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道式的空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13:23: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式的空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加热设备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日常家居生活和工业生成中,加热设备一般是由加热元件和附件组成的器件,加热设备可根据加热对象不同分为液体介质加热设备、空气介质加热设备及固体介质加热设备等。
3.目前,对于空气介质加热设备来说通常是采用电阻式电热丝进行加热空气,利用风扇将箱体内的温度循环,在循环路径上,检测空气的温度,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异来控制加热电热丝的通电或断电。但是采用电阻丝加热这种加热方式,会存在加热速度慢、热损失严重及热效率较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管道式的空气加热装置,以解决目前应用于空气介质的加热装置的散热结构的散热不理想,及加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式的空气加热装置,包括:
6.外壳,所述外壳为内中空;
7.发热线圈,所述发热线圈表面布置有多条磁块,所述发热线圈与所述磁块形成闭合磁路,所述外壳套接在所述发热线圈及所述磁块的表面;
8.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为内中空,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发热线圈绕制而成的线圈孔内,且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发热线圈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壁与所述发热体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发热线圈环绕在所述保温层的表面,所述发热线圈通电后形成的交变电流产生磁场,所述发热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感应产生涡流而发热;
9.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设于所述发热体的内孔中,所述散热结构的外壁与所述发热体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发热体与所述散热结构之间可进行热传递,所述散热结构内具有引导空气流通的多个形状不一的导流孔,多个所述导流孔沿所述散热结构径向贯穿。
10.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孔包括第一导流孔、第二导流孔及第三导流孔;
11.所述第一导流孔贯穿于所述散热结构的中部;
12.所述第二导流孔环绕所述第一导流孔布置有多个且朝所述散热结构的表面方向延伸;
13.所述第三导流孔布置于所述散热结构与所述发热体相贴合侧。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孔为圆形孔或多边形孔。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流孔由所述第一导流孔指向所述散热结构表面方向延伸形成条状;
16.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导流孔之间形成扇形的第四导流孔,所述第四导流孔内壁具有多个锯齿片,多个所述锯齿片沿所述第四导流孔内壁布置且朝所述第四导流孔的中部延
伸一定距离。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流孔包括方形状或圆形状,多种形状的所述第三导流孔围绕所述第一导流孔等距布置。
18.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结构为柱状的铝或铝合金材质。
19.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线圈环绕在所述保温层的表面且沿所述保温层的径向布置。
20.进一步地,所述磁块围绕所述发热线圈表面等距布置,且所述磁块沿垂直于所述发热线圈的绕线方向及朝所述发热体的径向布置。
2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所述发热体及所述保温层分别为柱状的内中空结构。
22.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所述发热体及所述散热结构分别沿所述外壳的径向延伸布置。
23.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道式的空气加热装置,通过给发热线圈通电后,且利用发热线圈与磁块形成的闭合磁路,使得发热线圈通电后的交变电流产生磁场,依据电磁感应原理,使发热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感应产生涡流而发热,进而使通过散热结构内的空气加热升温,由于散热结构与发热体之间的连接关系,散热结构可以高效地接收到发热体产生的热传递,有效提高加热装置对空气的加热效果;依据散热结构内的多种形状的导流孔布置,及导流孔的径向贯穿和环绕等距布置,可有效地提升散热结构自身的散热性能,避免过高的加热温度而影响加热装置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立体视图;
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侧面视图;
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剖切后的立体视图;
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剖切后的侧面视图;
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散热结构与其他结构分解后的立体视图。
30.图中:11、外壳;
31.12、发热线圈;
32.13、发热体;
33.14、保温层;
34.15、散热结构;151、第一导流孔;152、第二导流孔;153、第三导流孔; 154、第四导流孔;155、锯齿片;
35.16、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实
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3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道式的空气加热装置。
40.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管道式的空气加热装置,包括外壳11、发热线圈12、发热体13及散热结构15,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外壳11为柱状且内中空,而外壳11可采用耐温材质,或者可在外壳11 的表面载加设一层保温材料;外壳11的柱状设计主要包括圆柱状和棱柱状的形状结构,通过对外壳11的圆柱状或棱柱状的形状结构设置,可方便外壳11 与其他结构件的装配,也可以使产生的热量汇集到内部的管道里,提高加热装置的加热效能。
41.所述发热线圈12的表面布置有多条磁块16,具体地,该磁块16可以围绕发热线圈12的表面进行布置,在发热线圈12的表面布置好磁块16后,使得发热线圈12与磁块16之间形成闭合磁路,当发热线圈12与磁块16布置完毕后,即可将所述外壳11套接在发热线圈12及磁块16的表面,以此完成外壳11、发热线圈12及磁块16之间的装配。
42.本实施例中所使用发热体13同样设计为柱状且内中空,发热体13可以是金属材质的发热管等结构件,发热体13的柱状设计主要包括圆柱状和棱柱状的形状结构,由于线圈绕制后会形成一线圈孔,所以将发热体13设于发热线圈12绕制而成的线圈孔内,且在发热体13与发热线圈12之间设有保温层 14,发热线圈12环绕在保温层14的表面,通过在发热线圈12与发热体13 之间设置一保温层14,可发热体13产生的热能封存在发热体13管道内,使得空气的加热效果更理想,及避免发热体热传导至其他外部零配件,导致其他零配件损坏。
43.根据电磁感应加热的原理,所述发热线圈12通电后的交变电流会产生磁场,而在发热线圈12的线圈孔内设置有发热体13,所以发热体13就会在磁场中受到电磁感应产生涡流而发热,由于电磁感应加热是高效快速的,所以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可有效提高空气的加热效率。
44.为了进一步地提升发热体13产生的热能能够更均匀和更直接高效地对空气进行加热,需在发热体13内侧设置散热结构15,该散热结构15与发热体 13之间是直接连接关系,所以在发热体13产生的热能就会向散热结构15传递,然后在散热结构15内设置引导空气流通的多个导流孔,当空气从散热结构15的导流孔经过时,发热体13产生的热能即会对流通的空气进行加热。散热结构15内部设置的导流孔是形状结构不一致的,且所设置的多个导流孔沿散热结构15径向贯穿且环绕散热结构15中心线等距布置,也即是散热结构15内
置的导流孔在贯穿散热结构15后,还会围绕着散热结构15的中心位置进行等距布置。因此,根据散热结构15的导流孔的布置特征,空气即可以平稳均匀地从散热结构15的导流孔中流通,同时发热体13产生的热能也可以直接地对空气进行加热,提高空气的加热性能和效率。
45.这样,通过给发热线圈12通电后,且利用发热线圈12与磁块16形成的闭合磁路,使得发热线圈12通电后的交变电流产生磁场,依据电磁感应原理,使发热体13在磁场中受到电磁感应产生涡流而发热,进而使通过散热结构15 内的空气加热升温,由于散热结构15与发热体13之间的连接关系,散热结构15可以高效地接收到发热体13产生的热传递;依据散热结构15内的多种形状的导流孔的截面布置及径向贯穿布置,可有效地提升散热结构15自身的散热效果,避免过高的加热温度而影响加热装置的正常工作。
46.请参阅图2所示,对散热结构15的导流孔的设计要求是,所述导流孔包括第一导流孔151、第二导流孔152及第三导流孔153,其中,第一导流孔151 贯穿于散热结构15的中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流孔151优选设置为一个,但还可根据实际操作需要进行加设,在此不做限定。
47.对于第二导流孔152的设计是,第二导流孔152可设置多个,且多个第二导流孔152以环绕第一导流孔151进行布置,且第二导流孔152自第一导流孔151一侧朝向散热结构15的表面方向进行延伸,第二导流孔152环绕第一导流孔151布置可以是对称布置或非对称布置。本实施例优选采用第二导流孔152环绕第一导流孔151进行对称布置,可提高空气在散热结构15内均匀流通的效果。
48.对于第三导流孔153的设计是,第三导流孔153同样可设置多个,且多个第三导流孔153也环绕第一导流孔151进行布置,除此外,第三导流孔153 还朝靠近散热结构15表面方向布置,也即是,第三导流孔153布置于第二导流孔152朝向散热结构15一端的两侧。
49.这样,通过对散热结构15的第一导流孔151、第二导流孔152及第三导流孔153优化配置,对流通于散热结构15内的空气的均匀加热效果有了明显提升。
50.本实施例中,对第一导流孔151的形状设计是,第一导流孔151的形状可为圆形孔或多边形孔。
51.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导流孔152由第一导流孔151指向散热结构15表面方向延伸形成条状,确切地说,第二导流孔152设计的条状可以是t字形状,将第二导流孔152设计为t字形状即可以保证散热结构15的整体强度,也可以提高空气的流通效果。
52.优选的,在相邻的两个第二导流孔152之间形成有扇形形状的第四导流孔154,由于第第二导流孔152设置有多个,因此多个第二导流孔152之间就会形成有多个第四导流孔154。多个第四导流孔154的内壁分别设有多个锯齿片155,且多个锯齿片155沿第四导流孔154内壁布置,沿第四导流孔154布置的锯齿片155还会朝第四导流孔154的中部延伸一定距离。
53.这样,通过第二导流孔152、第四导流孔154及第四导流孔154内的锯齿片155布置,加强散热结构15的内部强度,还进一步提高空气与散热结构15 内部的接触面积,所以对流通在各导流孔内的空气的加热效果有显著的提升。
54.本实施例中,对第三导流孔153的形状设计是,第三导流孔153包括方形状或圆形状,这样,第三导流孔153是有由多种形状的导流孔组合而成的,且多种形状的第三导流孔153围绕第一导流孔151等距布置,第三导流孔153 中的多种图形的导流孔还对称地布置于
第四导流孔154朝向散热结构15表面一侧。通过对第三导流孔153的多种图形的导流孔之间的合理布置,可使得空气与散热结构15直接接触面积更加大,且更加靠近发热体13,获得更充分的加热。
55.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得散热结构15能够与发热体13更加紧密贴合和传递热能,为了使散热结构15的外壁与发热体13的内壁相吻合,将散热结构15的形状设计为柱状,使散热结构15的外壁与发热体13的内壁紧密贴合。在散热结构15的选材方面,散热结构15的材质优先采用铝或铝合金,使散热结构15的散热性能更优。
56.请参阅图3-4所示,由于在发热线圈12与发热体13之间设有保温层14,也即是,发热线圈12是环绕在保温层14的表面的,且发热线圈12还沿保温层14的径向进行绕制,增加发热线圈12在保温层14上圈数,增强电磁磁场,提高发热效果。
57.请参阅图1-2所示,当发热线圈12在保温层14上绕制完毕后,再磁块 16设置在发热线圈12表面,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磁块16为具有一定长度的条形形状的磁块16,这样,将多条条形的磁块16围绕着发热线圈12表面布置,多条条形的磁块16之间呈距布置关系,同时磁块16还沿垂直于发热线圈12 的绕线方向及朝发热体13的径向布置。
58.这样,通过对磁块16及发热线圈12之间的布置关系,当发热线圈12通电后,使得发热线圈12与磁块16之间产生的磁场更稳定和均匀,保证发热体13在磁场中受到电磁感应后产生涡流及产生较好的发热效果对空气进行充分加热。
59.请参阅图1-3所示,保温层14是设于发热线圈12与发热体13之间的,因此保温层14需要设为柱状且内中空,保温层14的外周设为圆形,以方便发热线圈12的绕制,而保温层14的内部设为圆柱孔的中空结构,使得保温层14的内壁与发热体13的外壁紧密贴合,将发热体13产生的热能封存起来,使热能在发热体13与散热结构15之间流通,对空气进行均匀和充分加热。
60.根据以上技术方案可得,请参阅图3-4所示,自外至内的外壳11、发热线圈12、保温层14、发热体13及散热结构15分别是层层包裹关系,且发热线圈12、保温层14、发热体13及散热结构15分别沿外壳11的径向延伸布置,以此装配成管道式的空气加热装置。
61.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管道式的空气加热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