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2022-05-18 11:57: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域名访问容器服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容器技术是比较流行的提供微服务的paas技术,而kubernetes是容器编排调度的事实标准,基于kubernetes提供容器云平台是各大云厂商的首选。浪潮云基于kubernetes提供的容器云平台,用于提供以容器化的形式支持应用服务的功能,用户基于浪潮容器云平台提供应用服务后,如何访问应用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3.访问用户的应用一般通过网络访问,标准的网络堆栈一共有7层,一般基于tcp/ip协议访问用户应用,tcp/ip的访问形式为:应用服务器ip:端口号方式。访问应用服务有两种方式:ip:端口号和域名:端口号。通过ip:端口号方式访问服务有一个弊端,即应用服务端ip变更后,所有的应用客户端都需要做对应修改才能正常访问服务。大部分的应用都通过域名访问,由域名系统解析对应的ip,当ip有变更后,只需要修改域名系统的配置,这个修改往往是自动化的。
4.通过ip:端口号方式访问应用,当应用部署在固定的应用服务器上时,应用服务器ip一般不会发生变更,这样客户端只需要访问固定的ip和端口号就能保证访问到应用。
5.但是,当用户的应用部署在容器云平台中时,用户的应用以容器形式存在,为了保证容器的高可用,当应用容器发生异常或容器云平台资源不足时,容器云平台会把容器重启或驱逐后重启,达到容器高可用的目的,但是容器一旦重启,容器的ip就会发生变更,这个变更在容器云平台中是正常的变更,所以在容器云平台中应用的ip是不固定的。
6.在容器云平台中一般通过容器服务负载均衡到多副本容器应用上,但是容器服务的ip也不是固定的,当容器服务重启时,容器服务的ip就会发生变更。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持续稳定的容器应用访问功能,提升了浪潮容器云平台的容器访问能力,支持国产化服务器,提升浪潮容器云适配国产化服务器的能力的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方法。
8.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系统。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方法,采用coredns实现dns服务器功能,在容器内部提供域名服务器动态更新容器云平台中容器服务域名和ip的对应关系,容器之间的访问,通过域名服务器解析到容器服务的最新ip,通过容器服务ip:端口号访问具体容器应用。
11.除采用coredns实现dns服务器功能外,还可采用kube-dns实现dns服务器功能。调用容器的api服务器,把容器组、服务的ip与容器组名、服务名对应起来,并存放到域名服务
器中。当容器组通过域名访问其他容器组时,会调用coredns或kube-dns服务器,获取到对应的ip,通过ip:端口号方式访问对应的容器,实现容器的访问。
12.访问应用服务有两种方式:ip:端口号和域名:端口号。通过ip:端口号方式访问服务有一个弊端,即应用服务端ip变更后,所有的应用客户端都需要做对应修改才能正常访问服务。大部分的应用都通过域名访问,由域名系统解析对应的ip,当ip有变更后,只需要修改域名系统的配置,这个修改往往是自动化的。
13.在容器云平台中,也可以通过域名访问对应的容器,域名和容器ip的对应关系由coredns实现。coredns支持kubernetes插件,通过这个插件,coredns完成对集群容器组、容器服务等资源ip的管理,并把这些资源ip放到集群默认域中,支持服务名.命名空间.容器服务.集群默认域、容器组ip.命名空间.容器组.集群默认域的域名解析。容器组使用coredns作为域名系统解析器,当容器访问对应的域名时,通过coredns解析,获取对应的ip,再通过ip:端口号实现容器服务间的网络通信。
14.作为优选,调用容器的api服务器,把容器组、服务的ip与容器组名、服务名对应起来,并存放到域名服务器中。
15.作为优选,容器组通过域名访问其他容器组时,调用coredns服务器,获取到对应的ip,通过ip:端口号方式访问对应的容器。
16.作为优选,coredns支持kubernetes插件,通过kubernetes插件,coredns完成对集群容器组、容器服务资源ip的管理,并把该资源ip放到集群默认域中,支持服务名.命名空间.容器服务.集群默认域、容器组ip.命名空间.容器组.集群默认域的域名解析。
17.作为优选,在容器云平台中运行容器域名服务器,收集容器云平台的容器服务域名和ip的对应关系,生成容器组时,生成访问域名服务器的ip,当容器组访问容器服务时,访问容器域名服务器获取容器服务的ip,通过容器服务ip:端口号访问另一容器组。
18.该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方法由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系统来实现。coredns由服务器、处理器、后端服务和插件组成,服务器用于加载配置文件并启动coredns,配置文件中指定使用的插件;处理器为插件的抽象接口;后端服务为每个插件管理资源的抽象;插件包括kubernetes、etcd、hosts。
19.一种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系统,coredns由服务器、处理器、后端服务和插件组成,服务器用于加载配置文件并启动coredns,配置文件中指定使用的插件;处理器为插件的抽象接口;后端服务为每个插件管理资源的抽象;插件包括kubernetes、etcd、hosts。
20.作为优选,处理器包括命名和处理dns。
21.作为优选,后端服务包括获取服务、通过ip反向获取dns、查找、返回服务记录。
22.作为优选,所述kubernetes插件实现集群服务、容器组资源的域名管理;etcd实现对etcd服务器资源的域名管理;hosts实现对本机hosts资源的域名管理。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方法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所述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方法通过域名服务器实时更新域名和容器服务ip的对应关系,支持容器组访问域名服务器获取容器服务ip的功能,并最终通过容器服务ip:端口号访问容器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容器应用访问功能,提升了浪潮容器云平台的容器访问能力,支持了国产化服务器,适配了x86、arm、mips等多种cpu
架构,提升了浪潮容器云适配国产化服务器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发明所述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方法的流程图;
25.图2是本发明所述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26.图3是本发明所述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系统的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方法及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实施例
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方法,采用coredns实现dns服务器功能,在容器内部提供域名服务器动态更新容器云平台中容器服务域名和ip的对应关系,容器之间的访问,通过域名服务器解析到容器服务的最新ip,通过容器服务ip:端口号访问具体容器应用。调用容器的api服务器,把容器组、服务的ip与容器组名、服务名对应起来,并存放到域名服务器中。
30.容器组通过域名访问其他容器组时,调用coredns服务器,获取到对应的ip,通过ip:端口号方式访问对应的容器。
31.coredns支持kubernetes插件,通过kubernetes插件,coredns完成对集群容器组、容器服务资源ip的管理,并把该资源ip放到集群默认域中,支持服务名.命名空间.容器服务.集群默认域、容器组ip.命名空间.容器组.集群默认域的域名解析。
32.在容器云平台中运行容器域名服务器,收集容器云平台的容器服务域名和ip的对应关系,生成容器组时,生成访问域名服务器的ip,当容器组1访问容器服务时,访问容器域名服务器获取容器服务的ip,通过容器服务ip:端口号访问容器组2。
33.该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方法由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系统来实现。coredns由服务器、处理器、后端服务和插件组成,服务器用于加载配置文件并启动coredns,配置文件中指定使用的插件;处理器为插件的抽象接口;后端服务为每个插件管理资源的抽象;插件包括kubernetes、etcd、hosts。
34.该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方法为用户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容器应用访问功能,提升了浪潮容器云平台的容器访问能力,支持了国产化服务器,适配了x86、arm、mips等多种cpu架构,提升了浪潮容器云适配国产化服务器的能力。
35.本发明的实现多cpu架构域名访问容器服务的系统,coredns由服务器、处理器、后端服务和插件组成,服务器用于加载配置文件并启动coredns,配置文件中指定使用的插件;处理器为插件的抽象接口;后端服务为每个插件管理资源的抽象;插件包括kubernetes、etcd、hosts。
36.其中处理器包括命名和处理dns。后端服务包括获取服务、通过ip反向获取dns、查找、返回服务记录。kubernetes插件实现集群服务、容器组资源的域名管理;etcd实现对etcd服务器资源的域名管理;hosts实现对本机hosts资源的域名管理。
3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
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