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大批量高效型煤球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13:37: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批量高效型煤球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很多地方还是以煤炭作为主要燃烧,但是以普通的块煤直接燃烧容易冒烟,产生很多污染物,因此,国家大力推广型煤的使用,将原煤采用工业化的手段加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将无烟煤磨粉加工脱硫、并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制成环保煤球作为燃料使用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减小激发热值、固化污染气体和灰粉、对环境污染小。煤球成型中水分的去除是提供工业化生产步骤的关键,烘干设备的高效、高产、节约能源成为设计的关键。
3.现有的煤球烘干设备煤球在下落过程中易碎裂,影响煤球合格率,同时烘干机能耗过大,检修周期短,设备可靠性差,制作、维护成本高,整机的体积过于庞大。
4.申请人在申请本发明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洗锅器”,其申请号为“201510077824.3”,该专利主要包括烘干腔、设置在烘干腔内的链板输送机构、设置在干燥腔顶部的进料斗、设置于干燥腔底部的一侧的出料输送带、加热系统、风循环装置以及尾气回收装置;煤球在链板输送机构往复运动并逐层下落,直到出料输送带完成烘干被送出烘干机;风循环装置将水蒸气分离再将干燥的热风送回到烘干腔内,使煤球表面干燥更快;再有就是尾气回收装置将油炉的烟道废弃引入到烘干腔内进一步增加废热利用,使整个烘干炉的能耗大大降低;尤其是刚性的格栅板在导向轨的引导下完成对煤球的搬运和倾倒,刚性的格栅板运动形式简单,这样导向轨的结构简单,落料段直线缓降煤球均匀滚落,缓和格栅板与其他设备的硬冲撞,但是此装置制作、维护成本高,整机的体积过于庞大,适用范围不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批量高效型煤球烘干设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批量高效型煤球烘干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座,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加热室、第二加热室,所述第一加热室顶端设置有排料装置,所述第一加热室、第二加热室之间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外设置有玻璃罩;所述第一加热室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热腔、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块,所述第一加热块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另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扇,所述第二加热腔内设置有第二加热块,所述第二加热块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加热腔一侧设置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滚筒。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排料装置包括排料腔,所述排料装置顶端设置有进料斗。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排料腔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进料斗底端相通。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排料腔内设置有缓冲板,所述排料腔底端设置有出料口。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第一风扇数量为二,所述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电性连接。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第一加热室、第二加热室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加热室顶端设置有开口。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第二加热室顶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排风风扇。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第二滚筒上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支撑座。
2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大批量高效型煤球烘干设备结构简单合理,操作难度低,适用范围广,安全程度高。
23.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大批量高效型煤球烘干设备两个加热室的设置可以有效对煤球进行烘干,烘干效率高。
24.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大批量高效型煤球烘干设备通过传送带进行运输,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排料装置可以有效减少煤球在下落过程中碎裂从而影响煤球合格率。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批量高效型煤球烘干设备的侧视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批量高效型煤球烘干设备加热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批量高效型煤球烘干设备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批量高效型煤球烘干设备排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例说明:
30.1、底座;101、第一支撑座;2、排料装置;201、进料斗;202、排料腔;203、进料口;204、缓冲板;205、出料口;3、第一加热室;301、壳体;302、第一加热腔;303、第一加热块;304、第一驱动装置;305、第一风扇;306、驱动腔;307、第二加热腔;308、第二加热块;309、第二驱动装置;310、第二风扇;4、第二加热室;401、安装座;402、排风风扇;5、输送带;501、驱动电机;502、第一转轴;503、第一滚筒;504、第二滚筒;505、第二转轴;506、第二支撑座;6、玻璃罩。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大批量高效型煤球烘干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底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座101,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加热室3、第二加热室4,第一加热室3顶端设置有排料装置2,第一加热室3、第二加热室4之间设置有输送带5,输送带5外设置有玻璃罩6。
34.第一加热室3包括壳体301,壳体301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热腔302、第二加热腔307,第一加热腔302内设置有第一加热块303,第一加热块303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304,第一驱动装置304另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扇305,第二加热腔307内设置有第二加热块308,第二加热块308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309,第二驱动装置309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风扇310,第一风扇305数量为二,第一风扇305、第二风扇310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304、第二驱动装置309电性连接。第一加热室3、第二加热室4内部结构相同,第一加热室3顶端设置有开口,第二加热室4顶端设置有安装座401,安装座401内设置有排风风扇402。通过第一加热腔302、第二加热腔307内的第一加热块303、第二加热块308发热,第一驱动装置304、第二驱动装置309分别驱动第一风扇305、第二风扇310对传动带上的煤球进行烘干,第一加热室3、第二加热室4的设置可以有效对煤球进行烘干,烘干效率高。
35.排料装置2包括排料腔202,排料装置2顶端设置有进料斗201。排料腔202顶端设置有进料口203,进料口203与进料斗201底端相通。排料腔202内设置有缓冲板204,排料腔202底端设置有出料口205。煤球通过进料斗201进入排料装置2内的排料腔202内,下落的煤球在缓冲板204的作用下减缓下落,通过出料口205进入第一加热室3内。
36.第二加热腔307一侧设置有驱动腔306,驱动腔306内设置有驱动电机501,驱动电机501的电机轴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502,第一转轴502上设置有第一滚筒503,第一滚筒503上设置有输送带5,输送带5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滚筒504,第二滚筒504上设置有第二转轴505,第二转轴505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支撑座506。通过启动驱动电机501转动带动第一转轴50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滚筒503转动,输送带5在第一滚筒503的转动下运转,从而运输煤球。
37.工作原理:煤球通过进料斗201进入排料装置2内的排料腔202内,下落的煤球在缓
冲板204的作用下减缓下落,通过出料口205进入第一加热室3内,通过第一加热腔302、第二加热腔307内的第一加热块303、第二加热块308发热,第一驱动装置304、第二驱动装置309分别驱动第一风扇305、第二风扇310对传动带上的煤球进行烘干,第一加热室3、第二加热室4的设置可以有效对煤球进行烘干,通过启动驱动电机501转动带动第一转轴50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滚筒503转动,输送带5在第一滚筒503的转动下运转,从而运输煤球,启动排风风扇402可以将废气从装置内排出,在外进行收集处理。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