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5-20 10:11: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折叠屏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

为提升开合体验感,通常,折叠屏电子设备通过两个磁吸件将其两个壳体进行吸合,利用外力直接分离两个壳体。由于直接通过外力分离两个壳体,所需施加外力较大,而且,折叠屏电子设备受力骤变,会损坏折叠屏电子设备。故相关技术中,利用电机和传动组件驱动其中一个磁吸件远离另一个磁吸件,在磁吸件的移动过程中,两个磁吸件之间的吸引力逐渐减小,来实现两个屏幕的分离,避免受力骤变问题。

但与此同时,电机和传动组件会占用折叠屏电子设备内部的较大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兼顾解决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空间占用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相对转动;

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形变元件,所述形变元件可发生形变;

磁性组件,所述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三磁性件均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且可随所述形变元件的形变而移动,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吸,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斥;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在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折叠状态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形变元件驱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三磁性件移动,以使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吸力减小,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斥力增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展开过程中,形变元件的形变程度增大,第一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的移动距离也逐渐增大。伴随第一磁性件的移动,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的吸合力逐渐减小,同时,伴随第三磁性件的移动,第三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的斥力逐渐增大,那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吸合力就会逐渐减小,直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吸合力减小为零,即可分离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同时,利用形变元件和磁性组件替换电机和传动组件,由于电机本身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而且,电机需要与传动组件通过特定的结构实现传动连接,导致电机和传动组件所占用的整体空间较大;而替换为形变元件和磁性组件后,形变元件只要能够发生形变即可,故形变元件可以采用金属片等简单结构,磁性组件所包括的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满足对应的相吸或相斥的作用关系即可,故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也可以采用块状等简单结构,因此,相比于电机和传动组件,形变元件和磁性组件的占用空间均较小,减少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展开过程中的内部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内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壳体;110-第一磁性件;120-第三磁性件;

200-第二壳体;210-第二磁性件;

310-加热元件;320-形变元件;

400-弹性件;

500-挠性连接件;510-连接部;

600-温度检测元件;

700-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考图1-图4,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形变元件320和磁性组件。其中,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可相对转动,伴随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相对转动,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地,在电子设备展开的过程中,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至少部分相互远离;在电子设备折叠的过程中,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至少部分相互靠近。

一种方案中,电子设备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可相互分离的区域相贴合;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可相互分离的区域分离。形变元件320和磁性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可相互分离的区域相互远离,以使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

形变元件320设于第一壳体100,形变元件320可发生形变。形变元件320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0之内,也可以位于第一壳体100之外。具体地,形变元件320可以为能够伸缩的形变元件320,也可以是根据温度变化发生形变的元件,也可以是电致形变元件,也可以是其它因素导致形变。

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110、第二磁性件210和第三磁性件120,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均设于第一壳体100,且可随形变元件320的形变而移动,第二磁性件210设于第二壳体200,第一磁性件110与第二磁性件210相吸,第三磁性件120与第二磁性件210相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均可以设于第一壳体100的内部,第二磁性件210可以设于第二壳体200的内部,避免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二磁性件210外露而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产生影响。

具体地,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可以直接与形变元件320相连接,也可以通过间接方式与形变元件320相连接,只要形变元件320形变的同时,能够带动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移动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伴随形变元件320形变程度的增大,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的移动距离也越大。

电子设备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在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形变元件320发生形变,并驱动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移动,以使第一磁性件110与第二磁性件210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第三磁性件120与第二磁性件210之间的距离减小。具体地,第一磁性件110的移动过程中,第一磁性件110逐渐远离第二磁性件210,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二磁性件210之间的吸力减小;第三磁性件120的移动过程中,第三磁性件120逐渐靠近第二磁性件210,第三磁性件120和第二磁性件210之间的斥力逐渐增大,那么,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之间的吸合力逐渐减小,直至吸合力减小至零,即可分离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

同时,利用形变元件320和磁性组件替换电机和传动组件,由于电机本身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而且,电机需要与传动组件通过特定的结构实现传动连接,导致电机和传动组件所占用的整体空间较大;而替换为形变元件320和磁性组件后,形变元件320只要能够发生形变即可,故形变元件320可以采用金属片等简单结构,磁性组件所包括的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满足对应的相吸或相斥的作用关系即可,故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也可以采用块状等简单结构,因此,相比于电机和传动组件,形变元件320和磁性组件的占用空间均较小,减少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占用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二磁性件210为异极磁铁,第二磁性件210与第三磁性件120为同极磁铁。

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设置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至少一者上。具体地,显示屏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00的表面,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200的表面,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00的表面和第二壳体200的表面,此情况下,显示屏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对应设置于第一壳体100的表面,第二部分对应设置于第二壳体200的表面。

可选地,形变元件320可以为感温形变元件或电致形变元件。在形变元件320为感温形变元件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加热元件310,加热元件310用于对感温形变元件进行加热。其中,加热元件310可以为金属材质的电热丝,也可以为碳化硅、电热涂料等非金属电热元件,在通电情况下实现加热功能;感温变形元件320可以为感温片,具体为双金属感温片,也可以为其它随温度变化而形变的元件。

对于加热元件310的加热时机,可以在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上设置按键700,通过按键700的按压状态来控制加热元件310是否通电;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比如设置触控感应开关,利用触控感应开关控制加热元件310是否通电。

可选地,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按键700,按键700设于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在按键700处于按压状态的情况下,形变元件320发生形变。可选地,按键700可以直接与形变元件320相连,按键700的运动能够直接驱动形变元件320形变。

在本实施例中,形变元件320为感温形变元件,按键700控制加热元件310是否通电加热,在按键700处于按压状态的情况下,加热元件310通电加热,感温形变元件发生变形,并带动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移动。具体地,电子设备内部通常设置电路板,加热元件310与电路板之间电连接,从而使电路板为加热元件310供电,按键700控制加热元件310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通和断开。

如此设置,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按压按键700,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展开。当然,形变元件320为电致形变元件时,按键700控制电致形变元件是否通电,在按键700处于按压状态的情况下,电致形变元件通电发生形变。

为保证电子设备能够切换至折叠状态,需令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恢复至原位置,也就是形变元件320恢复原状。在手动能够触及形变元件320的情况下,可以依靠手动作用使形变元件320复位。但是,手动作用的恢复时间长,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电子设备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壳体100,且可驱动形变元件320恢复形变,进而形变元件320带动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均复位。具体地,驱动机构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0之内,也可以位于第一壳体100之外,驱动机构可以为气缸、直线驱动器等直线驱动件,也可以为其它类别的驱动执行件,能够驱动形变元件320恢复原状即可。

当然,在第一磁性件110、第三磁性件120和形变元件320固定连接的情况下,驱动机构也可以作用于第一磁性件110或第三磁性件120,令第一磁性件110或第三磁性件120复位,进而带动形变元件320恢复原状。

如此设置,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形变元件320恢复形变,使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能够复位,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能够再次吸合,以使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400,弹性件400设置在形变元件320和第一壳体100之间。其中,在形变元件320发生形变的情况下,弹性件400被拉伸或被压缩,也就是弹性件400发生弹性形变;在形变元件320失去形变动力的情况下,弹性件400恢复弹性形变并驱动形变元件320恢复形变。具体地,在形变元件320为感温形变元件的情况下,形变动力指加热元件310对感温形变元件的加热动力;在形变元件320为电致形变元件的情况下,形变动力指电致形变元件承受的电场作用力。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00可以为弹簧,当然,也可以为其它类别的弹性件400。

具体地,如图2-图4所示,弹簧的第一端相对第一壳体100固定,弹簧的第二端相对形变元件320固定。其中,弹簧的第一端可以通过过渡件与第一壳体100连接,即过渡件与第一壳体100直接连接,弹簧的第一端与过渡件相连接;弹簧的第二端可以直接与形变元件320连接,也可以通过间接方式与形变元件320连接。而且,弹簧的第一端与过渡件之间、弹簧的第二端与形变元件320之间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连接。

在形变元件320向靠近弹簧的方向形变的情况下,弹簧的位于第一壳体100和形变元件320之间的区域被压缩;在形变元件320向远离弹簧的方向形变的情况下,弹簧的位于第一壳体100和形变元件320之间的区域被拉伸。

如此设置,利用弹性件400的弹性势能作为驱动力,无需电动、气动或手动的动力来源,更加节能,实现起来简单方便。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如图2-图4所示,驱动机构还包括挠性连接件500,挠性连接设置在弹性件400和形变元件320之间。挠性连接件500的第一端连接弹性件400,挠性连接件500的第二端连接形变元件320,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均与挠性连接件500的中间位置相连接。其中,挠性连接件500的第一端与弹簧的端部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挠性连接件500的第二端与形变元件320的表面也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挠性连接件500可以为连接绳。在形变元件320发生形变的情况下,弹性件400的位于第一壳体100和挠性连接件500之间的区域被拉伸,形变元件320向远离弹簧的方向形变。

具体地,第一磁性件110与连接绳之间、第三磁性件120与连接绳之间均可以通过粘接、夹持连接等方式相连接,也可以在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上开设通孔,连接绳依次贯穿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的通孔,且连接绳与通孔的孔壁之间注胶,从而增大连接绳与第一磁性件110之间的连接面积,同时,也增大连接绳与第三磁性件120之间的连接面积。

如此设置,由于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通常为块状的立体结构,不方便与形变元件320直接连接,通过连接绳,规避第一磁性件110或第三磁性件120与形变元件320直接连接,减小形变元件320参与连接的面积,保证连接稳定性。而且,保证形变元件320形变的同时,形变元件320带动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均移动。

可选地,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之间具有间隙,避免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之间距离太近而导致二者相吸在一起,且二者之间通过连接部510相连接。具体地,连接部510可以为刚性连接部,刚性连接部的一端连接第一磁性件110、刚性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磁性件120。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510为挠性连接部,即为挠性连接件500的一部分,由于挠性连接件500与弹性件400连接,故弹性件400会拉直挠性连接件500,阻碍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相互靠近。

如此设置,通过连接部510,使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之间的距离固定,避免二者受吸引力影响而相互靠近,进而影响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正常的移动过程。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如图2-4所示,形变元件320可以为感温片。沿第一方向,感温片的两端与第一壳体100的内壁均相连,提高感温片的连接稳定性,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壳体100所在的平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即为图2中的Y方向。在感温片未被加热的情况下,感温片呈平面结构;在感温片被加热的情况下,感温片形变为拱状结构,如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感温片可以采用双金属感温片,具体地,感温片的端部与第一壳体100的内壁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连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感温片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00的内壁相连,挠性连接件500与感温片的另一端或其它位置相连接。

可选地,形变元件320具有多个形变点,各个形变点中,形变量最大的形变点与第一磁性件110或第三磁性件120相连。根据图3可知,感温片形变为拱状结构时,拱状结构的中间位置形变量最大,在拱状结构的中间位置至拱状结构的端部的方向上,拱状结构的形变量逐渐减小。具体地,挠性连接件500的端部可以与拱状结构的中间位置相连接,也可以与拱状结构的其它位置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挠性连接件500的端部与拱状结构的中间位置相连接。

如此设置,在形变元件320形变的过程中,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的移动行程较大,能够使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二磁性件210之间的吸力变化较大,同时,第三磁性件120和第二磁性件210之间的斥力也变化较大,从而保证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之间具有足够的变化量,实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均沿第二方向可移动,第二方向平行于第一壳体100所在的平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向即为图2中的X方向。而且,第二磁性件210位于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之间,才能实现形变元件320带动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同向移动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件110与第二磁性件210之间的距离减小,同时,第三磁性件120与第二磁性件210之间的距离增大。

如此设置,既能保证第一磁性件110与第二磁性件210之间的吸力减小,又能保证第三磁性件120与第二磁性件210之间的斥力增大。而且,第二方向平行于第一壳体100所在的平面,说明在第二方向上,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具有足够的移动空间和范围,不受第一壳体100的内壁面阻碍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2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沿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三磁性件120的移动方向,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210间隔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210,进一步增大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二磁性件210之间的最大吸力值,保证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稳定吸合;同时,增大第三磁性件120和第二磁性件210之间的最大斥力值,保证电子设备有效展开。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温度检测元件600和加热元件310,加热元件310用于加热形变元件320,此时形变元件320为感温形变元件,温度检测元件600用于检测加热元件310的加热温度,加热元件310和温度检测元件600均设于第一壳体100,且温度检测元件600与加热元件310可通信连接。在温度检测元件600检测到加热元件310的加热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情况下,加热元件310停止加热,此时弹性件400的弹性作用力为主要作用力,通过挠性连接件500拉动感温形变元件恢复形变。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元件600可以为温度传感器,当然,也可以为其它能够检测温度的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温度并非为固定温度值,可以根据使用需要来设定。但是,在加热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说明感温形变元件形变至一定程度,此时第一磁性件110和第二磁性件210之间的吸力较小,同时,第三磁性件120和第二磁性件210之间的斥力较大,此时能够直接分离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

具体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元件,温度检测元件600和加热元件310均与控制元件可通信连接,温度检测元件600将检测的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元件,控制元件依据温度信息对加热元件310进行控制。

如此设置,利用温控原理,对加热元件310的停止加热时机进行自动控制,无需手动控制加热元件310的断电时机。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磁敏元件和加热元件310,加热元件310用于加热形变元件320,此时形变元件320为感温形变元件,磁敏元件设置于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而且,磁敏元件与加热元件310可通信连接。在磁敏元件检测到磁场强度小于预设磁场强度的情况下,加热元件310停止加热,此时弹性件400的弹性作用力为主要作用力,通过挠性连接件500拉动感温形变元件恢复形变。具体地,磁敏元件可以为霍尔元件,也可以为磁敏传感器,也可以为其它能够感应磁场强度的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磁场强度即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分离后,磁敏元件的所在位置所检测的磁场强度。也就是说,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分离后,第一磁性件110与第二磁性件210不再处于吸合状态,此时达到展开电子设备的目的,加热元件310断开电连接,停止加热。

具体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元件,磁敏元件和加热元件310均与控制元件可通信连接,磁敏元件将检测的磁场强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元件,控制元件依据磁场强度信息对加热元件310进行控制。

这样一来,同样能够对加热元件310的停止加热时机进行自动控制,无需手动控制加热元件310的断电时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