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穿缸件防尘防水实验工件固定治具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15:06: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灰防水实验治具。


背景技术:

2.汽车已经越来越普遍的进入到我们生活中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汽车走线时,有时候会采用将线束固定在穿缸件上,穿缸件固定在气缸盖上。线束通过气缸盖到外部连接其他部件。穿缸件与气缸盖之间的其防水性能要求较高,以防止气缸盖内进水和灰尘导致功能失效。
4.现有的做防尘防水的试验操作复杂,而且,用实车的气缸部件做实验成本高,体积大无法操作。
5.目前缺乏一种可以测试穿缸件与气缸盖的连接处的防尘防水效果的工件固定治具,来简化实车实验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缸件防尘防水实验工件固定治具,已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缸件防尘防水实验工件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实验治具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可拆卸连接有实验治具;
8.所述实验治具包括前后设置的前端盖板以及后端空腔,所述前端盖板与所述后端空腔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前端盖板与所述后端空腔之间设有密封圈;
9.所述后端空腔设有开口朝前的空腔;
10.所述前端盖板上设有用于可拆卸连接穿缸件的穿缸件安装孔。
11.本专利通过前端盖板模拟气缸盖,进而实现穿缸件与气缸盖连接处的防尘防水性能的测试。无需实车进行操作,结构简单,成本低。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基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基座以及下基座,所述上基座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半圆柱槽,所述下基座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半圆柱槽;
13.所述上基座与所述下基座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上基座以及所述下基座的半圆柱槽拼合围成所述安装槽,所述上基座以及所述下基座夹持固定所述实验治具。
14.便于实现实验治具的更滑。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基座以及下基座的材料为pom。
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基座的底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开设有安装孔。
17.便于安装固定,减少实验过程中的晃动。
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槽设有至少三个,至少三个安装槽从左至右排布。
19.实现多种穿缸件的实验。
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基体上开设有用于插接序号牌的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安装槽上下对应设置。
21.便于与实验序号相对应。
2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穿缸件安装孔内开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穿缸件的外壁过盈配合连接。
23.便于通过前端盖板的穿缸件安装孔与实际发动机的缸盖上安装孔尺寸相同。
2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后端空腔的外壁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开设有四个周向排布的螺纹孔;
25.所述前端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安装孔;
26.所述前端盖板与所述后端空腔通过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螺纹孔的螺钉相连。
27.便于前端盖板以及后端空腔的可拆卸连接。
2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后端空腔内设有圆柱形空腔。
2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后端空腔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气管的气孔。
30.当进行防尘实验时,气管对后端空腔抽气。通过前端盖板与穿缸件之间连接处喷射粉尘,一定时间后,拆除前端盖板以及后端空腔,通过观看后端空腔内是否存有粉尘,确定防尘性能。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爆炸分解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实验治具的一种爆炸分解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前端盖板的一种剖视图。
35.图中:1为上基座,2为下基座,3为前端盖板,4为后端空腔,5为穿缸件,6为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37.参见图1至图4,具体实施例1,一种穿缸件防尘防水实验工件固定治具,包括基体,基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实验治具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可拆卸连接有实验治具;实验治具包括前后设置的前端盖板3以及后端空腔4,前端盖板3与后端空腔4之间可拆卸连接,且前端盖板3 与后端空腔4之间设有密封圈6;后端空腔4设有开口朝前的空腔;前端盖板3上设有用于可拆卸连接穿缸件5的穿缸件安装孔。
38.本专利通过前端盖板3模拟气缸盖,进而实现穿缸件5与气缸盖连接处的防尘防水性能的测试。无需实车进行操作,结构简单,成本低。
39.基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上基座1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半圆柱槽,下基座2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半圆柱槽;上基座1与下基座2可拆卸连接,且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的半圆柱槽拼合围成安装槽,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夹持固定实验治具。便于实现实验治具的更滑。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的材料为pom。进一步优选的,下基座2的底部的左右两
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凸台上开设有安装孔。便于安装固定,减少实验过程中的晃动。安装槽设有至少三个,至少三个安装槽从左至右排布。实现多种穿缸件的实验。基体上还可以开设有用于插接序号牌的插槽,插槽与安装槽上下对应设置。便于与实验序号相对应。插槽图中未示出。
40.前端盖板3上开设有插入穿缸件5的穿缸件安装孔,穿缸件安装孔内开设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内嵌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穿缸件5的外壁过盈配合连接。便于通过前端盖板3的穿缸件安装孔与实际发动机的缸盖上安装孔尺寸相同。后端空腔的外壁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开设有四个周向排布的螺纹孔;前端盖板3上开设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安装孔;前端盖板3与后端空腔通过依次穿过安装孔以及螺纹孔的螺钉相连。便于前端盖板3以及后端腔体的可拆卸连接。
41.后端空腔内设有圆柱形空腔。
42.后端空腔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气管的气孔。气管的一端与气孔固定连接,气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封堵件或者阀门。当进行防尘实验时,气管对后端空腔抽气。一定时间后,拆除前端盖板以及后端空腔,通过观看后端空腔内是否存有粉尘,确定防尘性能。当进行防水实验时,通过前端盖板与穿缸件之间喷水,一定时间后,拆除前端盖板3以及后端空腔,通过观看后端空腔内是否存有渗液,确定防水性能。
43.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穿缸件防尘防水实验工件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实验治具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可拆卸连接有实验治具;所述实验治具包括前后设置的前端盖板以及后端空腔,所述前端盖板与所述后端空腔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前端盖板与所述后端空腔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后端空腔设有开口朝前的空腔;所述前端盖板上设有用于可拆卸连接穿缸件的穿缸件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缸件防尘防水实验工件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基座以及下基座,所述上基座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半圆柱槽,所述下基座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半圆柱槽;所述上基座与所述下基座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上基座以及所述下基座的半圆柱槽拼合围成所述安装槽,所述上基座以及所述下基座夹持固定所述实验治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缸件防尘防水实验工件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座以及下基座的材料为po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缸件防尘防水实验工件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座的底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开设有安装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缸件防尘防水实验工件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有至少三个,至少三个安装槽从左至右排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缸件防尘防水实验工件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开设有用于插接序号牌的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安装槽上下对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缸件防尘防水实验工件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缸件安装孔内开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穿缸件的外壁过盈配合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缸件防尘防水实验工件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空腔的外壁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开设有四个周向排布的螺纹孔;所述前端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前端盖板与所述后端空腔通过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螺纹孔的螺钉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缸件防尘防水实验工件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空腔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气管的气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一种穿缸件防尘防水实验工件固定治具,包括基体,基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实验治具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可拆卸连接有实验治具;实验治具包括前后设置的前端盖板以及后端空腔,前端盖板与后端空腔之间可拆卸连接,且前端盖板与后端空腔之间设有密封圈;前端盖板用于可拆卸连接穿缸件。本专利通过前端盖板模拟气缸盖,进而实现穿缸件与气缸盖连接处的防尘防水性能的测试。无需实车进行操作,结构简单,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亭汽车线束(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5/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