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翻转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2022-06-01 04:24: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转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背景技术:

2.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因其经发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故名加气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具有质轻、防火、隔音、保温等优点,广泛用于高层框架建筑、抗震地区建筑、严寒地区建筑等。
3.在切割工段中,坯体完成切割后,需进行90度翻转,将顶面、底面的余料去除。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吊机将坯体放置于翻转台上,并使用翻转台将坯体进行翻转,翻转台每次对一个坯体翻转去皮完成后,通过吊机将去皮完成的坯体吊走之后,才能将下一坯体放置于翻转台上,降低了工作节拍。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坯体加工效率低,加工时间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翻转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翻转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翻转坯体的第一支撑位;翻转架,与所述底架相铰接,所述翻转架上设置有第二支撑位,所述第二支撑位用于对翻转前的坯体进行支撑,所述翻转架上还设有第三支撑位,所述第三支撑位用于对翻转后的坯体进行支撑;第一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能够驱动待翻转坯体由所述第一支撑位移动至所述第二支撑位;第二驱动结构,与所述翻转架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所述翻转架旋转。
6.可选地,所述翻转架上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形成所述第二支撑位。
7.可选地,所述支撑台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位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向上突出于所述支撑台设置。
8.可选地,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滚动体,所述滚动体适于与所述待翻转坯体下方的底板滚动相接。
9.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结构为驱动缸,所述驱动缸的缸筒与所述翻转架相铰接,所述驱动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底架相铰接。
10.可选地,所述翻转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翻转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架上还设有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转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适于与所述待翻转坯体下方的底板的侧面相抵接。
11.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部、传动部和输送部,所述第一支撑位设置于所述输送部上,所述第一驱动部通过所述传动部带动所述输送部运动,以对所述待翻
转坯体进行水平输送。
12.可选地,所述底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和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适于沿所述待翻转坯体的输送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且对应设置。
13.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一对边梁和连接一对所述边梁的连接梁,每个所述边梁上均设置有所述输送部,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梁上。
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包括上述的翻转装置。
15.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翻转装置,在底架上设置第一支撑位,在翻转架上设置有第二支撑位,利用第一驱动结构能够将位于第一支撑位的待翻转坯体输送至第二支撑位处,并通过第二驱动结构驱动翻转架翻转,以将待翻转坯体进行翻转,当待翻转坯体输送至第二支撑位后,翻转架在翻转的过程中,即可通过吊具将另一个待翻转坯体吊装至第一支撑位上,同时吊具运行至第二支撑位处,以等待前一个坯体翻转去皮完成后将其吊走,如此,吊具无需在翻转架完成翻转动作后便可放置坯体,并提前运行至第二支撑位等待,缩短了待翻转坯体的吊装时间,提高了工作节拍。
17.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翻转装置,通过在支撑台上设置第一限位结构,以对待翻转坯体的输送的位置进行定位,保证待翻转坯体在翻转台上的位置的准确性。
18.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翻转装置,通过在支撑台的上表面设置滚动体,将支撑台与待翻转坯体下方的底板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更便于待翻转坯体的输送。
19.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翻转装置,通过设置第二限位结构,以当待翻转坯体输送至第二支撑位处时,在与第一限位结构相对的另一面上对待翻转坯体的底板进行限位,保证待翻转坯体翻转时的稳定性。
20.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翻转装置,利用第一驱动部和传动部驱动输送部运动,以带动输送部上的待翻转坯体水平输送,待翻转坯体的输送更加简单方便。
21.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翻转装置,将支撑架和第一驱动结构沿待翻转坯体的输送方向设置若干个,可以在翻转装置上吊装多个待翻转坯体,以依次输送至第二支撑位处进行翻转去皮。
22.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翻转装置,将边梁设置为一对,且将一对输送部分设于一对边梁上,对待翻转坯体的输送更加稳定,并且利用连接梁对第一驱动部进行支撑,第一驱动部的设置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翻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翻转装置翻转坯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翻转装置坯体翻转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翻转装置翻转下一个坯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翻转装置具有多个支撑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翻转装置多个支撑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0、底架;11、支撑架;111、边梁;112、连接梁;113、第三限位结构;12、底座;121、支撑柱;20、翻转架;21、支撑台;211、第一限位结构;212、滚动体;22、第二限位结构;23、第二驱动部;24、滑车;30、第一驱动结构;31、第一驱动部;32、传动部;33、输送部;40、第二驱动结构;50、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5.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6.如图1至图4所示的翻转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底架10、翻转架20、第一驱动结构30和第二驱动结构40,翻转架20与底架10相铰接。底架1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翻转坯体的第一支撑位,翻转架20上设置有第二支撑位和第三支撑位,第二支撑位用于支撑翻转前的坯体,第三支撑位用于支撑翻转后的坯体。第一驱动结构30设置于底架10上,第一驱动结构30用于驱动待翻转坯体由第一支撑位移动至第二支撑位。第二驱动结构40与翻转架20相连接,第二驱动结构40能够驱动翻转架20旋转,以带动位于第二支撑位上的待翻转坯体翻转。
37.在底架10上设置第一支撑位,在翻转架20上设置有第二支撑位,利用第一驱动结构30能够将位于第一支撑位的待翻转坯体输送至第二支撑位处,并通过第二驱动结构40驱动翻转架20翻转,以将待翻转坯体进行翻转,当待翻转坯体输送至第二支撑位后,翻转架20在翻转的过程中,即可通过吊具将另一个待翻转坯体吊装至第一支撑位上,同时吊具运行至第二支撑位处,以等待前一个坯体翻转去皮完成后将其吊走,如此,吊具无需在翻转架20完成翻转动作后便可放置坯体,并提前运行至第二支撑位等待,缩短了待翻转坯体的吊装时间,提高了工作节拍。
38.如图1至图4所示,底架10包括底座12和支撑架11,支撑架11固定设置于底座12上,第一驱动结构30对应支撑架11设置,翻转架20与底座12相铰接。
39.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驱动结构30包括第一驱动部31、传动部32和输送部33,第一支撑位设置于输送部33上,第一驱动部31通过传动部32带动输送部33运动,以对待翻转坯体进行水平输送,待翻转坯体的输送更加简单方便。具体的,第一驱动部31为电机,传动部32包括传动轴和齿轮,输送部33为链条,电机轴通过传动轴与齿轮传动连接,齿轮与链条啮合设置,利用电机驱动齿轮转动,以带动链条运动,从而带动位于链条上的待翻转坯体移动。
4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架11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一对边梁111和连接一对边梁111的连接梁112,每个边梁111上均设置有一个输送部33,第一驱动部31设置于连接梁112上。
41.将边梁111设置为一对,且将一对输送部33分设于一对边梁111上,对待翻转坯体的输送更加稳定,并且利用连接梁112对第一驱动部31进行支撑,第一驱动部31的设置更加稳定。
4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传动轴和齿轮均设置有一对,一对传动轴均与第一驱动部31相连接,因此,利用一个第一驱动部31可以同时驱动一对输送部33,结构简单,传动方便。
4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每个输送部33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支撑位,以放置一个待翻转坯体。
44.值得说明的是,可以将输送部33的长度延长,因此,沿输送部33的长度方向(待翻转坯体的输送方向)可以设置多个待翻转坯体;或者是,如图5和图6所示,将支撑架11和第一驱动结构30沿待翻转坯体的输送方向设置若干个,并且,若干个第一驱动结构30中的输送部33能够首尾相接,保证待翻转坯体在多个输送部33上的依次输送。通过以上两种方式能够在翻转装置上吊装多个待翻转坯体,以依次输送至第二支撑位处进行翻转去皮。
45.如图1至图4所示,翻转架20靠近底架10的一侧上设置有支撑台21,支撑台21的上表面设置有滚动体212,通过滚动体212形成第二支撑位。通过在支撑台21的上表面设置滚动体212,将支撑台21与待翻转坯体下方的底板50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更便于待翻转坯体的输送。
46.如图1至图4所示,支撑台21远离第一支撑位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211,具体的,第一限位结构211为向上突出于支撑台21设置的限位柱。通过在支撑台21上设置第一限位结构211,以对待翻转坯体的输送的位置进行定位,保证待翻转坯体在翻转台上的位置的准确性。
4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台21沿翻转架2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一对,提高了翻转架20对待翻转坯体支撑的稳定性。
48.值得说明的是,翻转架20的宽度方向为与待翻转坯体的输送方向垂直设置的方向。
49.当然,支撑台21在翻转架20上也可以设置有若干个,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更多个。
50.如图1至图4所示,翻转架20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22,第二限位结构22与翻转架
20可转动连接,翻转架20上还设有第二驱动部23,第二驱动部23能够驱动第二限位结构22转动,第二限位结构22能够抵接于待翻转坯体下方的底板50的侧面上。
51.通过设置第二限位结构22,以当待翻转坯体输送至第二支撑位处时,在与第一限位结构211相对的另一面上对待翻转坯体的底板50进行限位,保证待翻转坯体翻转时的稳定性。
5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驱动部23为驱动缸,第二驱动部23的一端与翻转架20相铰接,第二驱动部23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结构22相铰接,通过第二驱动部23的活塞杆的伸出与缩回驱动第二限位结构22转动。当待翻转坯体从第一支撑位向第二支撑位输送过程中,第二驱动部23的活塞杆伸出,驱动第二限位结构22向外转动,避免在待翻转坯体输送过程中与第二限位结构22发生干涉,当待翻转坯体输送到位后,第二驱动部23的活塞杆缩回,驱动第二限位结构22向内转动,使第二限位结构22抵接于待翻转坯体的底板50的侧面上。
53.当然,第二驱动部23也可以为其他可伸缩结构。
5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驱动部23和第二限位结构22在翻转架20上相对间隔设置有一对,使得第二限位结构22对待翻转坯体的限位更加稳定。
5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对边梁111沿翻转架20的宽度方向分设于翻转架20的两侧,一对支撑台21沿翻转架20的宽度方向分设于翻转架20的两侧,一对支撑台21分别靠近一对边梁111设置,一对第二驱动部23和第二限位结构22分别靠近一对支撑台21设置。
5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第二驱动结构40为驱动缸,驱动缸的缸筒与翻转架20相铰接,驱动缸的活塞杆与底座12相铰接,在驱动缸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回的过程中驱动翻转架20转动。
5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连接梁112上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113,第三限位结构113为向上突出于连接梁112设置的限位柱,利用第三限位结构113对位于第一支撑位上的待翻转坯体远离第二支撑位的一侧进行限位。具体的,第三限位结构113在连接梁112上可间隔设置多个。
5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底座1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支撑柱121,当翻转架20未翻转时(如图1所示的翻转架20的状态),支撑柱121的上端支撑于翻转架20的下表面上,保证翻转架20的稳定性。
5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翻转架20上设置有滑车24,滑车24背离翻转架20的一面形成第三支撑位,滑车24设置于翻转架20远离底架10的一侧上。当待翻转坯体位于第二支撑位上时,待翻转坯体的侧面与滑车24相接,当翻转架20带动待翻转坯体翻转90
°
后,滑车24对翻转后的坯体进行支撑,并且,滑车24能够带动翻转后的坯体朝向远离支撑台21的一侧移动,以使翻转后的坯体与底板50相接的底面脱离底板50,以对坯体的底面进行去皮处理,并当坯体的底面去皮完成后,通过滑车24带动去皮后的坯体滑动至与底板50相接。
60.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上述的翻转装置,还包括去皮装置,利用翻转装置将坯体翻转90
°
后,使用去皮装置对坯体进行去皮处理。并且,利用该翻转装置对坯体进行翻转,待翻转坯体的吊装时间缩短,提高了坯体的加工效率,缩短加工时间。
61.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翻转装置时,首先,如图2所示,通过第二驱动结构40驱动翻转架20逆时针翻转90
°
,翻转架20带动位于支撑台21上的待翻转坯体翻转90
°
呈水平设置并进行去皮,如图3所示,当去皮完成后第二驱动结构40驱动翻转架20顺时针翻转90
°
,翻转架20带动去皮后的坯体恢复至竖直状态;然后,如图4所示,吊具可以将去皮后的坯体吊走,此时,位于第一支撑位上的待翻转坯体通过第一驱动结构30输送至第二支撑位处即支撑台21上,以通过上述步骤进行翻转去皮;并且,当第一支撑位上的待翻转坯体朝向第二支撑位输送过程中,吊具可以将另一个待翻转坯体吊装至第一支撑位上。
62.根据上述描述,本专利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63.1.在翻转架带动一个坯体翻转去皮时,在支撑架上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坯体依次等待翻转去皮,并通过第一驱动结构实现坯体朝向翻转架的输送,缩短了待翻转坯体的吊装时间,提高了工作节拍;
64.2.利用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能够对坯体进行限位,保证坯体位置的准确性以及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6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