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记录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与流程

2022-05-18 05:45: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升华转印法中,例如,将通过喷墨法附着在中间记录介质上的升华性染料转印到如聚酯等的布帛上。近年来,利用升华转印法在布帛等上实施记录而简便地进行各种产品的制造,并且期望将升华转印法适用于聚酯以外的布帛上。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升华转印法存在难以在聚酯以外的布帛上形成高品质图像的问题。于是已知有利用具有脱模剂层的转印纸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干式转印印染法,其中利用具有脱模剂层和油墨接受层的转印纸,通过将附着有油墨组合物的转印纸相对于布帛进行加压加热处理,从而将水溶性染料油墨转印、固定处理到织物上。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wo2007/111302号。
7.然而,已经发现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方法具有在低占空比部分不能很好地进行转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是一种记录方法,具有:着色油墨附着工序,通过喷墨法将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到中间转印介质上以形成记录区域a;以及透明油墨附着工序,将透明油墨组合物附着到记录区域a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着色油墨组合物包含升华性染料、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中间转印介质具有包含树脂的剥离层。
9.此外,本发明是进行上述记录方法的喷墨记录装置,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具备喷出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和喷出透明油墨组合物的喷嘴,该着色油墨组合物包含升华性染料、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透明油墨组合物包含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
附图说明
10.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串联式喷墨装置的立体图。
11.符号说明
12.20、串行打印机;220、传送单元;230、记录单元;231、喷墨头;234、滑架;235、滑架移动机构;f、记录介质;s1、s2、主扫描方向;t1、t2、副扫描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14.1.记录方法
15.本实施方式的记录方法具有:着色油墨附着工序,通过喷墨法将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到中间转印介质上以形成记录区域a,以及透明油墨附着工序,将透明油墨组合物附着到记录区域a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着色油墨组合物包含升华性染料、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中间转印介质具有包含树脂的剥离层。
16.如上所述,在现有技术的升华转印方法的一例中,已知有将中间转印介质的层的一部分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方法。然而,已经发现,根据附着在中间转印介质上的油墨组合物的击入量的不同,存在因无法充分发挥对记录介质的粘着力而不进行转印的问题。
17.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透明油墨组合物,将透明油墨组合物附着在记录区域a的至少一部分上,以补充在低占空比部分上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击入量,并可在整个记录区域实现良好的转印,提高低占空比部分的转印性,下面将详细描述各工序。
18.1.1.着色油墨附着工序
19.着色油墨附着工序是通过喷墨法将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到中间转印介质上形成记录区域a的工序。通过喷墨法进行的油墨组合物的喷出可以利用公知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喷出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压电方式、通过加热油墨产生的泡(bubble)来喷出油墨的方式等。
20.另外,在着色油墨附着工序中,较优选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于中间转印介质的剥离层,在剥离层上形成记录区域a。
21.1.1.1.着色油墨组合物
22.着色油墨组合物包含升华性染料、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根据需要可以包含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等。
23.1.1.1.1.升华性染料
24.在本实施方式中,“升华性染料”是指具有通过加热升华的性质的染料。作为这种升华性染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c.i.分散黄3、7、8、23、39、51、54、60、71、86;c.i.分散橙1、1:1、5、20、25:1、33、56、76;c.i.分散棕2;c.i.分散红11、50、53、55、55:1、59、60、65、70、75、93、146、158、190、190:1、207、239、240;c.i.分散紫8、17、23、27、28、29、36、57;c.i.分散蓝14、19、26、26:1、35、55、56、58、64、64:1、72、72:1、81、81:1、91、95、108、131、141、145、359等。
25.1.1.2.水溶性有机溶剂
26.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甘油;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等二醇类;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醚、三甘醇单甲醚、三甘醇单丁醚等二醇单醚类;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等含氮溶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2-丁醇、叔丁醇、异丁醇、正戊醇、2-戊醇、3-戊醇及叔戊醇等醇类。此外,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27.其中,较优选甘油、二醇类和二醇单醚类,进一步优选甘油、丙二醇和三甘醇单甲醚。通过使用这样的水溶性溶剂,具有更提高低占空比部分的转印性的倾向。
28.基于着色油墨组合物的总量,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含量较优选为7.5~35质量%,更优选为10~3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25质量%。当水溶性溶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
喷出稳定性更提高,对中间转印介质的润湿性更提高,并且在低占空比部分的转印性有更提高的倾向。
29.1.1.1.3.水
30.相对于着色油墨组合物的总量,水含量较优选为60~90质量%,更优选为65~8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70~80质量%。
31.1.1.1.4.表面活性剂
32.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33.作为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较优选是选自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和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的环氧烷加成物以及2,4-二甲基-5-癸炔-4-醇和2,4-二甲基-5-癸炔-4-醇的环氧烷加成物的一种以上。
34.作为氟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可举出全氟烷基磺酸盐、全氟烷基羧酸盐、全氟烷基磷酸酯、全氟烷基环氧乙烷加成物、全氟烷基甜菜碱、全氟烷基氧化胺化合物。
35.作为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可举出聚硅氧烷系化合物、聚醚改性有机硅氧烷等。
36.其中,更优选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通过使用这种表面活性剂,喷出稳定性更提高,且对中间转印介质的润湿性更提高,在低占空比部分的转印性趋于更提高。
37.相对于着色油墨组合物的总量,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较优选为0.1~2.0质量%,更优选为0.2~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3~1.0质量%。当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喷出稳定性更提高,且对中间转印介质的润湿性更提高,在低占空比部分的转印性趋于更提高。
38.1.1.1.5.分散剂
39.着色油墨组合物可以包含分散剂。通过包含分散剂,有升华性染料的分散稳定性更提高、且保存稳定性、喷出稳定性等更提高的倾向。作为分散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阴离子系分散剂、非离子系分散剂和高分子分散剂。且分散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40.作为阴离子系分散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芳香族磺酸的福尔马林缩合物、β-萘磺酸的福尔马林缩合物、烷基萘磺酸的福尔马林缩合物以及杂酚油磺酸的福尔马林缩合物等。
41.作为上述芳香族磺酸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杂酚油磺酸、甲酚磺酸、苯酚磺酸、β-萘酚磺酸、甲基萘磺酸、丁基萘磺酸等烷基萘磺酸、β-萘磺酸与β-萘酚磺酸的混合物、甲酚磺酸与2-萘酚-6-磺酸的混合物、木质素磺酸等。
42.作为非离子系分散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植物甾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和胆甾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等。
43.作为高分子分散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聚丙烯酸偏烷基酯、聚亚烷基多胺、聚丙烯酸盐、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基萘-马来酸共聚物等。
44.相对于升华性染料的总量,分散剂的含量较优选为1~200质量%,更优选50~150质量%。分散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有升华性染料的分散稳定性更提高、保存稳定性、喷出稳定性等更提高的倾向。
45.1.1.1.6.其他添加剂
46.着色油墨组合物根据需要还包括抗真菌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螯合剂、氧吸收剂、ph调节剂(例如,三乙醇胺、己二酸、氢氧化钾)或者溶解助剂及其他各种可用于普通油墨中的添加剂。且各种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47.1.1.1.7.表面张力
48.着色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s1在25℃下较优选为20~30mn/n,更优选为21~27mn/n,进一步优选为22~25mn/n。当着色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s1在上述范围内时,喷出稳定性更提高,对中间转印介质的润湿性更提高,在低占空比部分的转印性更提高。
4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张力可以使用表面张力计(协和界面科学株式会社制造,表面张力计cbvp-z等),在25℃的液温下通过wilhelmy法进行测定。
50.1.1.2.中间转印介质
51.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的中间转印介质具有剥离层。通过使用这样的中间转印介质,可以在后述的转印工序中从中间转印介质剥离剥离层,将剥离层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由此,可以获得附着有剥离层的记录介质。
52.中间转印介质具有形成在基材上的剥离层,剥离层具有通过加热从基材剥离的剥离性,构成为在与记录介质相对的状态下加热而附着在记录介质上。从这一观点来看,剥离层中所含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优选为100℃以上且200℃以下。因此,通过在转印工序中加热,剥离层可以从中间转印介质上剥离并附着到记录介质上。
53.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中间转印介质除了上述剥离层之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具有其它层。例如,作为其它层,可举出形成在剥离层的与基材层相反侧的表面上的油墨接收层。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在着色油墨附着工序中将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于油墨接受层,在转印工序中将剥离层从中间转印介质剥离,剥离层和油墨接受层附着在记录介质上。在这种情况下,油墨接收层和剥离层这两个层被转移到记录介质上,使得油墨接收层附着到记录介质上。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与转印并行进行地,通过转印工序中的加热,附着在油墨接收层上的着色墨组合物可以从油墨接收层升华扩散到剥离层。
54.剥离层较优选为透明的层,油墨接收层较优选为不透明的层,特别优选白色层。因此,通过转印工序中的加热,附着在油墨接收层上的着色墨组合物可以从油墨接收层升华扩散到剥离层。白色油墨接收层变成隐藏记录介质的颜色的层,通过升华性染料扩散到其上形成的剥离层中,无论记录介质的颜色如何,都可以形成转印性良好的图像。
55.作为剥离层中包含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选自聚酯、聚苯乙烯、聚丙烯酸、聚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乙烯-乙酸乙烯酯)和基于二烯丙基甲基氯化铵的聚合物组成的组的一种以上。通过包含这样的树脂,剥离性更提高,低占空比部的转印性更提高,渗色也有被更抑制的倾向。
56.作为这种中间转印介质没有特别限制,可举例由forever公司制造的subli-light(no-cut)和subli-flex(no-cut)等。
57.1.2.透明油墨附着工序
58.透明油墨附着工序是将透明油墨组合物附着在记录区域a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工序。透明油墨组合物的附着方法不限于喷墨法,也可以使用辊涂、喷涂等。
59.其中,从能够高精度地控制透明油墨组合物的附着位置和附着量的方面考虑,较优选喷墨法。通过使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调整透明油墨组合物相对于记录区域a的附着位置
和附着量,在后述的转印工序中,能够得到转印性更高、渗色更少的记录物。具体而言,通过使用喷墨方式,在记录区域a的着色油墨组合物的附着量较少的部分附着相对较多的透明油墨组合物,能够更提高转印性,并且通过在记录区域a的着色油墨组合物的附着量较多的部分附着相对较少量的透明油墨组合物,能够抑制附着的油墨组合物量过多时发生的渗色。
60.具体地,当在着色墨附着工序中形成的记录区域a具有其中着色油墨组合物的附着量小于21mg/inch2的记录区域a1时,较优选透明油墨组合物附着到记录区域a1上。因此,可以根据在记录区域a上的着色油墨组合物的附着量来附着透明墨水组合物,并且可以在整个记录区域a上更提高转印性且可以抑制渗色。
61.在透明油墨附着工序中,较优选以附着在记录区域a上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和透明油墨组合物的总附着量在预定范围内的方式附着透明油墨组合物。具体而言,附着在记录区域a上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和透明油墨组合物的总量较优选为6.3~25.2mg/inch2,更优选为7.4~25.2mg/inch2,进一步优选为8.4~21mg/inch2。当总附着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具有更提高转印性的倾向。
62.此外,在透明油墨附着工序中,较优选在与记录区域a相邻的非记录区域b上进一步附着透明油墨组合物。因此,记录区域a的边界部及细线部的品质趋于更提高。
63.1.2.1.透明油墨成分
64.在本实施例中,“透明油墨”不是用于着色的油墨,而是用于其它目的的油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记录区域a的至少一部分上附着透明油墨组合物,能够在后述的转印工序中将记录区域a内的液体量设定为预定值以上。因此,低占空比部分的转印性趋于更提高。此外,通过将透明油墨组合物进一步附着到非记录区域b上,使得即使在记录区域a之外的周边区域也可以有效地进行转印,记录区域a的边界部及细线部的品质趋于更提高。应该注意的是,透明油墨中并不仅仅包含水。
65.作为透明油墨组合物中所含的成分,除了升华性染料以外,可例示与上述着色油墨组合物中例示的成分相同的成分,透明油墨组合物包含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必要时,可以包含表面活性剂等。透明油墨组合物中包含的成分和着色油墨组合物中包含的成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66.1.2.1.1.水溶性有机溶剂
67.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较优选甘油、二醇类和二醇单醚类,更优选甘油、丙二醇、三甘醇、三甘醇单甲醚和三甘醇单丁醚。进一步优选甘油、丙二醇和三甘醇单甲醚。通过使用这样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具有更提高低占空比部分的转印性的倾向。
68.相对于着色油墨组合物的总量,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含量较优选为7.5~35质量%,更优选为10~30质量%,进一步更优选为15~25质量%。当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对中间转印介质的润湿性更提高,通过使用这样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在低占空比部分的转印性有更提高的倾向。
69.较优选着色油墨组合物和透明油墨组合物包含一种以上的相同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更优选包含两种以上相同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因此,后述的转印工序中的升华扩散和剥离层的转印更顺利地进行,所得记录物的转印性更提高,渗色有更被抑制的倾向。
70.1.2.1.2.水
71.相对于着色油墨组合物的总量,水含量较优选为70~99.5质量%,更优选为70~95质量%,并且进一步优选为75~90质量%。
72.1.2.1.3.表面活性剂
73.作为表面活性剂,较优选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更优选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较优选着色油墨组合物和透明油墨组合物含有一种以上相同的表面活性剂。因此,后述的转印工序中的升华扩散和剥离层的转印更顺利地进行,所得记录物的转印性更提高,渗色有更被抑制的倾向。
74.基于着色油墨组合物的总量,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较优选为0.1~2.0质量%,更优选为0.2~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3~1.0%按质量。当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低占空比部分的转印性趋于更提高。
75.1.2.1.4.表面张力
76.透明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s2在25℃下较优选为20~40mn/n,更优选为21~32mn/n,进一步优选为22~28mn/n。如果透明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s2在上述范围内,则喷出稳定性更提高,透明油墨组合物对记录介质的润湿性更提高,低占空比部的转印性趋于更提高。
77.着色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s1与透明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s2之差的绝对值较优选为5.0以内,更优选为4.0以内,进一步优选为3.0以内。表面张力s1与表面张力s2之差在上述范围内时,后述的转印工序中的升华扩散和剥离层的转印更顺利地进行,得到的记录物的转印性更提高,渗色有更被抑制的倾向。此外,使用多种油墨组合物作为着色油墨组合物时,各着色油墨组合物与透明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差较优选在上述范围内。
78.1.2.2.记录介质
79.作为记录介质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布帛(疏水性纤维布帛等)、树脂(塑料)膜、纸、木材、皮革、玻璃、金属、陶瓷等。另外,作为记录介质,可以使用片状、球状、长方体状等立体形状的材料。
80.当记录介质为布帛时,构成布帛的纤维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聚酯纤维、尼龙纤维、三醋酸纤维、二醋酸纤维、聚酰胺纤维以及使用这些纤维中的两种以上的合成纤维或半合成纤维;丝绸、棉、羊毛、尼龙、聚酯等天然纤维;人造丝等再生纤维。此外,这些纤维可以作为两种以上的混纺品使用。
81.其中,较优选含有棉的布帛。尽管这种记录介质经常用作织物产品,但是通过现有技术的升华转印法难以获得高品质的记录物,本发明特别有用。
82.当记录介质为树脂(塑料)膜时,可以利用的树脂(塑料)膜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聚酯膜、聚氨酯膜、聚碳酸酯膜、聚苯硫醚膜、聚酰亚胺膜、聚酰胺-酰亚胺膜等。树脂(塑料)膜可以是多层层叠而成的层叠体,也可以由材料组成呈梯度变化的梯度材料构成。
83.1.3.转印工序
84.在本实施方式的记录方法中,较优选进一步具有转印工序,在使中间转印介质的形成有记录区域a的表面和记录介质的面彼此相对的状态下加热,从而把在记录区域a中形成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面上。此时,图像的转印中包括将中间转印介质的剥离层与在记录区域a中形成的图像一起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85.转印工序中的加热温度较优选为160~220℃,更优选为160~190℃,进一步优选
为170~190℃。当加热温度在上述范围内时,除剥离层容易从中间转印介质上剥离并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外,得到的记录对象的转印性更提高,渗色有更抑制的倾向。
86.转印工序中的加热时间较优选为15~120秒,更优选为20~90秒,进一步优选为20~80秒。当加热时间在上述范围内时,除剥离层容易从中间转印介质上剥离并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外,得到的记录对象的转印性更提高,渗色有更抑制的倾向。
87.在转印工序中,较优选在中间转印介质的记录区域a和记录介质在紧贴的状态下加热,更优选在加压状态下加热。转印工序中的压力较优选为1.0~8.0kn/cm3,更优选为2.0~6.0kn/cm3。当压力在上述范围内时,除剥离层容易从中间转印介质上剥离并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外,得到的记录对象的转印性更提高,渗色趋于更抑制。
88.转印工序较优选在附着于记录区域a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和透明油墨组合物的总附着量为预定值以上的状态下进行。更具体而言,进行转印工序时附着在记录区域a上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和透明油墨组合物的总附着量较优选为5.0mg/inch2以上,更优选为5.9~25.2mg/inch2。更优选6.7~21mg/inch2。总附着量为5.0mg/inch2以上时,记录区域a整体的转印性有更提高的倾向。另外,总附着量为21mg/inch2以下时,有进一步抑制渗色的倾向。当着色油墨组合物的附着量为5.0mg/inch2以上时,透明油墨组合物可以不附着到该部分的记录区域a。
89.2.喷墨记录装置
90.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是进行上述记录方法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喷出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和喷出透明油墨组合物的喷嘴其中,着色油墨组合物包含升华性染料、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透明油墨组合物包含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
91.作为喷墨设备的一个例子,图1示出了串行打印机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串行打印机20具备输送单元220和记录单元230。输送单元220将提供给串行打印机的记录介质f输送到记录单元230,并且将记录后的记录介质排出到串行打印机的外部。具体地,输送单元220具有各个传送辊,其在副扫描方向t1、t2上输送传送来的记录介质f。
92.此外,记录单元230具备滑架234和滑架移动机构235,滑架234搭载有喷墨头231,喷墨头231具有相对于从输送单元220送来的记录介质f喷出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和喷出透明油墨组合物的喷嘴,滑架移动机构235用于在记录介质f的主扫描方向s1和s2上移动滑架234。
93.在串行打印机的情况下,设置有长度小于记录介质宽度的喷头作为喷墨头231,移动该喷头以多程(multi-pass)进行记录。此外,在串行打印机中,喷墨头231安装在沿预定方向移动的滑架234上,喷墨头随着滑架的移动而移动以将着色油墨组合物和透明油墨组合物喷出到记录介质上。因此,执行两程以上(multi-pass)做记录。该程也称为主扫描。在程与程之间执行输送记录介质的副扫描。即,交替执行主扫描和副扫描。
94.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装置不限于上述的串行方式的打印机,也可以是上述的行方式的打印机。
95.实施例
96.下文将参考实施例和比较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97.1.油墨组合物的制备
98.混合各成分以具有下表1中所示的组成以获得着色油墨组合物和透明油墨组合
物。在表1中以质量%示出组成。
99.表1
[0100][0101]
表1中使用的缩写和产品成分如下。
[0102]
升华性染料
[0103]
db359:c.i.分散蓝359
[0104]
dr60:c.i.分散红60
[0105]
dy54:c.i.分散黄54
[0106]
水溶性溶剂
[0107]
丙二醇
[0108]
三甘醇
[0109]
甘油
[0110]
三甘醇单甲醚
[0111]
三甘醇单丁醚
[0112]
表面活性剤
[0113]
byk348(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毕克化学日本公司制造)
[0114]
olfine e1010(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日信化学工业公司制造)
[0115]
1.1.表面张力的测量
[0116]
各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使用表面张力计(协和界面科学株式会社制造、表面张力计cbvp-z等)在液温25℃下通过wilhelmy法进行测定。
[0117]
2.评价方法
[0118]
2.1.转印性
[0119]
利用喷墨打印机(px-g930,由精工爱普生公司制造)以720dpi
×
720dpi的分辨率以表2~3记载的占空比相对于具有剥离层的subli-light(no-cut)(由forever公司制造)附着上述着色油墨组合物1~3,形成各个单色满版图案的记录区域a。此外,在记录区域a中,着色油墨组合物1~3的印刷区域分别相邻地形成。
[0120]
此外,使用相同的喷墨打印机(px-g930,由精工爱普生公司制造),以表2~3所示
的占空比相对于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域a附着透明油墨组合物。
[0121]
接着,使形成的记录区域a与记录介质(棉布帛)相对并紧贴,使用热压机(tp-608m,太阳精机公司制)在185℃、30秒、4.2kn/cm2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加热,并进行转印。在第一次加热完成后,在10秒内将中间转印介质从记录介质上取下,在185℃、30秒、4.2kn/cm2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压制机再次进行第二次加热使转印物固定在记录介质上。这些油墨组合物从附着到转印的时间设定为30秒。此外,室温为25℃,湿度为30%。
[0122]
另外,“占空比”是通过下式计算的值,100%占空比意味着对所有像素附着有一滴油墨。
[0123]
占空比(%)=实际印字点数/(垂直分辨率
×
水平分辨率)
×
100
[0124]
(式中,“实际印字点数”为每单位面积的实际印字点数,“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分别为每单位面积分辨率。)
[0125]
另外,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油墨以各占空比附着时的油墨附着量,对任意的油墨均通过下式进行计算,100%占空比的油墨附着量为21mg/inch2。
[0126]
油墨附着量(mg/inch2)=21
×
占空比(%)/100
[0127]
在如上所述形成的记录介质上的满版图像中,目视确认是否存在未进行转印的部分,并根据以下评价标准评价转印性。
[0128]
评价标准
[0129]
a:满版印刷部中央以100%的面积比转印
[0130]
b:满版印刷部中央以99%以上、不足100%的面积比转印
[0131]
c:满版印刷部中央以90%以上、不足99%的面积比转印
[0132]
d:满版印刷部中央以50%以上、不足90%的面积比转印
[0133]
e:满版印刷部中央以不足50%的面积比转印
[0134]
2.2.着色油墨组合物1~3的满版图案区域之间的渗色
[0135]
在如上所述形成的着色油墨组合物1~3的满版图案的邻接边界部目视确认有无渗色,并根据以下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0136]
评价标准
[0137]
a:未观察到边界部的渗色
[0138]
b:在边界部观察到一些渗色
[0139]
c:在边界部观察到大量渗色
[0140]
2.3.湿摩擦牢度
[0141]
使用测试仪(由产业公司制造,学振式摩擦牢度测试机ab-301s)以200g的负载摩擦如上所述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150次,进行摩擦牢度测试,其中根据用于确认油墨剥离程度的日本工业标准(jis)jis l0849,在湿润状态的水准下进行测试,并确认摩擦牢度测试后的记录表面以评价湿摩擦牢度。
[0142]
评价标准
[0143]
a:在湿摩擦牢度测试中,划痕、剥离面积不足5%且为等级3级以上
[0144]
b:在湿摩擦牢度测试中,划痕、剥离面积不足10%且为等级2~3级以上
[0145]
c:在湿摩擦牢度测试中,划痕、剥离面积不足50%且为等级2级以上
[0146]
d:在湿摩擦牢度试验中,划痕、剥离面积为50%以上或者不足等级2级
[0147]
2.4.边界部品质
[0148]
除了上述2.1.记载的条件之外,分别使用各着色油墨组合物1~3,进一步形成宽度为0.2mm的单色线图案作为记录区域a。此外,在满版图案和线条图案周围利用透明油墨组合物进一步设置宽度为0.1mm或0.5mm的透明印刷部分作为非记录区域b。除此之外,以与上述2.1.相同的方式进行转印工序,获得记录物。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5为未提供非记录区域b的例。
[0149]
目视检查如上所述获得的记录物的满版图案和相当于其周边非记录区域b的区域的边界部,即彩色部分和透明部分之间的边界部是否出现干扰部,边界部的品质根据以下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0150]
评价标准
[0151]
a:边界部的干扰部按照长度比计不足5%
[0152]
b:边界部的干扰部按照长度比计为5%以上且不足10%
[0153]
c:边界部的干扰部按照长度比计为10%以上
[0154]
2.5.细线部的品质
[0155]
对如上所述获得的记录物的线条图案,目视确认是否存在未进行转印的部分,并根据以下评价标准评价转印性。
[0156]
评估标准
[0157]
a:能够以100%的长度比转印宽度0.2mm的细线。
[0158]
b:能够以90%以上且不足100%的长度比转印宽度0.2mm的细线。
[0159]
c:能够以50%以上且不足90%的长度比转印宽度0.2mm的细线。
[0160]
d:能够以不足50%的长度比转印宽度0.2mm的细线。
[0161]
2.6.着色部分和透明部分之间的渗色
[0162]
目视检查如上所述获得的记录物的满版图案与相当于其周边的非记录区域b的区域之间的边界部,即着色部分和透明部分之间的边界部是否发生渗色。根据以下评价标准评价着色部分和透明部分之间的渗色。
[0163]
评估标准
[0164]
a:未观察到边界部的渗色
[0165]
b:在边界部观察到一些渗色
[0166]
c:在边界部观察到大量渗色
[0167]
表2
[0168][0169][0170]
表3
[0171][0172][0173]
3.评价结果
[0174]
表2~3表示各例中使用的油墨的评价结果。由表2可知,在使用具有剥离层的中间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中,通过使用附着在记录介质上的透明油墨组合物,转印性提高,渗色得到抑制,耐湿摩擦牢度也提高。另外,由表3可知,通过将透明油墨组合物进一步附着于非记录区域,边界部和细线部的品质更提高,着色部与透明部之间的渗色被抑制了。在表3所示的各实施例中,转印性也良好。
[0175]
此外,还研究了使用水代替透明油墨组合物的情况,但是当使用水时,转印性不好并且渗色严重。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