5的孔径为17-19mm,优选为18mm。便于限制不同尺寸规格的成体蟾蜍能够从分离孔5钻进的成体分离桶3。
[0059]
在上述装置中,如图2所示,所述幼体分离桶4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幼体一级分离桶41、幼体二级分离桶42、幼体三级分离桶43、幼体四级分离桶44、幼体五级分离桶45、幼体六级分离桶46。
[006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幼体分离桶4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幼体一级分离桶41的桶底面6直径为280-320mm,优选为300mm;所述幼体二级分离桶42的桶底面6直径为400-450mm,优选为424mm;所述幼体三级分离桶43的桶底面6直径为500-540mm,优选为519mm;所述幼体四级分离桶44的桶底面6直径为580-620mm,优选为600mm;所述幼体五级分离桶45的桶底面6直径为650-690mm,优选为671mm;所述幼体六级分离桶46的桶底面6直径为715-755mm,优选为735mm。使套接的若干幼体分离桶4之间保持相间隔,便于幼体蟾蜍从分离孔5钻进不同尺寸规格的幼体分离桶4中进行分级。
[006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幼体分离桶4由上至下横截面保持不变。使幼体分离桶4呈直线圆桶状。
[0062]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幼体一级分离桶41、幼体二级分离桶42、幼体三级分离桶43、幼体四级分离桶44、幼体五级分离桶45、幼体六级分离桶46的桶高相等。便于幼体蟾蜍能够从分离孔5钻进不同尺寸规格的幼体分离桶4中,无法逃离。
[0063]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幼体一级分离桶41、幼体二级分离桶42、幼体三级分离桶43、幼体四级分离桶44、幼体五级分离桶45、幼体六级分离桶46的桶高为100-200mm。
[0064]
在上述装置中,如图2所示,在同一所述幼体分离桶4的桶壁上,相邻所述分离孔5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
[006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幼体一级分离桶41的桶壁上分离孔5的孔径为10.6-11.4mm,优选为11mm;所述幼体二级分离桶42的桶壁上分离孔5的孔径为8.6-9.4mm,优选为9mm;所述幼体三级分离桶43的桶壁上分离孔5的孔径为7.6-8.4mm,优选为8mm;所述幼体四级分离桶44的桶壁上分离孔5的孔径为6.6-7.4mm,优选为7mm;所述幼体五级分离桶45的桶壁上分离孔5的孔径为5.6-6.4mm,优选为6mm;所述幼体六级分离桶46的桶壁上分离孔5的孔径为4.6-5.4mm,优选为5mm。便于限制不同尺寸规格的幼体蟾蜍能够从分离孔5钻进的幼体分离桶4。
[0066]
在上述装置中,如图3所示,所述成体分离桶3和幼体分离桶4的桶底面6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下沿7。
[0067]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下沿7的垂直距离为4-6cm,优选为5cm。
[0068]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成体分离桶3和幼体分离桶4的材质包括且不限于金属、塑料、水泥等。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成体分离桶3和幼体分离桶4的材质选自金属、塑料、水泥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69]
下面结合图1-3,说明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蟾蜍规格分级装置的使用过程。
[0070]
使用者获得如图1-3所示的一种蟾蜍规格分级装置后,将成体分级单元1用来分离体重>15g的蟾蜍,先在成体一级分离桶31中放入从养殖池收集的体重15g以上的待分级的蟾蜍。蟾蜍通过各个成体分离桶3的桶壁上的分离孔5,从而进行不同尺寸规格的成体蟾蜍分级。具体来说,成体一级分离桶31、成体二级分离桶32、成体三级分离桶33、成体四级分离桶34分离的成体蟾蜍的体重分别为100-250g、>60g且≤100g、>30g且≤60g、>15g且≤30g。
[0071]
再将幼体分级单元2用来分离体重0.2-15g的幼蟾,先在幼体一级分离桶41中放入从养殖池收集的体重0.2-15g的待分级的幼蟾。幼蟾通过各个幼体分离桶4的桶壁上的分离孔5,从而进行不同尺寸规格的幼蟾分级。具体来说,幼体一级分离桶41、幼体二级分离桶42、幼体三级分离桶43、幼体四级分离桶44、幼体五级分离桶45、幼体六级分离桶46分离的幼蟾的体重分别为>5g且≤15g、>2g且≤5g、>1.5g且≤2.0g、>0.7g且≤1.5g、>0.5g且≤0.7g、0.2-0.5g。
[007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蟾蜍规格分级装置,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方便管理,有效解决了蟾蜍规格分级问题,有利于蟾蜍的成活,有利于大规模养殖推广。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73]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