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压接机用FC压线头接线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00:28: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压接机用fc压线头接线模具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插电子元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数据传输的排线及其接头之间进行压接时所使用的一种压接机用fc压线头接线模具。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也推动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而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其内部核心一般由大量的电子元器件组成,电子设备生产过程中对其内部电子元器件的精密性要求较高,才能保证电子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不仅其内部大的硬件元件,连接硬件的小零配件,如硬盘数据线、电源线等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并行通信数据线是由排线和设置于排线两端的插头组成,排线行业具有规范的排线规则、线序、线色、线号等,用于活动部件及活动区域内的数据传输,如电脑内部主板连接硬盘、光驱的数据线,手机主板连接显示屏的数据线,还有连接设备之间的数据线等。
3.上述并行通信数据线中排线和插头的种类有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有灰排线和fc压线插头。灰排线体积小、重量轻,能够满足接插电子器件装配板的小型化和挪动请求,可移动、弯曲扭转而不损坏导线,有优良的电性能、介电性能和耐热性,并且其装配的可靠性和质量都很高。fc压线插头是一种刺破式连接器。灰排线和fc压线插头压接常用的工具是压线钳,压线钳便于携带、使用灵活,但是无法保证压接的准确性,所以成功率较低。也有使用压线机,速度快,比压线钳的准确度高。但是压线机配合使用的电木板夹具,尺寸调节较麻烦,长时间使用中,还容易由于松动造成精度偏差,致使成品率降低,不适合同类接头的大批量压接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接机用fc压线头接线模具,配合压接机使用,既能保证压接效率,也能提高压机的精度,可适用于批量压接生产。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接机用fc压线头接线模具,包括平板状的模具基体,模具基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直条形的压线头放置槽,和垂直于压线头放置槽、且与压线头放置槽连通的排线放置槽,所述压线头放置槽的侧壁开设有限制压线头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定位卡槽,且定位卡槽与所述排线放置槽的中线对齐,模具基体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压接机导轨相匹配的滑动槽a,所述滑动槽a与压线头放置槽的中线上下对齐。
6.所述定位卡槽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沿压线头放置槽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定位卡槽a、定位卡槽b。两个定位卡槽的目的是一个模具可以用于两个不同规格的fc插头的压接。
7.所述排线放置槽数量也为两个,分别为与定位卡槽a中线对齐的排线放置槽a、与定位卡槽b中线对齐的排线放置槽b,且排线放置槽a和排线放置槽b分别位于压线头放置槽的两侧。
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定位卡槽a和定位卡槽b的结构和尺寸相
同,各包括有相对的两个凹槽,相对的两个凹槽开设于压线头放置槽的两侧壁上。定位卡槽的两个凹槽是根据fc压线头本身自带的侧边凸起来设计的,所以尺寸根据fc压线头的标准尺寸而定。
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模具基体的上表面还开设有便于取放压线头的扩展槽,所述扩展槽与压线头放置槽的中线重合,且扩展槽的宽度大于压线头放置槽的宽度,扩展槽的深度等于排线放置槽的深度。
10.所述模具还另设有独立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模具基体的高度相同,限位块的下表面开设有滑动槽b,滑动槽b与滑动槽a的宽度、深度尺寸相同。
11.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模具基体的上表面还开设有两个减重槽,分别为减重槽a和减重槽b,减重槽a和减重槽b分别位于模具基体上表面的斜对角位置,且与所述扩展槽和两个排线放置槽均不相通。
12.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压线头放置槽、定位卡槽a、定位卡槽b和滑动槽a、滑动槽b的表面均进行抛光处理。
13.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排线放置槽a和排线放置槽b的底面均设置有与其槽侧壁平行的若干条凹凸压纹。
14.模具使用的步骤:
15.a、先根据需要压接的排线规格,选择适用的模具。然后将限位块与模具主体同时放置在压接机的工作台上,限位块和模具下面的滑动槽均与压接机导轨相配合,使限位块和模具能在工作台上沿压接机导轨滑动。限位块在里面,靠近压接机的立柱,并且在向里滑动时,可以与压接机的行程开关接触;
16.b、先将排线的一端插进压线头的接线位置,再将排线和压线头一起放置在模具上,根据排线的规格选择合适的排线槽位置。压线头两侧本身带有与定位卡槽匹配的凸起,在放置时,需要将凸起位置对准定位卡槽,然后把压线头向下按进压线头放置槽内,将其连接着的排线按压在对应的排线放置槽内。排线和压线头放置在模具上的过程,既是将排线和压线头准确对齐的过程;
17.c、放置好后,将模具沿压接机导轨向里推动,推动到一定位置会与限位块相接触,继续向里推,限位块会与压接机的行程开关相接触,此时,还继续向里推,限位块会按压压接机的行程开关,行程开关被按下后,压接机压块即在气缸驱动下自动向下运动,并对压线头向下施加压力,将排线和压线头准确压接在一起。完成压接操作后压接机压块自动向上返回至原位;
18.d、压接完成后将模具沿压接机导轨向外拉出,然后取出排线和压线头。拉出模具的过程中,限位块和压接机的行程开关所受的压力消失,则行程开关反弹至原位置,并在反弹的过程中,将限位块向外推出少量距离。行程开关被按压一次,压接机压块只进行一次向下运动;
19.e、反复进行上述a-d项的步骤,即可不断进行排线和压线头的压接工作,进行大批量生产。
20.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所用的压接机,是市场上可以采购到的常规产品,例如,本方案中的排线压接机规格型号为hs-idc。
21.采用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本方案的模具,通过设置压线头放置
槽、定位卡槽和排线放置槽,能够准确定位压线头和排线的位置,保证压接的准确性,避免了排线与压线头压装偏离造成的线路短路问题。定位过程只需要将压线头和排线按压进对应的位置即可,不需要任何尺寸、位置和部件的调节,十分快速便捷。长期、反复使用过程中,定位位置也不会有偏差,保证压接连接的质量长期稳定。
22.另外本方案模具是针对于现有的压接机而设计的,通过模具与压接机的配套使用,提高了排线和压线头压接的自动化程度,不仅省力且压接速度快,有效提高了压接生产的成品率和生产效率,可以用于同类排线和压线头的大批量压接生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fc压线头接线模具与压接机的安装结构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fc压线头接线模具与排线、压线头的安装结构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接机用fc压线头接线模具的平面图;
26.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27.图5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28.图中:1-模具;101-压线头放置槽;102-定位卡槽a;103-排线放置槽a;104-定位卡槽b;105-减重槽a;106-扩展槽;107-滑动槽a;108-排线放置槽b;109-减重槽b;2-限位块;3-压接机导轨;4-压接机压块;5-排线;6-压线头。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0.如图1-5所示,该压接机用fc压线头接线模具,包括平板状的模具基体,模具基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直条形的压线头放置槽101,和垂直于压线头放置槽101、且与压线头放置槽101连通的排线放置槽。压线头放置槽101的侧壁开设有限制压线头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定位卡槽,且定位卡槽与所述排线放置槽的中线对齐。
31.定位卡槽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沿压线头放置槽101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定位卡槽a102、定位卡槽b104。定位卡槽a102和定位卡槽b104的结构相同,各包括有相对的两个凹槽,相对的两个凹槽开设于压线头放置槽101的两侧壁上。
32.排线放置槽数量也为两个,分别为与定位卡槽a102中线对齐的排线放置槽a103、与定位卡槽b104中线对齐的排线放置槽b108,且排线放置槽a103和排线放置槽b108分别位于压线头放置槽101的两侧。排线放置槽a103和排线放置槽b108的底面均设置有与其槽侧壁平行的若干条凹凸压纹。
33.本方案的模具是针对于fc三件套的压线头来设计的,该类压线头不同型号均具有相同的宽度尺寸,压线头放置槽101宽度即与其宽度尺寸相对应。该类压线头的两侧面上均具有相同的两个块状凸起,定位卡槽的尺寸即与其凸起块尺寸相对应。所以压线头放置槽101和定位卡槽是用于准确定位压线头6的,并且定位的方式十分快速便捷,只需要将压线头6按压进对应的位置即可。
34.本方案的模具是针对于idc灰排线来设计的,该类排线的常用规格有:10p、16p、20p、26p。排线放置槽用于准确定位排线5的位置和排线5与压线头6的之间的位置,避免排线5与压线头6压装偏离,造成线路短路。并且槽底所设置的凹凸压纹,其纹理方向与排线5
的长度方向一致,能够对排线5起到进一步的导向作用,排线5的位置、角度更加不易偏移,提高压接的精确度。这样定位的方式十分快速便捷,只需要将排线5按压进相同规格的排线放置槽内即可。
35.本方案的模具,每一个模具可以用于两个规格的排线,例如:将10p和26p规格的排线放置槽集成设计于一个模具上,将16p和20p规格的排线放置槽集成设计于另一个模具上。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生产所常用的排线规格,设计带有不同规格排线放置槽的模具。
36.模具基体的上表面还开设有直通的扩展槽106,扩展槽106与压线头放置槽101的中线重合,且扩展槽106的宽度大于压线头放置槽101的宽度,扩展槽106的深度等于排线放置槽的深度。
37.扩展槽106的作用是更加便于取放压线头6的操作。避免了由于压线头6按入压线头放置槽101和定位卡槽后,露出部分太少,取出时难度太大,导致浪费时间,降低压接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扩展槽106的空间,方便对压接过程中的排线5和压线头6进行观察,当压线机故障、或者排线5和压线头6发生错位时,能够及时察觉,避免生产故障影响压接质量。
38.模具基体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压接机导轨相匹配的滑动槽a107,滑动槽a107与压线头放置槽101的中线上下对齐。
39.模具1还另设有独立的限位块2,限位块2与模具基体的高度相同,限位块2的下表面开设有滑动槽b,滑动槽b与滑动槽a107的宽度、深度尺寸相同。
40.模具基体和限位块2下面的滑动槽都是与压接机导轨3匹配设计的。这样,模具基体和限位块2就可以沿压接机导轨3前后滑动,主要用来调节模具1的位置。当需要将排线5和压线头6放置在模具上时,将模具1沿导轨拉出;等放置好后,将模具1推送至压接机压块4的正下方,保证压接的稳定性。
41.限位块2的作用,一方面是定位模具1向里推送的最终位置,保证压接过程中,模具1上的排线5和压线头6保持在压接机压块4下方合适的位置。另一方面,限位块2也限制了压接机压块4向下运动的最低位置,使压接动作完成后,压线头6被挤压后的最终尺寸在合适的尺寸范围内,保证排线5和压线头6之间的压接质量。避免压接机压块4过度挤压压线头6,损坏排线或者压线头。
42.压线头放置槽101、定位卡槽a102、定位卡槽b104、滑动槽a107和滑动槽b的表面均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处理后,压线头6按压进槽内的位置更精确,更加不易偏移,压线头6的取放过程更加顺畅,模具1在压线机导轨3上滑动也更加省力、流畅,能够进一步提高压接的质量和压接效率。
43.在模具1的使用过程中,要使模具的各个槽保持干净,尤其是上述进行抛光处理的槽内,要保证没有碎屑、颗粒状的杂物,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抛光面的有益效果。
44.模具基体的上表面还开设有两个减重槽,分别为减重槽a105和减重槽b109,减重槽a105和减重槽b109分别位于模具基体上表面的斜对角位置,且与扩展槽106和两个排线放置槽均不相通。
45.减重槽是将模具基体上,与压接生产无关的余料进行切除,一方面是减轻模具的重量,推送或拉出模具时会更加省力,而且节省了材料。另一方面切除减重槽后,模具表面产生的折弯和棱角,更加方便在推送或拉出模具的过程中,对模具施加作用力,使移动模具
的过程更轻松、快捷。
46.本实施例中的模具1和限位块2是由铝块经过车、铣加工,再进行倒角、抛光、去毛刺等工序加工而成,其质量轻、成本低且易加工。
47.但是本方案中的模具1和限位块2也可以由其它材料加工而成,例如:铁块、电木等,不仅限于铝块,铝材硬度适中,容易加工,是较为适合的材料。其加工方法和工序,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材质和实际情况而选择,不仅限于上述加工工艺。例如,也可用方形铁块经铣削加工而成。
48.模具使用的步骤:
49.a、如图1所示,先根据需要压接的排线规格,选择适用的模具。然后将限位块与模具同时放置在压接机的工作台上,限位块与模具下面的滑动槽与压接机导轨相配合,使限位块和模具能在工作台上沿压接机导轨滑动。限位块在里面,靠近压接机的立柱,并且在向里滑动时,可以与压接机的行程开关接触;
50.b、如图2所示,先将排线的一端插进压线头的接线位置,再将排线和压线头一起放置在模具上,根据排线的规格选择合适的排线槽位置。压线头两侧本身带有与定位卡槽匹配的凸起,在放置时,需要将凸起位置对准定位卡槽,然后把压线头向下按进压线头放置槽内,将其连接着的排线按压在对应的排线放置槽内。排线和压线头放置在模具上的过程,既是将排线和压线头准确对齐的过程;
51.c、放置好后,将模具沿压接机导轨向里推动,推动到一定位置会与限位块相接触,继续向里推,限位块会与压接机的行程开关相接触,此时,还继续向里推,限位块会按压压接机的行程开关,行程开关被按下后,压接机压块即在气缸驱动下自动向下运动,并对压线头向下施加压力,将排线和压线头准确压接在一起。完成压接操作后压接机压块自动向上返回至原位;
52.d、压接完成后将模具沿压接机导轨向外拉出,然后取出排线和压线头。拉出模具的过程中,限位块和压接机的行程开关所受的压力消失,则行程开关反弹至原位置,并在反弹的过程中,将限位块向外推出少量距离。行程开关被按压一次,压接机压块只进行一次向下运动;
53.e、反复进行上述a-d项的步骤,即可快速高效的进行排线和压线头的压接工作,进行大批量生产。
54.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所用的压接机,是市场上可以采购到的常规产品,例如,本方案中的排线压接机规格型号为hs-idc。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所得的技术方案,都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