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央吸油烟机用电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15:17: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央吸油烟机用电机支架。


背景技术:

2.中央吸油烟机由主机、终端机、防火阀、云平台组成。终端机每户一台,无电机,相比传统吸油烟机,实现了降噪、嵌入式智能系统、风量自适应等;主机只有一台,安装于单元楼顶排烟道的出口处,凭借变频强抽和五重净化技术处理,完成室内油烟吸排。因此,中央吸油烟机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系统。中央吸油烟机的终端机打开后,lora无线便会启动楼顶主机,同时终端机上的动力分配阀阀片打开,楼顶主机会对排烟道中的油烟进行强抽,从而使排烟道内形成负压,油烟被吸出排烟道,再经过楼顶主机的集中净化,最终达到无害地排放到大气中。中央吸油烟机进一步提升了厨房烟机系统在炒菜时的油烟拢烟率。
3.由于中央吸油烟机的主机安装到楼顶排烟道的出口处,各楼层风量由主机统一分配,因此在做饭高峰期,主机的电机功率很大,这对电机支架强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由于所有楼层用户排出的油烟都会流经主机,因此,主机处的烟气流量很大,现有电机支架会带来较大的流动阻力,阻碍烟气顺利进入到主机中。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吸油烟机用电机支架,在为电机提供更稳定支撑的同时,减小电机支架本身对烟气的流动阻力。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央吸油烟机用电机支架,包括:矩形外框,设置在所述外框中部的横梁,设置于所述横梁中间的电机轴端支撑,设置在所述横梁下方的固支梁;两根所述固支梁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横梁上的电机轴端支撑点处,两根所述固支梁的另一端相互远离固定到所述外框的下框不同位置处;所述横梁上方面对进风侧的所述外框不设置侧框。
7.进一步,所述固支梁为直梁,所述固支梁一端固定在所述横梁上的电机轴端支撑点,所述固支梁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框的下框与侧框的角连接处。
8.进一步,所述固支梁为向上凸起的拱形梁,远离进风侧的所述固支梁一端固定在所述横梁上的电机轴端支撑点,该固支梁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框的下框与侧框的角连接处;
9.靠近进风侧的所述固支梁一端固定在所述横梁上的电机轴端支撑点,该固支梁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框的下框上,所述下框上的所述固支梁固定处与所述横梁之间还设置与所述侧框平行的侧支撑梁。
10.进一步,所述外框的每一侧侧框上均开设固定孔,在所述横梁下方面对进风侧的所述外框侧框上设置若干第一进风网孔,所述第一进风网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孔的周围。
11.进一步,所述第一进风网孔为三角形网孔,相邻所述三角形网孔之间和所述三角形网孔与所述侧框边缘之间的支撑梁宽度一致,所述支撑梁的宽度为所述侧框宽度的0.12
~0.35倍。
12.进一步,靠近进风侧的所述固支梁上设置第二进风网孔,所述第二进风网孔设置的结构在所述侧框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进风网孔设置的结构一致。
13.进一步,所述第一进风网孔为圆形网孔,所述圆形网孔的直径为2~6mm。
14.进一步,所有所述第一进风网孔开设面积占所述侧框面积的10%~70%。
15.进一步,所述侧支撑梁上设置第三进风网孔,所述第三进风网孔设置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进风网孔设置的结构一致。
16.进一步,靠近进风侧的所述固支梁上设置第二进风网孔,所述第二进风网孔设置的结构在所述侧框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进风网孔设置的结构一致。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中央吸油烟机用电机支架中,通过在电机轴端支撑点和下框不同位置处固定的两根固支梁,能够对电机的轴端形成更稳定的支撑,加强支撑点处强度,减小支撑点处变形,减弱传递至电机支架上的振动;为了降低电机支架带来的流动阻力,对整个电机支架强度没有影响的横梁上方的外框不设置侧框,减弱进风方向的气流阻力,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失,提高出风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中央吸油烟机用电机支架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中央吸油烟机用电机支架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中央吸油烟机用电机支架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中央吸油烟机用电机支架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央吸油烟机用电机支架的应用示意图。
24.图标:1—外框;2—横梁;3—电机轴端支撑;4—固支梁;5—固定孔;6—第一进风网孔;7—支撑梁;8—第二进风网孔;9—侧支撑梁;10—第三进风网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中央吸油烟机用电机支架,包括:矩形
外框1,设置在外框1中部的横梁2,设置于横梁2中间的电机轴端支撑3,设置在横梁2下方的固支梁4;两根固支梁4的一端固定在横梁上的电机轴端支撑点处,两根固支梁4的另一端相互远离固定到外框1的下框不同位置处;横梁2上方面对进风侧的外框1不设置侧框。
28.本实用新型的中央吸油烟机用电机支架中,通过在电机轴端支撑点e和下框不同位置处固定的两根固支梁4,能够对电机的轴端形成更稳定的支撑,加强支撑点e处强度,减小支撑点e处变形,减弱传递至电机支架上的振动;为了降低电机支架带来的流动阻力,对整个电机支架强度没有影响的横梁2上方的外框1不设置侧框,减弱进风方向的气流阻力,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失,提高出风效率。
29.为了更加清晰的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0.实施例一
31.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中央吸油烟机用电机支架中,外框1的每一侧侧框上均开设固定孔5,在横梁2下方面对进风侧的外框1侧框上设置若干第一进风网孔6,第一进风网孔6设置在固定孔5的周围。其中,固定孔5用于将电机支架固定到烟道中。
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网孔6为三角形网孔,相邻三角形网孔之间和三角形网孔与侧框边缘之间的支撑梁7宽度一致。
33.优选地,支撑梁7的宽度为侧框宽度l的0.12~0.35倍。本实施例中支撑梁 7的宽度为侧框宽度l的0.12倍。
34.为了满足外框1的支撑强度,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设置支撑梁7其他尺寸的支撑梁7宽度。
35.参见图1,本实施例固定孔5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并列设置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一进风网孔6,让出固定孔5的位置,保障固定孔5的固定强度。
36.本实施例的固支梁4为直梁,固支梁4一端固定在横梁2上的电机轴端支撑点e,固支梁4另一端固定在外框1的下框与侧框的角连接处。
37.在本实施例中,靠近进风侧的固支梁4上设置第二进风网孔8,第二进风网孔8设置的结构在侧框的投影与第一进风网孔6设置的结构一致。即靠近进风侧的固支梁4上设置4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二进风网孔8,第二进风网孔8采用该种设置方式,有利于气流沿进风方向通过固支梁4进入风机,进一步降低能量损失,提高出风效率。
38.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进风网孔8也可以有其他设置方式。
39.实施例二
40.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中央吸油烟机用电机支架中,外框1的每一侧侧框上均开设固定孔5,在横梁2下方面对进风侧的外框1侧框上设置若干第一进风网孔6,第一进风网孔6设置在固定孔5的周围。其中,固定孔5用于将电机支架固定到烟道中。
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网孔6为圆形网孔,圆形网孔的直径为2~6mm。在本实施例中,圆形网孔的直径为4mm。
42.所有第一进风网孔6开设面积占侧框面积的10%~70%。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第一进风网孔6开设面积占侧框面积的40%。
43.本实施例的固支梁4为直梁,固支梁4一端固定在横梁2上的电机轴端支撑点e,固
支梁4另一端固定在外框1的下框与侧框的角连接处。
44.在本实施例中,靠近进风侧的固支梁4上设置第二进风网孔8,第二进风网孔8设置的结构在侧框的投影与第一进风网孔6设置的结构一致。即第二进风网孔8也为圆形网孔,有利于气流沿进风方向进入风机,进一步降低能量损失,提高出风效率。
45.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进风网孔8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与第一进风网孔6的设置方式不同。
46.实施例三
47.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中央吸油烟机用电机支架中,外框1的每一侧侧框上均开设固定孔5,在横梁2下方面对进风侧的外框1侧框上设置若干第一进风网孔6,第一进风网孔6设置在固定孔5的周围。其中,固定孔5用于将电机支架固定到烟道中。
4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网孔6为三角形网孔,相邻三角形网孔之间和三角形网孔与侧框边缘之间的支撑梁7宽度一致。
49.优选地,支撑梁7的宽度为侧框宽度l的0.12~0.35倍。本实施例中支撑梁 7的宽度为侧框宽度l的0.12倍。
50.为了满足外框1的支撑强度,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设置支撑梁7其他尺寸的支撑梁7宽度。
51.参见图3,本实施例固定孔5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并列设置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一进风网孔6,让出固定孔5的位置,保障固定孔5的固定强度。
52.本实施例的固支梁4为向上凸起的拱形梁,远离进风侧的固支梁4一端固定在横梁上的电机轴端支撑点e,固支梁4另一端固定在外框1的下框与侧框的角连接处;
53.靠近进风侧的固支梁4一端固定在横梁上的电机轴端支撑点e,固支梁另一端固定在外框1的下框上,下框上的固支梁4固定处与横梁2之间还设置与侧框平行的侧支撑梁9。
54.本实施例的侧支撑梁9上设置第三进风网孔10,第三进风网孔10设置的结构与第一进风网孔6设置的结构一致。即侧支撑梁9设置4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进风网孔10。有利于气流沿进风方向通过侧支撑梁9进入风机,进一步降低能量损失,提高出风效率。
55.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进风网孔10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与第一进风网孔6的设置方式不同。
56.在本实施例中,靠近进风侧的固支梁4上设置第二进风网孔8,第二进风网孔8设置的结构在侧框的投影与第一进风网孔6设置的结构一致。即靠近进风侧的固支梁4上设置4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二进风网孔8,第二进风网孔8采用该种设置方式,有利于气流沿进风方向通过固支梁4进入风机,进一步降低能量损失,提高出风效率。
57.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进风网孔8也可以有其他设置方式。
58.实施例四
59.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中央吸油烟机用电机支架中,外框1的每一侧侧框上均开设固定孔5,在横梁2下方面对进风侧的外框1侧框上设置若干第一进风网孔6,第一进风网孔6设置在固定孔5的周围。其中,固定孔5用于将电机支架固定到烟道中。
6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网孔6为圆形网孔,圆形网孔的直径为2~6mm。在本实施例中,圆形网孔的直径为4mm。
61.所有第一进风网孔6开设面积占侧框面积的10%~70%。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第一
进风网孔6开设面积占侧框面积的40%。
62.本实施例的固支梁4为向上凸起的拱形梁,远离进风侧的固支梁4一端固定在横梁上的电机轴端支撑点e,固支梁4另一端固定在外框1的下框与侧框的角连接处;
63.靠近进风侧的固支梁4一端固定在横梁上的电机轴端支撑点e,固支梁另一端固定在外框1的下框上,下框上的固支梁4固定处与横梁2之间还设置与侧框平行的侧支撑梁9。
64.本实施例的侧支撑梁9上设置第三进风网孔10,第三进风网孔10设置的结构与第一进风网孔6设置的结构一致。即侧支撑梁9上也设置若干个圆形的第三进风网孔10,有利于气流沿进风方向通过侧支撑梁9进入风机,进一步降低能量损失,提高出风效率。
65.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进风网孔10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与第一进风网孔6的设置方式不同。
66.在本实施例中,靠近进风侧的固支梁4上设置第二进风网孔8,第二进风网孔8设置的结构在侧框的投影与第一进风网孔6设置的结构一致。即靠近进风侧的固支梁4上设置若干个圆形的第二进风网孔8,有利于气流沿进风方向通过固支梁4进入风机,进一步降低能量损失,提高出风效率。
67.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进风网孔8也可以有其他设置方式。
68.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进风网孔6、第二进风网孔8和第三进风网孔10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其中,三种网孔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两根固支梁4的一端均连接在电机轴端支撑点e处,因此,两根固支梁4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在靠近进风侧的固支梁4设置第二进风网孔8。
69.参见图5,将本实施例的电机支架与电机进行安装,图中,电机支架上的第一进风网孔6和固支梁4采用实施例一中第一进风网孔6和固支梁4的设置方式,只是在固支梁4上未设置第二进风网孔8。气流沿图中的a方向通过第一进风网孔6进入风机,沿图中b方向排到烟道外。
7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