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照明式充电宝的制作方法

2022-05-19 02:33: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照明式充电宝。


背景技术:

2.充电宝,是指可以直接给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有储电单元的装置,配置有标准的usb输出,基本能满足目前市场常见的移动设备手机、mp3、mp4、pda、psp、蓝牙耳机、数码相机等多种电子产品,充电宝其实就是方便易携带的大容量随身电源,它是一个集储电、升压、充电管理于一体的便携式设备,但是在较暗环境中使用充电宝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时,若电子产品可以照亮时,用户需要将电子产品对应充电宝的充电接口进行照亮,再将充电线的一端对应充电宝的充电接口插入,如此用户充电过程较为繁琐,使用不便,而若电子产品因电量耗尽等原因无法照亮时,用户则会因看不清充电宝和电子产品的充电接口,不易将充电线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充电接口中进行充电,需要通过手摸确定充电宝和电子产品的充电口的位置,如此用户充电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照明式充电宝,旨在解决现有充电宝在较暗环境中用户充电不便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照明式充电宝,包括:
5.壳体;
6.多个充电接口,设于所述壳体,包括手机充电接口和电脑充电接口;
7.至少一个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至少邻近所述多个充电接口中之一设置;
8.至少一个照明开关,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照明开关至少与所述至少一个照明灯中之一电连接。
9.可选地,所述壳体具有沿第一方向呈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10.所述手机充电接口和所述电脑充电接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11.所述照明灯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照明灯中一部分所述照明灯设于所述第一端,另一部分所述照明灯设于所述第二端。
12.可选地,所述照明开关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照明开关中之一设于所述第一端,且与设于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照明灯电连接,两个所述照明开关中另一设于所述第二端,且与设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照明灯电连接。
13.可选地,各所述照明灯可通过其对应的所述照明开关调节光照亮度。
14.可选地,所述壳体具有沿其厚度方向呈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
15.所述第一侧端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以显示电量和时间;
16.其中,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设置。
17.可选地,所述第二侧端的中部局部向内凹设形成槽口向外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口盖设有盖板,所述容置槽用以容置手机充电线和/或电脑充电线。
18.可选地,所述盖板具有呈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活动。
19.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卡扣,所述容置槽对应所述第二连接端的侧壁设有扣部,所述卡扣和所述扣部卡扣配合,以使得所述盖板扣合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端。
20.可选地,所述容置槽的底壁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内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带,各所述限位带的一端设于所述避让槽的底壁,所述限位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之间设有磁吸结构,以使得所述限位带可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固定连接。
21.可选地,所述壳体具有沿第二方向呈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
22.所述第三端设有第一卡合件,所述第四端设有第二卡合件,所述第一卡合件、所述第二卡合件与所述壳体在其厚度方向上的一侧壁围合形成卡合空间,所述卡合空间用以放置显示终端。
2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设计有一种可照明式充电宝,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的充电接口的邻近处设置有所述照明灯,如此,使得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具有照明功能,在所述照明灯开启时,所述照明灯可直接照明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的充电接口处,方便用户将充电线的一端快速准确地插入所述充电接口,同时,用户还可将待充电电子产品靠近所述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照明待充电电子产品,方便用户快速地找到待充电电子产品的充电接口,并方便用户将充电线的另一端快速准确地插入待充电电子产品的充电接口,如此极大地方便用户在较暗环境下使用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进行充电;同时,所述照明灯的设置可为用户照亮所处环境,方便用户行动;另外,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包括所述手机充电接口和所述电脑充电接口,即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既可以对手机进行充电,也可以对笔记本进行充电,还可以同时对手机和电脑进行充电,大大方便了用户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提高了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的实用性,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照明式充电宝的一实施例的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可照明式充电宝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图1中手机充电接口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28.图4为图1中电脑充电接口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29.图5为图1中照明开关的调节电路的电路图。
30.附图标号说明:
31.[0032][0033]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5]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6]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7]
充电宝,是指可以直接给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有储电单元的装置,配置有标准的usb输出,基本能满足目前市场常见的移动设备手机、mp3、mp4、pda、psp、蓝牙耳机、数码相机等多种电子产品,充电宝其实就是方便易携带的大容量随身电源,它是一个集储电、升压、充电管理于一体的便携式设备,但是在较暗环境中使用充电宝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时,若电子产品可以照亮时,用户需要将电子产品对应充电宝的充电接口进行照亮,再将充电线的一端对应充电宝的充电接口插入,如此用户充电过程较为繁琐,使用不便,而若电子产品因电量耗尽等原因无法照亮时,用户则会因看不清充电宝和电子产品的充电接口,不易将充电线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充电接口中进行充电,需要通过手摸确定充电宝和电子产品的充电口的位置,如此用户充电极为不便。
[0038]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照明式充电宝,图1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
照明式充电宝一实施例。
[0039]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包括壳体1、多个充电接口、至少一个照明灯4和至少一个照明开关5,所述多个充电接口设于所述壳体1,包括手机充电接口3和电脑充电接口4,所述照明灯4至少邻近所述多个充电接口中之一设置,所述照明开关5设于所述壳体1,所述照明开关5至少与所述至少一个照明灯4中之一电连接。
[004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设计有一种可照明式充电宝100,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的充电接口的邻近处设置有所述照明灯4,如此使得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具有照明功能,在所述照明灯4开启时,所述照明灯4可直接照明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的充电接口处,方便用户将充电线的一端快速准确地插入所述充电接口,同时,用户还可将待充电电子产品靠近所述照明灯4,所述照明灯4照明待充电电子产品,方便用户快速地找到待充电电子产品的充电接口,并方便用户将充电线的另一端快速准确地插入待充电电子产品的充电接口,如此极大地方便用户在较暗环境下使用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进行充电;同时,所述照明灯4的设置可为用户照亮所处环境,方便用户行动;另外,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包括所述手机充电接口3和所述电脑充电接口4,即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既可以对如手机、蓝牙等小功率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也可以对如笔记本等大功率电子产品进行充电,还可以同时为小功率电子产品和大功率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大大方便了用户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提高了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的实用性,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
[004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手机充电接口3不仅适用于手机,还可以适用于蓝牙等小功率电子产品,所述电脑充电接口4不仅适用于笔记本,还可以适用于其它大功率电子产品。
[0042]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1内部安装有mcu控制器,所述mcu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充电接口、充电脉宽调制、电池保护电路、ntc热敏电阻和锂电池电连接,所述锂电池与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池保护电路与所述充电脉宽调制电连接,所述充电脉宽调制与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所述mcu控制器还与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照明开关5电连接,所述电池保护电路还分别与手机输出电路、电脑输出电路电连接,所述手机输出电路分别与所述mcu控制器、识别芯片电连接,所述识别芯片与所述手机充电接口3电连接,所述电脑输出电路与所述电脑充电接口4电连接,以此实现手机和电脑的充电。
[0043]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照明灯4的类型不受限制,可以是白炽灯、荧光灯等等,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灯4为led等,节能环保,且耗电低。
[0044]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手机充电接口3和所述电脑充电接口4的设置位置不受限制,可以设于所述壳体1的同一端,也可以设于所述壳体1的不同端,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具有沿第一方向呈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手机充电接口3和所述电脑充电接口4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端11和所述第二端12;所述照明灯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照明灯4中一部分所述照明灯4设于所述第一端11,另一部分所述照明灯4设于所述第二端12。所述手机充电接口3与所述电脑充电接口4分设于所述壳体1的两端,可在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需要对手机和电脑同时进行充电时,手机充电线和电脑充电线的放置互补干扰,也便于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的放置;另外多个所述照明灯4分设于所述壳体1的两端,不仅可根据实际情况照明需要的所述充电接口,同时若两端的所述照明灯4均点亮,则可为用户扩大了照明范围,即扩大了用户可见视野范围,为用户提供方便。
[0045]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所述照明灯4与多个所述充电接口的位置分布不受限制,可以是每一所述照明灯4邻近一个所述充电接口设置,也可以是一个所述照明灯4设于多个所述充电接口之间等等。
[0046]
还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方向为f1方向。
[0047]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开关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照明开关5中之一设于所述第一端11,且与设于所述第一端11的所述照明灯4电连接,两个所述照明开关5中另一设于所述第二端12,且与设于所述第二端12的所述照明灯4电连接,即多个所述照明灯4分别控制于两个所述照明开关5,在需要所述照明灯4进行照明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用户需求开启所需的所述照明灯4照明,并不需多个所述照明灯4全部开启,如此在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前提下减少电量损耗,延长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的使用时间。
[0048]
进一步地,各所述照明灯4可通过其对应的所述照明开关5调节光照亮度,如此可在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前提下进一步地减少电量损耗,在用户仅需要照明所述充电接口处时,可通过所述照明开关5调暗所述照明灯4的亮度,在用户需要看清所处环境时,可通过所述照明开关5调亮所述照明灯4的亮度。具体地,请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1内部安装有灯光控制器,该灯光控制器包括调节电路,该调节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mos管q1、电阻r1、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主控芯片的型号为d1582;所述主控芯片u1的1引脚依次通过所述电容c3、电容c1和电阻r1接tp连接端口;所述主控芯片u1的2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2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3、7、8引脚悬空;所述主控芯片u1的4引脚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5引脚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4和电阻r2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6引脚接所述供电电路输出的3.3v电压;所述mos管q1的g级接所述电阻r5与所述电阻r3间的节点;所述mos管q1的d极接光源;所述mos管q1的s极接地。用户按压所述照明开关5,携带的电容信号从所述tp连接端口传入所述调节电路中,主控芯片u1接收后送出pwm信号至所述mos管q1,让mos管q1工作于开关状态,从而快速地开关led光源,实现调光功能。
[0049]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1具有沿其厚度方向呈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侧端13和第二侧端14;所述第一侧端13设有显示屏6,所述显示屏6用以显示电量和时间;其中,所述壳体1的厚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设置。所述显示屏6的设置使得用户可随时查看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的储存电量,在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的电量完全消耗前可及时充电,避免出现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供电不足的问题,同时还供用户随时查看时间,为用户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方便。
[0050]
需要说明的是,电量在所述显示屏6上的显示形式不受限制,可以是图形显示,也可以是数字显示,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电量显示采用数字显示方式,信息显示更加清楚明了。
[005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侧端14的中部局部向内凹设形成槽口向外的容置槽141,所述容置槽141的槽口盖设有盖板7,所述容置槽141用以容置手机充电线和/或电脑充电线,所述容置槽141的设置大大方便了用户携带所述手机充电线和/或所述电脑充电线,也提高了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的实用性,避免出现用户因忘带所述手机充电线和/或所述电脑充电线而导致无法充电的情况。
[005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容置槽141的槽口端面的形式不受限制,可以呈圆形设置,也可以呈方形设置,还可以呈多边形设置,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容置槽141的槽口端
面呈方形设置,便于加工。
[0053]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容置槽141内还可以放置转换线或零钱等其它体积较小的物体,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
[0054]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盖板7与所述壳体1的连接方式不受限制,具体地,所述盖板7具有呈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端71和第二连接端72,所述第一连接端71与所述容置槽141的一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72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容置槽141的槽口活动,如此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端71与所述容置槽141的一侧壁固定连接,即所述盖板7始终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进而可避免出现所述盖板7丢失的情况,更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71与所述容置槽141的一侧壁铰接,便于所述盖板7的拆卸与更换。
[005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端72与所述壳体1的连接形式不受限制,可以是磁吸连接,也可以是卡接等等,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端72设有卡扣,所述容置槽141对应所述第二连接端72的侧壁设有扣部,所述卡扣和所述扣部卡扣配合,以使得所述盖板7扣合于所述容置槽141的槽口端,如此设置,实现所述盖板7封闭所述容置槽,同时方便用户操作。
[0056]
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容置槽141的底壁开设有避让槽142,所述避让槽142内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带8,各所述限位带8的一端设于所述避让槽142的底壁,所述限位带8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置槽141的侧壁之间设有磁吸结构,以使得所述限位带8可与所述容置槽14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带8的设置用以将放置于所述容置槽141内的所述手机充电线和所述电脑充电线分别捆扎固定,方便储存和用户取用,避免所述手机充电线和所述电脑充电线摆放混乱,甚至两根或多根线相互缠绕,使得用户在充电拿取时还要将多根线分离开来,同时也避免在用所述盖板7封闭所述容置槽141时,所述手机充电线或所述电脑充电线向容置槽141外伸出,从而在用户操作所述盖板7封闭所述容置槽141时产生干扰。
[0057]
具体地,所述磁吸结构包括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中之一设于所述限位带8远离所述避让槽142的一端,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中另一设于所述容置槽141的侧壁,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磁性相异,以使得所述限位带8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容置槽141的侧壁时,通过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磁吸,所述限位带8与所述容置槽141的侧壁固定连接;更具体地,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其中之一为磁块,其中另一为铁块,所述铁块设于所述限位带8的另一端,所述磁块设于所述容置槽141的侧壁。
[0058]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限位带8的材质可为弹性材质,例如橡胶等等。
[0059]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1具有沿第二方向呈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三端15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15设有第一卡合件9,所述第四端设有第二卡合件,所述第一卡合件9、所述第二卡合件与所述壳体1在其厚度方向上的一侧壁围合形成卡合空间,所述卡合空间用以放置显示终端,如此,在显示终端例如手机进行充电时,可被所述第一卡合件9和所述第二卡合件夹持固定于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在其厚度方向上的一侧壁,这样显示终端就不会因受外力作用远离所述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活动,进而使得所述手机充电线脱离于所述手机充电接口3,阻断了手机的充电,所述第一卡合件9和所述第二卡合件的设置提高了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与电子设备的电连接稳定性。
[0060]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1,所述第二方向为f2方向。
[0061]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终端可被所述第一卡合件9和所述第二卡合件夹持固定于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设有所述显示屏6的一侧,也可被夹持固定于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设有容置槽141的一侧,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终端被固定夹持于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设有容置槽141的一侧,如此不会遮挡用户查看所述显示屏6上的相关信息。
[0062]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卡合件9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三端15活动,所述第二卡合件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四端活动,如此通过所述第一卡合件9和所述第二卡合件的活动可调节所述卡合空间的大小,以此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所述显示终端,提高了所述可照明式充电宝100的实用性。
[006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