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气动接头用自润滑铜套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09:04: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旋转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动接头用自润滑铜套。


背景技术:

2.气动旋转接头是将气体介质从静态系统输入到动态旋转系统的过渡连接密封装置主要用于冶金机械,轧路机械,造纸机械,建筑机械等众多行业,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磨擦扭距小等优点,铜套是气动旋转接头常用的一种零部件,它可与气动旋转接头另一端的管头插接配合,并通过相对转动实现接头的旋转功能。
3.但是,现有的铜套存在以下不足;
4.1、现有的铜套筒内开设的润滑槽面积较小,润滑油槽设计不合理,润滑油自润滑效果差。
5.2、现有的铜套在安装到气动旋转接头壳体内后,其只有两端漏出,铜套本体表面大部分会被壳体覆盖,散热效果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接头用自润滑铜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气动接头用自润滑铜套,包括连接盘、铜套主体、润滑油槽、第一散热槽、第二散热槽、第一橡胶塞和第二橡胶塞,所述连接盘的上端安装有铜套主体,所述铜套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润滑油槽,所述铜套主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散热槽,所述连接盘上开设有第二散热槽,所述铜套主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有橡胶塞预留孔,两个所述橡胶塞预留孔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橡胶塞和第二橡胶塞。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润滑油槽在铜套主体内壁上螺旋设置,所述润滑油槽的深度为铜套主体厚度的五分之一。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橡胶塞预留孔分别与润滑油槽的首尾两端连通,所述第一橡胶塞和第二橡胶塞中间开设有针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散热槽竖向设置,且第一散热槽沿铜套主体外壁呈环形等间距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散热槽的一端与第一散热槽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散热槽的横截面尺寸从中间向外逐渐增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盘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孔。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润滑油槽、第一橡胶塞和第二橡胶塞,润滑油槽在铜套主体内壁螺旋设置,与传统的润滑槽相比,这样不仅可以显著增大轴套的润滑面积,而且可使润滑在润滑油槽内流动性刚好,使得润滑面更广,第一橡胶塞和第二橡胶塞既能对润滑油
槽进行封堵,又能方便将润滑油通过橡胶塞注射到润滑油槽内,方便加注润滑油。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第一散热槽可以使铜套主体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更大,加速铜套主体热量向外散出,第二散热槽与第一散热槽连通,可将第一散热槽内的热量转移至第二散热槽散出,这样可以保证铜套在使用过程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气动接头用自润滑铜套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种气动接头用自润滑铜套的半剖图。
19.图3为一种气动接头用自润滑铜套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20.1、连接盘;2、铜套主体;3、润滑油槽;4、第一散热槽;5、第二散热槽;6、安装孔;7、第一橡胶塞;8、第二橡胶塞;9、橡胶塞预留孔;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气动接头用自润滑铜套,包括连接盘1、铜套主体2、润滑油槽3、第一散热槽4、第二散热槽5、第一橡胶塞7和第二橡胶塞8,连接盘1的上端安装有铜套主体2,铜套主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润滑油槽3,铜套主体2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散热槽4,连接盘1上开设有第二散热槽5,铜套主体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内开设有橡胶塞预留孔9,两个橡胶塞预留孔9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橡胶塞7和第二橡胶塞8。
23.润滑油槽3在铜套主体2内壁上螺旋设置,润滑油槽3的深度为铜套主体2厚度的五分之一,设置该深度的润滑油槽3的不会对铜套主体2的结构强度造成破坏。
24.两个橡胶塞预留孔9分别与润滑油槽3的首尾两端连通,第一橡胶塞7和第二橡胶塞8中间开设有针孔,针孔的设置可方便注射器针管的插入,橡胶塞具有较强的弹性,当针头从橡胶塞内拔出后,橡胶塞会依靠弹性自动闭合针孔。
25.第一散热槽4竖向设置,且第一散热槽4沿铜套主体2外壁呈环形等间距设置,这样设计可以使铜套主体2表面散热更加均衡。
26.第二散热槽5的一端与第一散热槽4的底端连通,第二散热槽5的横截面尺寸从中间向外逐渐增大,这样设计可以使得散热向外散出速度更快。
27.连接盘1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孔6,安装孔6的设置可以方便通过连接盘1将铜套与其它气动元件或外壳连接。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9.使用时,将铜套安装在气动旋转接头内,当气动旋转接头转动时,铜套与对应管头或轴转动摩擦产生热量,热量通过第一散热槽4从铜套主体2的一端散热出到外界空气中,同时也会有部分热量通过第一散热槽4到达第二散热槽5散出,当需要对铜套加注润滑油
时,可用注射器抽吸润滑油,然后将注射器插入相对较高的橡胶塞内,将注射器内的润滑油缓慢推入到润滑油槽3内,润滑油顺着润滑油槽3流动,在铜套主体2与管头或轴之间起到润滑作用,当注射器拔出后,橡胶塞自动闭合起到对润滑油的封堵作用。
3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接头用自润滑铜套,包括连接盘(1)、铜套主体(2)、润滑油槽(3)、第一散热槽(4)、第二散热槽(5)、第一橡胶塞(7)和第二橡胶塞(8),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1)的上端安装有铜套主体(2),所述铜套主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润滑油槽(3),所述铜套主体(2)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散热槽(4),所述连接盘(1)上开设有第二散热槽(5),所述铜套主体(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开设有橡胶塞预留孔(9),两个所述橡胶塞预留孔(9)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橡胶塞(7)和第二橡胶塞(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接头用自润滑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槽(3)在铜套主体(2)内壁上螺旋设置,所述润滑油槽(3)的深度为铜套主体(2)厚度的五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接头用自润滑铜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橡胶塞预留孔(9)分别与润滑油槽(3)的首尾两端连通,所述第一橡胶塞(7)和第二橡胶塞(8)中间开设有针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接头用自润滑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槽(4)竖向设置,且第一散热槽(4)沿铜套主体(2)外壁呈环形等间距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接头用自润滑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槽(5)的一端与第一散热槽(4)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散热槽(5)的横截面尺寸从中间向外逐渐增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接头用自润滑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1)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孔(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接头用自润滑铜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润滑油槽、第一橡胶塞和第二橡胶塞,润滑油槽在铜套主体内壁螺旋设置,与传统的润滑槽相比,这样不仅可以显著增大轴套的润滑面积,而且可使润滑在润滑油槽内流动性刚好,使得润滑面更广,第一橡胶塞和第二橡胶塞既能对润滑油槽进行封堵,又能方便将润滑油通过橡胶塞注射到润滑油槽内,方便加注润滑油,通过设置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第一散热槽可以使铜套主体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更大,加速铜套主体热量向外散出,第二散热槽与第一散热槽连通,可将第一散热槽内的热量转移至第二散热槽散出,这样可以保证铜套在使用过程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研发人员:夏旭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奉化永强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