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家居多功能智能床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06:32: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居多功能智能床。


背景技术:

2.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床是智能家居的一种。
3.公开号为cn2110236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家居多功能护理床,涉及护理床技术领域,该新型智能家居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底板上分别设置有活动架和固定架,所述底板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架的上方设置有臀部床板,所述臀部床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活动连接有大腿床板和背部床板,所述大腿床板远离臀部床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小腿床板,所述活动架上分别设置有背部推杆、腿部推杆、第一活动轴和第二活动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架、轴承、转轴、臀部床板和旋转推杆,解决了现有的护理床大多不能进行旋转改变使用者的朝向,导致坐姿比较固定,使用存在局限性的问,由此可看出其不能合理调整使用者的躺姿,不能调整枕头的高度,不能进行合理的升降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家居多功能智能床,其可以合理调整使用者的躺姿,可随意调整枕头的高度,能进行合理的升降运动。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6.一种家居多功能智能床,包括床体框架、主升降装置、副升降装置、枕头升降装置和躺姿调节器,躺姿调节器包括背部支撑板、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背部支撑板和大腿支撑板均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床体框架上,小腿支撑板通过第二转轴与大腿支撑板进行连接,床体框架内安装有背板推杆和腿部推杆,背板推杆通过背板支撑杆与背部支撑板进行连接,使背部支撑板可由背板推杆带动沿第一转轴进行旋转,大腿支撑板通过大腿板支撑杆与腿部推杆进行连接,使大腿支撑板可由腿部推杆带动沿第一转轴进行旋转,小腿支撑板通过小腿板支撑杆安装在床体框架上,使小腿支撑板所承受的力可转导至床体框架上,床体框架内安装有背部滑轨和腿部滑轨,背板推杆通过第三转轴安装有用于与背部滑轨配合使用的背部支撑滑轮,背板支撑杆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三转轴上,腿部推杆通过第四转轴安装有用于与腿部滑轨配合使用的腿部支撑滑轮,大腿板支撑杆可旋转地安装在第四转轴上,背板推杆和腿部推杆均通过固定环套分别与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进行连接,主升降装置安装在大腿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之间,副升降装置安装在主升降装置内,枕头升降装置安装在床体框架靠近背部支撑板的一端。
7.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主升降装置包括两个交叉升降支架和主升降推杆,主升降
推杆通过主支撑架安装在大腿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之间,两个交叉升降支架通过主滑杆安装在主升降推杆上,主滑杆通过限位固定环与主升降推杆进行连接,使两个交叉升降支架可由主升降推杆带动进行升降运动,两个交叉升降支架的上安装有固定支架,在使用时,由主升降推杆将主滑杆拉回,使两个交叉升降支架将固定支架顶起,当需要降下时,可由主升降推杆将滑主杆推出,使两个交叉升降支架将固定支架降下,以完成使用辅助升降的全过程。
8.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固定支架的下端与支撑架进行接触,当固定支架下降至最低高度时与床体框架上端面平齐,使之不妨碍其作为床的功能,同时由支撑架承担主要重力,减少交叉升降支架的磨损。
9.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主支撑架的两端均安装有主滑轨,主滑杆通过主滑轮配合安装在主滑轨上,主滑轮的移动方式对比滑动的移动方式,摩擦力更小,可减少维修更换的几率。
10.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副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板、驱动电机和曲轴,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撑架安装在两个交叉升降支架之间,曲轴可旋转地安装在驱动电机上,支撑板通过连接杆与曲轴进行连接,使驱动电机可带动支撑板进行运动,在使用时,由驱动电机带动曲轴旋转,使之由连接杆带动支撑板进行升降运动,升降过程中可对腰部进行拉伸,而驱动电机均匀的转速可带动支撑板进行规律均匀的升降运动,以保证对腰部进行合理的拉伸,防止出现拉伸过度的可能,也可增加驱动电机的转速,以增加升降的速度。
11.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驱动电机和曲轴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电机支撑架上安装有用于支撑轴承的轴承支撑座,由轴承支撑来自支撑板的重力,而轴承支撑座用于将轴承上的重力分散至电机支撑架上,以降低驱动电机损坏的几率。
12.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电机支撑架上安装有导向筒,支撑板通过导向柱与导向筒进行连接,使电机支撑架只能沿着导向柱在导向筒内进行线性移动,以达到防止在升降运动时发生偏移。
13.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枕头升降装置包括枕头升降推杆、交叉升降架和支撑条,枕头升降推杆通过固定支撑架安装在床体框架靠近背部支撑板的一端,交叉升降架通过滑道可收缩地安装在床体框架上,交叉升降架的下端通过副滑杆与枕头升降推杆连接,使固定支撑架可由枕头升降推杆带动进行升降运动,支撑条固定安装在交叉升降架上,在使用时,将枕头放置在支撑条上,后即可根据需求调整枕头高度,当枕头过高时,由枕头升降推杆将交叉升降架拉回,使交叉升降架下降,以达到将枕头放下的目的,当枕头过低时,由枕头升降推杆将交叉升降架推出,使交叉升降架上升,以达到将枕头上升的目的,保证使用体验,保证升降的合理性。
14.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枕头升降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枕头升降装置均安装在床体框架靠近背部支撑板的一端,使之保证在一张床上满足两个不同枕头高度的要求。
15.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背板推杆、腿部推杆、主升降推杆和枕头升降推杆均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可精确控制升降高度。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需要调整躺姿时,由腿部推杆带动背板支撑杆将背部支撑板第一转轴顶起,由腿部推杆带动大腿板支撑杆将大腿支撑板沿第一转轴顶起,同时通过第二转轴将小腿支撑板带起,使使用者形成一个半坐起姿势,以达到调整躺姿的目的,
通过背部支撑滑轮和腿部支撑滑轮将背部支撑板和大腿支撑板上的重力分别传导至背部滑轨和腿部滑轨上,使之可以减少背板推杆和腿部推杆的负担,以增加背板推杆和腿部推杆的使用寿命,同时因为背部支撑滑轮和腿部支撑滑轮的滚动摩擦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可减少维修的可能,使背部支撑板和大腿支撑板在运动时能更平稳,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由枕头升降装置改变枕头的高度,由主升降装置和副升降装置调整局部升降。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视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躺姿调节器使用后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升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23.图7为图6中c的放大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升降装置的主视角度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副升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副升降装置拆除电机支撑架后的立体示意图;
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枕头升降装置的主视角度剖视图;
28.图中附图标记分别为1-床体框架,2-背部支撑板,3-大腿支撑板,4-小腿支撑板,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背板推杆,8-腿部推杆,9-背板支撑杆,10-大腿板支撑杆,11-小腿板支撑杆,12-背部滑轨,13-腿部滑轨,14-第三转轴,15-背部支撑滑轮,16-第四转轴,17-腿部支撑滑轮,18-固定环套,19-交叉升降支架,20-主升降推杆,21-主支撑架,22-主滑杆,23-限位固定环,24-固定支架,25-主滑轨,26-主滑轮,27-副支撑板,28-驱动电机,29-曲轴,30-电机支撑架,31-连接杆,32-轴承,33-轴承支撑座,34-导向柱,35-导向筒,36-枕头升降推杆,37-交叉升降架,38-支撑条,39-固定支撑架,40-滑道,41-副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0.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11,其具体实施的一种家居多功能智能床,包括床体框架1、主升降装置、副升降装置、枕头升降装置和躺姿调节器,躺姿调节器包括背部支撑板2、大腿支撑板3和小腿支撑板4,背部支撑板2和大腿支撑板3均通过第一转轴5安装在床体框架1上,小腿支撑板4通过第二转轴6与大腿支撑板3进行连接,床体框架1内安装有背板推杆7和腿部推杆8,背板推杆7通过背板支撑杆9与背部支撑板2进行连接,使背部支撑板2可由背板推杆7带动沿第一转轴5进行旋转,大腿支撑板3通过大腿板支撑杆10与腿部推杆8进行连接,使大腿支撑板3可由腿部推杆8带动沿第一转轴5进行旋转,小腿支撑板4通过小腿板支撑杆11安装在床体框架1上,使小腿支撑板4所承受的力可转导至床体框架1上,床体框架1内安装有背部滑轨12和腿部滑轨13,背板推杆7通过第三转轴14安装有用于与背部滑轨12配合使用的背部支撑滑轮15,背板支撑杆9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三转轴14上,腿部推杆8通过第四转轴16安装有用于与腿部滑轨13配合使用的腿部支撑滑轮17,大腿板支撑杆10可旋转
地安装在第四转轴16上,背板推杆7和腿部推杆8均通过固定环套18分别与第三转轴14和第四转轴16进行连接,主升降装置安装在大腿支撑板3和背部支撑板2之间,副升降装置安装在主升降装置内,枕头升降装置安装在床体框架1靠近背部支撑板2的一端,当需要调整躺姿时,由腿部推杆8带动背板支撑杆9将背部支撑板2第一转轴5顶起,由腿部推杆8带动大腿板支撑杆10将大腿支撑板3沿第一转轴5顶起,同时通过第二转轴6将小腿支撑板4带起,使使用者形成一个半坐起姿势,以达到调整躺姿的目的,通过背部支撑滑轮15和腿部支撑滑轮17将背部支撑板2和大腿支撑板3上的重力分别传导至背部滑轨12和腿部滑轨13上,使之可以减少背板推杆7和腿部推杆8的负担,以增加背板推杆7和腿部推杆8的使用寿命,同时因为背部支撑滑轮15和腿部支撑滑轮17的滚动摩擦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可减少维修的可能,使背部支撑板2和大腿支撑板3在运动时能更平稳,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由枕头升降装置改变枕头的高度,由主升降装置和副升降装置调整局部升降,背板推杆7、腿部推杆8、主升降推杆20和枕头升降推杆36均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可精确控制升降高度。
31.本实施例具体参照图6-图10,主升降装置包括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9和主升降推杆20,主升降推杆20通过主支撑架21安装在大腿支撑板3和背部支撑板2之间,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9通过主滑杆22安装在主升降推杆20上,主滑杆22通过限位固定环23与主升降推杆20进行连接,使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9可由主升降推杆20带动进行升降运动,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9的上安装有固定支架24,在使用时,由主升降推杆20将主滑杆22拉回,使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9将固定支架24顶起,当需要降下时,可由主升降推杆20将滑主杆推出,使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9将固定支架24降下,以完成使用辅助升降的全过程,固定支架24的下端与支撑架进行接触,当固定支架24下降至最低高度时与床体框架1上端面平齐,使之不妨碍其作为床的功能,同时由支撑架承担主要重力,减少交叉升降支架19的磨损,主支撑架21的两端均安装有主滑轨25,主滑杆22通过主滑轮26配合安装在主滑轨25上,主滑轮26的移动方式对比滑动的移动方式,摩擦力更小,可减少维修更换的几率,副升降装置包括副支撑板27、驱动电机28和曲轴29,驱动电机28通过电机支撑架30安装在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9之间,曲轴29可旋转地安装在驱动电机28上,副支撑板27通过连接杆31与曲轴29进行连接,使驱动电机28可带动副支撑板27进行运动,在使用时,由驱动电机28带动曲轴29旋转,使之由连接杆31带动副支撑板27进行升降运动,升降过程中可对腰部进行拉伸,而驱动电机28均匀的转速可带动副支撑板27进行规律均匀的升降运动,以保证对腰部进行合理的拉伸,防止出现拉伸过度的可能,也可增加驱动电机28的转速,以增加升降的速度,驱动电机28和曲轴29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32,电机支撑架30上安装有用于支撑轴承32的轴承支撑座33,由轴承32支撑来自副支撑板27的重力,而轴承支撑座33用于将轴承32上的重力分散至电机支撑架30上,以降低驱动电机28损坏的几率,电机支撑架30上安装有导向筒35,副支撑板27通过导向柱34与导向筒35进行连接,使电机支撑架30只能沿着导向柱34在导向筒35内进行线性移动,以达到防止在升降运动时发生偏移。
32.本实施例具体参照图11,枕头升降装置包括枕头升降推杆36、交叉升降架37和支撑条38,枕头升降推杆36通过固定支撑架39安装在床体框架1靠近背部支撑板2的一端,交叉升降架37通过滑道40可收缩地安装在床体框架1上,交叉升降架37的下端通过副滑杆41与枕头升降推杆36连接,使固定支撑架39可由枕头升降推杆36带动进行升降运动,支撑条38固定安装在交叉升降架37上,在使用时,将枕头放置在支撑条38上,后即可根据需求调整
枕头高度,当枕头过高时,由枕头升降推杆36将交叉升降架37拉回,使交叉升降架37下降,以达到将枕头放下的目的,当枕头过低时,由枕头升降推杆36将交叉升降架37推出,使交叉升降架37上升,以达到将枕头上升的目的,保证使用体验,保证升降的合理性,枕头升降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枕头升降装置均安装在床体框架1靠近背部支撑板2的一端,使之保证在一张床上满足两个不同枕头高度的要求。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