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机废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08:38: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机废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无机废液可根据其中所含离子细分为酸碱废液、含镉废液、含铬废液、含铅废液、含砷废液、含汞废液、含氰废液、含铋废液等。三价铬(cr
3
)对人体基本无毒,微量cr
3
对人及动物有益,六价铬毒性比三价铬强100倍之多,属强致癌物。铅是一种稳定的不可降解的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长期积累。铅盐进入人体会引起多种疾病,蓄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人出现精神障碍、噩梦、失眠、头痛等慢性中毒症状;严重者还可能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痛或腹泻等症状,即对人体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均有不良影响。砷化物可经皮肤或创面吸收而中毒,急性中毒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等表现。慢性中毒表现为周围性神经炎、结膜炎、口腔炎等,也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毒性肝炎、皮肤原位癌等。汞中毒主要分为急性汞中毒和慢性汞中毒。前者表现为口内金属味、头晕、恶心、腹泻,严重者情绪激动、失眠甚至抽搐、昏迷,后者表现为神经衰弱、情绪和性格改变、口腔炎、震颤等。钡中毒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及心慌、胸闷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抽筋、心律紊乱及低钾血症等症状,严重者可直接导致死亡。含氰根化合物与酸混合会产生剧毒的氢氰酸,水中漂白剂与酸混合会产生剧毒性的氯气或偏、次氯酸,硫化物与酸混合会产生剧毒性的硫化氢气体。
3.针对各种污染,国家陆续发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用于规范控制。某些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易被水中悬浮颗粒所吸附而沉淀,于水底的沉积层中,长期污染水体,且能在鱼类、其他水生生物体内以及农作物组织内富集、累积并参与生物圈循环。目前各种实验室/工厂中产生的无机废液是否得到妥善处理关系着环境和谐与人类健康,需要更加简捷安全有效的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机废液处理装置,该装置具有逐级反应、ph监控、过滤排放、除水浓缩、排风抽气等功能。该装置操作简易、成本较低,无机废液处理效率较高,可大幅降低处理无机废液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无机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风系统、反应系统与循环系统;所述排风系统包括吸附过滤装置,可作用于整套处理装置;
7.所述反应系统位于排风系统下方,所述反应系统由一定数量的反应罐组成,所述反应罐中设有搅拌器、加热模块,所述搅拌器下端设有ph传感器探头,传感线穿过搅拌杆连接显示器/屏;所述反应罐下端和侧面设有排放口,所述侧面排放口前端设有过滤层和密封组件,所述反应罐可通过侧面排放口相互连通;
8.所述循环系统包括水分蒸发装置、回流管道和耐酸碱高压泵,所述水分蒸发装置
设有加热模块、冷凝回流层、废液进口、冷凝水收集排放槽、水分蒸发槽和废液出口。
9.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系统通过回流管道连接最后一级反应罐与第一级反应罐。
10.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系统至少包括2级反应罐,最后一级反应罐不设加热模块,所述最后一级反应罐侧面下端设有排放口,且与水分蒸发装置相连。
11.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的反应系统具有逐级反应沉淀、过滤、排气等功能,可逐步去除废液中的有害成分,保证倾倒的无机废液中各种组分含量控制到远低于安全限度的范围,减少对外部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可回收部分有用物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系列反应依次处理无机废液中的组分,去除酸、碱或/和有害重金属等的排放,去除率高,可提高重金属等的回收再利用率。
14.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其他复杂装置操作简单、快速,相比于离子交换原理的装置大幅降低处理成本。
15.4、本实用新型经过一整套流程处理后,浓缩废液循环操作,可进一步提高去除率。
16.5、本实用新型的排风系统可处理气体中的有毒有害成分,避免毒害气体扩散对环境与人员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17.图1本实用新型外观图;
18.图2反应罐侧面排放口示意图;
19.图3水分蒸发装置图;
20.图中1为排风系统,2为反应系统,3为循环系统,4为有毒有害气体吸附过滤装置,5为反应罐,6为搅拌器,7为加热模块,8为排放口,9为过滤层,10为密封组件,11为ph传感器探头,12为ph显示器/屏,13为水分蒸发装置,14为回流管道,15为耐酸碱高压泵,16为冷凝回流层,17为废液进口,18为冷凝水收集排放槽,19为水分蒸发槽,20为废液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发明的范围。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专业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发明方法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22.注意:由于氰化物中毒量及致死量极低(口服hcn致死量为0.7~3.5mg/kg,吸入的空气中hcn浓度达0.5mg/l即可致死),在处理含氰废液时应注意所处环境的酸碱性,准备好所需防护设施,投料操作可自动化。
23.一种便捷、高效的无机废液处理装置,排风系统作用于整套处理装置。排风系统设有有毒有害气体吸附系统,通过大流量的排风引入,产生的气体通过吸附系统处理,去除有毒有害成分,避免对人体及环境的损害。排风系统作用空间设有反应系统和循环系统。
24.反应系统中有若干个反应罐,每个反应罐一对一互相连接,并且配备独立加热模块和独立的排放口,结构坚固、可耐酸碱腐蚀。反应罐内部设有搅拌器(自动化)、过滤层、ph
传感器,搅拌器为耐腐蚀材质,可在反应过程中混匀溶液,加速进程。搅拌器下端设有ph传感器探头,传感线穿过搅拌杆连接显示器/屏。不同反应罐间通过侧方排放口相连,侧方排放口前端设有过滤层,可过滤反应沉淀,过滤层后设有密封组件,一旦开启可让上一级反应罐中的液体通过液位差自动流入下一级反应罐。剩余废液连同沉渣一起可从下端排放口清出。
25.根据反应液体积,可同步扩大或缩小反应罐容量,排放口对应调整为排放门或排放阀。
26.循环系统包括水分蒸发装置、回流管道和耐酸碱高压泵,回流管道连接最后一级反应罐与第一级反应罐,依靠耐酸碱高压泵将最后一个反应罐中的废液引入水分蒸发装置中,通过加热挥发或除水试剂去除大部分水,再通过耐酸碱高压泵将浓缩后废液抽回第一个反应罐中,重复操作,提高清除率。
27.实施例1:废液的处理
28.先用盐酸调节废液ph值小于1(约为0.5),再加入na2s生成沉淀,静置后分离含铋沉淀;然后用硫酸将废液ph值调至3左右,用feso4将6价cr(vi)还原为3价cr(iii),再加入naoh,调节ph值为8~9加热到80℃左右,放置,分离含铬沉淀,这一步同时可形成baso4而除去含钡沉淀;接着往剩余废液中加入naoh调节废液ph值为8.5,加入h2o2使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并随着反应放热使最终产物为co2和n2,除去氰;使废液呈碱性,加入nacl,其它金属的氢氧化物会和agcl一起沉淀,方便分离;当剩余废液在ph值8.5时,用氢氧化钠或亚硫酸盐沉淀铜并予以回收;再调节废液ph值至9左右,投入稍过量的硫化钠,使镉生成难溶的cds、hgs沉淀,再投加一定量的聚合硫酸铁,生成fes和fe(oh)3沉淀,利用它们的凝聚和共沉淀作用,在强化cds、hgs沉淀分离的同时清除过量的s
2-;处理废液通常加入ca(oh)2调节ph值为8.5,搅拌、静置,去除大部分砷,然后调节滤液ph值大于10后加入na2s使之与剩余砷反应生成溶解度极小的硫化物沉淀;最后调节废液ph值至11.5左右时,加入消石灰,使pb
2
生成氢氧化铅沉淀,在混合液中加入al2(so4)3,调节ph值至7~8,以生成al(oh)3与pb(oh)2的共沉淀,待废液澄清后,分离沉淀,同时可生成ni(oh)2沉淀而除去镍。经层层处理后的废液最终经酸碱中和、稀释处理后经废液出口排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