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地震解释软件数据互通系统、构建方法及数据对接方法与流程

2022-05-17 21:45: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数据对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震解释软件数据互通系统、构建方法及数据对接方法。


背景技术:

2.在传统的专业性非常强的地震解释软件行业,大型解释软件产品主要由几家公司垄断。由于这种长期形成的垄断方面的原因,他们一直不愿意与其他解释软件进行数据的互联互通。
3.随着地震解释软件产品向服务方向发展,不同解释软件产品的双向互联互通变得迫切,同时软件购买方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要求不同厂家直接的解释软件实现双向的互联互通成为了可能。如何设计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减少重复对接工作,减少对接相互之间的耦合,方便维护,是数据对接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地震解释软件数据互通系统、构建方法及数据对接方法,实现解决不同地震解释软件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
5.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震解释软件数据互通系统,包括:基于rpc框架构建的数据传输平台以及与所述数据传输平台对接的多个地震解释软件,多个所述地震解释软件的开发语言不同;
6.所述数据传输平台具有与多个所述地震解释软件一一对应的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所述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基于通用接口标准开发,所述通用接口标准基于通用数据模型制定,所述通用数据模型能够满足每个所述地震解释软件的数据结构需求;
7.每个所述地震解释软件具有基于所述通用接口标准制定的第二通用数据对接接口,每个所述地震解释软件基于所述第二通用数据对接和对应的所述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实现与所述数据传输平台的对接;
8.所述数据传输平台用于:记录对接的地震解释软件的注册信息,并根据注册信息建立数据对接任务,以进行数据转发传输。
9.可选地,所述数据传输平台包括与多个所述地震解释软件一一对应的rpc客户端,所述rpc客户端之间基于所述数据对接任务进行成对组合使用以基于对应的所述rpc客户端完成所述数据对接任务的数据转发。
10.可选地,所述第二通用数据对接接口通过rpc工具生成。
11.可选地,所述第二通用数据对接接口与各自对应的地震解释软件的开发语言相同。
12.可选地,所述rpc框架包括thrift框架,protobuf框架。
13.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地震解释软件数据互通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
14.综合分析需要对接的多个地震解释软件数据关系的组织方式,定义数据传输平台
的通用数据模型,使所述通用数据模型满足每个所述地震解释软件对数据结构的需求;
15.根据所述通用数据模型制定通用对接接口标准,确定所述数据传输平台的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
16.根据所述通用接口标准,生成每个所述地震解释软件的第二通用数据对接接口;
17.开发所述数据传输平台,建立所述通用数据模型并基于所述通用对接接口标准生成所述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并使所述数据传输平台能够记录对接的地震解释软件的注册信息,并根据注册信息建立数据对接任务,以进行数据转发传输;
18.将需要对接的地震解释软件向所述数据传输平台进行信息注册,并将对接的地震解释软件所需的相关信息注册到所述数据传输平台,启动数据对接服务。
19.可选地,在开发所述数据传输平台步骤中,还包括:
20.建立与多个所述地震解释软件一一对应的rpc客户端,所述rpc客户端之间基于所述数据对接任务进行成对组合使用以完成不同地震解释软件之间的数据对接任务。
21.可选地,在所述生成每个所述地震解释软件的第二通用数据对接接口之后,还包括:
22.每个所述地震解释软件通过rpc服务对外发布各自的所述第二通用数据对接接口。
23.可选地,所述开发所述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包括:
24.根据所述标准数据模型开发与对接的地震解释软件开发语言版本对应的所述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
25.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数据对接方法,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地震解释软件数据互通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26.要对接的软件向所述数据传输平台进行注册,将对接软件所需的相关信息注册到所述数据传输平台,启动对接服务;
27.所述数据传输平台根据注册的信息,建立需要传输的数据对接任务,确定所述数据对接任务需要传输的数据,并从一个对接的地震解释软件中获取相关数据,转发到需要相关数据的另一个对接的地震解释软件中,完成数据对接。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9.通过设计一个通用的数据结构作为数据对接标准,并制定通用的数据对接标准接口,然后每个对接软件通过rpc框架开发服务,并对外发布通用的对接接口,再设计一个数据传输平台,所有解释软件的数据对接都通过数据传输平台进行数据的转发和对接,解决了不同软件对接方的相互依赖问题,开发语言不同,系统异构的问题等。
30.本发明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31.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32.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地震解释软件数据互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地震解释软件数据互通系统的构建方法的步骤图。
34.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地震解释软件数据互通系统的构建方法中通用数据模型定义的代码示意图。
35.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地震解释软件数据互通系统的构建方法通用接口标准制定的代码示意图。
36.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对接方法中数据传输平台转发传输的代码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8.实施例1
39.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地震解释软件数据互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0.如图1所示,一种地震解释软件数据互通系统,包括:基于rpc框架技术构建的数据传输平台以及与数据传输平台对接的多个地震解释软件,多个地震解释软件的开发语言不同,例如对接的解释软件a的开发语言为c ,解释软件b的开发语音为java等;
41.数据传输平台具有与多个地震解释软件一一对应的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基于通用接口标准开发,通用接口标准基于自主优化设计的通用数据模型制定,通用数据模型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每个地震解释软件的数据结构需求;
42.每个地震解释软件具有基于通用接口标准制定的第二通用数据对接接口,每个地震解释软件基于第二通用数据对接和对应的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实现与数据传输平台的对接;
43.数据传输平台用于:记录对接的地震解释软件的注册信息,并根据注册信息建立数据对接任务,以进行数据转发传输。
44.本实施例中,rpc框架采用thrift框架。需要说明的是,数据传输平台具体采取何种语言开发,取决于各传输平台技术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选择,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选择protobuf框架等。
45.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平台包括与多个地震解释软件一一对应的rpc客户端(rpc_client),rpc客户端之间基于所述数据对接任务进行成对组合使用,以完成数据对接任务的数据转发。
46.具体地,参考图5,客户端(client)只负责取(client_get),或者存(client_set),将取和存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传输。注册信息中包含(a_to_b)的数据传输任务,即从解释软件a中获取数据然后传输至解释软件b中。
47.本实施例中,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和第二通用数据对接接口均通过rpc工具生
成。
48.本实施例中第二通用数据对接接口与各自对应的地震解释软件的开发语言相同。
49.具体地,例如解释软件a的开发语言为c ,那么解释软件a的第二通用数据对接接口就采用c 语言开发,与解释软件a的第二通用数据对接接口对应的第一通用数据接口根据平台采用的开发语言进行开发,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根据平台技术选型决定,该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和第二通用数据对接接口的数据读取的方式均为数据传输平台所定义的通用接口标准。
50.实施例2
51.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地震解释软件数据互通系统的构建方法的步骤图。
52.如图2所示,一种地震解释软件数据互通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
53.s101:综合分析需要对接的多个地震解释软件数据关系的组织方式,定义数据传输平台的通用数据模型,使通用数据模型满足每个地震解释软件对数据结构的需求;
54.参考图3,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数据传输平台选择thrift框架开发设计,综合分析需要对接的解释软件数据关系的组织方式,建立通用的数据模型,最大程度的满足各地震解释软件对数据的组织需求。以层位面数据为例,无论哪种解释软件,都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的数据结构进行描述。
55.s102:根据通用数据模型制定通用对接接口标准,确定数据传输平台的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
56.在上述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3所示,根据通用数据模型标准,确定通用数据对接接口。所有对接软件使用一套标准对接接口。通过thrift工具生成对应语言版本的数据存取接口。
57.s103:根据通用接口标准,开发每个地震解释软件的第二通用数据对接接口;
58.在上述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4所示,每个需要对接的接口根据平台制定的通用标准接口,开发实现自己的通用对接接口,例如解释软件a的开发语言为c ,那么解释软件a的第二通用数据对接接口就采用c 语言开发,与解释软件a的第二通用数据对接接口对应的第一通用数据接口根据平台采用的开发语言进行开发,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根据平台技术选型决定,该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和第二通用数据对接接口的数据读取的方式均为数据传输平台所定义的通用接口标准。然后通过thrift服务对外发布。
59.s104:开发数据传输平台,建立通用数据模型并基于通用对接接口标准开发第一通用数据对接接口,并使数据传输平台能够记录对接的地震解释软件的注册信息,并根据注册信息建立数据对接任务,以进行数据转发传输;
60.在上述具体应用场景中,开发数据传输平台,使其能够对对接软件进行注册信息的记录,对要对接的任务进行数据转发传输。同时建立与多个地震解释软件一一对应的rpc客户端,rpc客户端用于完成不同地震解释软件之间的数据对接任务。
61.s105:将需要对接的地震解释软件向数据传输平台进行信息注册,并将对接的地震解释软件所需的相关信息注册到数据传输平台,启动数据对接服务。
62.在上述具体应用场景中,要对接的解释软件向平台进行注册,将对接的解释软件所需的相关信息注册到传输管理平台,启动对接服务。
63.实施例3
6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数据对接方法,基于实施例1的地震解释软件数据互通系统,方法包括:
65.要对接的软件向数据传输平台进行注册,将对接软件所需的相关信息注册到数据传输平台,启动对接服务;
66.数据传输平台根据注册的信息,建立需要传输的数据对接任务,确定数据对接任务需要传输的数据,并从一个对接的地震解释软件中获取相关数据,转发到需要相关数据的另一个对接的地震解释软件中,完成数据对接。
67.具体地,参考图5,传输平台根据注册的信息,注册信息包括数据传输任务,例如(a_to_b)的数据传输任务,即从解释软件a中获取数据然后传输至解释软件b中。平台建立需要传输的(a_to_b)任务,确定对接任务传输的数据,例如确定需要传输获取的数据位于解释软件a中,对应调用的数据位于解释软件b中,解释软件a的ip为(server_ip_a),端口为(server_port_a),解释软件b的ip为(server_ip_b),端口为(server_port_b)最后传输到软件b中,通过对应的客户端执行(client_get=server_ip_a,server_port_a)和(client_set=server_ip_b,server_port_b),从而实现从对接解释软件a将数据拿到,转发到对接解释软件b,完成数据对接。
68.综上,本发明通过制定一套数据对接标准,并通过rpc服务发布标准对接接口,既解决了不同软件的互联互通标准问题,也解决了不同软件开发语言,系统异构等一系列问题。对于简化不同解释软件数据互联互通,扩充新的对接软件,方便后期维护有着积极意义。该方案设计逻辑清晰,方法明确,对于地震解释软件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有着积极意义。
69.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