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监测型排烟防火阀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16:40: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监测型排烟防火阀。


背景技术:

2.防火阀是一种建筑内的较为常见的消防部件,在起火时能够排烟,在温度过高蔓延时会关闭,能够有效阻止火势在建筑内的蔓延,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监测型排烟防火阀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3.1、现有的排烟防火阀,在防火过程中,无法对火势进行监测,容易出现火势通过防火阀蔓延出去的情况,从而导致排烟防火阀的防火效果较差,不利于提高排烟防火阀的实用性;
4.2、常规的排烟防火阀,在关闭对火势进行防火时,往往排烟防火阀的密封效果较差,且排烟防火阀在关闭过程中不够便捷,导致排烟防火阀关闭时容易出现露烟漏火的情况,不利于提高排烟防火阀的使用体验。
5.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监测型排烟防火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型排烟防火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监测型排烟防火阀,在防火过程中,无法对火势进行监测,容易出现火势通过防火阀蔓延出去的情况,从而导致排烟防火阀的防火效果较差,不利于提高排烟防火阀的实用性,在关闭对火势进行防火时,往往排烟防火阀的密封效果较差,且排烟防火阀在关闭过程中不够便捷,导致排烟防火阀关闭时容易出现露烟漏火的情况,不利于提高排烟防火阀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监测型排烟防火阀,包括防火阀主体、第一防火板、监测盒和控制板,所述防火阀主体的一侧开设有进烟口,且防火阀主体另一侧开设有排烟口,所述防火阀主体的内侧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内侧焊接有第一防火板,并且第一防火板的外侧粘贴连接有卡合条,所述防火阀主体的内侧粘贴连接有监测盒,且监测盒的内部连接有控制板,并且控制板的一端粘贴连接有推条,所述监测盒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口,且监测盒的下方设置有排水口。
8.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火板与防火阀主体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第一防火板关于防火阀主体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设置,并且第一防火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板。
9.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防火板,且第二防火板与第一防火板构成一一对应结构设置,并且第一防火板与第二防火板在防火阀主体内部呈倾斜设置分布。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火板与第二防火板的一端粘贴连接有密封板,且第一防火板与第二防火板个体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火板与推条构成卡合结构,且控制板与监测盒构成滑动结构,
并且控制板的一侧焊接有推板,而且监测盒的外侧焊接有导热板,同时监测盒的内侧粘贴连接有散热片。
12.优选的,所述控制板与监测盒构成滑动结构,且控制板与第一防火板、第二防火板构成联动结构,并且控制板与监测盒关于防火阀主体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
14.1、通过监测盒一侧的导热板能够在火灾时对监测盒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在控制板与监测盒构成的滑动结构作用下,液体便会受热推动控制板使得第一防火板关闭,从而使得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的能够根据火灾火势稳定进行关闭或排烟,使得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更加实用;
15.2、通过第一防火板与第二防火板一侧粘贴连接的密封板,在第一防火板与第二防火板个体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作用下,使得第一防火板与第二防火板在关闭之后的密封效果更好,能够有效的防止火势较大时浓烟与火焰由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的使用体验不佳。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视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监测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防火板与第二防火板分布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防火阀主体;2、进烟口;3、排烟口;4、转轴;5、第一防火板;6、密封板;7、连接板;8、第二防火板;9、监测盒;10、控制板;11、推条;12、卡合条;13、推板;14、导热板;15、散热片;16、进水口;17、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监测型排烟防火阀,包括防火阀主体1、第一防火板5、监测盒9和控制板10,为了使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所述防火阀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进烟口2,且防火阀主体1另一侧开设有排烟口3,所述防火阀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转轴4,且转轴4的内侧焊接有第一防火板5,并且第一防火板5的外侧粘贴连接有卡合条12,所述第一防火板5与防火阀主体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第一防火板5关于防火阀主体1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设置,并且第一防火板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板7,通过第一防火板5与防火阀主体1的转动连接,便于第一防火板5在防火阀主体1内部转动调节,所述连接板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防火板8,且第二防火板8与第一防火板5构成一一对应结构设置,并且第一防火板5与第二防火板8在防火阀主体1内部呈倾斜设置分布,通过第一防火板5与第二防火板8的倾斜设置,便于第一防火板5与第二防火板8遇风时关闭,所述第一防火板5与第二防火板8的一端粘贴连接有密封板6,且第一防火板5与第二防火板8个体之间构成卡合结构,通过第一防火板5与第二防火板8个体之间构成的卡合结构,能够使第一防火
板5与第二防火板8的连接更加牢固紧密,从而使得该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关闭时能够有效的避免浓烟与火焰由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内部排出,使得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的使用体验更好。
23.请参阅图1-3,为了使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能够根据火势关闭,所述防火阀主体1的内侧粘贴连接有监测盒9,且监测盒9的内部连接有控制板10,并且控制板10的一端粘贴连接有推条11,所述监测盒9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口16,且监测盒9的下方设置有排水口17,通过设置的进水口16与排水口17,便于使用人员对监测盒9内部补水换水,所述第一防火板5与推条11构成卡合结构,且控制板10与监测盒9构成滑动结构,并且控制板10的一侧焊接有推板13,而且监测盒9的外侧焊接有导热板14,同时监测盒9的内侧粘贴连接有散热片15,通过设置的导热板14与散热片15,便于监测盒9内部的液体受热蒸发,所述控制板10与监测盒9构成滑动结构,且控制板10与第一防火板5、第二防火板8构成联动结构,并且控制板10与监测盒9关于防火阀主体1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设置,通过控制板10与第一防火板5、第二防火板8构成的联动结构,便于控制板10控制第一防火板5与第二防火板8关闭阻火,通过控制板10与监测盒9构成的滑动结构,使得监测盒9内部的液体受热膨胀时能够推动控制板10在监测盒9内部滑动,从而使得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能够根据火势的大小关闭第一防火板5与第二防火板8进行阻火防火,从而使得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的防火效果更好,更加实用。
24.工作原理:根据图1-4,当需要使用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时,首先工作人员将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安装在建筑内,建筑发生火灾时,浓烟便会通过进烟口2与排烟口3排出,当火势较大建筑温度过高时,监测盒9内部的液体便会膨胀蒸发,此时监测盒9内部的控制板10便会被监测盒9内部蒸发的液体推出,接着控制板10一端的推条11便会推动第一防火板5在防火阀主体1内侧转动关闭,从而使得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能够根据火势大小控制第一防火板5的关闭幅度,使得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更加实用;
25.根据图1-4,在第一防火板5在防火阀主体1内部关闭时,第一防火板5能够通过连接板7带动第二防火板8在防火阀主体1内部关闭,此时第一防火板5、第二防火板8个体之间便会通过密封板6卡合密封,从而使得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关闭时更加紧密牢固,避免了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闭合时内部透烟漏火的情况,使得该监测型排烟防火阀的使用体验更好,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