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循缝找洞改造实验评价方法与流程

2022-06-01 12:56: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缝找洞改造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固定岩样,所述岩样为模拟缝洞型油藏的岩样,其内部包含模拟的天然裂缝和溶洞;向所述岩样施加围压,模拟三轴应力;待所述围压稳定后,通过模拟井口向所述岩样内泵注带有荧光示踪剂的酸液,所述模拟井口处的所述酸液的压力值介于岩样孔隙压力值和岩样破裂压力值之间,当岩样边缘观察到所述荧光示踪剂时,停止注入所述酸液;打开所述岩样,观察天然裂缝和溶洞的状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缝找洞改造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样内的溶洞包括近井端模拟溶洞和远井端模拟溶洞,所述近井端模拟溶洞为距离所述模拟井口距离为d之内的溶洞,所述远井端模拟溶洞为距离所述模拟井口距离为d之外的溶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缝找洞改造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为长时效酸液或短时效酸液,所述长时效酸液渗透到所述远井端模拟溶洞时仍具有腐蚀性,所述长时效酸液能够串通所述模拟天然裂缝并能够沟通所述近井端模拟溶洞及所述远井端模拟溶洞,所述短时效酸液渗透到所述近井端模拟溶洞时具有腐蚀性,所述短时效酸液能够串通所述模拟天然裂缝并沟通所述近井端模拟溶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缝找洞改造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长时效酸液进行实验,所述长时效酸液用于沟通所述近井端溶洞和所述远井端溶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缝找洞改造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模拟井口以高于所述岩样破裂压力值的压力注入所述短时效酸液或压裂液,形成一人工裂缝,之后再以介于所述岩样孔隙压力值和所述岩样破裂压力值之间的压力注入所述长时效酸液或所述短时效酸液以沟通所述远井端溶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缝找洞改造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于人工裂缝内注入所述短时效酸液时,所述短时效酸液快速通过所述人工裂缝到达远端处沟通所述远井端溶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缝找洞改造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样的制备如下:用水泥和矿物质作为原材料,制备岩样本体,所述岩样本体内以任意角度放置多个小型水泥块,每个所述小型水泥块与所述岩样本体之间的平面以模拟所述天然裂缝的平面,多个球状体嵌设于所述岩样本体内,嵌设的所述球状体以模拟所述溶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缝找洞改造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水泥块表面设有填充物,使得所述小型水泥块和所述岩样本体之间的平面具有缝隙以形成所述天然裂缝。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循缝找洞改造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325水泥,所述矿物质为硅酸盐,所述325水泥和20-40目所述硅酸盐按1:1质量比制备所述岩样本体,所述岩样本体的形状为长方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缝找洞改造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分别为300mm、300mm和600mm,所述水泥块的长度、厚度和宽度分别为60mm、20mm和20mm。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缝找洞改造实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体为冰
块,冰块融化后形成空腔以模拟溶洞,所述冰块的数量为4个,所述冰块的直径为5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缝找洞改造实验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固定岩样,岩样内部包含天然裂缝和溶洞;向岩样施加围压,模拟三轴应力;向岩样内泵注带有荧光示踪剂的酸液,模拟井口处酸液的压力值介于岩样孔隙压力值和岩样破裂压力值之间,当岩样边缘观察到荧光示踪剂时,停止注入酸液;打开岩样,观察天然裂缝和溶洞的状况。包含天然裂缝和溶洞的岩样,可模拟真实状况下具有天然裂缝、溶洞的油藏,并对该岩样通过施加围压以模拟三轴应力,通过注入特定压力值带有荧光示踪剂的酸液,进行循缝找洞,考虑碳酸盐岩裂缝和溶洞发育的情况,能直观清晰地观察到裂缝扩展形态,酸液刻蚀轨迹,有利于研究碳酸盐岩酸压裂缝形成机理,指导现场施工。场施工。场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洋 李新勇 刘志远 马馨悦 张俊江 赵兵 马清杰 秦飞 黄燕飞 方裕燕 张泽兰 李春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3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