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便于包装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19:16: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包装的灯具。


背景技术:

2.工作空间在自然光无法照射到时,需要通过支架灯等方式来进行照明。现有的,支架灯包括基座、灯罩、发光组件(例如led灯)以及端盖,基座与灯罩相互扣合形成容纳发光组件且两端开口的腔体,端盖用于封闭腔体的两端开口,基座通过灯链等方式固定在天花板上。
3.但是,支架灯在无法满足工作环境的照明亮度要求,以及支架灯的安装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时,此时无法通过增加支架灯的数量,来提高工作环境的照明亮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包装的灯具,能够满足工作环境的照明亮度。
5.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包装的灯具,所述灯具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它包括:
6.第一灯体,其具有透光的第一发光面;
7.至少一第二灯体,每个所述第二灯体铰接于第一灯体的其中一侧,可绕一轴线进行翻转,并具有透光的第二发光面;
8.在灯具的展开状态,所述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同向出光;在所述灯具的折叠状态,所述第二灯体翻转叠置在第一灯体上,所述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反向出光。
9.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10.可选的,所述第一灯体具有背对所述第一发光面的第一背面,所述第二灯体具有背对所述第二发光面的第二背面;在灯具的展开状态,所述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基本上处于同一平面,在所述灯具的折叠状态,所述第一背面贴靠所述第二背面。
11.可选的,所述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分别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灯具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布置;
12.所述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上分别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其中一凸耳可绕一轴线相对另一凸耳转动。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上下叠置靠近,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第二凸耳固定连接,与第一凸耳的侧面转动连接;
14.在灯具的展开状态,所述第一凸耳抵靠所述第二侧面阻止第二灯体过度翻转。
15.可选的,在灯具的展开状态,所述轴线距离第一背面和第二背面的距离基本相同。
16.可选的,在灯具的展开状态,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具有间隙;
17.在灯具的折叠状态,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保持齐平。
18.可选的,所述灯具包括两个第二灯体,两个第二灯体对称地分别铰接于第一灯体的两侧。
19.可选的,所述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分别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且为等长的结构,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保持齐平。
20.可选的,所述第一灯体包括:
21.第一发光组件;
22.第一基座,其由型材制成,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发光组件;
23.第一灯罩,其形成所述第一发光面,并与第一基座配合形成容纳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且两端开口的第一腔体;
24.第一端盖,其用于封闭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开口;
25.所述第二灯体包括:
26.第二发光组件;
27.第二基座,其由型材制成,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发光组件;
28.第二灯罩,其形成所述第二发光面,并与第二基座配合形成容纳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的且两端开口的第二腔体;
29.第二端盖,其用于封闭所述第二腔体的两端开口。
30.可选的,所述第一灯体具有邻近第一发光面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灯体具有邻近第二发光面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上分别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其中一凸耳可绕一轴线相对另一凸耳转动;所述第一凸耳与第一端盖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凸耳与第二端盖一体成型。
31.本技术灯具中,第一灯体与第二灯体辅助照明,可以减少灯具的数量就可满足工作环境的照明亮度。同时,第二灯体相对于第一灯体翻转时,可以调整第一发光面与第二发光面之间的角度,以能够调整、并增大灯具的发光角度。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图1中灯具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图1中灯具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图1中灯具处于由展开状态转换为折叠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37.图6为图1中第一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为图6中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39.图8为图6中第一灯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0.图9为图8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41.图10为图1中第二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1为图10中第二灯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3.图12为图10中第二端盖结构示意图;
44.图13为图1中灯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5.图14为图1中第一灯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6.图15为图1中第二灯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7.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48.100、灯具;
49.10、第一灯体;11、第一发光面;12、第一背面;13、第一侧面;14、第一凸耳;141、固定部;142、活动部;143、转动槽;144、安装槽;15、第一基座;16、第一灯罩;17、第一端盖;171、第一端面;172、包边;
50.20、第二灯体;21、第二发光面;22、第二背面;23、第二侧面;24、第二凸耳;25、第二基座;26、第二灯罩;27、第二端盖;271、第二端面;
51.30、连杆;31、锁止块;32、弹性复位件;33、转轴;34、防滑件;
52.40、卡接部;41、卡槽;42、第一横折;43、竖折;44、第二横折;45、螺钉槽;46、收口;47、槽口;
53.50、弯折部;51、第一折弯;52、第二折弯。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5.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5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57.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灯具100,包括第一灯体10,第一灯体10具有透光的第一发光面11。灯具100处于安装状态时,第一发光面11朝下设置,且第一灯体10的光经过第一发光面11发出,以满足工作环境的照明亮度要求。
58.灯具100在无法满足工作环境的照明亮度要求,以及灯具100的安装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时,此时无法通过增加灯具100的数量,来提高工作环境的照明亮度。
5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灯具100还包括至少一第二灯体20,第二灯体20具有透光的第二发光面21,每个第二灯体20铰接于第一灯体10的其中一侧,可绕一轴线进行翻转。第一灯体10与第二灯体20辅助照明,可以减少灯具100的数量就可满足工作环境的照明亮度。同时,第二灯体20相对于第一灯体10翻转时,可以调整第一发光面11与第二发光面21之间的角度,以能够调整、并增大灯具100的发光角度。
6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灯体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灯体20对称地分别铰接于第一灯体10的两侧。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灯体2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以上。
61.第一灯体10与第二灯体20的具体设置上,参考其中一实施方式,第一灯体10与第
二灯体20均具有一长度方向,第一灯体10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灯体20的长度方向呈一致设置。第一灯体10和第二灯体20分别具有第一端面171和第二端面271,且为等长的结构,第一端面171和第二端面271保持齐平。具体地,第一灯体1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具有第一端面171,第二灯体20沿长度方向均具有第二端面271,两第一端面171分别与对应的第二端面271一一对应,且保持齐平。
62.为了便于灯具100的包装与运输,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与图4所示,灯具100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灯具100的展开状态,第一灯体10和第二灯体20并排设置,第一发光面11和第二发光面21同向出光;在灯具100的折叠状态,第二灯体20翻转叠置在第一灯体10上,第一发光面11和第二发光面21反向出光。
63.灯具100由展开状态转换为折叠状态时,灯具100的宽度相应的变小(例如灯具100的宽度与第一灯体10的宽度大致相等),高度相应的增加(例如灯具100的高度为第一灯体10的高度加第二灯体20的高度)。灯具100的折叠状态与灯具100的展开状态相比,灯具100处于折叠状态时,灯具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以能够节省包装材料。
64.其中,针对灯具100、第一灯体10以及第二灯体20中,关于高度、宽度以及长度的描述均为:灯具100在展开状态、并处于安装状态时的描述。宽度与长度处于同一平面,且两者相互垂直设置,高度垂直于该平面。
65.本实施例中,第一灯体10具有背对第一发光面11的第一背面12,第二灯体20具有背对第二发光面21的第二背面22;在灯具100的展开状态,第一发光面11和第二发光面21基本上处于同一平面;在灯具100的折叠状态,第一背面12贴靠第二背面22。
66.第一灯体10与第二灯体20均包括基座、灯罩、发光组件以及端盖,基座与灯罩相互扣合形成容纳发光组件且两端开口的腔体,端盖用于封闭腔体的两端开口。
67.灯罩与基座两者的连接方式中,参考其中一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灯罩与基座两者位于扣合处,其中一者设置有具有收口46的卡槽41,另一者由自身弯折形成弯折部50,弯折部50从收口46伸入卡槽41,并被收口46限制在卡槽41内,以便于灯罩与基座之间进行拆装。
68.沿灯具100的宽度方向,基座与灯罩的截面均呈u形结构,且两u形结构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两u形结构的两连接处为灯罩与基座的扣合处。
69.卡槽41沿灯具100长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呈开放设置,弯折部50由卡槽41的其中一开放侧进入卡槽41,并能够沿卡槽41滑动。灯罩安装于基座上时,弯折部50从卡槽41的其中一开放侧进入,并推动灯罩,以使弯折部50沿卡槽41滑动,直至灯罩安装至预定的位置。
70.其中,为了加强灯罩与基座之间的连接强度,参考其中一实施方式,弯折部50沿灯具100长度方向延伸,且弯折部50的两端分别与卡槽41的相应开放侧齐平,弯折部50的两端与腔体的两端的开口呈齐平设置,以使卡槽41的长度以及弯折部50的长度均与灯具100的长度大致相等,从而能够增加卡槽41与弯折部50之间的连接面。
71.基座与灯罩位于同侧的侧壁呈平齐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槽41位于基座,弯折部50位于灯罩。基座由型材(例如铝合金型材)制成时,能够便于在基座上开设卡槽41。
72.为了能够使卡接部40能够沿卡槽41滑动,参考其中一实施方式,收口46的最大尺寸大于灯罩的厚度。其中,灯罩的厚度为沿灯具100宽度方向的截面宽度。
73.弯折部50的具体设置形式上,参考其中一实施方式,弯折部50包括第一折弯51与
第二折弯52,第一折弯51与灯罩连接,且由收口46伸入卡槽41,第二折弯52位于卡槽41内,并与第一折弯51背向灯罩的一端连接,第一折弯51与第二折弯52分别与卡槽41的其中一槽壁相贴合,以加强弯折部50与卡槽41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加强弯折部50在卡槽4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其中,第一折弯51与灯罩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90度,第一折弯51与第二折弯52之间的夹角为90度。
74.卡槽41的设置形式上,参考其中一实施方式,基座包括卡接部40,卡接部40与基座的内壁(朝向腔体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基座的底缘(基座的u形结构开口处)之间形成收口46,卡接部40自身弯折与基座的部分内壁围成卡槽41。
75.具体地,卡接部40包括第一横折42、竖折43以及第二横折44,第一横折42与基座的内壁连接,并向腔体内延伸,竖折43的一端与第一横折42延伸至腔体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向灯罩延伸,第二横折44的一端与竖折43背向第一横折42的一端连接,并向基座内壁延伸。其中,第二横折44低于基座的底缘,且抵靠灯罩朝向腔体的一侧,第一折弯51与第二横折44相贴靠,第二折弯52与竖折43相贴靠。
76.端盖的固定形式上,参考其中一实施方式,端盖通过螺钉与基座固定,基座具有与螺钉相配合的螺钉槽45,螺钉槽45与卡槽41共用同一槽壁。具体地,螺钉槽45与卡槽41分别位于第一横折42的两侧。
77.螺钉槽45具有一槽口47,且槽口47与收口46呈相背设置,槽口47能够使得螺钉槽45具有一定的形变量,以使螺钉能够便于旋入旋出螺钉槽45。
78.第一灯体10的具体设置上,参考其中一实施方式,如图6至图8所示,第一灯体10包括第一发光组件、第一基座15、第一灯罩16以及第一端盖17(第一端面171位于第一端盖17),第一基座15用于固定第一发光组件,第一灯罩16形成第一发光面11,并与第一基座15配合形成容纳第一发光组件的且两端开口的第一腔体,第一端盖17用于封闭第一腔体的两端开口。
79.第二灯体20的具体设置上,参考其中一实施方式,如图10及图12所示,第二灯体20包括第二发光组件、第二基座25、第二灯罩26以及第二端盖27(第二端面271位于第二端盖27),第二基座25用于固定第二发光组件,第二灯罩26形成第二发光面21,并与第二基座25配合形成容纳第二发光组件的且两端开口的第二腔体,第二端盖27用于封闭第二腔体的两端开口。
80.为了使第一基座15与第二基座25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在其中一实施例,第一基座15与第二基座25均由型材(例如铝合金型材)制成。第一基座15背向第一灯罩16的一侧具有第一背面12,第二基座25背向第二灯罩26的一侧具有第二背面22。
81.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灯罩16与第二灯罩26的部分均采用pc管材质,且为透明材质,便于透射第一发光组件以及第二发光组件的光。pc管材质使得第一灯罩16以及第二灯罩26均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第一灯罩16以及第二灯罩26的拆装。
82.本实施例中,如图7及图12所示,第一端盖17与第二端盖27均设置有包边172,第一端盖17的包边172处在第一灯罩16以及第一基座15的周缘、且包裹第一灯罩16以及第一基座15的外周;第二端盖27的包边172处在第二灯罩26以及第二基座25的周缘、且包裹第二灯罩26以及第二基座25的外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盖17与第二端盖27由金属型材(如铝合金)制成。当然,第一端盖17与第二端盖27也可以采用高分子材料注塑制成。
83.第一灯体10和第二灯体20分别具有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23,在灯具100展开状态下,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23相对布置。在第一灯体10与第二灯体20的连接方式上,参考其中一实施方式,如图3与图4所示,第一灯体10和第二灯体20上分别设置有凸出于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23的第一凸耳14和第二凸耳24,其中一凸耳可绕一轴线相对另一凸耳转动。
84.其中,第一凸耳14与第一端盖17之间呈分体或一体设置,第二凸耳24与第二端盖27之间呈分体或一体设置。为了降低第一凸耳14与第一端盖17之间的工艺难度,加强第一凸耳14与第一端盖17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降低第二凸耳24与第二端盖27之间的工艺难度,加强第二凸耳24与第二端盖27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耳14与第一端盖17一体成型,第二凸耳24与第二端盖27一体成型。
85.为了使第二灯体20的翻转更加稳定,参考其中一实施方式,第一凸耳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凸耳14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两第一端盖17;相应的,第二凸耳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凸耳24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两第二端盖27。
86.第一凸耳14与第二凸耳24的连接方式上,参考其中一实施方式,第一凸耳14和第二凸耳24上下叠置靠近,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连杆30,连杆30与第二凸耳24固定连接,与第一凸耳14的侧面转动连接。其中,处于同侧的第一凸耳14与第二凸耳24两者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连杆30具有一长度方向,连杆30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二凸耳2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凸耳14的侧面转动连接,各连杆30均位于两第一凸耳14之间。
87.在灯具100的展开状态下,第一凸耳14与第二凸耳24之间具有一定的避让间隙,该避让间隙能够避让第二灯体20以及第二凸耳24的运行路径,以能够便于灯具100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
8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灯具100的展开状态,第一凸耳14抵靠第二侧面23阻止第二灯体20过度翻转。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灯具100的展开状态,第二凸耳24抵靠第一侧面13阻止第二灯体20过度翻转。
89.由于第一凸耳14与第二凸耳24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在灯具100的展开状态,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23之间具有间隙。为了进一步地使灯具100的在折叠状态的结构更加紧凑,参考其中一实施方式,在灯具100的折叠状态,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23保持齐平。进一步地,在灯具100的展开状态,轴线距离第一背面12和第二背面22的距离基本相同。
90.灯具100在展开状态以及折叠状态时,依靠自身结构对第一灯体10与第二灯体20之间的相对进行固定;灯具100在处于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两者之间的状态时,为了将第一灯体10与第二灯体20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每个第二灯体20具有多个止转位置,每个止转位置,第一发光面11和第二发光面21之间形成的夹角不相同。
91.在本实施方式,第一发光面11和第二发光面21之间形成的夹角的变化范围为0-180度,以使灯具100做到最大发光角度的目的。
92.第一灯体10与第二灯体20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参考其中一实施方式,如图13至图15中,第一灯体10和第二灯体20之间通过一沿轴线(该轴线与第一灯体10的长度方向呈一致设置)布置的转轴33铰接,转轴33与其中一灯体转动配合,且该灯体上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限制转轴33转动的锁止块31以及作用于锁止块31的弹性复位件32。弹性复位件32驱动锁止块31抵靠转轴33,以通过转轴33与锁止块31之间的摩擦力,起到对转轴33止转的效果,
以使第二灯体20固定在相应的止转位置;第二灯体20绕一轴线翻转时,需要克服转轴33与锁止块31的摩擦力。
93.本实施例中,转轴33与连杆30固定连接,与第一灯体10转动配合。具体地,第二灯体20具有与转轴33相配合的转动槽143,锁止块31位于转动槽143内,锁止块31与转动槽143的部分槽壁相互配合夹持转轴33。
94.其中,转动槽143开设于第一凸耳14,第一凸耳14还具有与转动槽143相连通的安装槽144,锁止块31活动安装于安装槽144,弹性复位件32抵持在锁止块31与安装槽144的底壁。为了便于加工转动槽143与安装槽144,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耳14包括与第一灯体10固定连接的固定部141以及活动部142,弹簧两端抵住锁止块31和活动部142,活动部142通过沿着弹簧伸缩方向设置的螺钉与固定部141连接。其中,固定部141与第一端盖17一体设置,固定部141与活动部142相互拼合形成转动槽143,安装槽144位于底座。
95.为了使锁止块31沿固定的方向运动,参考一实施方式,沿第一灯体10的宽度方向,安装槽144的横截面外轮廓与锁止块31横截面外轮廓呈一致设置,以限制锁止块31的运动路径。
96.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复位件32为弹簧。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弹性复位件32也可以为具有一定弹性形变量的复位件,例如橡胶块。
97.锁止块31具有与转轴33同心设置的弧面,为了增大转轴33与锁止块31之间的摩擦力,参考其中一实施方式,转轴33与锁止块31的弧面两者中,至少一者设置有防滑件34。防滑件34能够进一步增大锁止块31与转轴33之间的摩擦力,以加强第二灯体20在止转位置时的牢固性。本实施方式中,防滑件34为橡胶片。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防滑件34也可以为防滑纹等。
98.优选地,转轴33与锁止块31的弧面均设置有防滑件34。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滑件34为沿轴线延伸的多根凸棱,各凸棱分别设置于转轴33的外周以及锁止块31的弧面,相邻的两凸棱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对方凸棱的凹槽。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防滑件34也可以为多个凸起,各凸起分别设置于转轴33的外周以及锁止块31的弧面,转轴33上的凸起与锁止块31上的凸起至少部分沿轴线呈错位设置。
99.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100.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