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菌输液流量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21:18: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输液流量调节阀。


背景技术:

2.输液,或大容量注射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它是注射剂的一个分支,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将药物输入体内。
3.输液时往往需要根据使用情况调节输液流速,现在的调节阀调节时,需要使用者滑动调节阀进行调节,不便于精准调节输液流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菌输液流量调节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输液流量调节阀,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输液调节阀不便于精准调节输液流量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输液流量调节阀,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贯穿有输液管,所述外壳的底端面设置有粘贴机构,所述外壳的外壁设置有除菌层,所述外壳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在外壳内壁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连接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的尾端设置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粘贴机构包括粘着层和保护膜,所述粘着层设置于外壳的下端且固定在除菌层外壁上,所述保护膜粘贴于粘着层的外表面上,所述粘贴机构能够将装置粘贴固定住。
7.进一步的,所述粘着层沿除菌层的底端外壁均匀分布,所述保护膜沿粘着层的底端均匀分布,且保护膜能够从粘着层上揭下。
8.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螺纹杆和旋转钮,所述螺纹杆旋合在固定架内侧且尾端与旋转块连接,所述旋转钮设置于螺纹杆的顶端,所述推动机构能够辅助调节输液流速。
9.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旋转块通过螺纹杆与固定架之间构成伸缩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卡槽和调节块,所述卡槽设置于旋转块的外侧且位于调节块的内部,所述调节块设置于外壳的内部中间位置且与旋转块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能够调节输液管内输液流量的速度。
11.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与旋转块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调节块与螺纹杆之间通过轴承构成转动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和位于外壳内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呈对称分布于调节块的外壁,所述限位机构能够限制调节块上下移动时的横向位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技术设置有调节机构,利用调节块能够挤压输液管,通过挤压输液管内部空间,改变输液管内的液体通过调节块下方时流量,使得输液管内输液速度能够改变,便于灵活改变输液速度;
15.2、本技术设置有推动机构,通过转动旋转钮,使得螺纹杆能够沿着固定架转动,为调节块上下移动提供动力,使用旋转钮和螺纹杆配合使用为调节机构提供动力,更加方便调节输液流量;
16.3、本技术设置有限位机构,利用限位块只能沿着外壳内侧开槽处滑动的特性,使得调节块在上下移动时,其横向位置被限制住,增加运动时的稳定性;
17.4、本技术粘贴机构,粘着层采用软胶材质组成,具有吸附能力,使用时,能够揭开保护膜,使得粘着层能够粘着在输液架上,使得输液管较为稳定,增加输液时输液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技术外观图;
19.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调节块与外壳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外壳;2、输液管;3、粘着层;4、保护膜;5、除菌层;6、固定架;7、螺纹杆;8、旋转钮;9、旋转块;10、卡槽;11、调节块;1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23.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菌输液流量调节阀,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贯穿有输液管2,外壳1的底端面设置有粘贴机构,外壳1的外壁设置有除菌层5,除菌层5由竹纤维制成,且分布在外壳1外,具有良好的抗菌性。粘贴机构包括粘着层3和保护膜4,粘着层3设置于外壳1的下端且固定在除菌层5外壁上,保护膜4粘贴于粘着层3的外表面上,粘贴机构能够将装置粘贴固定住。粘着层3沿除菌层5的底端外壁均匀分布,保护膜4沿粘着层3的底端均匀分布,且保护膜4能够从粘着层3上揭下。粘贴机构能够利用粘着层3的粘着性,使得外壳1带着输液管2牢牢粘着在输液架上,便于限制输液管2的位置,防止输液管2在输液过程中抖动。通过揭开粘着层3表面的保护膜4,能够露出粘着层3,当需要固定输液管2位置时,将粘着层3粘着在输液架上,限制输液管2的位置,增加输液时的稳定性,且粘着层3便于从输液架上揭下,便于取下输液器。
24.参阅图2,外壳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在外壳1内壁的固定架6,固定架6的内侧连接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的尾端设置有旋转块9,推动机构包括螺纹杆7和旋转钮8,螺纹杆7旋合在固定架6内侧且尾端与旋转块9连接,旋转钮8设置于螺纹杆7的顶端,推动机构能够辅助调节输液流速。螺纹杆7与固定架6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旋转块9通过螺纹杆7与固定架6之间构成伸缩结构。利用螺纹杆7与固定架6之间的螺纹连接关系,通过转动螺纹杆7,使得螺纹杆7能够改变伸入固定架6内的长度,辅助调节输液流速。转动旋转钮8,带动
螺纹杆7沿着固定架6转动,让螺纹杆7向着旋入固定架6的方向转动,带动调节机构下移,减小输液管2内输液流速。
25.旋转块9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卡槽10和调节块11,卡槽10设置于旋转块9的外侧且位于调节块11的内部,调节块11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中间位置且与旋转块9连接,调节机构能够调节输液管2内输液流量的速度。卡槽10与旋转块9之间为间隙配合,调节块11与螺纹杆7之间通过轴承构成转动结构。调节块11抵住输液管2,通过改变调节块11的位置,使得调节块11能够挤压输液管2,压缩输液管2内的空间,降低输液管2内输液流速。转动旋转钮8,带动螺纹杆7沿着调节块11内侧的轴承转动,带动螺纹杆7沿着卡槽10转动,推动调节块11下移,抵住输液管2,降低输液管2内输液速度。
26.参阅图3,调节机构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12和位于外壳1内部的限位槽,限位块12呈对称分布于调节块11的外壁,限位机构能够限制调节块11上下移动时的横向位置。限位机构能够辅助限制调节块11运动时的位置,利用限位块12只能沿着外壳1开槽方向滑动,使得调节块11运动时稳定性增加。在调节块11上下运动时,外壳1内侧开槽处限制限位块12的位置,让限位块12只能沿着外壳1开槽处滑动,通过限制限位块12的运动位置,限制调节块11的运动方向。
2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抗菌输液流量调节阀,使用时,取出输液器,将输液器输液管2尾端的输液针插入患者身体中,对患者进行输液。转动旋转钮8,带动螺纹杆7沿着调节块11内侧的轴承转动,由于螺纹杆7与固定架6利用螺纹连接,使得螺纹杆7向着旋入固定架6方向转动,带动调节块11挤压输液管2,压缩输液管2内的空间,降低输液流速,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调节输液速度。
28.当需要将输液器固定在输液架上时,揭开保护膜4,让粘着层3露出,粘着层3采用软胶材质,将粘着层3粘在输液架上,增加输液时输液管2的稳定性,现在输液管2的位置,防止输液管2晃动。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