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便携式急救箱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04:24: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急救箱,具体是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便携式急救箱。


背景技术:

2.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但是事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很多时候在急救时需要急救箱进行临时的紧急的治疗,但是现有的急救箱在使用时放置不够稳定,在快速跑动时,药品设备等容易发生碰撞而损坏,影响对患者的救治。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安装结构可以便于对医疗设备、药品等进行固定,减少药品、设备等发生碰撞的几率和力度,解决了现有的急救箱在快速跑动时药品设备等容易发生碰撞而损坏,便于急救箱的快速移动,同时利用调节结构可以对急救箱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急救箱内的药品、设备等进行取用,节约时间,便于对病患进行救治。
5.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利用推拉结构可以便于对急救箱进行推拉,解决了现有的急救箱不便于移动的问题,便于对急救箱进行推拉,便于急救箱的快速移动。
6.进一步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利用移动结构可以使急救箱的移动更为省力、便捷,节省人力,解决了医护人员抱着或提拉移动箱时移动速度较慢的问题,避免耽误患者的救治时间。
7.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便携式急救箱,包括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壳体、分隔板、第一限位柱、安装板、移动板、第一双向螺纹柱、驱动电机、调节柱、安装架和固定夹板,所述安装壳体内腔侧壁固接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方设置有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柱,且所述第一限位柱上下两端均固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接于安装壳体内腔侧壁,所述第一限位柱表面滑动连接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螺纹连接于第一双向螺纹柱表面,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柱固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固接于安装壳体内腔底部,所述移动板一侧设置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架,且靠近所述移动板的安装架固接于移动板一侧,另一个所述安装架固接于固定夹板一侧,且所述固定夹板底部设置有限位组件。
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柱、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柱,所述固定夹板底部固接有若干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接于限位板顶部,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于第二限位柱表面,所述第二限位柱固接于安装壳体内腔侧壁,所述安装壳体内腔侧壁固接有若干个第二限位柱,所述限位板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柱一端贯穿限位孔并固接于安装壳体内腔侧壁,所述分隔板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口,所述固定柱底端贯穿调节口并延伸至固定夹板下方。
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包括中心柱和中心板,所述中心柱两端均固接有中心板,且所述中心柱表面与调节柱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壳体内腔底部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驱动电机,且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均固接有第一双向螺纹柱,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移动板,所述安装板一侧固接有若干个第一限位柱,所述移动板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第一限位柱一端贯穿螺纹孔并固接于安装板一侧,所述安装壳体顶面铰接有取放门。
10.进一步地,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支撑底板、升降气缸、第一转动板、调节电机、第二转动板、支撑柱、限位环板、限位块、支撑环板和支撑滚珠,所述支撑底板顶部固接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顶部固接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顶部固接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端固接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顶部固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接于安装壳体底部,所述支撑柱底部固接限位环板,所述限位环板内壁固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支撑环板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环板固接于第一转动板顶部,所述支撑环板顶面转动连接支撑滚珠,所述支撑滚珠与第二转动板底面滑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壳体底部四角处均固接有支撑柱,且四个所述支撑柱均固接于第二转动板顶部,所述支撑柱呈倾斜设置,所述支撑环板顶面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滚珠,所述第二转动板底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支撑滚珠通过滑动槽和第二转动板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截面呈t形结构,所述支撑环板外侧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通过限位槽和支撑环板滑动连接。
12.进一步地,包括推拉结构,所述推拉结构包括阻挡板、加强板、加强柱、调节板、回复弹簧、固定壳体、单向螺纹柱、第一滑动板、滑动柱、第二滑动板和推拉柱,所述阻挡板固接于支撑底板顶部,所述阻挡板一侧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加强板,且两个所述加强板分别固接于加强柱表面,所述加强柱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靠近阻挡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一侧固接有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固接于阻挡板一侧,所述调节板顶部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表面与单向螺纹柱转动连接,所述单向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一侧固接滑动柱,所述滑动柱一端固接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远离滑动柱的一侧固接有推拉柱,所述单向螺纹柱底端设置有传动组件。
13.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开设有安装腔,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链轮、第一链条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侧面啮合连接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啮合连接于第二链轮侧面,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顶部均固接有放置壳体,所述调节板和固定壳体顶面均开设有预设孔,所述单向螺纹柱顶端贯穿预设孔并延伸至固定壳体上方,所述单向螺纹柱顶端固接有调节旋钮,所述支撑底板顶面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阻挡板,且两个所述阻挡板相背的一侧均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加强板。
14.进一步地,包括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放置壳体、移动电机、主链轮、第二链条、副链轮、第一锥齿轮、传动柱、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辅助板、第二双向螺纹柱、放置板、连接板、安装柱和移动轮组,所述放置壳体固接于支撑底板底部,所述放置壳体内腔处设置有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固接于支撑底板底部,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端固接主链轮,所述主链轮侧面啮合连接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啮合连接于副链轮侧面,所述主链轮和副链轮底面均固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设置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两端均
固接有第二锥齿轮,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锥齿轮侧面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锥齿轮侧面与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柱表面转动连接辅助板,所述辅助板固接于放置壳体内腔底部,所述第三锥齿轮固接于第二双向螺纹柱表面,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柱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固接于支撑底板底部,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于安装柱表面,所述连接板底部固接移动轮组。
15.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板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双向螺纹柱,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板,所述放置板一侧固接有四个安装柱,所述连接板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安装柱一端贯穿定位孔并固接于放置板一侧。
16.进一步地,所述放置壳体内腔底部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辅助板,所述辅助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传动柱一端贯穿安装孔并延伸至辅助板一侧,所述放置壳体两侧面均开设有连通孔,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柱两端分别贯穿连通孔并转动连接于放置板一侧。
17.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移动的心内科护理用便携式急救箱。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便携式急救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急救箱平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固定夹板和安装架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驱动电机、第二双向螺纹柱、第一限位柱、移动板和安装架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转动板、限位环板、限位块、支撑环板和支撑滚珠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推拉结构侧视关系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单向螺纹柱、第一滑动板、滑动柱、第一链轮、第一链条和第二链轮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移动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28.图10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双向螺纹柱、安装柱和连接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29.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安装壳体;2、分隔板;3、第一限位柱;4、安装板;5、移动板;6、第一双向螺纹柱;7、驱动电机;8、调节柱;9、安装架;10、固定夹板;11、固定柱;12、限位板;13、第二限位柱;14、支撑底板;15、升降气缸;16、第一转动板;17、调节电机;18、第二转动板;19、支撑柱;20、限位环板;21、限位块;22、支撑环板;23、支撑滚珠;24、阻挡板;25、
加强板;26、加强柱;27、调节板;28、回复弹簧;29、固定壳体;30、单向螺纹柱;31、第一滑动板;32、滑动柱;33、第二滑动板;34、推拉柱;35、第一链轮;36、第一链条;37、第二链轮;38、放置壳体;39、移动电机;40、主链轮;41、第二链条;42、副链轮;43、第一锥齿轮;44、传动柱;45、第二锥齿轮;46、第三锥齿轮;47、辅助板;48、第二双向螺纹柱;49、放置板;50、连接板;51、安装柱;52、移动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得本技术的申请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3.参照图1至图2,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便携式急救箱,包括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壳体1、分隔板2、第一限位柱3、安装板4、移动板5、第一双向螺纹柱6、驱动电机7、调节柱8、安装架9和固定夹板10,安装壳体1内腔侧壁固接分隔板2,分隔板2上方设置有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柱3,且第一限位柱3上下两端均固接有安装板4,安装板4固接于安装壳体1内腔侧壁,第一限位柱3表面滑动连接移动板5,移动板5螺纹连接于第一双向螺纹柱6表面,第一双向螺纹柱6固接于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驱动电机7固接于安装壳体1内腔底部,移动板5一侧设置有调节柱8,调节柱8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架9,且靠近移动板5的安装架9固接于移动板5一侧,另一个安装架9固接于固定夹板10一侧,且固定夹板10底部设置有限位组件。
3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安装结构可以便于对医疗设备、药品等进行固定,减少药品、设备等发生碰撞的几率和力度,解决了现有的急救箱在快速跑动时药品设备等容易发生碰撞而损坏,便于急救箱的快速移动,在使用时,将药品向或设备等放置于分隔板2顶面,然后利用驱动电机7带动第一双向螺纹柱6转动,第一双向螺纹柱6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侧的移动板5沿第一限位柱3相向移动,从而带动对应的安装架9同向移动,从而对调节柱8进行转动,此时可以带动两侧的固定夹板10相向移动,利用两侧的固定夹板10限定药品箱或设备的位置,表面在快速移动时药品箱货设备碰撞安装壳体1而损坏,防止影响急救箱的使用,然后利用相反的方式即可将药品箱或设备取出,便于对不同大小的药品箱或设备进行安装和拆卸,便于急救箱的使用。
35.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如图3所示,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柱11、限位板12和第二限位柱13,固定夹板10底部固接有若干个固定柱11,固定柱11固接于限位板12顶部,限位板12滑动连接于第二限位柱13表面,第二限位柱13固接于安装壳体1内腔侧壁,安装壳体1内腔侧壁固接有若干个第二限位柱13,限位板12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第二限位柱13一端贯穿限位孔并固接于安装壳体1内腔侧壁,分隔板2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口,固定柱11底端贯穿调
节口并延伸至固定夹板10下方,在固定夹板10移动时可以带动固定柱11同向移动,从而带动限位板12沿第二限位柱13移动,此时利用第二限位柱13可以对限位板12和固定夹板10等结构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使固定夹板10等结构在移动时更为稳定。
36.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4所示,安装架9包括中心柱和中心板,中心柱两端均固接有中心板,且中心柱表面与调节柱8转动连接,通过安装架9可以使调节柱8发行转动,即使调节柱8和安装架9之间的连接角度可以发生变化,安装壳体1内腔底部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驱动电机7,且两个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均固接有第一双向螺纹柱6,第一双向螺纹柱6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移动板5,安装板4一侧固接有若干个第一限位柱3,移动板5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第一限位柱3一端贯穿螺纹孔并固接于安装板4一侧,第一限位柱3可以对移动板5等结构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安装壳体1顶面铰接有取放门。
37.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如图2所示,包括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支撑底板14、升降气缸15、第一转动板16、调节电机17、第二转动板18、支撑柱19、限位环板20、限位块21、支撑环板22和支撑滚珠23,支撑底板14顶部固接升降气缸15,升降气缸15顶部固接第一转动板16,第一转动板16顶部固接调节电机17,调节电机17的输出端固接第二转动板18,第二转动板18顶部固接支撑柱19,支撑柱19固接于安装壳体1底部,支撑柱19底部固接限位环板20,限位环板20内壁固接限位块21,限位块21与支撑环板22侧面滑动连接,支撑环板22固接于第一转动板16顶部,支撑环板22顶面转动连接支撑滚珠23,支撑滚珠23与第二转动板18底面滑动连接。
3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调节结构可以对急救箱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急救箱内的药品、设备等进行取用,节约时间,便于对病患进行救治,在使用时,利用升降气缸15可以带动第一转动板16移动,从而带动调节电机17和第二转动板18同向移动,进而带动支撑柱19和安装壳体1等结构移动,从而调节安装壳体1的高度,便于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取用,然后利用调节电机17可以带动第二转动板18转动,从而带动支撑柱19和安装壳体1等结构转动,便于不同位置的医护人员使用。
39.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5所示,安装壳体1底部四角处均固接有支撑柱19,且四个支撑柱19均固接于第二转动板18顶部,支撑柱19呈倾斜设置,支撑环板22顶面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滚珠23,第二转动板18底面开设有滑动槽,支撑滚珠23通过滑动槽和第二转动板18滑动连接,限位块21的截面呈t形结构,支撑环板22外侧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21通过限位槽和支撑环板22滑动连接,第二转动板18转动时可以带动限位环板20转动,从而带动限位块21转动,限位块21可以对第二转动板18等结构的转动轨迹进行限定,同时利用支撑滚珠23可以对第二转动板18进行支撑,便于第二转动板18的转动。
40.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如图2和图6所示,包括推拉结构,推拉结构包括阻挡板24、加强板25、加强柱26、调节板27、回复弹簧28、固定壳体29、单向螺纹柱30、第一滑动板31、滑动柱32、第二滑动板33和推拉柱34,阻挡板24固接于支撑底板14顶部,阻挡板24一侧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加强板25,且两个加强板25分别固接于加强柱26表面,加强柱26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板27,调节板27靠近阻挡板24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一侧固接有回复弹簧28,回复弹簧28固接于阻挡板24一侧,调节板27顶部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壳体29,固定壳体29表面与单向螺纹柱30转动连接,单向螺纹柱30表面螺纹连接第一滑动板31,第一滑动板31一侧固接滑动柱32,滑动柱32一端固接第二滑动板33,第二滑动板33远离滑动柱
32的一侧固接有推拉柱34,单向螺纹柱30底端设置有传动组件。
4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推拉结构可以便于对急救箱进行推拉,解决了现有的急救箱不便于移动的问题,便于对急救箱进行推拉,便于急救箱的快速移动,在使用时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转动单向螺纹柱30,从而带动第一滑动板31移动,第一滑动板31移动时可以带动滑动柱32同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动板33和推拉柱34同向移动,从而调节推拉柱34的高度,使推拉柱34就可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然后拉动推拉柱34即可移动急救箱,当不需要拉动急救箱时,通过回复弹簧28可以使调节板27等结构回复初始位置,当需要推动急救箱时,利用阻挡板24可以对调节板27等结构的位置进行限定,便于急救箱的移动。
42.具体而言,如图7和图8所示,调节板27开设有安装腔,传动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链轮35、第一链条36和第二链轮37,第一链轮35侧面啮合连接第一链条36,第一链条36啮合连接于第二链轮37侧面,第一链轮35和第二链轮37顶部均固接有放置壳体38,调节板27和固定壳体29顶面均开设有预设孔,单向螺纹柱30顶端贯穿预设孔并延伸至固定壳体29上方,单向螺纹柱30顶端固接有调节旋钮,通过调节旋钮可以便于转动单向螺纹柱30,支撑底板14顶面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阻挡板24,且两个阻挡板24相背的一侧均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加强板25,在转动一侧的单向螺纹柱30时可以带动对应的第一链轮35或第二链轮37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链条36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链轮37或第一链轮35转动,从而带动另一侧的单向螺纹柱30转动,使两侧的单向螺纹柱30可以同时转动,便于对推拉柱34进行高度调节。
43.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如图2和图9所示,包括移动结构,移动结构包括放置壳体38、移动电机39、主链轮40、第二链条41、副链轮42、第一锥齿轮43、传动柱44、第二锥齿轮45、第三锥齿轮46、辅助板47、第二双向螺纹柱48、放置板49、连接板50、安装柱51和移动轮组52,放置壳体38固接于支撑底板14底部,放置壳体38内腔处设置有移动电机39,移动电机39固接于支撑底板14底部,移动电机39的输出端固接主链轮40,主链轮40侧面啮合连接第二链条41,第二链条41啮合连接于副链轮42侧面,主链轮40和副链轮42底面均固接有第一锥齿轮43,第一锥齿轮43一侧设置有传动柱44,传动柱44两端均固接有第二锥齿轮45,且其中一个第二锥齿轮45侧面与第一锥齿轮43啮合连接,另一个第二锥齿轮45侧面与第三锥齿轮46啮合连接,传动柱44表面转动连接辅助板47,辅助板47固接于放置壳体38内腔底部,第三锥齿轮46固接于第二双向螺纹柱48表面,第二双向螺纹柱48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放置板49,放置板49固接于支撑底板14底部,第二双向螺纹柱48表面螺纹连接连接板50,连接板50滑动连接于安装柱51表面,连接板50底部固接移动轮组52。
4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移动结构可以使急救箱的移动更为省力、便捷,节省人力,解决了医护人员抱着或提拉移动箱时移动速度较慢的问题,避免耽误患者的救治时间,在使用时,根据路面的宽度,利用移动电机39带动主链轮40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链条41转动,从而带动副链轮42转动,主链轮40和副链轮42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锥齿轮43转动,从而带动对应的第二锥齿轮45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锥齿轮46转动,进而带动另一侧的第三锥齿轮46转动,此时可以带动第二双向螺纹柱48转动,第二双向螺纹柱48转动时可以带动连接板50沿安装柱51移动,从而带动移动轮组52同向移动,从而调节两侧的移动轮组52之间的距离,使急救箱可以在不同宽度的路面上移动,且通过移动轮组52可以使急救箱的移动更为省力、便捷,便于急救箱的携带,便于对患者进行救治。
45.具体而言,如图2、图9和图10所示,放置板49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双向螺纹柱48,第二双向螺纹柱48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板50,放置板49一侧固接有四个安装柱51,连接板50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定位孔,安装柱51一端贯穿定位孔并固接于放置板49一侧,安装柱51可以对连接板50等结构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
46.具体而言,如图2、图9和图10所示,放置壳体38内腔底部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辅助板47,辅助板47开设有安装孔,传动柱44一端贯穿安装孔并延伸至辅助板47一侧,辅助板47可以对传动柱44进行支撑,放置壳体38两侧面均开设有连通孔,第二双向螺纹柱48两端分别贯穿连通孔并转动连接于放置板49一侧。
4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8.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