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阵列式太阳能电池基座组件

2022-05-30 20:35: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阵列式太阳能电池基座组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基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阵列式太阳能电池基座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为减少碳排放,为利用太阳能制备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是当今新能源研究的重点之一,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光伏发电的核心一般由多个电池单元以阵列的方式组合而成。在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研发过程中,基于gan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发的太阳能电池具有直接带隙、强抗辐射性、高吸收系数和耐高温等特性。
3.为了提高光照空间的利用率,提高电池的电流密度,研发测试过程中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要越小越好,科研测试中常见的太阳能电池尺寸为1
×
1mm,由于器件较小,器件接收光面积有所限制,需要排布更多的太阳能电池,提高转换效率,因此在进行多个电池单元测试的时候,需要考虑安装基座组件,也需要考虑电池对光照的可利用空间、组件的便携性和成本。
4.由于科研生长的太阳能电池材料较小,对其进行树脂封装材料封装时,光线通过树脂材料会造成光的折射和散射,影响太阳能电池对光线的吸收率;进行dip和qfp封装时,由于管壳凹槽区的限制,只能存放多个电池单元,边缘封装材料的面积比较大,在进行多个封装阵列组合时,大面积的封装材料会导致电池单元的光空间利用率低。常见的封装好的太阳能电池只有一个电池单元,在进行多个模块的电池并联(串联)时,封装材料占据的空间较大,导致光的可利用区域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阵列式太阳能电池基座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阵列式太阳能电池基座组件,包括基座本体,所述基座本体表面阵列设置有多个电池安放区,所述电池安放区,所述电池安放区四周通过连接斜面组合而成,所述电池安放区之间纵横交错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末端贯穿基座本体设置有导出孔,所述电池安放区底部还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底部设置有散热片放置区,所述基座主体下半部分还预留有多个插孔。
8.进一步而言,所述凹槽之间相互垂直,且所述凹槽交叉点上方设置有固定垒。
9.进一步而言,所述连接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35
°
,且所述连接斜面组合而成的电池安放区整体呈倒四棱台结构。
10.进一步而言,所述电池安放区内部通过导电银胶连接有太阳能电池。
11.进一步而言,所述凹槽内部嵌设有铜线,且所述铜线穿过导出孔设定正负极。
12.进一步而言,所述散热片放置区内部配合设置有散热片。
13.进一步而言,所述插孔内部配合连接有插头,且所述插头配合插孔可对多个基座主体进行相互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倾斜135
°
的连接斜面区域,目的是为了在加入导电银胶后,能够让0.2mm厚度的太阳能电池充分安放在电池安放区内,防止其突出组件表面,造成外部损伤。透气孔为柱孔结构,且透气孔与散热片放置区相通,每个电池安放区设置有9个透气孔,共设计36个圆形柱孔结构的透气孔,便于热量从透气孔处散发。散热片放置区,目的是为了添加各种材质的散热片,达到对光照和太阳能电池的散热效果。
16.凹槽为半圆形结构,目的是为了能够灵活嵌入铜线,使铜线固定在凹槽内,防止了因铜线滑动造成了与太阳能电池连接的金线断裂。铜线导出孔,目的是便于通过凹槽引出铜线,设定正负极,也便于外接测试线,进行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固定垒,目的是为了固定铜线,防止铜线无法固定在横向的凹槽中。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基座本体、2-电池安放区、3-连接斜面、4-凹槽、5-导出孔、6-透气孔、7-散热片放置区、8-插孔、9-插头、10-固定垒。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4.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阵列式太阳能电池基座组件,包括基座本体1,基座本体1表面阵列设置有多个电池安放区2,电池安放区2,电池安放区2四周通过连接斜面3组合而成,电池安放区2之间纵横交错设置有凹槽4,凹槽4末端贯穿基座本体1设置有导出孔5,电池安放区2底部还设置有多个透气孔6,透气孔6底部设置有散热片放置区7,基座主体1下半部分还预留有多个插孔8。
25.本实用新型中,凹槽4之间相互垂直,凹槽4为半圆形结构,目的是为了能够灵活嵌入铜线,使铜线固定在凹槽4内,防止了因铜线滑动造成了与太阳能电池连接的金线断裂,且凹槽4交叉点上方设置有固定垒10。固定垒10为了固定铜线,防止铜线无法固定在横向的凹槽4中。
26.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斜面3的倾斜角度为135
°
,且连接斜面3组合而成的电池安放区2整体呈倒四棱台结构。连接斜面3是为了在加入导电银胶后,能够让0.2mm厚度的太阳能
电池充分安放在电池安放区2内,防止其突出组件表面,造成外部损伤。
27.本实用新型中,电池安放区2内部通过导电银胶连接有太阳能电池。
28.本实用新型中,凹槽4内部嵌设有铜线,且铜线穿过导出孔5设定正负极。便于通过凹槽4引出铜线,设定正负极,也便于外接测试线,进行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
29.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片放置区7内部配合设置有散热片。在散热片放置区7中添加各种材质的散热片,达到对光照和太阳能电池的散热效果。
30.本实用新型中,插孔8内部配合连接有插头9,且插头9配合插孔8可对多个基座主体1进行相互连接。
31.工作原理:
32.通过插孔8和插头9的配合能够实现多个基座本体1,组合形成阵列,在基座本体1的上表面设计了四个电池安放区2,电池安放区2四周135
°
倾斜的连接斜面3便于5
×
5mm及以下的太阳能电池的放入,中间突起交叉垒层与周边形成四面垒,四面垒的的高度足够在加入导电银胶后充分放入太阳能电池。两条交叉的垒层中设置铜线凹槽4,为使最上层凹槽4能够固定铜线,加入了3个铜线固定垒10,且设置铜线裸露区,方便金线的焊接。底部设计为桥状形式,便于多个基座本体1通过插孔8和插头9相互组合,同时底部插孔8部位预留了充分的区域契合插头9,搭载太阳能电池后,基座本体1本身可搭载2
×
2阵列的太阳能电池,且基座本体1互相组合形成更大阵列式电池组。设置散热片放置区7,基座本体1底部的空区便于空气流动,通过36个圆形柱孔结构的透气孔6,贯穿电池安放区2和散热片放置区7,引导太阳能电池和基座本体1热量散失,达到降温效果。
3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