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压缩机驱动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05:29: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驱动器散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压缩机驱动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具有节能、能量可调节等优点,机组包括变频压缩机及风机,而变频压缩机包括必须配置的压缩机驱动控制器,变频压缩机工作时,压缩机驱动控制器产生大量热量,并通过在压缩机驱动控制器处固定安装压缩机驱动散热器排出去,压缩机驱动散热器的散热通常采用风冷方式,即通过在压缩机驱动散热器处配置专门的散热风机使机组外自然风通过压缩机驱动散热器,进而排出大量热量,专门为压缩机驱动散热器配置风机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电能,为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政策,如何在不影响生产效益的同时能够达到节能降耗是我们社会每个成员的重要任务之一,另外若专门配置散热风机,会增加机组原材料成本,还得考虑其安装方式、防水处理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压缩机驱动器散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压缩机驱动器散热装置,设置在机组内,所述机组包括风机、压缩机驱动控制器和压缩机驱动散热器,所述压缩机驱动散热器固定设置在压缩机驱动控制器上,该装置包括左右两侧的翅片换热器,左右两侧的所述翅片换热器之间通过换热器端部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的周边与换热器端部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机驱动散热器上固定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上部位于左右两侧的翅片换热器之间。
5.本实用新型的风机进风端、翅片换热器与和换热器端部固定板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空间,风道位于三者形成的封闭空间内,压缩机驱动散热器置于风道内风机工作时,空气经过翅片式换热器和风道,然后经过风机排出去,实现压缩机驱动散热器的散热过程,本实用新型采用机组已有配置的风机,对压缩机驱动散热器进行风冷散热,无需专门配置对压缩机驱动散热器进行风冷散热的散热风机,因此本装置结构简单、不需配置散热风机使得成本较低。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左右两侧的所述翅片换热器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换热器端部固定板,前后两侧的所述换热器端部固定板及左右两侧的换热器围成散热容腔,所述风道的上部插入到散热容腔内,风机进风端、翅片换热器与和换热器端部固定板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空间即散热容腔,风道位于散热容腔内,风机工作时,空气经过翅片式换热器和风道,然后经过风机排出去实现压缩机驱动散热器的散热过程。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容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散热容腔顶部的直径大于其底部的直径,散热容腔顶部宽度大于其底部的宽度,使得其顶部和底部能更好的与风机和风道配合。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风机竖向设置,所述风机的出风端朝上设置,所述风机的进风端位于散热容腔内,所述风道的顶部位于风机进风端的下方,风机工作时,空气经过翅片式换热器和风道,然后经过风机进风端后通过风机的出风端排出去,实现压缩机驱动散热器的散热过程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前后两侧的所述换热器端部固定板均呈弧形且顶部的宽度大于底部的宽度,左右两侧的所述翅片换热器均呈弧形,所述换热器端部固定板与换热器之间通过自攻螺丝固定连接,实现了换热器端部固定板与翅片换热器之间的固定过程。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左右两侧的所述翅片换热器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换热器支撑板,所述换热器支撑板与换热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实现了换热器支撑板与翅片换热器的固定过程。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换热器支撑板为圆形且其两侧分别一体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风道的顶部穿过换热器支撑板位于散热容腔内。
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机组已有配置的风机,空气经过翅片式换热器和风道,然后经过风机排出去,实现对压缩机驱动散热器风冷散热的过程;
14.2、本实用新型中,不需专门配置对压缩机驱动散热器进行风冷散热的散热风机,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风机;2-压缩机驱动控制器;3-压缩机驱动散热器;4-翅片换热器;5-换热器端部固定板;6-风道;7-散热容腔;8-换热器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压缩机驱动器散热装置,设置在机组内,所述机组包括风机1、压缩机驱动控制器2和压缩机驱动散热器3,所述压缩机驱动散热器3固定设置在压缩机驱动控制器2上,该装置包括左右两侧的翅片换热器4,左右两侧的所述翅片换热器4之间通过换热器端部固定板5固定连接,所述风机1的周边与换热器端部固定板5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机驱动散热器3上固定设置有风道6,风道6的一侧开设有通孔,压缩机驱动散热器3位于风道6的通孔内且其周边与风道6通孔的周边焊接,实现压缩机驱动散热器3与风道6之
间的固定,所述风道6的上部位于左右两侧的翅片换热器4之间。
20.本实用新型的风机1进风端、翅片换热器4与和换热器端部固定板5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空间,风道6位于三者形成的封闭空间内,压缩机驱动散热器3置于风道6内风机1工作时,空气经过翅片式换热器和风道6,然后经过风机1排出去,实现压缩机驱动散热器3的散热过程,本实用新型采用机组已有配置的风机1,对压缩机驱动散热器3进行风冷散热,无需专门配置对压缩机驱动散热器3进行风冷散热的散热风机,因此本装置结构简单、不需配置散热风机使得成本较低。
21.左右两侧的所述翅片换热器4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换热器端部固定板5,前后两侧的所述换热器端部固定板5及左右两侧的换热器围成散热容腔7,所述风道6的上部插入到散热容腔7内,风机1进风端、翅片换热器4与和换热器端部固定板5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空间即散热容腔7,风道6位于散热容腔7内,风机1工作时,空气经过翅片换热器4和风道6,然后经过风机1排出去实现压缩机驱动散热器3的散热过程。
22.所述散热容腔7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散热容腔7顶部的直径大于其底部的直径,散热容腔7顶部宽度大于其底部的宽度,使得其顶部和底部能更好的与风机1和风道6配合。所述风机1竖向设置,所述风机1的出风端朝上设置,所述风机1的进风端位于散热容腔7内,所述风道6的顶部位于风机1进风端的下方,风机1工作时,空气经过翅片式换热器和风道6,然后经过风机1进风端后通过风机1的出风端排出去,实现压缩机驱动散热器3的散热过程
23.前后两侧的所述换热器端部固定板5均呈弧形且顶部的宽度大于底部的宽度,左右两侧的所述翅片换热器4均呈弧形,所述换热器端部固定板5与换热器之间通过自攻螺丝固定连接,实现了换热器端部固定板5与翅片换热器4之间的固定过程。左右两侧的所述翅片换热器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换热器支撑板8,换热器支撑板8上开设有圆形的通孔,风道6穿过换热器支撑板8上的通孔设置,所述换热器支撑板8与换热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实现了换热器支撑板8与翅片换热器4的固定过程。所述换热器支撑板8为圆形且其两侧分别一体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风道6的顶部穿过换热器支撑板8位于散热容腔7内。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