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含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6-08 16:12: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创可贴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外科用药,主要由平布胶布和吸水垫组成,具有止血,护创作用。创可贴使用和携带均非常方便,然而创可贴的效果较为单一,仅具有简易的防护作用,不能对伤口进行修复,且止血效果有限。
3.专利号为cn1903222a,名称为“蟑螂创可贴的制作及配方”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利用蟑螂虫体提取物用于创可贴的药物成分配方,来达到进一步修复伤口,止血消炎的目的。然而上述专利中创可贴采用的药用成分较多,且不具有协效作用。此外,创可贴所用的胶布透气性差,人体局部正常分泌的水汽和汗液不能穿透这层胶布,容易对局部皮肤产生浸泡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含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创可贴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操作容易,所采用的药用成分少,能够制备得到性能优异的创可贴。
5.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含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创可贴,该创可贴的药用成分含量虽少却具有优异的修复、止血和抑菌的功能,还能够辅助吸收患处蒸发的水汽和汗液,避免对患处皮肤造成浸泡。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含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创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1)壳聚糖溶液的制备:向酸溶液中加入壳聚糖粉,搅拌得到浓度为8-12%的壳聚糖溶液;(2)竹纤维素悬浮液的制备:竹纤维素粉加水搅拌得到固含量为1.0-1.5wt%的竹纤维素悬浮液;(3)美洲大蠊提取液的制备:将美洲大蠊粗粉于水中闪式提取,即得;(4)混合液制备:将壳聚糖溶液、竹纤维素悬浮液和美洲大蠊提取液混合,调节温度为50-60℃,ph为4-6,接着加入环氧硅烷偶联剂,混合得到混合液;壳聚糖、竹纤维素、美洲大蠊粗粉和环氧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2-3:2-3:1-2;(5)创可贴制备:将混合液浓缩得到修复液;将吸水垫浸入修复液中48h后干燥,按照常规工艺制备得到创可贴。
7.一种含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创可贴,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提供的该种创可贴,其药用成分中,美洲大蠊提取液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多种蛋白质、多肽以及氨基酸等,具有优异的修复创面,消炎的作用;壳聚糖吸附能力强并能够加速人体伤口愈合,具有良好的止血、抑菌作用;竹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水作用,在创可贴使用过程中能够吸收患处的汗液水汽,避免对患处造成浸泡,且其比表面积大,还具有
抗菌,杀菌的作用;上述三者能够在上述工艺条件下与硅烷偶联剂发生交联,利用环氧硅烷偶联剂水解得到的硅羟基与纤维素上羟基交联,同时环氧硅烷的环氧基团与壳聚糖的氨基以及氨基酸的氨基发生交联,不仅各药用成分之间能够协同配合,且能够增大各药用成分分散均匀性,药效发挥更加稳定,还能够形成疏松多孔结构,增加对水分和血渍的吸收程度,以使制备得到的创可贴能够具有优异的修复、抑菌、止血和吸水的功能;(2)在本技术中,由于竹纤维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因此未与竹纤维发生交联的美洲大蠊提取液和壳聚糖溶液可附着于竹纤维,提高分散程度,从而进一步地增加了修复、止血和抑菌的效果;(3)在本技术中,所采用的药用成分少,能够达到优异的修复、止血、抑菌和吸水效果,能够大大节省药用成本,也能够避免药用成分过多导致相互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10.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含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11.一种含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创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1)壳聚糖溶液的制备:向酸溶液中加入壳聚糖粉,搅拌得到浓度为8-12%的壳聚糖溶液。在本实施例中,酸溶液采用浓度为1-1.5%的醋酸、柠檬酸和山梨酸中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中,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88-90%。
12.(2)竹纤维素悬浮液的制备:竹纤维素粉加水搅拌得到固含量为1.0-1.5wt%的竹纤维素悬浮液。
13.(3)美洲大蠊提取液的制备:取美洲大蠊粗粉加水,美洲大蠊粗粉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5:6-14,于电压80~120v条件下闪式提取2~3次,每次l~3min,得美洲大蠊提取液。
14.(4)混合液制备:将壳聚糖溶液、竹纤维素悬浮液和美洲大蠊提取液混合,调节温度为50-60℃,采用醋酸调节ph为4-6,接着加入环氧硅烷偶联剂,于频率为400-600w超声混合10-12min,得到混合液;壳聚糖、竹纤维素、美洲大蠊粗粉和环氧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2-3:2-3:1-2。
15.(5)创可贴制备:将混合液浓缩至自身体积的三分之一,得到修复液;将吸水垫浸入修复液中48h后,接着将吸水垫于温度为40-45℃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8-42h,按照常规工艺制备得到创可贴。
16.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及其采用的工艺参数,各工艺参数之间相互配合,能够使制备得到的创可贴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17.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8.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创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1)壳聚糖溶液的制备:向浓度为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脱乙酰度为88%的壳聚糖粉,搅拌得到浓度为8%的壳
聚糖溶液;(2)竹纤维素悬浮液的制备:竹纤维素粉加水搅拌得到固含量为1.0wt%的竹纤维素悬浮液;(3)美洲大蠊提取液的制备:取美洲大蠊粗粉加水,美洲大蠊粗粉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5:6,于电压80v条件下闪式提取3次,每次3min,得美洲大蠊提取液;(4)混合液制备:将壳聚糖溶液、竹纤维素悬浮液和美洲大蠊提取液混合,调节温度为50℃,采用醋酸调节ph为4,接着加入环氧硅烷偶联剂,于频率为400w超声混合12min,得到混合液;壳聚糖、竹纤维素、美洲大蠊粗粉和环氧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2:2:1;(5)创可贴制备:将混合液浓缩至自身体积的三分之一,得到修复液;将吸水垫浸入修复液中48h,接着将吸水垫于温度为4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2h,按照常规工艺制备得到创可贴。
19.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创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1)壳聚糖溶液的制备:向浓度为1.5%的醋酸、柠檬酸和山梨酸溶液中加入脱乙酰度为90%的壳聚糖粉,搅拌得到浓度为12%的壳聚糖溶液;(2)竹纤维素悬浮液的制备:竹纤维素粉加水搅拌得到固含量为1.5wt%的竹纤维素悬浮液;(3)美洲大蠊提取液的制备:取美洲大蠊粗粉加水,美洲大蠊粗粉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5:-14,于电压120v条件下闪式提取2次,每次lmin,得美洲大蠊提取液;(4)混合液制备:将壳聚糖溶液、竹纤维素悬浮液和美洲大蠊提取液混合,调节温度为60℃,采用醋酸调节ph为6,接着加入环氧硅烷偶联剂,于频率为600w超声混合10min,得到混合液;壳聚糖、竹纤维素、美洲大蠊粗粉和环氧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3:3:2;(5)创可贴制备:将混合液浓缩至自身体积的三分之一,得到修复液;将吸水垫浸入修复液中48h,接着将吸水垫于温度为45℃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8h,按照常规工艺制备得到创可贴。
20.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创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1)壳聚糖溶液的制备:向浓度为1.2%的山梨酸溶液中加入脱乙酰度为89%的壳聚糖粉,搅拌得到浓度为10%的壳聚糖溶液;(2)竹纤维素悬浮液的制备:竹纤维素粉加水搅拌得到固含量为1.2wt%的竹纤维素悬浮液;(3)美洲大蠊提取液的制备:取美洲大蠊粗粉加水,美洲大蠊粗粉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5:12,于电压100v条件下闪式提取3次,每次2min,得美洲大蠊提取液;(4)混合液制备:将壳聚糖溶液、竹纤维素悬浮液和美洲大蠊提取液混合,调节温度为55℃,采用醋酸调节ph为5,接着加入环氧硅烷偶联剂,于频率为500w超声混合11min,得到混合液;壳聚糖、竹纤维素、美洲大蠊粗粉和环氧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1.5:2.5:1.5;(5)创可贴制备:将混合液浓缩至自身体积的三分之一,得到修复液;将吸水垫浸入修复液中48h,接着将吸水垫于温度为42℃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0h,按照常规工艺制备得到创可贴。
21.对比例1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含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创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1)壳聚糖溶液的制备:向浓度为0.8%的柠檬酸溶液中加入脱乙酰度为85%的壳聚糖粉,搅拌得到浓度为6%的壳聚糖溶液;(2)竹纤维素悬浮液的制备:竹纤维素粉加水搅拌得到固含量为0.8wt%的竹纤维素悬浮液;(3)美洲大蠊提取液的制备:取美洲大蠊粗粉加水,美洲大蠊粗粉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5:5,于电压70v条件下闪式提取4次,每次4min,得美洲大蠊提取液;(4)混合液制备:将壳聚糖溶液、竹纤维素悬浮液和美洲大蠊提取液混合,调节温度为45℃,采用醋酸调节ph为3.8,接着加入环氧硅烷偶联剂,于频率为620w超声混合8min,得到混合液;壳聚
糖、竹纤维素、美洲大蠊粗粉和环氧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1:4:0.5;(5)创可贴制备:将混合液浓缩至自身体积的三分之一,得到修复液;将吸水垫浸入修复液中48h,接着将吸水垫于温度为38℃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5h,按照常规工艺制备得到创可贴。
22.对比例2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含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创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1)壳聚糖溶液的制备:向浓度为1.6%的柠檬酸溶液中加入脱乙酰度为92%的壳聚糖粉,搅拌得到浓度为13%的壳聚糖溶液;(2)竹纤维素悬浮液的制备:竹纤维素粉加水搅拌得到固含量为1.6wt%的竹纤维素悬浮液;(3)美洲大蠊提取液的制备:取美洲大蠊粗粉加水,美洲大蠊粗粉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5:15,于电压125v条件下闪式提取1次,每次0.5min,得美洲大蠊提取液;(4)混合液制备:将壳聚糖溶液、竹纤维素悬浮液和美洲大蠊提取液混合,调节温度为65℃,采用醋酸调节ph为6.5,接着加入环氧硅烷偶联剂,于频率为380w超声混合14min,得到混合液;壳聚糖、竹纤维素、美洲大蠊粗粉和环氧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4:1:3;(5)创可贴制备:将混合液浓缩至自身体积的三分之一,得到修复液;将吸水垫浸入修复液中48h,接着将吸水垫于温度为48℃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5h,按照常规工艺制备得到创可贴。
23.对比例3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含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创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1)壳聚糖溶液的制备:向浓度为1.2%的山梨酸溶液中加入脱乙酰度为89%的壳聚糖粉,搅拌得到浓度为10%的壳聚糖溶液;(2)竹纤维素悬浮液的制备:竹纤维素粉加水搅拌得到固含量为1.2wt%的竹纤维素悬浮液;(3)美洲大蠊提取液的制备:取美洲大蠊粗粉加水,美洲大蠊粗粉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5:12,于电压100v条件下闪式提取3次,每次2min,得美洲大蠊提取液;(4)混合液制备:将壳聚糖溶液、竹纤维素悬浮液和美洲大蠊提取液于频率为500w超声混合11min,得到混合液;壳聚糖、竹纤维素和美洲大蠊粗粉的质量比为:1:1.5:2.5;(5)创可贴制备:将混合液浓缩至自身体积的三分之一,得到修复液;将吸水垫浸入修复液中48h,接着将吸水垫于温度为42℃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0h,按照常规工艺制备得到创可贴。
24.实验例1:对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实验方法:动物实验:实验选用spf级的sd大鼠64只,体重在180-200g,适应性喂养1周后,将大鼠麻醉,用硫化钠溶液进行背部脱毛处理,并用温水洗去脱下毛的部位,24h后,用乙醚将大鼠麻醉,将刀片消毒后轻压于大鼠背部 ,划2mm深2cm长的创口。
25.随机分为:纱布组、市售邦迪创可贴组、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提供的创可贴,每组8只。
26.分别将纱布组、市售邦迪创可贴组、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提供的创可贴贴附并固定在伤口部位,次日计为1天,每只鼠单笼饲养,每天对大鼠伤口更换一次创可贴,伤后第1天连续测定伤口大小并计算伤口愈合率。
27.创面愈合率(%)=(原有创面面积-观察时创面面积)/原有创面面积*100%。
28.伤口愈合时间和创口愈合率结果如表1所示:表1
由表1数据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创可贴,相较于纱布和市售的普通邦迪创可贴,其结痂时间更早,脱痂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具有优异的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29.对比例1和2提供的制备方法的工艺参数不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其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均比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创可贴所用时间长,且愈合率也不如本技术实施例,可见本技术各工艺参数之间能够起到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促愈合效果;对比例3提供的制备方法中仅是将药用成分简单混合,其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以及愈合率也不及本技术实施例,可见,本技术各药用成分之间起到了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促愈合效果。
30.实验例2:抑菌效果实验材料及试剂:无菌蒸馏水、市售邦迪创可贴组、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提供的创可贴、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菌代表)、大肠杆菌(阴性菌代表)、baird-parder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
31.试验方法:采用纸片法测定无菌蒸馏水、市售邦迪创可贴组、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提供的创可贴的体外抑菌效果:吸取制备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悬液0.5ml,浓度5.7
×
107(cfu/ml),用涂棒均匀涂在baird-parder培养基上,分别用无菌夹子夹取直径为6mm的打孔纸片,分别浸入无菌蒸馏水、市售邦迪创可贴的吸水垫的浸泡液、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提供的修复液,各组共两片纸片贴在含菌的培养基上,无菌操作,盖上培养皿,37℃培养干燥24h,抑菌圈直径测试结果如表2:表2
由表2数据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创可贴,相较于无菌蒸馏水和市售的普通邦迪创可贴,其具有更加优异和明显的抑菌效果。
32.对比例1和2提供的制备方法的工艺参数不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其抑菌效果均比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创可贴差,可见本技术各工艺参数之间能够起到协同增效作用,能够提高抑菌效果;对比例3提供的制备方法中仅是将药用成分简单混合,其抑菌效果比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创可贴差,可见,本技术各药用成分之间起到了协同增效作用,能够提高抑菌效果。
33.实验例3:对大鼠伤口吸水的影响实验方法:动物实验:实验选用spf级的sd大鼠64只,体重在180-200g,适应性喂养1周后,将大鼠麻醉,用硫化钠溶液进行背部脱毛处理,并用温水洗去脱下毛的部位,24h后,用乙醚将大鼠麻醉,将刀片消毒后轻压于大鼠背部 ,划2mm深2cm长的创口。
34.随机分为:纱布组、市售邦迪创可贴组、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提供的创可贴,每组8只。
35.分别将纱布组、市售邦迪创可贴组、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提供的创可贴贴附并固定在伤口部位,次日计为1天,每只鼠单笼饲养,每天对大鼠伤口更换一次创可贴,伤后第3天观察创口皮肤相貌,结果见表3:表3 大鼠皮肤状态纱布组皮肤表面光滑,皮肤呈正常肤色状态市售邦迪创可贴组皮肤表面出现较明显褶皱,皮肤呈明显发白实施例1-3皮肤表面较为光滑,皮肤呈正常肤色状态对比例1-3皮肤表面出现褶皱,皮肤呈略微发白由表3数据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创可贴,具有较为优异的吸水性,能够吸收人体局部正常分泌的水汽和汗液,从而避免对局部皮肤产生浸泡作用。
36.对比例1和2提供的制备方法的工艺参数不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其大鼠皮肤表面状态均比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创可贴差,可见本技术各工艺参数之间能够起到协同增效作用,提高创可贴的吸水能力;对比例3提供的制备方法中仅是将药用成分简单混合,其大鼠皮肤表面比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创可贴差,可见,本技术各药用成分之间起到了协同增效作用,能够提高创可贴的吸水能力。
37.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含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创可贴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操作容易,所采用的药用成分少;制备得到的创可贴药用成分含量虽少却具有优异的修复、止血和抑菌的功能,还能够辅助吸收患处蒸发的水汽和汗液,避免对患处皮肤造成浸泡。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